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賴大頭是種了一輩子地, 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莊稼人了。有些東西初初一看, 他便知道了。比如說, 資料裏其實很多事情現在都做不了,但是綠肥那一塊,卻是可以的。
都說要想莊稼種得好, 肥力排在第一位。
……
資料交上去的第二天,賴大頭那邊就有了動作。
他讓村民們把地裏鋤死了的雜草, 枯樹枝燒完後, 還有家裏燒完柴火後剩下的火堆灰全都混着土塊統一堆在一塊,開始學着資料裏說的那樣, 怄綠肥。
蘇南見着了, 心裏總算是好受了一些。
看吧, 即便是在大環境下, 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但是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能幫得上忙的點,稍微伸一把手,有可能換來的就是意想不到的成果。
春季的溫度到底比冬季高,所以盡管新橋村這邊漚肥是晚了些,但是發酵的卻還不錯。一批一批的綠肥拉到地裏,蓋在莊稼上, 成果也很明顯。
大約是村民們都知道,這資料是蘇南交給賴大頭的, 連帶着, 蘇南在新橋村的人緣也好上了不少。
村民們要是存了點雞蛋什麽的, 也都愛賣給蘇南。
蘇南也好說話,像雞蛋一般是論個賣的比較多,就避免不了有的個頭大,有的個頭小。個頭大的,總是受人喜歡一些。
她不挑,基本是拿過來多少,直接數個數就行。這使得大家有什麽好東西,都會過來問一句蘇南要不要。
尤其是到了下半年,村裏養豬的人,陸陸續續的開始殺豬了。
這年頭,豬肉是分等級的。
越是肥的越好賣,價格也越貴。反之越是帶骨頭的,就越是沒人要。所以一頭豬裏邊,豬頭和豬腳,是最不受歡迎的。
說真的,蘇南就沒見過,一只豬腳賣三毛的。要是四只豬腳一起拿了,一塊錢就能全拿走。
Advertisement
雖然這豬腳被削的很幹淨,是真的只有帶骨帶皮帶蹄子的那種。不過這種拿來鹵,卻是最好不過的了。
有嚼頭,又沒那麽多肥肉,也就沒那麽容易胖。顧小碗三姐妹也喜歡吃,尤其是顧小瓷和顧小多這兩個小的,特別愛啃骨頭。
所以蘇南每次碰上了,基本上都把豬腳給包圓了。還有龍骨啊,排骨啊之類的,一塊鹵了味道也是很好的。久了,村裏人都知道了蘇南愛買這些帶骨頭的東西。碰上了,都會特意上蘇南家問上一句。
後來家裏囤的多了,蘇南就給熏了。
剛生完孩子的趙細娥還說她,“買這些玩意全是骨頭,遭費錢。”
不過雖然嘴裏是這麽說的,但是蘇南那邊每回做這個,她還是很羨慕的。畢竟這玩意再是骨頭,那也好歹跟肉搭邊了。沒見着顧家那三個小閨女,住過來後,臉上見肉了,個子也長高了許多。
蘇南當然也發現了這個。
主要是變化的有點大,本來準備年底再給做衣裳的,結果某天就見着孩子們的外套好像小了不少。
得,新衣裳得趕緊做起來了。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的過了。
到了糧食歸倉的時間,新橋村的人喜憂參半。
喜的是今年收成比去年确實是好很多,交上去的糧食,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周邊幾個村子裏,都是拔尖了的。憂的是,上頭給的任務又重了。生産隊交完糧食,留給村民們的,着實不多。
大概唯一能讓大夥感到安慰一點的是,因為收成比去年好,留下來的那些,勉強能夠着大夥的口糧了。
其實很多時候,老百姓都是容易滿足的。
糧食夠吃,餓不死人就行。
顧國亮那邊,是年二十三那天,才回來的。
見着拔高了一圈的顧小碗三姐妹,還特別的驚訝,“這個頭,長得有點多啊!”
蘇南就笑,“這吃的好了,可不就長個了。”
“嗯,不錯。就沖着三丫頭的骨架子,以後指定矮不了。将來說婆家,也好說一些。”顧國亮就說。
他這話,蘇南也是認同的。
其實要是剛穿過來的時候,有人和她說,将來她閨女能不能說個好婆家,長像不重要,重要的是個頭,蘇南絕對沒那麽認同。
可穿過來的這幾年的所見所聞,蘇南卻不得不認同了這件事。
女孩一米六,男孩一米七放在這年頭,真能算是高個子行列了。在談婚論嫁的時候,媒婆介紹的第一句話,往往說的也是個頭。
許是營養真的跟不上,蘇南穿來之後,見的高個的真不多。或許這有她一直身在南方的原因,可更多的,蘇南還是認為,是大家普遍營養跟不上。
也是,吃都吃不飽,早兩年餓死的人還那麽多。又拿什麽條件去講究營養。
知道孩子長高的主要原因,顧國亮就說,“還是得吃的好啊!”
确實需要吃的好才行。
顧國亮能在家裏呆的時間并不多,沒等過了正月十五,就得去坐車回學校了。蘇南就把這些日子熏的一些臘味全給他捎上。
等顧國亮走了,這邊顧小碗三姐妹也到了上學的時候了。
今年顧小多又大了一歲,蘇南幹脆也給送進了學校。
新橋村這邊呢,大概是去年嘗到了綠肥的甜頭,去年入冬之前,就開始漚肥了。這一個冬天過完,肥力比頭一年漚的更多也更好。
村民們拉着這些肥上到地裏,臉上都是帶着笑的。
而且不光如此,賴大頭還打算多看看蘇南給的資料,把上頭一些能适用于村裏的東西,都試着去嘗試。
尤其是如何使瓜果增大增長這一塊。
結果這一嘗試,新橋村就種出了重達六十二斤的紅薯王。
這個大紅薯王被賴大頭套上牛車,直接送到了公社。公社那邊收到了紅薯,又往縣裏送。然後縣裏就把紅薯綁上紅綢帶,拍了照片,上了報紙。
新橋村就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出名了!
誰也沒想到,新橋村會因為個大紅薯,上頭忽然決定派人到他們村裏考察。這一考察,人家就發現,在普遍收成都不好的這一年,新橋村卻實現了糧食大豐收!
于是人家就好奇,問,“如何種出來的啊?”
賴大頭不大會說謊,上頭來人了,怎麽問的,他就怎麽答。
結果這一回答,就提到了蘇南給的那本資料。
再一查,便知道了,蘇南原來還是第八分區農場場長顧國亮的老婆。而那資料,就是原本派到第八分區農場的專家們搞出來的。
人家實地考察,外加多方研究探讨,最後發現,這個資料确實是有用的。可反過來,專家原本是上頭派到第八分區的,怎麽第八分區的生産,今年就沒有跟上來呢?
對于這種放着寶藏不會用的農場,上頭很生氣。準備把農場場長顧國亮帶回去審問一番,然後就發現,顧國亮早被派到dangxiao去為期兩年的思想學習了。而農場裏的事,現在做主的,便是那個副場長李民生。
李民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調查了。
當然,顧國亮這個場長,即便是去學習了,也一樣的跑不掉。
學校裏的顧國亮,也一樣的被人找上了。
這一回,顧國亮什麽都沒說,只是把自己兩年前和陳向榮做的計劃,朝上頭打的申請交了出來。
這些東西也沒別的用,只是證明了一點,那幾個專家是他和當初還是副場長的陳向榮特意申請回來的。
而專家走時,顧國亮已經不在農場了。
之後農場裏的所有工作,全部都是李民生在安排了。
比方說,挖山開荒,農場打井,深翻地……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說多大的錯其實也沒有,最多,只是在工作安排上的大方針錯了。可他的大方針,卻是一直緊跟随着大局勢走的。
像他這樣的,放在這兩年裏,才是正常的,普遍的。
如果沒有新橋村的那一出,沒有那個大紅薯王的出現,李民生屬于無功無過的那一類。然而,大紅薯王的出現,再加上上頭的zhengce也變了,專家又是在他手下走人的……
于是,李民生不得不被調走了。
而這時,顧國亮在dangxiao的學習也完成了。
……
蘇南收拾東西的時候,顧小碗在旁邊幫忙。至于顧小瓷和顧小多兩個小的,正在外頭跟她們的夥伴們“道別”呢!
“你怎麽不去啊?”蘇南忍不住好奇的問。
“上學不還在一個學校嗎?天天都見得到呢!”顧小碗就說,“家裏要收拾的東西多,我還是幫娘收拾東西吧!”
這話是沒錯,可是蘇南總覺得,小孩子嘛,玩心重點沒事。像顧小碗這麽懂事的,雖然招大人喜歡,可也滿讓人心疼的。
其實真要說起來,顧小碗雖然是老大,可她跟顧小瓷還是雙胞胎呢!兩人實際上還是同一天出生的。可就因為早出來那麽幾分鐘,顧小碗就愣是要比一樣大的顧小瓷懂事一些。
蘇南讓她出去玩,顧小碗都不願意,最後只能由着她了。
等到這邊小件的東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外頭顧國亮也借了村裏的牛車過來了。
搬家具的時候,新橋村的村民們好多都上來幫忙了。
老賴媳婦趙細娥跟蘇南相處的最多,關系也算是最要好的,這會見着蘇南真要搬走了,還真有幾分舍不得。
可也知道,蘇南是跟着顧國亮再次回的農場。舍不得歸舍不得,還是挺為她高興的。只是一個勁的說,“有時間了,上家裏來坐坐。”
蘇南應着好。
等上了牛車往回看,還能見着新橋村的村民沖她招手。別說,還真有點舍不得了。
穿來這麽多年,真要論舒心,還是新橋村這兩年的日子,蘇南過的最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