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1)
筝當日曾說要将他首級送去郭靖母子處,誰知兩人吵翻,無暇顧及,事後也再沒有提起此事。丘處機也好,郭靖也好,再想尋仇,也只能尋得一座孤墳,荒草栖鴉而已。
完顏康點頭答應,這一路安排本來是為了吸引完顏洪烈的注意,由丘處機劫走王妃帶回南宋看上去更為合情合理。又聽馬钰道,“我們齊聚中都,只是為了制服鐵屍。既然萬事皆休,我便西去重陽宮接應楊兄弟夫婦,再送他們去西夏避難。”
丘處機冷冷地補充道,“等你父母安全無恙,你便立刻脫離王府,跟那金狗一刀兩斷!今年三月廿四,趕去嘉興府醉仙樓。”
完顏康心裏也在冷笑,到時總能找個不赴約的理由,看你能把我怎樣,嘴上卻應道,“徒兒遵命!”
丘處機素來知道這個徒兒陽奉陰違,但也無從發作,只好對早已老僧入定的江南六怪道,“教徒無方,讓各位見笑了。”
柯鎮惡哼了一聲,“教徒無方!哼,我們的徒兒跟個妖女跑掉,是不是也是教徒無方?這桃花島一門妖孽,倒真是我們兩家的克星了。”
不等丘處機把他攆出來,完顏康便告辭離開,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去找華筝,信步走到後花園,發現她果然還立在假山前,石雕般一動不動,被雪埋了半個腳掌。
完顏康嘆道,“你還真是不怕冷,雪地裏也能站這麽久。”
華筝沒有回頭,只是問道,“都解決了?”
“暫時吧。”
“你真覺得這樣能兩全其美?”
“想不出人命,也只能這樣了。”
“不死,就可以了麽?”
“總要有命在,才能再去想別的吧。”
“總要有命在……麽……那你,保了楊鐵心兩個,還要保完顏洪烈不死?”
“只要他別自尋死路,應該不難。”
Advertisement
“那假如郭靖要殺他呢?你怎麽辦?”
“郭靖為什麽要殺他?”問完他想起來了,“成吉思汗的命令?”
“還有……”吐出這兩字後,她好像忘記了原本要說什麽,怔怔看着空中的雪花飛舞,半晌後,問,“你打算什麽時候走?”
“越早越好,不是明日就是後日。”
“去江南?”華筝又問道。這兩個問題倒是有些颠倒了,一般應是先問去哪,再問何時動身。
“我既然要造成他們回鄉心切,往臨安故居而去的假象,自然也要把戲做足,把他的注意引到南邊去。”
“到了江南你要去哪裏?桃花島?”
完顏康點頭,一來黃藥師要他轉告徐逸風将傻姑帶回島上,便是要他随行護送之意,二來梅超風在府中尚有些衣冠飾物,也必須送回島上一同安葬。“你也一起來麽?”
華筝默然不語,半響後才輕聲道,“我再想想……”随後陷入了沉思。完顏康在來途中曾問起九陰真經,得知她在島上尚未得手,見她沉思頗久,定是再做計劃籌謀,也不再追問。
完顏康見過很多次她想事情,都是面色空茫神游九天狀,便輕輕點了下她腦袋,“先去休息吧,明天再想。”華筝回過神來,搖了搖頭,“不想睡。”他無奈笑笑,“嗯?那幹嘛?”華筝低聲道,“我要去把那些頭骨埋起來。”
一個時辰後,兩人已來到中都北面的山脈。帶着一大袋子頭骨翻牆出城爬山,對他二人雖不算難,可開始挖坑時,完顏康卻犯了難,數十個頭骨,是要一個一個單獨埋麽?
他回頭去看,卻見華筝又怔怔地出神,什麽都不理會。他嘆了口氣,只好自己先挖起坑來。等挖好後,華筝走過來,把頭骨一個一個安放在坑底,整整齊齊。坑很快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小的土包。
華筝安坐在墳的一側,正對着北面黑黢黢的荒野,她嘴裏喃喃念着費解的音節,完顏康隐約能猜測,那是薩滿在葬禮上的咒語,請魂魄安息去往長生天。
咒語念畢又是一首歌,喑啞低回。
他本來以為又是送葬的歌,可聽到歌詞,又大為詫異,那竟是女子出嫁送別時才唱的。
“老哈河水長又長
岸邊的駿馬拖着缰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
出嫁到遙遠的地方
毛皮縫制做帳篷
绫羅綢緞做新裝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
再也回不到家鄉”【2】
那首歌在最後的“家鄉”上拖了很久,久得好像比夜還要長,當那悲傷的尾音也沒入黑暗之後,她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個牛皮酒囊,将裏面的烈酒,灑向新墳的土堆。
酒的香氣混雜了新翻出來的泥土,借着雪的清冽,散發出醉人的味道。
一座孤墳,十餘魂魄。百年事畢,千裏家鄉。
作者有話要說: 總之,更新了。當然這麽久的斷更,我也很想找到一些說得過去的理由比如說導師的項目啦論文啦下個月要考的雅思啦之類的,然而我不得不承認那些都不是借口,因為我暑假的徹底堕落導致工作基本沒做論文影子都沒雅思也可能要悲劇……
過了這麽久,如果還有人看,那應該是很幸運的了。故而在此,對一直留言鼓勵的幾位同學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你們給我的動力和支持
不得不說,斷更的原因之一除了游戲的誘惑以外,評論少也是個重要因素吧,尤其是拼死拼活寫了三章卻加起來只有個位數的留言的時候,還是會很灰心。不過現在應該可以擺脫這種心态了,因為隔了這麽久我發現,這個故事對我很重要,我要把它寫完。只為了自己而寫,不管有沒有人看,也不管評價是好是壞。
當然可能不會很快,周更是我唯一能保證的了……
【1】出自原文十一章《長春服輸》:丘處機道:“貧道也曾試過他幾次口風,見他貪戀富貴,不是性情中人,是以始終不曾點被。幾次教誨他為人立身之道,這小子只是油腔滑調的對我敷衍。若不是和七位有約,貧道哪有這耐心跟他窮耗?本待讓他與郭家小世兄較藝之後,不論誰勝誰敗,咱們雙方和好,然後對那小子說明他的身世,接他母親出來,擇地隐居。豈料楊兄弟尚在人世,而貧道和馬師哥兩人又着了好人暗算,終究救不得楊兄弟夫婦的性命,唉!”
【2】改自蒙古民歌《諾恩吉雅》
10.9日修bug
郭靖楊康的比武之期,是三月廿四……之前寫成了八月十五,跟後來另一場比武的時間弄混了
☆、欽差密旨
一夜寒風未盡,晨曦将至之時,完顏康回到王府。他四處查看問詢一番,得知昨夜的一番混亂已經落幕,所有不請自來的武林人士都已紛紛離去。趁完顏洪烈早朝未歸,他又去往昨日的客棧,只見丘處機和穆念慈已經打點好行囊,準備趁城門剛剛開啓時,便往南去。
他拿出從包惜弱房中拿出的幾支珠花手钏,“這幾支首飾,在沿途的當鋪換錢。”穆念慈接過首飾,點了點頭,丘處機道,“哪裏需要這個!”完顏康解釋道,“我父母正往西夏走,你們留下些痕跡在路上,就能讓他們更安全幾分。”
朱聰在一旁道,“那金朝王爺昨日看見我們幾個,可是認出來了,想必也想起當年的事情了,不會起疑麽?”完顏康搖頭道,“他這幾日正忙,也沒有發覺我母親不在了,我再掩飾一下,估計還能拖延一日兩日。江南六俠也要去江南麽?”
江南六怪不會認不出他是幾月前在蒙古交手之人,但都心有默契般地互不提起,見他問,韓小瑩便答道,“你郭兄弟不知去了哪裏,但肯定往南去不會錯,至少今年三月廿四趕到嘉興醉仙樓,他是不敢忘的。我們兄妹幾人也要回故鄉去,正好同丘道長穆姑娘一同上路。”
丘處機卻問,“你之後如何打算?還要同那金賊父子相稱?”
完顏康低聲答道,“師父時常教導我為人不能忘本,我父母是宋人,是我根本。我養父養我十餘年,也是根本。等我父母平安脫身離開金朝邊境,再做打算吧。”他感覺到了丘處機的怒氣,補充道,“金朝的榮華富貴我是不會要的,但我養父因我母子之故再無子嗣,不能抛之不顧。”
聽到這句,丘處機勉強哼了一聲,這時穆念慈已經将他遞過的首飾收好,悄聲問道,“我義父義母能否順利脫身?”
完顏康對她微微一笑,他對穆念慈原本在小說中的形象便印象很好,幾番接觸後更是敬愛她人品,便道,“吉人天相,穆姑娘不必過慮。反而你和丘道長一路往南,路上要小心才是。”
不知她這一世姻緣何在,她為人正直,又一心為國,武林中有衆多愛國豪傑,讓她找到一個人品武功都出衆的應該也不難。
送走衆人後,完顏康急忙趕回王府,誰知竟在王府門口碰見宮中的陳公公,傳下聖旨,要他立刻進宮面聖。完顏康接旨後随了陳公公去,路上悄悄往他袖子裏塞進一張銀票,低聲問,“請問,聖上傳召是何事?我父親可還好?”
老太監皮笑肉不笑地接過錢,“王爺乃國之棟梁,深得聖上信任,小王爺不必擔心。”
完顏康揣摩片刻,放下心來,随之進宮去。這時早朝已散,面聖之所是上書房,而這皇宮他自幼常來,早已輕車熟路。待傳報之後,完顏康進去向皇帝行禮,眼角迅速地掃了一下四周,除了大金皇帝之外,屋內只有一人,正是早朝未歸的完顏洪烈。
此時在位的是金章宗完顏璟,金世宗完顏雍駕崩之後,身為皇太孫的完顏璟繼位,這位年輕的皇帝自幼喜歡琴棋書畫,極惡游獵騎射,這位崇尚漢文化的年輕皇帝繼承了祖父的政策,維持宋金之間的和平,繼續推行漢化政策,鼓勵女真族與漢人的通婚,他通讀詩書,頗有經國之才,又不拘一格重用各族的人才,繼位十幾年來一直朝廷清明,這段時期的北方中原也因此太平昌盛,史稱大定明昌之治。
完顏璟之父是金世宗的長子,以儲君之身早逝,完顏洪烈則是金世宗的第六子,因此也是金章宗完顏璟的六叔。完顏璟自繼位以來,便對完顏洪烈十分倚重,而完顏洪烈也恪盡職守,從未有不軌之心。
金章宗完顏璟年近不惑,只比完顏洪烈稍幼幾歲,輩分上他是完顏康的堂兄,年紀上卻如同長輩,他溫和地讓完顏康平身,完顏康方敢向一旁的完顏洪烈行禮問安。
禮畢之後,完顏璟神情肅穆,對完顏康道,“這次召你來,是為了蒙古的情況。”完顏康聞言,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蒙古情況如何?”
完顏洪烈面色凝重,在旁補充道,“剛剛傳來消息,說鐵木真徹底打敗了劄木合,收服了所有王罕與劄木合的部衆。又在斡難河源大會各族部衆,威震大漠,被推舉為全蒙古的大汗,稱為‘成吉思汗’。”
完顏璟向完顏洪烈點點頭,又向完顏康道,“康兒,你怎麽看?”
完顏康斟酌片刻,回道,“鐵木真早前便對金朝多有不滿,推辭金朝的封號,又數次拖延該繳納的朝貢之物,早有不臣之心。他将蒙古各部一統之後,自然不會繼續向金朝俯首稱臣。此時他尚未向金朝宣戰只是因為蒙古剛剛統一,還需要些時日穩定各方,一旦時機成熟,就會露出他的狼子野心。”
完顏璟面帶憂容,點頭道,“康兒所言不差。我朝野上下多年安享享太平,竟忘了當日我們女真人是如何得了這半壁天下。朕每次在早朝上提起北方邊患,群臣不是一味自大,說我大金兵力強大,便是說蒙古乃邊陲蠻族,決不會成氣候,因而此事也只能找你父子相商。今日傳召,是有事關重大的消息……”完顏璟頓了頓,搖頭嘆息一回,又繼續道,“蒙古有消息傳來,鐵木真正在派使者去宋廷,等蒙宋兩方結盟,好對我大金來個合而攻之。”
完顏康并不意外,他再生疏于歷史,也不會不記得宋朝的悲劇史:遼國契丹人從兒皇帝石敬瑭手裏接收燕雲十六州,宋朝自建立伊始,中原大地便赤/裸裸地暴露在契丹人的鐵蹄下,因而北宋同更北邊的完顏女真結盟攻遼,誰知滅遼之後,非但沒拿到燕雲十六州,反而被金國打得渡江南逃,只好偏安一隅,躲進西湖歌舞的溫柔鄉,再之後又同蒙古結盟攻金,滅金之後,重蹈覆轍,又被蒙古把僅剩的半壁江山也徹底奪了去。
史家曾說,宋朝自杯酒釋兵權以來,重文輕武猜忌武将,因而軍備松懈不堪一擊,這等情況下還要與人同盟,無異于與虎謀皮。朝廷的腐敗和軍隊的無能,都暴露在同盟的女真人和蒙古人眼裏,等強敵一除,自然不會白白放着這麽塊肥肉。
完顏康回道,“我大金雖與宋廷幾十年來相安無事,然而南宋朝野中一直不乏主戰派,以和談納貢為恥,立誓要效仿岳王爺,收複北方。有人願與他們結盟是夢寐以求的機會,自然不會拒絕,雖不會即刻出兵呼應,只是暫且敷衍觀望着,可一旦聽聞蒙古戰事順利,南人就會立刻倒戈相助,好坐收漁利。”
完顏璟對他的回答十分滿意,點頭道,“南人雖不足為懼,蒙古兵強馬壯才是大敵,要全力應對。若是被兩面夾擊,分散了我大金的兵力,恐怕百年基業危矣,因此朕已下令在邊境布下防線,不讓鐵木真的使者有機會南下。為防萬一,朕封你為欽差,去到臨安向史彌遠史丞相傳朕旨意:如有蒙古使者到臨安來,決不能相見,拿住了立即斬首,務須遵辦。”
完顏康接過欽差金印,“史丞相?便是那将韓侂胄首級函來大都,簽訂合議的史彌遠?”這史彌遠鼎鼎大名,盡人皆知,當年他與楊皇後密謀,矯诏殺死發動開禧北伐的權臣韓侂胄,将其首級送來金朝重新簽訂嘉定和議,不但将歲幣由二十萬增為三十萬,還另加犒軍銀三百萬兩。他位高權重一手遮天,處死力争北伐的将領,還恢複了賣國賊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獻谥號,是南宋朝廷中乞降求和派的頭號人物。
完顏璟道,“不錯!不必朕多言,你也應知此事關系重大。朕将此事交托給你,一來是因為當日史彌遠來大都朝貢,你曾随你父王接見他,彼此形容還能記得幾分。二來你自幼習武四處游歷,幾年前也曾到過臨安,因而你父親極力向我舉薦由你擔任欽差。朕已傳令下去,使團人馬今晚便可齊備了。”
完顏康謝恩後道,“臣定不辱使命。只是,臣想獨自輕裝上路,一來不惹人懷疑,二來也可更快到達臨安。”
完顏璟聞言略微詫異,“惹人懷疑?你擔心有人從中破壞?誰有這個膽子!”完顏康心中苦笑,如果傳旨要殺蒙古使者,誰會來阻攔他心知肚明,卻無法對人明言,只能答道,“江湖草莽中多奇人異士,仇視金國的并不在少數。”
完顏璟聞言面露憂色,沉吟道,“此去臨安相隔千裏,你獨自一人不要緊麽?”
“以臣的武藝,行走江湖不會有問題。”完顏洪烈也在旁補充道,“康兒自幼跟随長春子習武,十一二歲時就曾獨自游歷,北至大漠,南至臨安,也算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了。”
完顏璟颔首思索片刻,“這樣也好。你獨自先行一步,使團也照常上路,等到了臨安會不會合,由你自己決定。”完顏康謝恩時,餘光看見完顏洪烈面帶驕傲,又聽完顏璟道,“時間緊急,也不留你用膳了,你去辭過太後便上路吧。”
完顏洪烈被留下繼續商談國事,完顏康則獨自去見太後,勉力同太後閑言幾句便匆匆告辭,他心事沉重,走路沒留心,出宮門時險些撞到人。完顏康急忙退後兩步,認出了險些被他撞到的人,立刻笑着行禮問好,“小姐姐。”那穿着宮裝的少女回了禮,又笑語晏晏地道,“康哥哥可比我大呢,也這麽叫來取笑我。”
這位小姐姐是衛紹王完顏永濟的女兒完顏端,比完顏康小一歲,兩人是堂兄妹,金章宗完顏璟膝下無子,與皇後太後時常召皇室宗親子女入宮陪伴。完顏端人如其名,容貌端美,性情和悅,溫柔體貼,頗受宗親中年幼弟妹的喜愛,被親熱地叫作小姐姐,這個昵稱叫開之後,平輩的兄弟姐妹,甚至一些長輩也都跟風叫來取笑。
而完顏康同這位小姐姐較其他人更為相熟,除了年紀相近之外,便是因為完顏端的母親袁夫人也是出身平常的漢人女子,因為完顏端聰慧美麗,頗得皇上太後寵愛,袁夫人才母憑女貴有了一席之地。兩人寒暄幾句後,完顏端問道,“康哥哥這時來見太後,可是又要出遠門?”
他點頭稱是,說往江南去,卻絕口不提此行的目的,只見完顏端神情悠悠,“我可真羨慕康哥哥,可以走南闖北。”完顏康笑道,“那有什麽難的,等小姐姐下輩子托生成小哥哥,不就好了?”
“承你吉言吧。”完顏端嫣然一笑,告辭離去,完顏康望着她遠去的背影,在偌大的宮門中顯得十分伶仃。衆多堂姐妹都很早就嫁人了,唯獨完顏端因為太受寵愛,遲遲沒有說定親事。
完顏康轉過頭,踏出了遠離皇城的第一步,他想再看一眼那碧瓦琉璃,卻始終沒辦法回頭。
欽差麽?恐怕也是此生最後一次了。
作者有話要說: 說好的周更來了。。。。。。
PS:關于此時在位的金朝皇帝是誰,射雕原文《大漠風沙》中有一段:其時金國章宗完顏璟在位,得悉漠北王罕、鐵木真等部強盛,生怕成為北方之患,于是派了三子榮王完顏洪熙、六子趙王完顏洪烈前去冊封官職,一來加以羁縻,二來察看各部虛實,或以威服,或以智取,相機行事。那趙王完顏洪烈便是曾出使臨安、在牛家村為丘處機所傷、在嘉興遇到過江南七怪之人。
然而完顏璟二十一歲繼位,在位僅19年,即40歲病逝的,随後不久,成吉思汗便向金朝開戰。而故事中,這時的完顏洪烈已經年過四十,從這裏來看是說不通的。
因此,對于此時的金朝皇帝是哪位,要重新調整一下。
先看金朝滅亡前的幾個皇帝的簡介:
金世宗 完顏雍 (1161-1189)
金世宗有很好的漢文化素養,注意學習儒學典籍,吸收歷代帝王的統治經驗,崇尚仁政王道。即位以後,他采取措施,很快穩定了統治。他任用海陵王時的臣僚,保持政治制度的相對穩定;争取女真貴族的支持;成功地鎮壓了漢族、契丹族等各族人民的起義;并吸收漢人、契丹人以及其他各族的上層人士參政議政。宋金關系方面,65年,雙方訂立隆興和議,換來了40年相對穩定的局面。
金章宗 完顏璟 (1189-1208)
1189年,世宗完顏雍病故,皇太孫完顏璟(1168-1208)繼位,是為金章宗。章宗在位期間繼承了世宗的統治政策,繼續推行漢化政策,提倡學習漢族文化,鼓勵女真族和漢族之間通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宋金之間的相對和平狀态也得以維持,北方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世宗、章宗時期是金朝的興盛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大定明昌之治?,為當時和後世人們所豔稱。金代著名學者元好問稱,?(南湖先生)歷大定、明昌、泰和,優游于太平和樂之世者五十年?。金朝著名的藝術家趙秉文稱贊?大定明昌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比起金末的喪亂,大定明昌時期的确算得上是一個太平盛世。
金衛紹王 完顏允濟 (1208-1213)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逝,章宗的皇叔衛紹王永濟繼位。同時,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開始進攻金國的北方,并迅速占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于1213年又突破了長城防線,進入黃河平原。
金宣宗 完顏珣 (1213-1223)
1213年,金貴族胡沙虎在宮廷政變中殺死了衛紹王。金世宗之孫,金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
此時金朝已經在蒙古騎兵面前一敗塗地,只能靠送出公主和親來茍延殘喘。送出的公主是成吉思汗第四斡兒朵之首的岐國公主,是衛紹王的女兒,金宣宗的表妹。
岐國公主(生卒年不詳),成吉思汗妻妾之一,完顏氏。她是金國衛紹王的第四個女兒,母親是欽聖夫人袁氏。她是成吉思汗第四斡兒朵之首,因為身份地位高貴,所以又被人稱為「公主皇後」。
貞祐三年(1215年),蒙古軍包圍中都,金宣宗與大臣商議後決定向蒙古表達和親的意願,而成吉思汗也接受了這個請求,便派使者進城挑選新娘。當時金朝衆皇帝的女兒裏,還沒出嫁的一共有七人,其中岐國公主最為秀慧,長相卻并不漂亮出衆,宮中的人都暱稱她為「小姐姐」。經過讨論,決定讓岐國公主嫁到蒙古。公主引見使者阿剌淺,阿剌淺先是在階下向她朝拜,并請她也北向蒙古國朝拜,公主不敢拒絕。之後金人便送公主出嫁,當時陪嫁的有護駕大将十人、軍隊百人、童男童女五百人、采繡之衣三千套、禦馬三千匹,另有不少金銀珠寶。而公主的母親欽聖夫人袁氏也一同随行到蒙古。當隊伍到了蒙古國的時候,國人都非常高興,尊稱她為「公主皇後」。成吉思汗也因為她是高貴公主的關系,對她相當厚待,并且在洹水西邊為她建築專屬她的斡兒朵。 知名的道士丘處機在前往西域時,曾經路過和林,當時岐國公主與從西夏嫁來的察合公主都曾經派遣使者送日用品與食物給丘處機。之後窩闊臺包圍汴京的時候,金哀宗向他求和,曾以梁王完顏從恪做人質,降表裏提到梁王妹公主就在蒙古,以此為訴求。 岐國公主沒有生育,享壽頗高。當阿裏不哥在和林自行即位的時候(1259年—1264年),公主尚在人世
然後看查到的完顏洪烈的原型:完顏洪列,本名撒速,始祖九世孫。事豳王允成,為其府教讀。大定十九年,章宗年十餘歲,顯宗命詹事烏林答願擇德行淳謹、才學該通者,使教章宗兄弟。閱月,願啓顯宗曰:“豳王府教讀完顏撒速、徐王府教讀仆散訛可二人,可使教皇孫兄弟。”顯宗曰:“典教幼子,須用淳謹者。”已而召見于承華殿西便殿。顯宗問其年,對曰:“臣生之歲,海陵自上京遷中都,歲在壬申。”顯宗曰:“二十八歲爾,詹事乃雲三十歲何也?”洪列曰:“臣年止如此,詹事謂臣出入宮禁,故增其歲言之耳。”顯宗顧謂近臣曰:“篤實人也。”命擇日,使皇孫行師弟子禮。七月丁亥,宣宗、章宗皆就學,顯宗曰:“每日先教漢字,至申時漢字課畢,教女直小字,習國朝語。”因賜酒及彩幣。頃之,世宗诏洪列、訛可俱充太子侍讀。
簡單來說,他是金章宗完顏璟的叔叔輩,也是當年的太子師。
最後看蒙古那邊:金泰和六年(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稱成吉思汗。最初,成吉思汗仍入貢于金,并曾見到過衛紹王永濟。金章宗死後,成吉思汗聽說永濟繼位,極端蔑視,聲稱:我以前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派來的使者,然而怎麽能有這樣的庸懦之輩呢??
因而修改了射雕原著中的設定,更貼近歷史一些,即設定:射雕開始時在位的是金世宗完顏雍,完顏洪熙與完顏洪烈分別為他的三子和六子,因此,出使蒙古時,被被稱為三王子和六王子。
而射雕主線開始後,在位的才是金世宗完顏雍的皇太孫完顏璟,而完顏洪烈此時作為皇叔,被封為趙王爺。
金章宗病逝後繼位的皇叔衛紹王永濟,與完顏洪熙,完顏洪烈是同輩人,因此才有可能出使蒙古(或許完顏洪熙的原型就是衛紹王永濟),因而成吉思汗聽聞其繼位,方才聲稱:我以前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派來的使者,然而怎麽能有這樣的庸懦之輩呢??
岐國公主名字未見史冊記載,小說《公主皇後》中叫她完顏端,便參照過來,并非她的真名。
☆、玲珑小鎮
完顏康只覺得那枚欽差的金印便是一個燙得要命的山芋,還不得不揣在懷裏,偏偏身邊有個妙手書生的傳人,最擅長的便是探囊取物。
此時他與華筝帶着小意傻姑二人已離開中都近百裏地,不騎馬只憑腳力趕了這麽多路,對他們幾人全然不在話下。完顏康內力深厚自不必說,小意雖功力尚淺,但性情堅韌身輕力強,就連傻姑也在比個輸贏的興奮勁頭下,跑了個一溜煙兒。就這麽跑了半天的路,先撐不住喊停的竟然是輕功最好的華筝。
這并沒有讓完顏康覺得意外,中午出發時他便發現,華筝面上那種搖搖欲墜的蒼白,并不是昨晚黑夜帶來的錯覺。
他還記得小時候的華筝原本雙眸明亮面色紅潤,像所有草原上的姑娘一樣,只是古墓的兩年生活好像徹底改變了她的體質,他永遠記得他從古墓接出她來的那一刻,初雪般蒼白的面上不見血色,一雙眸子黑得不見底,仿佛沾染上了千年寒潭的氣息。他将這種變化歸咎于古墓的武功心法,就像食物藥材有溫涼寒熱的屬性一樣,武功也有這種陰陽之分,或者說在古人眼中,天地晝夜寒暑,皆為陰陽二氣,古墓的武功自然就是屬陰的。
眼裏的寒氣倒是在她笑起來的瞬間消散了,然而她的氣色卻是離開古墓後才慢慢好了起來,從那種近乎透明的憔悴變成白瓷般的瑩潤,又好像戴久了的羊脂玉會帶上靈氣,光澤會越來越柔和一般。
想是華筝昨晚一夜沒睡的關系,那種瑩潤的光澤好像又褪了去,細看眼窩下還帶着淡淡的青色。除此之外,她的手上不知何時帶了傷,手腕上的繃帶偶爾會從袖口露出來,完顏康走了一路也看了一路,幾人打點出城時他心思恍惚竟沒有留意到她有傷,這讓他心中十分不安于自己的粗心大意。
幾人是接近晌午時出的城,冬日天黑得早,走了半日周圍就已經有些暗了,恰好這時路過一個小鎮,幾人便停了下來準備找間客棧投宿。
鎮子叫玲珑鎮,端的是嬌小精巧,一眼便從這頭望到那頭,幸而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鎮子東頭便是間客棧。進去卻發現,所謂客棧只是戶普通人家辟了空房出來,總共也只有兩間,只好将就安頓了下來。至于其他——比如周到殷勤的小二哥——也完全不敢奢望,便是洗臉水也要自己去井裏提。
傻姑吵着肚子餓,小意便帶了她去買吃的,留完顏康和華筝在院裏提水。待他們一走出院門,完顏康便問起華筝手上的傷,華筝只是聳了聳肩,“一不小心打了場無聊的架。”
“跟誰啊?”完顏康示意華筝留心傷口,不要動手,自己搖起井轱辘,一邊搖,一邊琢磨。完顏洪烈請在府裏的若幹尊大佛,随便哪個都不是好惹的。被他列入首位嫌疑名單的是參仙老怪梁子翁,華筝說起過他曾經為了修煉采陰補陽之術,毀了很多年幼女子的清白,這讓向來有點兒女權主義的她頗為憤恨,其餘的人裏除了歐陽克,比如靈智上人彭連虎沙通天等人都是火暴性子,遇見了小有摩擦也都有可能。
他把府上的人琢磨一圈,華筝還是遲遲不答是誰,完顏康估摸她是吃了虧引以為恥,不願意提及,便逗她道,“打贏了沒?要不要哥哥去給你找回場子?”華筝沒有如預想中的反唇相譏,竟然很認真地歪頭想了想,“好像也談不上輸贏。”
這事不便再問,完顏康便又去看華筝手上的傷,繃帶纏得頗緊,看不出絲毫端倪,“不要緊麽?上藥沒?”華筝用另一手輕輕撫了撫繃帶,“沒上藥我好端端地紮什麽繃帶。再就是吃點兒九花玉露丸也就罷了。”
見她說得輕描淡寫,完顏康愧疚起來,“你應該好好休息一下的,結果又被我害得一起奔波。”
“有的奔波還是比較幸運的。”華筝答得很随意,像是無意的敷衍,完顏康卻覺得自己或許理解了她的意思,因為他突然想起宮牆中小姐姐的身影,她時常披着厚重的宮裝,悵然地擡頭望向四角的天。
他與華筝兩人向來聚少離多,此回相見接連不暇地歷經了好多驚心動魄的劇情,實際上也只是走馬燈般的浮光掠影,滿打滿算也才過了一晝夜而已。又想到這一路南去時日雖長,但都要帶着小意和傻姑一起,連說話也要添上兩分小心,便嘆道,“我知道,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