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峥郎……”寧蘅小心翼翼地措辭,生怕讓岳峥察覺出蹊跷,“當初,是莊順皇後留了遺旨讓你冊我為妃的?”
岳峥揉了揉她發頂,輕聲一笑,“那倒不是,朕許諾你的份位,是朕的事情,只是……若沒有母後,朕恐怕就要錯過你了。”
“嗯?”
“你唱了《綢缪》之後,朕就暗中留意你,幾次都故意挑你在坤寧宮的時候去給母後請安。”岳峥一邊解釋,話音裏還透着些愉悅的笑意,“那個時候朕也傻,你不理朕,朕就不敢多同你說話,一個是怕母後責罵朕輕浮,一個是怕朕自己誤會了你的意思……”
寧蘅記得這些事,她生辰過後,見到岳峥的次數确然是比舊日多了。可那時她一心以為岳峥聽到她的歌,也知道是她唱的,每次遇上岳峥,便覺得害羞非常,總想逃掉,是以兩人真正的交流,反倒沒有過去多。
“直到後來,母後給朕看了你畫的梅。你在那上面題的是稼軒的‘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對不對?母後說,那會子哪有什麽梅,只不過是因為父皇先後賜下了盧氏、秋氏,那一年,朕又要迎娶太子妃……你心裏不舒坦,又無處開解,以梅自喻罷了。”
岳峥不動聲色地講着往事,寧蘅的心卻越跳越急。
那梅圖怎麽會是姐姐畫的呢?那句詞也決不是姐姐題的……是她早前聽岳嵘提起,岳峥在先帝面前贊了辛棄疾這一阕《江神子》,因而才興起作了畫,又題了這句詞上去。
岳峥臂懷極暖,可寧蘅四肢百骸都驟然涼了下來。
“阿蕙,你說巧也不巧,那陣子朕讀的正是這阕詞,咱們兩人,算不算是心有靈犀?”岳峥低首下來,落在寧蘅額上一吻。見寧蘅半晌沒有回應,岳峥方察覺不對,“阿蕙……你怎麽了?”
他下意識去握寧蘅的手,愣了一瞬,又是問道:“阿蕙,你手怎麽這麽冷,哪裏不舒服嗎?”
寧蘅緊緊地扣住岳峥的長指,愈來愈大的力道讓岳峥心裏沒由來一慌,“來人!”
“奴婢在。”
“去請太醫!”
寧蘅聽到這句話,才有些回神,“不用……皇上,臣妾很好。”
“臣妾只是想起了些舊事,然後又……想起了阿蘅。”寧蘅閉上眼,想要抑仄呼之欲出的淚珠,“臣妾真的很好。”
Advertisement
岳峥已經挑起床帷,天際早就翻了魚肚白,驟然投入的光亮讓寧蘅之前所作的努力付之東流,她眼角的淚痕印入岳峥眼中,岳峥不由一愣,“阿蕙,你別吓朕。”
“我沒事。”寧蘅擠出個笑臉,伸手擁住岳峥,“峥郎,陰差陽錯……咱們現在在一起,真好。”
岳峥有些不明所以,卻适時地保持了沉默,他兩臂縛在寧蘅腰間,将懷裏的女人抱緊。
沉默半晌,岳峥終于嘆了口氣,應下寧蘅的話,“是好,阿蕙,朕險些就錯過你。”
“那天母後跟朕說,阿蕙是個好姑娘,留在身邊,不是壞事,朕早就留意你,連母後都這樣說,朕自然就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岳峥貼在寧蘅耳邊溫言細語,可一字一字,卻像刀子一樣剜着寧蘅的心。
“就是母後跟朕說了這番話以後,朕才去找你。你還記不記得,朕問你喜歡蘭花多一些,還是喜歡梅花多一些,你說,你過去喜歡蘭花,現在卻喜歡梅花。這樣善解人意的好姑娘,朕幸好沒有錯過。”
岳峥兀自抒懷,窗裏落在他側影的晨曦,清白如玉。寧蘅聽着他的心跳,聽着他對着自己述說着對姐姐的情衷。
“那天你穿了一身兒天青色的衣裳,本身就好似一株蘭花兒似的,朕第一次知道什麽叫動心。朕以前覺得思思嬌蠻卻不知禮,芸兒守禮卻有些死板,這世上根本沒有哪個女人能入得了朕的眼。後來朕才知道,不是她們不好,只因為她們不是你。”
“阿蕙,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寧蘅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姐姐和莊順皇後一力騙走了自己的岳峥,卻又用這樣的方式,把岳峥還給了自己。原先是陽錯,今日方是陰差。
岳峥摟着她,不再說話也不再動作,仿佛兩人相擁就足矣取悅這個九五之尊的帝王。
寧蘅突然下定了決心,姐姐,阿蘅替你報一個仇,你讓岳峥,永遠都屬于阿蘅……好不好?
你把他還給阿蘅,好不好?
“峥郎……”寧蘅輕柔地聲音打破房中的寂靜,“有一件事,阿蕙不知該不該告訴你。”
岳峥聞言垂首,望着寧蘅一張楚楚可憐的面孔,他下意識地問道:“有人欺辱你了?”
寧蘅避開岳峥的目光,頗為委屈地看向別的地方,“臣妾聽說,沈美人這幾日一直在喊冤,說是臣妾用苦肉計陷害她。”
岳峥蹙眉,“你從哪聽來的?什麽時候的事?”
“佟徽娥、顧良使,都跟臣妾提過。”寧蘅從容而答,“想來,陸瓊章和沈美人同居長陽宮,也該是知道的。”
岳峥撫着寧蘅身後的烏絲,寬解她道:“你病愈以後,朕本就該重新給她議罪,她若覺得冤,朕看她也大可不必再做這個美人了。”
岳峥看了眼房中銅漏,索性松開寧蘅,喚人進來服侍更衣,“你不必理她,朕今日下了朝自會去處置。你身子不好,先養着吧,朕讓黃裕去坤寧宮替你告假。”
寧蘅微笑,恭順地俯下身,“是,多謝皇上”
作者有話要說: 《江神子·賦梅寄餘叔良》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争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
未應全是雪霜姿。欲開時。未開時。粉面朱唇,一半點胭脂。醉裏謗花花莫恨,渾冷澹,有誰知。
20、試探
沈美人被貶為從七品徽娥并遷出宣梅殿的消息是在正午之後傳來的,小滿得了信兒,喜不自勝地來告訴寧蘅。彼時寧蘅正一心讀着《稼軒長短句》,反反複複的一句“緣太早,卻成遲”在她心裏千回百轉地繞着。
聽了小滿的話,寧蘅倒還算從容鎮定,她将手裏的書信自撂在了炕桌上,臉上的笑意也不濃,“禁足可解了?”
“沒有,奴婢聽黃大人說,皇上怕沈徽娥出來走動會滋事,讓她先自省着,什麽時候悔過改了錯兒,什麽時候再出來。
寧蘅嗤的一笑,這樣的禁足與打入冷宮幾乎無異。她禁足禁上一年半載,哪裏還有誰能記得她?皇上放與不放,又更是全憑他一己之意罷了。
這麽看來,徽娥這個名頭也無非是為了周全皇長子的體面,畢竟是皇嗣的生母,平白廢成庶人,實在有傷皇室之尊。
寧蘅想到這兒,眼神緩緩飄向攤在桌上的書頁。一樣都是報冤,若讓岳峥自己聽到這個消息,他興許還會懷疑這其中是否真有冤屈,可若是由寧蘅口中說出,那便是沈月棠的誣陷。
這其中的差別,到底還是逃不過岳峥對姐姐那份情。
寧蘅重新拾起書來,《江神子》字眼清冷,可寧蘅的心卻像是燒開了的水,鼎沸奔騰。自此以後,承這份情的人便是她了,岳峥的愛與關切,寬容與寵溺,都是她的了。
而自然,寧蘅也還記得對姐姐的承諾,替她雪恥,也替自己報仇。寧蘅沉吟一陣,撚開了新的一頁,“小滿,你去請賀太醫過來一趟,就說我身子不舒服。”
小滿不知寧蘅有什麽打算,卻十分乖覺地蹲身一福,“是,娘子稍候。”
聽着小滿退出屋兒,寧蘅方重新将書頁翻了回來,這阕詞當年她翻來覆去看了那麽久,在心中默念了那麽久,早就背了下來。可她偏偏放不下書,非要看着那一字一句戳到心窩子裏,疼了,恨了,才舍得放下。
醉裏謗花花莫恨,渾冷澹,有誰知?
賀雲祺到的快,寧蘅調整好心情,朝着賀雲祺溫和一笑,“又要勞煩賀太醫了。”
“不敢,這是臣的本份。”
賀雲祺嘴裏素來都是不冷不熱的官話,他與寧蘅這邊來往的雖多,皇帝對寧蘅的重視他也比誰看的都清楚。可他始終是那副目無下塵的樣子,既不讨好寧蘅,也不親近岳峥,看完病開完藥方子就走人,岳峥過問,他就大概說說病情,岳峥若不問,他就只将忌諱之事告訴宮女,言盡便離。
岳峥不在意賀雲祺的态度,寧蘅自然也不往心裏去。可她此時有求于賀雲祺,唯有将自己的身段兒放得低些,好聲好氣地與賀雲祺打着交道,“今日早上醒的時候,有一陣心悸,還請您幫我看看,可有什麽妨礙。”
一面說,寧蘅一面伸出手去,示意賀雲祺上前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