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山海經
到家後,他們直接把糧食擡到了地窖邊。
青團兒家的地窖設在柴房裏面,入口直上直下有些狹小,只容一人通過,于是付守仁就自告奮勇地提出下到地窖底下接應,其他幾人負責将糧食傳遞下去。
青團兒媽把分的苞米都撿了出來,等會兒曬到院子裏,等曬幹後磨成苞米面做馍馍吃。
小狐貍自己在家很是無聊,這一聽見人聲,趕緊跑到青團兒身邊求抱抱,青團兒手裏提着糧食呢,哪有空抱它,便用腳将它鏟走。
“你躲開點,正忙着呢。”
小狐貍低下頭失落地嘤嘤嘤,可是等了好一會兒都沒有人搭理它,它擡起小腦袋偷偷瞄了一眼,大家都在忙呢。
最後還是青團兒奶奶覺得小狐貍可憐,抱起了它,她一邊給它順毛一邊笑道:“你咋比青團兒還粘人呢?”
收拾完後,青團兒媽給大家沏了壺花茶,烤了兩個地瓜,衆人團坐在炕上喝茶休息。
青團兒媽想起閨女之前說的話,便問道:“你剛剛說咱村不能建采石場,為啥呀?”
大家都好奇地看向青團兒。
正埋頭啃地瓜的青團兒聞言解釋道:“先說咱這白頭山,可謂是世界之脊梁,鏈接龍脈與氣運,一點都不可有傷。
再說《山海經·大荒北經》有雲: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蜚蛭,四翼。有蟲,獸身蛇身,名曰琴蟲。
這不鹹山呢指的就是這白頭山,傳言宇宙洪荒之後,上古時代之前,有一時代曰為更古,更古有一仙人名為騰,一日騰途經不鹹山時遭遇百條琴蟲圍攻,一怒之下便将其系數斬首于此,琴蟲的屍身龐大且又遍布整個不鹹山,時間久了便和不鹹山化為一體成為其無數分脈。琴蟲主兇,時常會翻身引起山動,若劈山取石驚擾它們,大兇之兆也。”
衆人面面相觑,沒想到開個采石場影響這麽大。
付守仁開口道:“青團兒,《山海經》你在哪裏看的呀?”
青團兒道:“我們家就有呀。”
青團兒奶奶解釋道:“青團兒祖上有幾代是讀書人,留下了些藏書和薄産,財産沒過幾代就被敗光了,但這些書因為祖訓被傳了下來。到了我們這輩兒更是不敢随意給處置了,到底是幾代人的心血,都存在書房裏了。你想看啥,到時候讓青團兒給你找來。裏面有好些游記怪有意思的,青團兒她爺爺還在的時候呀,經常給娃讀。”
付守仁道:“那就謝謝老嫂子了,正好我也有些無聊。”
青團兒媽道:“晚上要吃涮鍋子,我先去收拾食材,等建設兄弟回來的時候,咱直接開吃。”
青團兒啃完地瓜,舔舔手指:“娘,我幫你。”
青團兒媽道:“那你去院子裏拔點青菜。”
青團兒道:“這麽些肉都吃不完,咱還
吃啥青菜?我今天要吃肉吃到撐。”
青團兒媽笑罵道:“你不吃別人還想吃呢,你不覺得膩,我還覺得膩呢!快去,順便去喂喂你的兔兔去。”
青團兒這才屁颠屁颠地跑了出去。
屋裏只留下付守仁和青團兒奶奶,
青團兒奶奶道:“老弟,要不你先自己坐會兒?青團兒她媽說要把牛給村裏,正好村長回來了,我想把牛牽過去,了份心思,畢竟喂在家裏也不是長久之計。”
付守仁不放心她自己牽着牛,便提議道:“老姐姐,我陪你一起去吧。”
青團兒奶奶想了想,道:“成,那麻煩你跟我跑一趟了。”
不過這牛還是很溫順的,一路上都沒讓人操心。
村長正在為采石場的事情煩心,這一下午,村裏很多反對開山的老人們輪番來他家轟炸他,把他弄得精疲力盡的,不僅得笑臉相迎,還得耐心解釋。
雖然他輩分低但年紀也不老小了,一個字,就是累呀。
這好不容易在屋裏喘口氣,就聽他婆娘在門口喊青團兒奶奶來了,他趕緊從炕上爬起。
他到門口的時候,青團兒奶奶正在和他婆娘寒暄,身後還牽了頭牛,村長一愣,開口道:“老姐姐,有事兒進來說吧。”
青團兒奶奶擺擺手:“不進去了,我來也沒啥重要的事兒,就是想把這頭牛給咱村裏。”
村長奇道:“老姐姐,這牛哪來的呀。”
青團兒奶奶笑道:“青團兒以前在山上救了它,這不,它自願套上繩子回來報恩了。上次有人來家裏鬧事兒,多虧大家相助,我就把它牽過來了,想讓它為大家夥春耕秋收出把力。”
村長有些不信,這牛比村裏養的還健碩很多,皮毛油光锃亮的,神情溫順的一點也不像野牛。
但他轉而一想,現在牛都是集體飼養,個人買不到,雖然心中有些奇怪到也釋然了。
村長從青團兒奶奶手裏接過繩子,牛也慢慢走到他身邊,他摸摸它的結實的後背,看看它清明的眼睛,心裏忍不住歡喜:真是頭好牛!
村裏沒有播種機和拖拉機,春耕拉貨全靠黃牛和驢子,這能多個勞動力,他心裏高興呀。
“老姐姐,果然還是你們家思想覺悟高。但咱也不能讓你們吃虧,等讓老吳給你記些工分作為補償。”
青團兒奶奶直言不用,她又不是為多記工分而把牛送來的。
村長道:“我知道你是為了感謝村裏的鄉親們,但是咱也不能白讓人做貢獻沒表示,這不讓人窩心嘛。”
村長說了很對,青團兒奶奶才勉強答應下來。
牛都已經交給村長了,青團兒奶奶也不想多留,便告辭道:“我先回去了,青團兒娘倆還在家等我呢。”
村長:“老姐姐,你路上小心哈。”
青團兒奶奶笑道:“我曉得。”
村長目送青團兒奶奶離開,結果她似乎想起什麽又拐了回來。
“老姐姐,你還有啥事嗎?”
青團兒奶奶忍不住道:“老弟呀,我知道你想開采石場是為了咱村好,但是呀,祖輩們說這山動不得,肯定是有道理的,咱得小心些。”
村長道:“老姐姐,你放心吧,肯定沒事兒的。”
青團兒奶奶張張嘴,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只化為一句嘆息:“你心裏有數就好。”
付守仁在離村長家不遠的拐角處等着青團兒奶奶,兩人結伴回了家。
剛進院子,付守仁就聞見一股霸道的辣子香,他忍不住動動鼻子嗅嗅。
“這可真香,聞着肚子就打咕嚕。”
話音剛落,他就看見許建設端着個盆子從廚房走了出來,盆裏裝着濃濃的高湯,上面還飄着紅紅的辣油,看着就讓人直流口水。
付守仁一愣,這小子不是說會晚點回來的嗎?這咋回來得比往常還早?
許建設把鍋放在剛剛磊好的露天竈臺上,點火加熱。
付守仁道:“可不能在這煮,這一煮,估計方圓百裏都能聞得見。”
這麽香的味道,不說村裏人能聞見,這山上的野獸聞見了還不得下山找過來?
許建設道:“剛剛青團兒說了,她不會讓味道傳出去的。”
這時,青團兒媽也端着盆白湯走了出來:“付叔,你別擔心了,剛剛建設去外面聞了,确實沒有味道。再說,這熱裏咕咚的東西在屋裏吃多悶呀,咱在院子裏,敞亮還解熱。”
付守仁也不糾結了,他都等不及想要吃了,他撸撸袖子道:“那我去搬板凳去。”
許建設無奈地搖搖頭,沒想到他爹這麽饞,但随着高湯越來越熱,這霸道的氣味充斥了整個院子,他也不由自主地咽咽口水。
幸好今天回來的早,他在心裏暗中竊喜。
白湯是純正的大骨湯,青團兒媽熬了很久,白湯一開,衆人先盛一碗,暖暖胃。
這一碗下去,感覺渾身暖洋洋的,連精氣神都補了回來。
青團兒嚷嚷着要先吃肉,青團兒媽就在鍋裏先下了肉。紅湯裏的肉,香辣可口,白湯裏的肉,鮮嫩爽滑,都好吃極了。
青團兒偏愛吃辣,一直吃辣鍋裏的肉,辣得受不了,就夾兩筷子白湯裏的肉爽爽口,反正她今天要将肉食進行到底。
付守仁父子也顧不上坐着吃了,圍在鍋前站着吃,這東西斯文着吃得不香,搶着吃才香,這爺倆為了一塊肉吹胡子瞪眼的樣子,還真有些令人好笑。
青團兒奶奶年紀大,吃不了這麽多肉,但她看着這熱鬧勁兒,心裏就高興,一直笑眯眯的。
青團兒怕她吃虧,不停地給奶奶夾東西,青團兒奶奶笑着一一吃下。
小狐貍爬在奶奶的腿上,接受奶奶的投喂。
吃完肉又續菜,衆人吃得正起興,突然門口傳來一陣細微的摩擦聲。
青團兒以為是桂芳姨來了,噠噠噠地跑去開門,結果開門一看,門外站着個粗壯的漢子。
漢子看見青團兒仿佛吓了一跳,扔下手裏的東西,掉頭就跑了。
青團兒莫名其妙地翻翻漢子留下的東西,是一堆柴火,柴火下還壓着一個包袱,青團兒打開包袱一看,裏面是個水果罐頭。
青團兒一樂,像抗戰利品一樣把柴火和水果罐頭抱回了家。
“娘,奶奶,你們看,有人放在咱家門口的。”
青團兒不知道的是,從一年前開始,自家的門口就會時不時地出現一些幹柴和吃食。剛開始的時候,青團兒奶奶和媽媽還以為是別人送錯了的,沒敢動,後來才知道是專門送給她們家的。
她們都很好奇送東西的人是誰,但送東西的人很機敏從未被她們撞見過,如今倒是被青團兒誤打誤撞遇見了。
婆媳倆對視一眼,青團兒媽趕緊問道:“團兒,看見人沒?”
青團兒把東西放在地上,想起剛剛那人落荒而逃的樣子,有些好笑道:“打了個照面,就被我吓跑了。”
青團兒媽追問道:“看清對方長啥樣沒?”
青團兒回憶了一下:“是個高高壯壯的青年,面相不壞,嗯...說起來跟娘有點像。”
青團兒媽笑斥道:“咋還能和我長得像呢...”
話剛說到一半,她就頓住了,似乎想起了什麽,臉色一下子就不好了。
原來,青團兒媽也是可憐人,她娘去得早,他爹和隔壁的寡婦好上了,寡婦進門後給她爹生了個兒子,從此親爹變後爹,她從小就冷眼看着寡婦天天擠兌她,所以對後娘生的弟弟也不親厚。好歹熬到可以出嫁的年紀,嫁人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按照青團兒媽的話來說,以前生活的地方就是黴窩窩,現在生活的地方就是福窩窩,她是傻了才會回去受擠兌。
不過,能和她長得像的人,還是個壯小夥子,估計除了她那不親厚的弟弟也沒誰了。
青團兒摸摸罐頭想打開吃,青團兒媽瞧見後沒好氣地搶了過去:“煮了那麽多肉還沒吃完呢,去去去,你去吃肉去。”
青團兒歪歪頭:“娘,你是不是不高興呀?”
青團兒媽也覺得自己剛剛的語氣不太好,她摸摸青團兒的腦袋,放低聲音道:“你要想吃,媽再給你買,這罐媽要還回去。東西呀,還是吃自己的舒坦。”
說罷,她就抱着罐頭去了廚房。
付守仁父子也覺察到青團兒媽情緒不對,但大男人又不好八卦,只能眼觀鼻鼻觀心地低頭猛吃。
青團兒眨眨眼,不安地盯着她娘的背影,青團兒奶奶拍拍她的後背,安慰道:“沒事兒。”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轟隆聲,腳下的地面開始顫動起來,臨時磊的竈臺險些被震散了架,鍋裏的火鍋湯撒了出來,幸好許建設躲得快沒有被燙着,青團兒一個沒站穩載到在奶奶懷裏。
遠處,不少人家亮起了燈,有人高聲大喊以警衆人:“是地龍翻身!大家快從屋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