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分糧
村長回村之後,一直難耐自己內心的激動,他昨天見識了人家采石場的運作,生意真是極好的,石子都賣去了別的縣裏,連市裏都過來訂石子修大橋。
在采石場工作的村民們個個鬥志昂揚,糧袋子也是鼓鼓的,跟城裏的工人一樣腰板挺直神情驕傲。
看見人家的生活,老村長就想呀,都是白頭山下的村子,一樣的資源,憑啥人家就能辦成采石場,他們村也可以。
于是呀,一大清早,他就跑回來想找鄉親們商量着件事兒,跟鄉親們商量之前,他先找了村裏的領導班子們透了透氣。
生産隊長昨天跟着村長一起去送糧,看見人家的拖拉機就眼饞,這村裏有了拖拉機可就方便多了,村長想辦采石場他第一個同意。
“辦,咋就不辦哩?人家才辦了多長時間就買了臺拖拉機。”
村會計抽了口旱煙,聞言差點被嗆到:“啥事兒到了你嘴裏咋就變得這麽容易!咱村裏窮得叮當響,辦廠不需要錢呀?”
生産隊長道:“咱今年不是豐收了嘛!附近幾個村就咱們村結的糧食最多,大不了咱把糧食賣了,然後集資建廠。”
婦女主任道:“豐收是豐收,可是交了公糧,還了饑荒,再除了留下的種糧,剩下的還不一定能夠村裏吃到明年分糧呢,要是再把糧食賣了,你想讓全村老少餓着肚子呀。”
生産隊長:“等采石場賺錢了,咱再把糧食補上,一家多補點讓大家吃得飽飽的。”
村會計搖搖頭:“這才剛從三年災害緩過來,你動了大家的糧食就是動了大家的命,萬一采石場賠咋辦?還是安安穩穩的吧。”
婦女主任也是保守派,她可不想看見村裏的老少餓肚子,所以她非常贊同村會計的話。
生産隊長見說不過兩人,直朝村長使眼色,村長沉默了一會兒,最後嘆氣道:“咱先把糧食分下去吧,畢竟大家都盼着。至于建廠的事情,分糧的時候先跟大家動員一下,實在不行,我去找公社領導想想辦法。”
生産隊長聞言立馬蔫了,村會計和婦女主任高興的點點頭。
“那我去通知大家來分糧。”
村長點點頭:“去吧。”
.....
“分糧喽!分糧喽!快來谷倉分糧啦!”
青團兒媽剛回村,就聽見有人喊分糧了,她連家都沒顧得上回,就順着人流去了谷倉。
谷倉外村民們已經自發地排上了隊,桂芳正和青團兒奶奶唠嗑,她眼尖地看見青團兒媽趕緊朝她招招手。
青團兒媽走過去和她們彙了合。
青團兒奶奶拽着袖子給她扇扇風,:“看你走得滿頭是汗,你這麽急幹啥?還怕我領不回糧呀,就算我扛不動,這不還有你付叔幫忙嘛!”
她指了指一邊,青團兒媽這才發現付守仁和桂芳男人正在遠處蹲着。
至于為啥躲那麽遠,那是因為排隊的時候擠來擠去的,大老爺們兒怕惹到麻煩,所以都心有靈犀地躲得遠遠的。
桂芳也道:“對呀,我們家那位也不是吃幹吃飯的,咋地不能幫你把糧領回去。”
在兩人的攻勢下,青團兒媽逐漸氣弱:“我下次不這麽着急了還不行嘛!”
青團兒奶奶笑了:“這就對了,你操那麽多心幹啥,天塌下來還有大個頂着呢。對了,咋沒看見青團兒?”
青團兒媽心虛極了,這要是讓婆婆知道她為了着急回來領糧把閨女扔半路上了,還不跟她急。
不過,青團兒經常偷偷自己跑去縣裏買賣東西,這路走得比她還熟,她也不大擔心。再說,青團兒腳程快,沒多長時間就能回來。
這時,婦女主任過來通知事情,把這話題給岔了過去。
“村長有話想和大家夥說,大家領完糧食先別急着回去,在這兒稍等一會兒。”
有人吆喝道:“村長啥時候來呀?”
婦女主任:“馬上就來喽,耽誤不了大家多長時間,你們該領糧的接着領,領完糧的坐一邊歇歇。”
桂芳看見背着糧食路過的三伯娘,羨慕道:“我三伯娘家一家老少十來個勞動力,這糧食年年都不少分。”
這時候,男人們力氣大,一般下地幹得是辛苦活,一天10個工分;女人們力氣小,一般幹些輕松點的活計,按照活的難易程度區分,一天5到8個工分不等,但如果想跟着男人們一起下地也是可以的,一天給9工分。
村裏還有一些貧困戶和鳏寡孤獨者,村領導也酌情給分配了工作,讓他們有口飯吃。
例如青團兒奶奶,她不用下地,但是承擔了村裏五頭豬的喂養工作,每天都需要上山打豬草,而且年底還有指标,必須把豬養到150斤以上,這年頭連人都養不胖,何況是只有麥麸和草吃的豬呢,對于個老太太來說,這工作其實也不輕松,每天有7個工分。
還有獨臂老申頭,年輕的時候聽說被抓了壯丁,好不容易逃了回來,結果一只手殘廢了,家裏窮沒娶上媳婦所以也就沒有兒女,如今年紀大了,一個人住在破房子裏,村長給他安排了個羊倌的工作。
桂芳她三伯,一連生了8個孩子,其中養活了5個男孩,如今這些男孩都長大了,個個都能拿10工分,她家的媳婦也能幹,拿得工分也高,咋叫人能不羨慕?
青團兒媽安慰道:“你們夫妻倆很少請假,工分也不少,糧食也不能少喽。”
桂芳嘆氣道:“我和孩子他爹再努力,往年也就勉強能讓我家那幾個小子不餓着。”她壓低聲音,在青團兒媽耳邊繼續說道:“幸好你們家大方,分了我們不少袁大頭,前幾天,孩子他爹去換了兩個,帶了些糧回來,總算能喂飽他們了。”
青團兒媽笑着拍拍她的手。
桂芳又道:“等冬天,我們家老大從林場回來了,我還想給他做身衣服呢,這孩子為了賺錢,一年到頭都在外面,我這個做娘的都想死他了。”
青團兒媽道:“正好青團兒從縣裏買了布,我們娘三一人做了一身,還剩了些,你要是要,就拿去用。”
青團兒買次品布的事情,桂芳是知道的,前幾天,她還看見青團兒在院子裏把布又染了一遍,将布染成了藏藍色。
再說現在時代的主流就是藏藍,軍綠,黑白還有土粽,村裏灰了吧唧的,穿深色耐髒。
“你們一人做了一身之後,還有剩下的?”
青團兒媽無奈道:“我跟媽随口誇了她一句,說布買得便宜。結果沒過兩天,這小東西又去縣裏帶回了一捆次品布。唉,真不能讓她手裏有錢,到處亂花。”
青團兒上山的時候,會順手采些山菜和藥材,曬幹和炮制後就拿到縣裏去買了,剛開始青團兒要把收入上交,青團兒媽覺得孩子也賺不了幾個錢,就沒收,後來呀,再怎麽要也要不過去了。
青團兒她呀,養成了去倒爺那掃貨的習慣。
桂芳笑道:“我們家那幾個也像青團兒那樣為家裏操點心就好了。你剩下的布勻我點哈。”
青團兒媽:“這肯定的。”
幾人說着話排着對隊,時間過得飛快,眼見着就排到了青團兒家。
村會計翻看記分本,把青團兒一家老小的工分算了算,又問了一下她們家的意向:“你們是想多要點細糧,還是多要點粗糧。”
粗糧抗飽,一般工分少人口多的家庭會選擇多要一些粗糧。但也有一些家庭想要去供銷社用糧換錢,這時候細糧頂用。
多要點細糧,也省得青團兒去倒爺那買了,這麽想着,青團兒媽道:“叔,多給我們些細糧吧。”
村會計道:“成,那給你們30斤細糧,200斤粗糧,100斤苞米,50斤大豆,地瓜和土豆200斤。”
旁邊幫忙裝糧的小夥接過青團兒媽遞過去的兩個布袋就開始稱糧。
村會計好心囑咐道:“前面有幾家說要去供銷社賣糧,你要賣的話,可以和他們一起去。”
青團兒媽笑道:“謝謝老叔,我們不着急賣。”
村會計點點頭:“行,下一個。”
桂芳趕緊湊上前:“叔,你看我們家能分多少?”
還沒等會計叔算好,村長就來了,他讓大家先暫停分糧:“大家先停停,咱等會兒再分。”
桂芳不樂意了:“村長叔,這都算一半了,等會兒還得讓會計叔重新算,多麻煩呀,要不把我家的先分了得了。”
村長笑道:“知道你着急,我也就說幾句話,耽誤不了你多長時間。”
村會計也說道:“不麻煩,都算完了,等會兒你直接取糧就成。”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桂芳只好道:“成吧。”
村裏的條件差,連個喇叭也沒有,村長只好自制了個擴音器扯着嗓子喊道:“大家夥都往前靠靠,咱有事兒和大家商量。”
見人群圍了過來,村長又喊道:“知道大家都着急分糧,我就長話短說吧。昨天去交公糧的時候,聽說有個村子開了集體采石場,就去見識了一下,沒想到呀,這石子也有人争着要搶着要,他們買賣紅火得都排到了年後。我就想着咱村附近山也多,咱也學着人家開家采石場,到時候賺了錢,咱也給大夥發福利,咱也讓大家吃飽飯......”
聽了村長的話,村民們可謂是各有各的心思。
有人問道:“要是給采石場幹活,發錢嗎?”
村長道:“這哪能讓你們白幹?賺錢了咱就發工資!”
“哎呦,發工資的話,這不就跟城裏的工人們一樣了嘛!”
村裏賺錢的途經少,似乎除了賣糧,賣山貨和去林場幹活以外就沒多少出路了。
此言一出,算是在群衆裏炸開了鍋。
“要是開了采石場,和工人一樣開工資,豈不是外面那些大姑娘們會争着搶着往咱村裏嫁?”
有人打趣道:“得了吧你,何老二,瞧瞧你那糗樣,就算你有了工資,姑娘們也不一定稀罕嫁你!”
此話一出,衆人哄堂大笑。
何老二瞪着那雙小眼睛,不服氣道:“我咋糗樣了?我可是根正苗紅的三代貧農。你這個貧下中農沒立場說話。”
村長維持秩序道:“就事兒論事兒,不準搞人身攻擊,都給我消停點。”
何老二算是給村長面子,輕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贊成搞采石場,村裏的老人們就很擔心:“保栓呀,咱這山連着白頭山脈,可動不得,要是劈了山驚擾了山裏的神仙精怪們,它們怪罪下來,讓村裏遭受災禍可就得不償失了,咱還是老老實實地種地吧。”
這說話的人德高望重,在村裏輩分很高,連村長見了面都要喊人家一聲“叔”,他一開口,私底下讨論開采石場的聲音一下就消失了,村長也有些為難。
思量再三,村長道:“叔,咱這旮旯子的都是山連着山,哪座不是白頭大幹的分脈?都在白頭山下,人家開了那麽長時間采石場都沒事兒,咱也不會有事兒的,您老放心吧。”
有人附和道:“不僅沒事兒,人家用賺的錢還買了一臺拖拉機呢!”
一聽說拖拉機,衆人又活躍起來。
“哎呦,拖拉機好呀。幹活拉貨都用得上。”
“哈哈哈,咱要是有了拖拉機,還不得被別的村羨慕死?”
......
雖然八字還沒一撇,但阻擋不了年輕人們暢享未來。
老人捶捶手裏的拐棍道:“你們都不懂山裏精怪的厲害,我不同意開山采石。”
桂芳拉拉青團兒媽道:“秋霞,你咋想的?”
想想這段期間遇見的奇人異事,青團兒媽嘆氣道:“沈太公說得有道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再說,我家又沒男丁,就算開了采石場,招工也輪不到我家。”
桂芳道:“我倒是希望能開,到時候讓我們家鐵貴去,賺了錢好給我們家三個仔娶媳婦。”
村長對沈太公說道:“叔,等我慢慢再和你解釋,先讓我往下說成不?”
老人點點頭。
村長又跟大家說道:“要是建采石場的話,炸山用的□□,工具等物都得花錢。大家也知道,咱村已經借了不少外債,所以,這次得靠大家出把力,每家攤點錢。”
有人一聽,不樂意了:“我都窮得叮當響了,哪還有錢?”
“可不是呗,這一年到頭飯都吃不飽,那還有餘錢?”
桂芳看不過眼,心直口快道:“剛剛村長說發工資的時候你們咋同意得那麽痛快,這一提讓你們出錢的事情就打退堂鼓。這趕情好事兒都是你們的?壞事兒都是別人的是不?”
那人氣弱道:“咱不是真沒錢嘛!”
桂芳哼道:“沒錢剛剛裝啥大尾巴狼?”
那人上前一步:“我說你個桂芳,咋說話這麽氣人呢?”他四處張望了一下,“鐵貴哪去了,還不快回來管管你的婆娘。”
青團兒媽怕他們起沖突,趕緊把兩人隔開。
眼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村裏的老人還沒安撫住呢,這年輕人又活躍了起來。
村長嘆氣道:“反正這事兒也沒定,你們回家想想,我也回家想想。咱有時間再在一起讨論。你們先分糧吧,分糧是大事兒。”
說罷,村長快步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徒留衆人面面相觑。
青團兒媽發愣之時,一個童音響起:“這采石場開不得呀。”
随後,一只小手拽了拽她:“娘,咱們回家吧。”
見是青團兒,青團兒媽才反應過來,拿起腳邊的布袋,付守仁也過來幫忙,他當仁不讓地扛起最沉的麻袋。
青團兒一手提着糧食,一手牽着奶奶,四人一同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