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全豹未窺事如麻
聽得崔錦瀾的聲音,李雲誠皺皺眉頭顯得十分不悅,一改那不着調的神色,冷冷地回道:“先候着,父皇他老人家若是知道我正在給他找兒媳,天大的事也會放在一邊的。”
“你還是去看看吧,那可是聖旨啊!”錦樂催促道。
“不急,也不是什麽大事,咱們長話短說,荥陽鄭家也不簡單,二百多年來長出宰相,為一方郡望,與崔家本就世代聯姻,是不會輕易毀棄這門婚事的。還有那個張生絕不簡單,他爹爹做過禮部尚書,自身與白馬将軍杜确是八拜之交,而那杜确······”李雲誠還未說完,便被打斷了。
“本王是來宣旨的,你們好大的膽子!還不快退開!”是一個陌生男子的呵斥聲。
“王爺,下官······六殿······接旨······”隔得遠,崔錦瀾聲音低沉,有些聽不清。
“我四哥來了,我去會會他,你躲在帳子裏別出聲。以後凡事多留個心眼兒。”李雲誠壓低聲音說完,便幫錦樂把帳子拉上,慢悠悠踱步而出。
“四哥好大的架子!許久不見,居然如此想念弟弟,迫不及待竟連刺史府內院也闖了。小弟深感榮幸!”李雲誠陰陽怪氣地說道。
“還不是六弟在這裏不肯出去,我這做哥哥的只好進來找了。呵呵,六弟一向不近女色,身邊連個像樣的侍女都沒有,長這麽大只怕還沒碰過女人,害的父皇和衆兄弟都以為你好男風,沒想到今兒竟然······”來人正是當今第四子,名叫李雲謙,封永平郡王,母為劉貴妃。
“四哥慎言!弟弟對崔家二小姐傾慕非常,已求過親了,崔大人親口許諾了這樁婚事。既然有妻,自當愛惜,潔身自好是應當的。比不得哥哥風流倜傥,嬌妻美妾,莺莺燕燕,好不快活!不過,話說回來,四哥還是管好自家後院,弟弟的事就不勞四哥費心了。”李雲誠一席話拐了好幾個彎兒。
“哦,那恭喜六弟!只是不知這崔家二小姐究竟是何等風姿······”
“兩位殿下,此處不是說話的地兒,還是随在下到書房去吧!”崔錦瀾岔開了話頭兒。
“也罷,崔大人帶路吧!”李雲謙倒是沒在刨根問底兒,闖進內院恐怕已經超出了崔錦瀾的極限,不能當衆揪着他妹妹的事不放,崔錦瀾無論在軍中還是在民間均頗有威望,是不能得罪太狠的。
于是一行人便出了悠然居,朝前院走去。
······
錦樂聽得外面人聲漸無,便深深喘了口氣,她到這裏就沒安生過,果真崔莺莺和張生會那麽艱難麽?還是先想想她自己吧。她早就過了少女情懷的年紀,身為皇子的李雲誠什麽樣的美人沒見過——聰明伶俐的、嬌俏可人的、清靈冷豔的······是不會對一個見過沒幾面、剛開始發育的小女娃愛到非娶不可、守身如玉的地步的。那麽促使他娶自己的便是崔錦樂這個身份,他一開始定然是沖着崔錦瀾的小妹妹來的!也是,如他所說,崔家本就名門世家,身為這家的嫡出幼女,崔錦樂本就金貴,本身教養也不錯,還有崔錦瀾這麽個牛人做哥哥······這個老鄉當真好算計!那麽崔錦瀾答應婚事也便是一場政治聯姻,中宮嫡子,呵呵!自己到來的時候真是巧啊!
兩個利益集團聯姻,她作為新娘子,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那麽這件事便無關乎性命,自己确實也逃不掉,那便看情況吧,她立志單身這個願望達不到,跟這個老鄉做挂名的夫妻,和他套套近乎,想來他是不會難為自己。崔錦瀾總有一天會嫁掉自己,與其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古董,不如就當個吃喝玩樂的王妃吧。
錦樂理清思路後,便不再糾結,便慢慢睡了過去。等她再次醒來的時候,已是黃昏,錦樂由衆人服侍洗漱過後,便往李氏處來。關于這場婚事,作為當事人,她得問問官方的解說。
來至李氏所居的凝心居,早有人掀開門簾把錦樂迎了進去,李氏并不在,只見桌上擺着各種吃食,李氏身邊得用的丫頭青兒走上前來行個禮,然後道:“小姐,小少爺今天出了些事,夫人還在玉軒居陪他,請您稍待片刻。”
“哦,煜兒出事了,我這個做姑姑的理應去看他的,你帶路吧!”錦樂很是關心這個一直叫她小姑姑的可愛小男孩,便起身準備出發。
“小姐,怕是不妥。”青兒有些為難。
“為何?”莫非李氏避而不見麽,可不該拿自己兒子說事兒呀!錦樂有些陰謀論。
“玉軒居是外院,按規矩,小姐是不能去的。”青兒恭敬地回答道。
“那你說,小少爺究竟出了什麽事?”錦樂不知道一個七歲的小屁孩能出什麽事,也不知道這玉軒居究竟在哪裏,住着什麽人,只能聽這個丫頭說。
“今天午後,有人來報,說是小少爺在和兩位皇子殿下習武時不小心傷到了,夫人便急忙趕去了,跟着去的是綠兒她們,奴婢留下幫夫人處置一些瑣事,便沒跟去。”青兒回答道。
“嗯,知道了,你去派個小厮到前面去,瞧瞧煜兒究竟如何了。我這個做姑姑的着實擔心!讓他速去速回,一定要得到準确的消息!”錦樂很想去看看這個受傷的孩子,卻不得不坐等消息。忍不住在心裏默默詛咒:真是冷酷的封建社會,自己的親親小侄子受了傷,身為親姑姑,連探望的資格都沒有,腐朽落沒的封建制度害死人!
“奴婢遵命。”青兒便匆匆出去。
錦樂開始在桌旁坐下,雖然桌子上擺放的糕點水果很誘人,可她現在一點也吃不下東西,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麽變故,按理,即便考校武藝,也不會傷着一個孩子,更何況這孩子那麽可愛,還有一個牛爹。這兩個皇子究竟在搞什麽鬼啊?将崔家上上下下都被扯進去了。
忽聽得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着便是李氏的聲音:“妹妹,怎麽出來了?你這身體還未痊愈······你們幾個怎麽當的差?我當初是怎麽囑咐來着?倒會陽奉陰違啊!”
錦樂忙迎了出去,只見李氏一身孝服,滿臉怒容俏立在門口,自己的帶來的那幾個人跪了一地,一個個低着頭,不敢吱聲。
“嫂嫂,不怪她們的,是我嫌躺的太難受,出來走走,大夫也說走走會好的快些。”錦樂小聲說道。
“妹妹——也罷,都起來吧,樂兒随嫂嫂進來。”李氏說完便輕輕拉着錦樂進了屋裏。坐定,便問道:“樂兒可曾吃東西了?”見錦樂猶豫了一下,最終搖搖頭,便吩咐道:“去廚房弄些吃的,”然後對錦樂道,“正好,我也沒吃東西,咱姑嫂便一起吧。”
“嫂嫂,聽說煜兒······”錦樂欲言又止,輕輕問道。
李氏“嗯”了一聲,便不再言語。錦樂摸不透她,便不再吭聲。
直到用完飯,李氏方把衆人都打發了下去,坐在榻上盯着窗戶一言不發。錦樂忍不住叫了聲“嫂嫂”,李氏回過神來,看着錦樂,神色凝重地說:“煜兒無事。只是妹妹,你既然是局中人,也該了解時事,不能做那等藏在深閨只知道吟詩作對的女子,只有這樣,妹妹才能在做事時做出最明知的選擇。妹妹可懂?”
“哥哥教過樂兒,‘閱今,方能知曉形勢,從容取舍’,樂兒一直記得。”錦樂乖巧回答道。
“既如此,嫂嫂便直說了,如今的局勢怕是不妙啊!”李氏長長嘆了口氣,有些蕭索的意味。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