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Chapter67
有關羅曼夫人被害的前因, 很快就廣為人知了。
紐約的各大報紙怎麽可能錯過頗具熱度的新聞。
『人以類聚,德魯·史蒂文的未婚妻被捕,琳達·梅麗莎承認雇兇謀殺羅曼夫人』,『我以為你愛我——可怕的被愛妄想症, 距離我們有多遠?』, 『生死相隔, M;&L的愛情故事竟以悲劇結尾!』。
作為一度轟動世界的緋聞情侶, 雖然從未得到過當事人的正面回應,媒體卻已經大書特書了明頓與羅曼的浪漫戀情。
只要是識字看報的人,幾乎無一不曉1870年初的波士頓熱氣球約會事件。
哪怕當事人非常低調, 但熱氣球觀光商家為了賺錢一直炒作熱氣球浪漫之戀, 讓人們始終不曾忘記M;&L這對緋聞情侶。
後來, 普法戰争爆發。在作戰過程中,法軍乘坐熱氣球逃過了幾次普魯士軍隊的圍堵, 這又讓人們再度想起1870年初的熱氣球情侶。
誰也沒想到,M;&L轟轟烈烈的戀情居然以生離死別結尾。
因為梅麗莎幻想她才是明頓先生的愛人,在1870年末居然将羅曼夫人截殺在了回國的海船上。
随着媒體的報道, 這個消息像是長了翅膀從美國紐約傳到英國倫敦, 甚至傳到歐陸、東方等更遠的地方。
“我的推測是正确的。”
歇洛克順手買了一堆報紙讓養病中的哥哥讀報解悶, 讓邁克羅夫特不要一天到晚惦記甜食。
“半個月前我推測羅曼死于情殺,今天就得到證實了。只是這次紐約法庭審案的速度快得不合理, 從案發到審判居然不滿一個月,梅麗莎被關進了專押犯人的精神病院。果然,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來什麽風?
邁克羅夫特仿佛毫不關心一對緋聞情侶的新聞,根本沒有搭話的想法。
歇洛克卻還在繼續,“緋聞也未必虛假,羅曼之死對于明頓來說, 并不是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對于梅麗莎的審判速度可不是紐約法院慣有的,一定是被誰施壓了。”
Advertisement
“歇洛克,你讀的是化學系。”
邁克羅夫特一本正經地嘲諷到,“現在我懷疑你選錯了專業,你的擇業規劃是向小報記者靠攏。”
歇洛克只當沒聽出嘲諷,搖了搖手指,“我親愛的哥哥,你猜錯了。雖然我對新聞感興趣,但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一名記者。
雖然還有兩年半才畢業,但我已經決定要投身于偵探行業。稍稍關注羅曼被殺案,是預備偵探的職業素養。”
偵探沒比記者好多少。
同樣需要四處奔波,而且更加危險。
邁克羅夫特卻沒有提出異議,他并不幹涉弟弟的選擇。
某種程度上,歇洛克成為偵探也好,以後再遇到跋山涉水的任務就有人代勞了。
因此,邁克羅夫特一改嘲諷臉,而笑得非常溫和。
“有規劃,有喜歡想做的工作,這樣很好。親愛的歇洛克,你知道的,我一直支持你的決定。”
歇洛克:等一下,他看到了前方有大坑,他可以選擇不跳嗎?
挖坑與跳坑,都是以後的事。
眼前,必須解決羅曼夫人被害案引發的後續問題。
等房間只剩邁克羅夫特一人,他沒有再漠不關心地無視一堆報紙,而是一份份仔細看了起來。
這些報紙的質量參差不齊。将內容拼湊起來,勉勉強強還原了梅麗莎從雇兇到被判刑的整個經過。
謀害羅曼夫人的真兇已經落網。
對此,邁克羅夫特真的沒話可說。不怕人有精神病,就怕精神病有演技。他只能自認倒黴,差一點點就真陰溝裏翻船了。
如今梅麗莎被抓,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報紙都在哀悼M與L的浪漫愛情的凄美結局,其悲慘程度快趕上羅密歐與朱麗葉。
莎士比亞筆下,朱麗葉與羅密歐因為家族世仇而無法結合。神父提議朱麗葉假死,然後讓羅密歐帶她遠走高飛。
但命運弄人。
羅密歐先聽聞了戀人死亡的消息,卻不知她是假死脫身。沒等到神父告之真相,羅密歐選擇了殉情。當朱麗葉醒來,一切為時已晚,她的戀人已經死了。獨活沒有意義,這一次她是真的自殺了。
M;&L的緋聞愛情,與這則家喻戶曉的故事有相似之處?
邁克羅夫特很想不以為然地搖頭,但他竟然做不到堅定否認。
并不是因為明頓與羅曼真的存在同生同死的愛情,而是因為朱麗葉與羅曼夫人的命運詭異地有了重合之處——兩者都是假死。
雖然明頓先生不是羅密歐,但邁克羅夫特可以推測那人會做什麽——過段時間就會開始尋找羅曼夫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為什麽不是立即開始尋人?
因為需要時間等待回信。
誰的回信?
當然是羅曼夫人的回信。
報道中,羅曼被槍擊墜海,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明頓先生卻不會相信這種未見屍體的消息,因為雙方心知肚明羅曼原先回法國就要死遁。
誰也想不到意外出現了,羅曼被槍殺。
明頓要弄清楚羅曼究竟是借機死遁,還是真的被殺了。後,有關梅麗莎被判刑鋪天蓋地的報道是從紐約傳遍美國,又是傳到歐洲,甚至東方。
這是一個信號。
明頓先生通過報紙給出了信號,告之羅曼夫人被害的真相。如果羅曼還活着,不論是身在何地,只要讀到報紙就應該給出回應報平安。
“這真是……”
邁克羅夫特揉了揉眉心,按照原先的計劃,羅曼夫人回到巴黎就是遠離了緋聞圈,時間會淡化一切。為什麽眼看就能抛下僞裝的身份,偏偏橫生事端。怪就怪梅麗莎,都是那個瘋子搞的事。
問題來了。
現在給出回應,明顯違背了羅曼夫人完成任務已經死去的設定。但是不給回應……
邁克羅夫特無法确定具體會發生什麽,能預測的是明頓先生不是故事裏的羅密歐,那人絕不會自殺,只會讓旁人不得安寧。
很快,
這個猜測成真了。
一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訪客來到劍橋鎮。
“這是我的榮幸。馬修閣下,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來此探望。”
邁克羅夫特說得客套。事實上,這一年多來他無數次‘問候’馬修。現在最不想見的人,馬修是高居榜首。
“你因公受傷,別講究那些虛禮。”
馬修擺了擺手,示意邁克羅夫特怎麽舒服怎麽坐。“我來看看你。有的話,書面報告裏說不清楚。”
邁克羅夫特:看吧,果然是來談工作的。
馬修卻沒有詢問美國的情報網。
那些正經任務的內容,他已經通過邁克羅夫特寫的報告有了全面地了解。沒必要問了,因為報告內容條理清晰,只不傻都能讀懂。
一陣詭異的安靜。
馬修打量了邁克羅夫特整整兩分鐘,終是抛出一個問題,“邁克,你和我說實話,你和明頓先生是不是……”
是不是什麽?
邁克羅夫特瞧着馬修面色古怪,他已經猜到後半句了,這是要問緋聞情侶是不是假戲真做了。
馬修欲言又止,同性相戀是要上絞刑架的,他并不願意猜度最看好的後輩有這樣的傾向。
“馬修閣下,您想多了。”
邁克羅夫特只覺左臂受傷處又痛了,槍聲加海水浸泡讓他高燒昏迷了好幾天,眼下有病該吃藥的卻是馬修。“我和明頓,不,應該說羅曼夫人和他只是朋友而已。”
“你确定?”
馬修眨了眨眼,顯然有所懷疑,取出了随身攜帶的一份文件。“你組建的情報網,從紐約傳來的最新消息,你自己看。”
近期,人們把關注點放到本年度凄美愛情上,尚未關注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紐約法院在建的大樓停工了。象征着正義的法院,卻被爆出了市政工程貪腐大醜聞。
承辦法院建造工程的是威德集團,威德兼具了議員與董事長的雙重身份,這讓他成功地夥同一衆政商大肆斂財。
龐大的貪腐假賬卻被紐約日報揭露了出來。涉及金額之多,以侵吞公共財産來論,能讓威德的後半輩子在監獄裏度過。
不僅僅是威德被逮,和他交往過密的法官、檢察官等等都要進去了。
這是一起驚天大案!
雖然生命不該被用來比較,但在紐約上層的眼中,比起威德集團被爆出貪污單據,羅曼之死是不完全不值一提。
威德假賬曝光,意味着整個紐約的政壇與商界大地震。毫不誇張,甚至影響到了下一屆的美國總統選舉。
“檢方已經提出了對于威德議員的公訴。我想不用我來解釋給你聽,紐約日報膽敢披露出威德集團的假賬是多麽铤而走險的行為。”
馬修指向那個記者的名字,“韋斯萊記者,他在你的報告中出現過。你覺得是誰為韋斯萊本提供了數據,那些原來不可能外洩的集團賬單數據?”
真是一個好問題。
馬修又指向了文件的末尾,“瞧一瞧威德集團的構成,其下一個分公司的老板,是否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眼熟?
克拉拉·梅麗莎,這位是琳達·梅麗莎的姑母。聽說克拉拉與琳達兩人關系不錯,她公開表示侄女不能因為雇人殺了一個寡婦就被重判,更不能被關到精神病院。邁克,你不會不懂吧?”
要讓雇兇殺人的琳達·梅麗莎被判罪受到懲罰,必須要确保沒有人幹涉司法公正。
公正一詞,在如今的美國紐約司法體系卻像是一個笑話。法官可以被有錢人買通,而梅麗莎不是沒有背景的無名鼠輩。
那要怎麽辦?
斬草除根就好,讓琳達·梅麗莎成為無依無靠的人就行了。
邁克羅夫特翻着報告,通篇沒有提到那個人的姓名,但他已經此事背後是明頓先生的手筆。
早在「M」書寫華爾街實況時,那位就對整個紐約的商政局勢頗為了解,不可能不注意威德集團。
後來調查貝妮與凱南的案子,當然也查過了與之相關的梅麗莎家庭情況,否則也不會查到其未婚夫德魯身上。
前兩次的調查可能不夠深入全面,但聰明人會留意到一些財務問題。
顯然,明頓先生對此頗為敏銳,只要有一個切入點,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傾覆一個滿是漏洞的集團。
紐約是名利場,多的是人願意被利用。圍獵威德集團的好處不言而喻,大魚死了,小魚們都飽了。
看完這份情報,室內再度出現了詭異的安靜。
邁克羅夫特努力克制住了從心底升起的愉悅。對于紐約的事,他只想說,明頓做得漂亮!
不過,邁克羅夫特表面上仍然八風不動,繼續維持着面不改色。
對面馬修的眼神卻很明顯了,仿佛在說「如果這都不算愛……」
“另外,還有一點,是我以私人關系獲知的消息。”
馬修又一次打破沉默,“我們都知道黑手黨分布在意大利與美國。槍殺你的五個人來自美國,他們在看到你墜海後認為完成任務回到紐約,現在都已經被處決了。”
馬修特意說明,“法官判的死刑,沒有人幫忙疏通關系,據說是被放棄了,因為有人出高價要求血債血償。”
誰會出高價,答案一目了然。
第三次,詭異的安靜又又又降臨了。
邁克羅夫特終于開口了,“明頓先生是一個好人,堅守正義,打擊犯罪,是他的處事信條。我很感謝他做的一切,那是一位真正的紳士。”
然後呢?
馬修等待後文,卻沒有再等到半個字。“邁克羅夫特,你很好!我以前怎麽就沒看出來,你把「沉默是金」貫徹地如此徹底。”
這是誰的要求?
僞裝者就是要能夠保守秘密,這都是馬修的要求。
邁克羅夫特沒想故意刺激馬修,但難道要他直言明頓先生是一個危險分子。
別看明頓表面上彬彬有禮,但一旦被真的被激怒,心狠手辣的程度與好人、紳士的形象完完全全背道而馳。
為了不讓馬修猜疑,這話不能說,而他出于私人交情也不想坦言。
邁克羅夫特泰然自若地看着馬修,“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我向您保證,羅曼夫人與明頓只是朋友。羅曼夫人遇害,作為朋友,明頓為她讨回公道很正常。另外是我個人推測,紐約的風雲變幻還有另一個理由。”
馬修倒要聽聽,“什麽理由?”
“其實很簡單。因為明頓不甘被戲弄,琳達·梅麗莎的雇兇完全在意料之外,這是破獲德魯與克麗絲一案時沒有注意到的事。”
邁克羅夫特也沒想到精神病人那麽多,“錯漏了一個兇手,對于調查者來說是一種失誤。越是聰明人越是不容錯誤,明頓在糾正錯誤,不論付出多少都要糾正錯誤。”
說到此,邁克羅夫特笑了,“所以說,明頓是一個有所堅持的好人。”
這樣解釋,邏輯非常通順。
“也對,你說得有道理。”
馬修也不再糾結于此,話鋒一轉,“無論如何,羅曼夫人的身份不能再用了。和預期中不同,她太過廣為人知了。這種曝光度,如果再來一出死而複生,我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即便羅曼夫人的背景設定做得很精妙,但假的終究是假的。
不如趁此讓羅曼夫人死去,否則以後各國小報媒體來都挖新聞,說不好哪裏就會出纰漏。
“已經找到了合适的女性殘屍,和羅曼夫人的死亡時間一致,死因相似。半截殘屍會被恰到好處地投放到法國海岸上,接下去的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
馬修交代了後續安排,也沒有繼續閑聊,他拍了拍邁克羅夫特的肩膀。
“美國的任務已經結束,你安心養傷。剛剛我說的話,你也別有心理負擔。說穿了,如果明頓真的喜歡上羅曼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男人喜歡女人而已。這事和你沒關系,明頓喜歡的又不是你。”
從馬修的角度,這樣理解絲毫沒毛病,是渣得明明白白。
他覺得明頓愛上了羅曼并不是同性相戀,因為并不知道羅曼夫人是男人扮演的。時間到了,僞裝任務結束,不管明頓怎麽想,羅曼夫人都死了,戀情必須結束。
邁克羅夫特:……
這個世界怎麽了?為什麽全世界都認為明頓和羅曼相愛了?
作為當事人,他怎麽感覺不到。兩人沒有私情,只是有點私交。茫茫人海,難得遇上一個有趣的人,就不能有心照不宣的私交嗎?
紐約被攪得滿城風雨就是由于這份私交,為什麽沒人信呢?
有的事,外人不懂。
邁克羅夫特送走了馬修,只字不提放出殘屍那種做法騙不過明頓。
騙不過的理由很簡單,邁克羅夫特懷疑明頓懷疑了羅曼的真實性別。
的确有點繞。
這也把此前的問題繞回來了,究竟要不要給出暗示。
邁克羅夫特站在窗邊。二月的風乍暖還寒,但田野裏的報春花卻已經悄然盛開。
看着田園風光,他卻在想如果不及時暗中回應,明頓看到代表羅曼的女性殘屍會怎麽做?
真是有點小期待呢。
不過,邁克羅夫特還是搖了搖頭。明頓先生辛苦了一個月,難道還要讓人遠渡重洋來歐洲追查?
“偶爾,我也要做個好人。”
***
1871年2月14日。
紐約市,C大。
瑪麗收到了一份沒有署名的信,是從德國柏林寄來的。信上只有一行數字:『884647,31534,1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