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民生的事, 是個大問題, 需要解決。但是, 不能是現在。
歸根究底,李民生最多只是寫了一封舉報信。但是,之後他在農場做的那一系列事情, 安排的一系列工作。即便在最後,證明他的這些動作都是錯誤的。可是放在眼下, 放在大多數人的眼中, 他這樣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才是跟着zhuzhi走, 跟着dang走, 跟着上頭的大方針走。
既然如此的話, 蘇南就覺得, “你得避開。”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即便現在很多事情都是李民生在做主,但是別忘了,在名分上,顧國亮才是那個場子。真要在後面出了什麽事,第一個頂缸的,便是他。
除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恰好在這一點, 顧國亮和蘇南想到一塊去了,便笑着說, “我這幾天就是在寫報告, 上頭申請。”
正好借着這次被調查的事, 顧國亮申請了去dangxiao進行思想上的學習。
顧國亮的申請,很快就被通過了。上頭批了,将要派顧國亮去DANGXIAO學習兩年。
接到消息後,顧國亮就對蘇南說,“後面只怕是要委屈一下你了。”
要知道蘇南是做為家屬工,進的農場。進來之後,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她沒有正式的職位。
基本上是在農場需要她們這一類的家屬工時,上面才會給安排一些工作。同樣的,她們雖然在農場的食堂裏可以領到相對應的飯食。但是她們的工資,卻是跟工作的時長鎖挂鈎的。
也就是說,幹一天活,能分一天錢。不幹活的時候,包吃,但是沒錢。
同樣的,既然蘇南是作為家屬工待在這個廠子裏,那麽她其實也是挂靠在顧國亮身上的。顧國亮這邊要被派去dangxiao學習兩年,農場場長職位是保留着,工資也拿着,但總歸人不在了,而且一去去了那麽久。蘇南帶着孩子待在場裏,便會有諸多的不方便。
可顧國亮是去學校學習的,住校也沒辦法帶着蘇南和顧小碗三姐妹一塊去。
Advertisement
“我和小碗她們就不跟過去了。”蘇南就說,“小碗和小瓷這邊也要念書,要跟過去了,這學習怎麽辦?”
可場裏,蘇南暫時也不準備住了。
那就得重新找個住的地方。
最後,蘇南在離農場附屬學校最近的一個叫新橋村的村子裏找到了租住的房子。更巧的是,租給她們房子是,當初蘇南花錢買了大公雞的,叫老賴的人家裏。
房子是土屋,沒有通電。格局也跟在農場裏分的那間宿舍,差不多大小。唯一不同的是,老賴這邊有竈屋,可以随便用。
當然,也就沒有大食堂可以吃了。
把大件的家具什麽的從農場裏搬了出來,顧國亮看着屋子就忍不住對蘇南嘆着氣說,“又得讓你吃苦了。”
蘇南想說,她還樂意住這樣的地方呢!
真當場子裏的宿舍樓有多好似的,靠着水房,每天從早到晚來來去去的人,那是一波接一波的,半夜了,有時候都不能讓人睡個好覺。
而且食堂裏吃東西,哪裏有自己開火,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來的舒服啊!
不過這些話,蘇南也沒必要對着顧國亮全說出來,便說,“沒事,到哪不是住。有個窩能蹲,其他的,慢慢來吧!”
尤其是顧國亮能脫離了農場,去別的地方學習這一點,最讓蘇南滿意了。
顧國亮走之前,幫着蘇南又給置辦了一些家用品,這才離開的。
自此,蘇南算是在新橋村,暫時安了個窩。
顧小碗和顧小瓷還跟平時一樣,去農場的附屬小學上學。現在的蘇南也有時間了,碰上天氣不好的時候,還能接送一下兩姐妹。
至于顧小躲,蘇南就給帶在身邊了。
這會是春季,正是農忙的時候,偏生蘇南不是新橋村的人。她沒辦法像其他村民們一樣分村裏的糧食工分,自然出工這一類的,也不會安排到她頭上來。
蘇南就帶着顧小瓷上山砍點拆,或者是去地裏弄點野菜。
只是今年和去年一樣,收成看起來似乎也不大理想,連帶着地裏的野菜長得也不多。
老賴媳婦姓趙,叫趙細娥。懷着孩子,已經七八個月了,所以隊裏也就沒給她安排出工了。
大多數的時候,蘇南都是跟着她一塊去弄野菜的。
趙細娥就跟蘇南說,“地翻得太深了,就容易涼。地裏涼了,就不愛長東西了。”
涼的意思,主要還是說,肥力不夠吧!
別看趙細娥這一類的,都只是最最普通的農民。可他們天天跟莊稼地打交道,有些東西,因為文化程度不高,說不清個所以然來。但是,經驗到底是擺在那裏。
這種情況下,草都不愛長了,莊稼又怎麽能夠長的好。
蘇南又一次覺得心裏難受的厲害。
晚上睡覺的時候,怎麽也睡不好。第二天一早起來,眼睛下面挂着兩個大大的黑眼圈。
送了顧小碗和顧小瓷去學校後,她準備回去補眠的,結果經過農場,碰到了門衛。
農場的門衛認得蘇南,見着蘇南直接就笑着上前打招呼。打完招呼後,門衛就湊過來小聲的說,“得虧你來的早,要不然啊……人就都走了!”
走了?
什麽就走了啊?蘇南問。
門衛就湊了過來,小聲的說,“那幾個專家,跟李副場長吵起來了,都吵好幾回了。這不,吵兇了,就鬧着要走。”
正跟蘇南說着,迎面就見着那幾個顧國亮和陳向榮花了老大經歷請來的專家們,提着行李從場裏面走了出來。
蘇南趕緊跑了過去。
這幾個專家也認得蘇南,見着蘇南,雖然臉色依舊不大好,但是多少緩和了些。年長的那一個還嘆了一口氣,打開行李,拿了一本資料書出來,“這個給你,麻煩你幫忙交給顧場長。以後……要是能有用得上的機會,就用吧!”
那是一本來了農場後,關于在這邊土質,他們做的一些檢測資料。裏頭還寫了,這邊的土質大多适合種植什麽樣的農作物,以及如何科學種植的一些設想。甚至如何改善土質這一類的方法,也寫在了裏面。
本來這裏邊寫的那些東西應該是在農場裏一一進行試驗的,只是沒想到……才剛開了個頭,就得被迫停止。
這會蘇南既然找來了,他們便把這些資料給到蘇南。
蘇南拿着資料,只覺得沉重的厲害。
路上碰見了在地裏出工的新橋村村民們,好多人就拿眼神往蘇南這邊看。一邊看,還一邊說着話。
說的都是當地的方言,可蘇南在農場也住了快一年了。這邊的方言不說能說的溜起來,但聽懂還是沒問題了。
村民們也沒有惡意,大多數的人說她,不過是在羨慕蘇南,有個在農場當場長的男人,即便去了學校學習,也一樣有工資拿。而且蘇南也因為這個,不用跟他們一樣,每天出工下地幹活就能有飯吃。
人對比自己過的好的,産生一種羨慕,是人之常情,真的沒什麽。可這會的蘇南,手裏拿着資料,再看着那些村民,頭一回覺得,自己好像得做點什麽。
當天晚上,隊裏出完工,蘇南喊上老賴他娘,想讓她陪自己去一趟生産隊長家。
老賴一家子人都老實。
老實到蘇南說要他們幫忙,問也不問是什麽事,就站了起來。
走在路上,蘇南舉着手電筒照路,老賴他娘就羨慕看着手電筒問,“這玩意,貴吧?”
其實也算不得多貴,主要是需要工業票。
這票,農村裏的人不好弄,才會覺得東西貴。
蘇南有心想幫忙,可幫一個簡單,全村的人呢?那麽多人,她怎麽幫?
所以,這忙得換個法子幫。
新橋村的村民們差不多都姓賴,他們大隊的生産隊長也姓賴,大夥都喊他賴大頭,因為他一生下來,腦袋就特別大。
都是一個村子裏住着的,從小就這麽喊習慣了,即便是賴大頭後來當了生産隊的隊長,村民也還是這麽喊。
賴大頭在新橋村的名聲很好,這一點,打從蘇南住在老賴家之後,就發現了。要不是這樣,村民可能也早改口了。
不過,大家這麽喊沒問題,蘇南卻不好這麽喊,她喊,“賴隊長。”
賴大頭先喊了一聲嬸娘,那是對着老賴他娘喊的。他媳婦那邊也搬了兩條凳子過來,讓兩人坐下說。
老賴他娘就一個勁的擺手,“我是陪着小蘇過來的。”
賴大頭就問,“蘇南同志,你過來,是有什麽事嗎?”
“是有一些事。”蘇南說着,把她抄了一遍的資料拿了出來,“這個,是我家國亮特意從上面打了申請,請了專家下來,做的一些資料。”
蘇南的來歷,整個新橋村的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她說的國亮,賴大頭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是第八分區的農場場長。
農場場長請回來的專家做的資料……可想而知,那确實是個好東西了。
賴大頭沒正經念過幾年好書,只勉強認識幾個字。可很多像他這樣的,越是自己文化不夠,就越是對文化人,骨子裏有一種向往和崇拜。
蘇南遞過來的資料,被他小心的接了過去。
翻開看了幾頁後,知道裏面寫的是什麽了,賴大頭的臉色變了變,就說,“蘇南同志,我知道這裏邊都是知識,肯定都是好東西。可……”
可他們生産隊,一樣的也得聽上面的指揮。
蘇南也知道這一點,便說,“我只是想給你看看,看看裏面有什麽,是能用的上的。比方說,那個綠肥的方法……”
“上頭的指揮,咱們是肯定要聽的。但是,咱們自己也可以更努力一點啊!”只要兩者不沖突,那就不存在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
我感覺,我越寫越偏向于現實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