第58章 大采購
第57章 大采購
從繡坊出來兩人重新回到了車馬行。她們還要坐一段馬車到安平鎮, 再從安平鎮搭車回南山村。
“這也太麻煩了,要轉三道車,以後掙了錢自己買輛馬車, 走哪噠噠就去了。”
還沒找到落腳地的林伊許下了宏願。
到了安平鎮她一下來了精神, 手腳麻利地下了馬車, 背上背筐就拉着林氏往鎮上跑, 她們今天要在鎮上大采購。
林伊估了下時間,現在應該不到11點, 她們不打算多逛,買了就走, 可能花不到1個小時, 那麽12點之前就能從安平鎮出發。
車馬行沒有到各個村子的馬車, 得在鎮口搭去村子的牛車。
如果運氣好搭上了,1個多小時就能到達, 運氣不好就只得靠雙腿走回去, 大概要花差不多2個小時。
這麽算下來,最遲下午2點之前就能回到村子,林氏就能見到她親愛的奶奶了。
離家越近, 林氏越激動, 平時黯淡無神的雙眼閃閃發光,嘴角無意識地翹起, 秀美的臉上滿是笑容,走起路來也步履輕快,和在吳家愁苦無助的模樣判若兩人,好象一下年輕了好幾歲。
安平鎮不算大,但是??卻很幹淨。
街道只有正街用青石板鋪就,其他的小巷是碎石路。
就是那青石板也大多裂了, 走上去七拱八翹,要是雨天不小心踩上去,肯定會濺一身的泥。
兩旁的建築更是簡單古舊,路上行人不多,身上衣物看着質地不佳,行動間卻不急不緩,別有一股閑适的意味。不像縣城的人走路風風火火,像是有人在身後追着跑似的。
林伊不由覺得身心放松,呼吸都輕盈起來。
林氏對安平鎮比較熟悉,她帶着林伊拐了個彎,走進一條小街,路标上寫着吉祥街,街兩旁全是鋪子,門面都不大,賣啥的都有,只是這會沒啥人,看着有點冷清。
Advertisement
街口第一家是個雜貨鋪,據林氏說這家鋪子雖然小,卻已經在鎮上開了幾十年,老板很實誠,不會欺瞞顧客,名聲非常好。
林伊仔細看了下,店裏的品種齊全,她們所需要的東西大部分都能買到。
首先是碗,成色好的小碗要2文一個,中碗3文,大碗要5文,差點的每種便宜1文,有的是形狀不太規則,碗口甚至都成橢圓形了,有的是圖案顏色不好看,還有的釉面不光滑有瑕疵,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不影響使用,林氏看中的就是這種碗。
林伊不太想要,這是一天三頓都要拿出來盛飯菜的,形象太差難免影響食欲,漂亮的餐具盛上飯菜擺在桌上看着賞心悅目,心情也會變好,這可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生活已經這麽艱難,還是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自己好點。
她對林氏說:“買貴的,咱們小心點不要摔壞,能用好久呢,看着好看心裏也舒服,飯都能多吃一碗,再說也多花不了幾個錢。”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長期壓抑困苦的生活讓林氏不敢去想,現在聽林伊這麽一說,也躍躍欲試起來。
她把兩種小號碗拿着對比,越比較越覺得林伊說的有道理,貴點的确實要好看得多,讓習慣了粗糙用具的她愛不釋手。
于是她決定奢侈一把,買貴的!
兩人商量了下,小碗拿來吃飯,買三個,中碗盛菜也買三個,大號的盛湯買一個,還買了個陶盆,一共花了30文。
接下來就是鍋,陶鍋鐵鍋各買了個中號的,再加上鏟子茶壺,廚具基本就齊了,一共花了260文。
至于筷子和茶杯勺子鍋蓋之類的,林氏說不用買,村裏滿山滿村都是竹子,有些比碗口還粗,這些都能自己做。
林伊想着得做幾個竹碗用來裝鹹菜這種小菜,擺在桌上也是一種趣味。
林伊轉眼看到地上的大木盆,這個她想要!
在吳家村這麽多天沒能好好的洗澡,都是端盆水擦下,她覺得自己身上的泥垢肯定連蚊子都叮不進去。
“娘,咱們買個木盆,晚上燒了熱水痛痛快快地洗個澡。”
再撒點花瓣泡在裏面那才美呢,現在雖然只能想想,以後安定了也不是不可能,背??靠那麽座大山,鮮花不要太多。
林伊又想到還得買個木桶,要不水怎麽提回來?還有木盆,得洗臉啊。
雜貨店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長得富富态态,一雙細眯眼,天生一副笑模樣。
他記憶力很好,林氏以前來買過幾次東西,他就記住了,現在見她們買這麽多東西,不由詫異地問道:“你們是要在這安家嗎?”
林氏也不隐瞞,笑呵呵地回他:“是啊,以後要經常來你這買東西了。”
她離吳家越遠,心裏就越快活,一點不回避這個問題。
老板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她們兩眼,似乎明白了什麽:“你們随便選,我給你們算便宜點。”
待她們買齊了東西,老板把零頭抹掉,只收了300文,看她們的背筐裝不下,還另外送了個大背筐。
雜貨鋪旁邊是糧油鋪,這裏的物價比長豐縣要便宜點。
上好的大米30文一斤,她們買了5斤,這是給林奶奶熬稀粥的。
糙米10文一斤,她們買了5斤,又買了5斤玉米渣花了30文,可以和糙米一起煮着吃。
面粉也得買,白面買不起她們買的黑面,還有菜油,鹽,調料和調味的糖塊,這麽一買齊,湊了個整數300文。
現在該買農具了,砍刀不用買,她的砍刀平時在背筐裏放着,離開吳家時一起帶了出來,省了一小筆錢。
她選了把鐮刀,這很實用,割東西方便,又買了把鋤頭,在鐵鋪花了60文。
往前走到一段是布店,林氏想給林奶奶扯布做身新衣服,過年回去的時候見她的衣服都爛得不像樣了。
選了半天,她聽從林伊的意見選了5文一尺的豆青色粗布,比她看好的墨藍色更顯精神。
“娘,你也扯點布做身衣服吧,你身上的衣服太破了。”
林伊看上了一匹淡藍底碎白花的粗布,覺得林氏做身衫裙穿上肯定端莊娴雅。
林氏堅決拒絕:“不用,做了也穿不上,我們這段時間有做不完的活,身上的衣服正好做活,先買緊要的東西。”
林伊覺得有道理,她跟林氏商量:“娘,那我們買兩床棉絮吧,現在晚上開始涼了,沒被子會受不了。”
昌永縣這邊的氣候土質很适合種棉花,所以棉絮不貴。
林伊選了2床2斤重的花了60文,等手上的錢寬裕了再來買個幾床,還要買點做棉衣,暖暖和和地過冬天。
棉絮有了還得再買布做被套,老板熱情地向她們推薦最實惠的被套面料。
林氏想買深色的,耐髒,林伊不幹,幹嘛被套也要耐髒,是一年才洗一次嗎?
她自作主張選了暖黃色,看着就很溫馨。
買完布後,兩人到糕點鋪給林奶奶買棗泥糕。棗泥糕20文一斤,她們買了兩斤。
林氏讓包成兩份,一份給林奶奶,另一份送給村長家,以後在村裏生活,必須和他家把關系搞好。
這時林氏有了新的煩惱,要不要給林家其他人買禮物???
“要不要給你外公買點啥?”林氏和林伊商量。
這麽大老遠回去一趟,好象不給自己親爹買東西有點說不過去,至于後娘李氏,她完全沒有考慮過。
林伊堅決不肯,她才不想把錢花在這家人身上。
怕林氏心裏不舒服,林伊分析給她聽:“娘,如果我們回去需要給家裏長輩買禮物,給祖祖買就足夠了,家裏還有比她輩分更大的長輩嗎?禮法上完全沒有問題,其他人不能買,我們是和離歸家,身上沒有多少錢,給祖祖買已經盡我們的最大努力了,要是每個人都買,他們還以為我們是有錢人,拿了很多錢回來,以後沒事就過來找你要錢,你說你給還是不給?”
林氏想了下自家人的德性,決定聽林伊的:“行,咱就只給你祖祖買,給他們買了也讨不到好。”
林伊嘿嘿直樂,娘,你總算明白了。
出了糕點鋪,林伊猛然想起自己應該買點種子,南山村荒地多,回去了可以開荒。
林氏卻不太樂意,她說南山村的荒地地力薄,石頭雜草多,拾掇起來麻煩,就算頭三年不用繳稅,可辛苦勞作一年,卻連地錢和種子錢都收不回來,根本沒必要。
林伊便跟她說:“娘,咱們可以先種些綠肥啊,像油菜啊,苜蓿啊,肥田蘿蔔啊,現在正是種這幾樣東西的時節呢。你要是不放心,先少開一點,等地的肥力上來了,再種糧食。”
“還有這個說法?你咋知道的?”林氏疑惑地看向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