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抱了起來。
“啊……!”顧莫懷毫無防備,低呼道:“陸仲殊!”
陸仲殊不答,傘也不顧,一手将他摁在懷中,穩步向村口走去。
“陸仲殊!你放我下來!”
顧莫懷幾乎惱羞成怒,又礙着山路崎岖不敢動作太大,只得朝他怒目而視,低喝道:“陸仲殊!!”
他只當自己拿出了十成十的狠戾,殊不知陸仲殊于他這出碰壁多了,臉皮早不同以往,尋常呵罵嘲諷便如耳旁風,礙不着他分毫。
“陸仲殊,你若不放我下來……”顧莫懷眼看村口将近,怒道:“我便……我便——”
“你便将我碎屍萬段。”陸仲殊自覺補全了,垂眸向他一笑,“乖阿凝,莫生氣了,仔細氣壞身子。”
他湊得很近,似乎極欲吻他一吻,到底忍住了。
“待看過郎中,我任憑夫人處置。”
此言一出,終于徹底捅了馬蜂窩,顧莫懷面上發紅,實在是羞憤至極,擡肘狠狠搗在他腹上。
——真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作者有話要說: 十分抱歉昨天忘記更新了!!抱歉!!
☆、偷天
“扭傷。”郎中給人敷了草藥,囑咐道:“回去好生修養,傷腳不可沾地啊。”
“多謝。”陸仲殊收好鞋襪,蹲到顧莫懷身前。
Advertisement
顧莫懷眉心緊蹙,坐在原處沒有動作。
當着外人的面,陸仲殊依舊拿不準他會否給自己個臺階,面上卻仍笑道:“來,我背你。”
顧莫懷不言語,只是瞪視他。
“……有甚麽話,待回去再說。”陸仲殊避開他的目光,垂首看向地面,“你……腳傷不便行路,還是讓我背你回去罷。”
他嗓音低啞,姿态極盡卑微,與以往大相徑庭。
卻看得顧莫懷倒胃。
他其實并不知曉陸仲殊來尋他的原因,但無論出于何故,這般惺惺作态,都僅會叫他心生厭惡而已。
陸仲殊軟磨硬泡了許久,終于勉強将人背了回去。
然而尚未及欣喜,顧莫懷便伸手把住了院門,“好了。”
“阿凝,你……”
“我到了。”顧莫懷掙紮下地,扶住籬笆道:“小王爺請回罷。”
“我,我攙你進屋——”
“不必。”顧莫懷一把甩開他,擡手阖門。
顧莫懷此次意外受傷,于陸仲殊卻是天賜良機,他如何肯放過,此時見狀,忙一手抵住門喚他:“你且等等!阿凝,我有事同你說!”
“你我之間無話可說。”顧莫懷掰不動他的手,冷然道:“放開。”
陸仲殊自然不肯,牢牢把住門,“阿凝,我……”
顧莫懷已對他嫌惡至極,此時索性将門狠狠關上,門縫合攏,正夾住陸仲殊五指:“呃——!”
老話講“十指連心”,果然一點不錯。陸仲殊痛得兩眼發黑,卻突然想,他傷自己,也好。這點痛,只怕不及阿凝當年所受的萬分之一。
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他忍下痛呼,隔着院牆急聲道:“阿凝,你我之間或是無話可說,可寄奴,寄奴你也不願聽麽?!”
那身影聞言頓足,不知是否錯覺,陸仲殊看他似乎輕輕打起了擺子。
他放輕了語氣,緩聲道:“寄奴,他常常念起你。”
顧莫懷似乎笑了一聲,聲音慘淡而飄渺:“他那時才多大,這麽些年,怕是早将我忘了。”
“他記着的!”陸仲殊生怕他不信,慌忙為寄奴辯白:“我拿了你的畫像予他看,教他認得自己爹爹。”
指上的傷痛得發脹,他輕輕吸氣,續道:“寄奴,他,他很是伶俐,父王做主,請了溫禮做開蒙先生,我來前還聽溫禮贊他,‘聰了如此,必為偉器’。他年紀輕輕,卻是個穩重性子,倒是比我強出許多。”
顧莫懷沒轉身,立在院中默然聽着。
“只是到底是個孩子,端午我與他放花燈,他回府後自己哭了一通,問我為何自己只有父王,為何爹爹不願回來見他……”
“是我不願見他?”顧莫懷出言打斷了他,回身道:“是誰設下的套,叫我誤會他早夭,教我們骨肉分離?!”
“……我……”
陸仲殊猶豫不定,最後咬牙推開了門,走到他面前,“阿凝,此事我當初并不知情,我若知道,決計要派人去攔的。”
顧莫懷錯開目光,顯見是不信他。
“我那時,被父王禁足,不得出府,”陸仲殊低聲道:“派出的探子盡皆石沉大海,我不知你是生是死,近況如何,每日……寝食難安。”
顧莫懷輕嗤一聲。
陸仲殊硬着頭皮續道:“後來有一日,父王召我過去,我去了,但見他懷中抱了個孩子,哭得哄不住——那便是寄奴。”
“我陸氏嫡孫,總算是回府了。”陸邯璋看着那襁褓,笑容欣慰。
陸仲殊卻僵在了當場,他如何也想不到,父王竟當真将孩子帶了回來。
“愣着做甚!”陸邯璋佯怒道:“過來看看你的孩子。”
陸仲殊動了動唇,艱澀開口:“……他呢?”
“嗯?”
“阿凝呢?楚玉凝呢!”他終于慌了,撲上前質問:“你帶走了孩子,叫他如何自處?!不,不對,他如何肯……你,你将他殺了?!”
“放肆!”
盛怒之下,陸邯璋一掌抽去,陸仲殊站立不穩,被狠狠掀翻在地。
孩子的哭聲更盛,陸邯璋召來乳母,遞過襁褓,“帶下去。”
陸仲殊跪伏于地,心如亂麻。
他的孩子出生了,被帶回了他的身邊。可阿凝沒有回來,甚至生死未蔔。
“跪直了!”陸邯璋厲聲訓斥:“渾渾噩噩,成何體統!”
陸仲殊緩緩直起上身,目光直入他眼中。
下人換了新茶,陸邯璋施施然坐下,端起茶盞撇去表面浮沫。
“本王說過饒他不死,便不會食言。”氤氲的霧氣緩緩升騰,“如今川兒回府,你合該為他尋個娘親,以免落人話柄。”
“他的生身之人,便是他娘親。”
“一派胡言!”陸邯璋怒喝:“認他做娘親,之後呢?!王府嫡孫乃是下人所出,傳出去當真光彩!”
“王爺,何太醫到。”
“請他去宣鴻殿。”
“是。”
“往後川兒便在宣鴻殿。”陸邯璋道:“與你同住。”
話畢,他便舉步向外走去。
“父王。”
“何事。”
陸仲殊默然片刻,問:“他……那孩子怎麽了?”
到底是血濃于水。陸邯璋倍感欣慰,面色稍霁,道:“誤服了召魂方,叫太醫看看是否有恙。”
“召魂方?!”陸仲殊難以置信道:“那是假死的湯藥……”
“是。”陸邯璋大方承認,“否則以他那般寸步不離,本王如何能将孩子換來。”
“你另尋了個孩子,他如何看不出……”
“死嬰罷了。”陸邯璋不以為意道:“隔了副棺椁,誰人能知。”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
☆、過隙
“父王懷中抱着個孩子,哭得止不住——那便是寄奴。”
“我那時……無心顧他,父王便請祝師為他蔔卦,取名渙川。”陸仲殊低聲道:“後來我終于得了你的消息,着人探查,方知他乳名曾喚寄奴。”
渙川。
雨過天青,院中零零落落,是被雨打下的黃葉。
顧莫懷看得刺眼,心底泛起濃厚的苦澀。
他不曾進過私塾,剛入王府時曾偷偷跑去東廂,聽教習先生為小王爺開蒙,記得先生講詩:“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及至有了寄奴,他便自書肆買回一部詩經,日日翻找,萬般思量,方取了“君琢”二字。
有匪君子,如琢如磨。
如今除他之外,誰又記得。
“寄奴與我,都盼着你能回去。”陸仲殊勸道:“我……心浮氣躁,他與我生活,免不得沾染些歪風邪氣,若是有你加以管教……”
“他如今已是王府嫡孫,縱是染上惡習、不成大器,單憑身份便可衣食無憂。”顧莫懷道:“同一個下人扯上幹系,于他有百害而無一利。”
顧莫懷長出一口氣,開口喑啞道:“你若當真為他着想,便當即刻動身回京,為他尋一個娘親,一家三口共享天倫……至于我,合該在山中自生自滅,與他……此生不見。”
“我言盡于此。”顧莫懷周身發顫,已是痛極,“小王爺請回罷。”
陸仲殊看向顧莫懷,心神巨震。
來之前,他滿心以為寄奴會是必不得已時的殺手锏,若提起孩子,顧莫懷決計是要動搖的。
誰曾想,因為對自己的恨,顧莫懷竟連孩子也甘願放手,竟會發下“與他此生不見”的賭咒。
“你恨我,是理所應當,可稚子何辜……”
顧莫懷腳步稍頓,卻到底沒有轉過身。
他立在原地,眼見這人蹒跚而去,終究是一聲輕嘆,轉身離去。
阖上房門,顧莫懷終于無可忍受,撲身跪倒在榻邊,抓過枕頭抛開,一把掀起了床頭被褥,翻出一只小小的布包。
他竭力壓抑着喘息,指尖卻不可自持地顫抖,費了十分的力氣,方才解開包裹。
包裹中整齊疊放着一套衣服,另有一雙指長的布鞋,鞋頭綴了兩只圓頭圓腦的虎頭,煞是喜人。
顧莫懷小心地将那衣鞋捧在手上,埋頭輕嗅。
可時過境遷,白雲蒼狗,當年的“寄奴”尚且了無痕跡,更遑論衣上依稀奶香。
一室死寂中,終于響起一聲嘶啞的低泣,仿佛野獸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