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熙寧新政(二)
北宋宋神宗熙寧二月,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熙寧變法正式開始。
沐瀾便是穿越到了這個時間點,而管理局得知王安石遇刺身亡是在10個月後,在此期間,他們要盡快查出企圖加害他之人。
管理局給出的偵查方向是司馬光,于是她和蘇堯決定分頭行事。她負責跟蹤王安石,而蘇堯則是去接近司馬光。
本以為有了同事的助力,任務定會進行的很順利,可是現實卻讓沐瀾失望了。此刻,她更想一個人出任務。
蘇堯推開門,見到一身淡綠色褙子套裝、內搭淺色抹胸的沐瀾輕吹了一聲口哨。
“沐妹妹,今天這身,可比昨日的好看多了。”他今日一身朱色錦袍,笑着道:“都說這宋朝婚服乃‘紅男綠女’,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今日要成親呢。”
沐瀾忍住了回屋換衣服的沖動,面對蘇堯的調笑并不予理睬,但瞥見他腰間之物時微微一怔。
“你準備帶着白玉墜子招搖過市?”她指着蘇堯別在腰間的龍紋玉佩道。
時空管理局的女性探員穿越的道具是白玉镯子,男性則是白玉墜子。沐瀾總是一穿越過來,便把白玉镯子取下和随身行囊放在一起,以免不慎丢失。
“怕什麽,別人拿去也做不了什麽。”蘇堯無所謂道。
“是做不了什麽,可是你也回不去了。”
蘇堯抖開手中的白紙扇,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那我就在這過一輩子好了,我可聽說着這宋朝的女子才德兼備,多才多藝的很。”
沐瀾回他道:“我也聽說,宋朝女子地位不低,可以肆意妄為。想離婚,不過是一紙休書的事兒。”
蘇堯悻悻的摸了摸鼻子,緩緩踱步上前一把搭過沐瀾的肩膀,學着登徒子的樣子,在她耳旁調笑道:“我也就是随口一說,我心裏,目前還是只有你的。”
沐瀾一把拍下了他的手,正色道:“你想好怎麽接近司馬光了嗎?”
蘇堯輕笑一聲,搖着紙扇神秘兮兮道:“山人自有妙計。”
Advertisement
“大冷天的你帶什麽扇子?”沐瀾覺得他腦子有包。
“你不懂,這能彰顯我文人的氣質——”
深知他本性的沐瀾卻是嗤笑一聲,他表面溫文爾雅,骨子裏卻輕浮的很。懶得再跟他廢話,沒等蘇堯說完已經邁步離開。
蘇堯将手中紙扇一合,大聲道:“昨日我劃拳贏了,你怎麽也不叫聲哥哥?”
沐瀾越走越快。
“喂,叫聲聽聽嘛——!”
沒再理睬他,沐瀾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穿過幾道洞門,不消片刻,便來到了東苑歐陽修的廂房。
她輕叩房門,裏頭一道滄桑的聲音響起,沐瀾得了準許,這才推門走了進去。
“叔公,王參政是個怎樣的人?我要接近他的話,您有什麽好法子嗎?”
歐陽修正在桌案前作詩,聽她提問,放下了手中的狼毫,擡起頭來。
他撫着白須思考了片刻,道:“王參政性子孤僻,沒什麽喜好,最愛與人飲酒對詩。過幾日,我會以此為由,請他來府中一聚,你便以我遠方侄女的身份出席。”
沐瀾點頭:“那我需要準備些什麽嗎?”
“王參謀精通詩詞歌賦,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這幾日,你多看些此類書籍,到了那日,盡量別讓他小瞧了你。”
沐瀾應聲,只是有些頭疼,她雖然讀過不少書,但最不愛看的,便是詩詞一類。如今還要與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對詩,更是壓力巨大。
可為了任務,只能硬着頭皮啃書去了。這幾日,他在會老堂的書房連夜補習了幾本詩詞大全,雖不能全部記住,但對上幾句詩,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三日後,王安石前來會老堂赴宴。
沐瀾看着眼前這個邋裏邋遢、不修邊幅之人,難以相信他竟然就是身為一國之相的王安石!
他須發零亂,衣着肮髒。儀表邋遢,鞋子都不成一對。直到歐陽修稱呼他為“王參政”,沐瀾才敢确信就是他本人。
歐陽修請他到院中坐下,三人圍坐在桌旁,一邊飲酒,一邊暢談詩詞歌賦。
原本面上毫無波瀾的王安石,一談到剛作的詩,眼中突然閃現出光彩。說道興起時,還會開懷大笑起來。
待二人言語間歇,王安石這才注意到一旁的沐瀾。
“永叔兄,這位是?”
歐陽修道:“她是我遠房侄女,家中父母早逝,我見他們可憐,便讓她跟他哥哥一起投奔與我。”
王安石點頭,由衷道:“永叔兄還是一如既往,與人為善吶。”他轉頭望向沐瀾,問:“不知姑娘,在詩詞方面可有涉獵?”
沐瀾微微颔首:“略知一二。”
王安石摸了摸胡須:“姑娘,我最近作了首詩,可這其中一句總覺得差那麽點兒意思,不知姑娘可否指教一番?”
“指教不敢,請王大人賜題。”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總覺得‘到’這個字用的不夠精妙,用‘過’似乎也不夠生動,不知姑娘有何高見?”
沐瀾故作沉思了片刻,微微一笑道:“高見不敢說,小女倒是有個想法。春日萬物蓬勃,春草碧綠,不知改為‘綠’字,大人意下如何?”
王安石聞言一怔,歐陽修在一旁也是一驚。
沉寂了片刻,王安石突然朗笑一聲,對歐陽修道:“真不愧是永叔兄的侄女,這才情可當真不容小觑!”
歐陽修也是撫須一笑,微微點頭:“這‘綠’字确實用的精妙,我都不曾想過這個字眼。”
王安石也早已不見方才漫不經心的态度,對沐瀾誇不絕口。
送走他後,沐瀾終于長舒一口氣。
歐陽修轉過身來,笑道:“這改字的功勞,居然被你奪了去,王參政要是知道實情,定要氣的吐血。”
沐瀾吐了吐舌頭,還有些後怕:“叔公,這一關算是過了吧。”
歐陽修點頭:“表現得不錯,他對你很是贊賞。只不過……”
“不過什麽?”難道她方才出了什麽差錯?
“只不過我十分反對他的新法,日後難免會與他交惡。王參政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唯一可惜的是我們政見不合。”
經歐陽修一提醒,沐瀾才想到此行的目的,保護王安石,讓他的變法施行下去,可她從未考慮過變法的正确性。
自古以來便對王安石變法褒貶不一,甚至有人認為王安石乃一代“奸相”,變法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可是,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于社會進步,對後世也十分有借鑒意義,相信這也是管理局派自己來修正歷史的原因。
“當然,他的成就并不會被這點給抹殺。況且,變法也有它的合理之處。”片刻後,歐陽修又繼續道:“所以,我不會阻攔你們。只是王參政一向心思缜密,切不可露了馬腳。”
果真是一代文人的胸襟,雖是政敵,卻能夠如此客觀的看待對方,當真令沐瀾敬佩不已。
“多謝叔公,日後定會多加小心。”
沐瀾謝過歐陽修,回到了自己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