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陌上人家惜春雨
? 這是黛玉在京城過的第一個春天。年關已過,萬物回暖,空氣中尤帶着些許寒涼。她剛在賈母房裏請了安,辭別了屋裏的人。帶着一個小丫鬟,出了門。
雖已是春日,她卻仍裹着不算薄的衣物。一路走來,不緊不慢,間或有飛鳥經過,倒是悠然得很。她已經離開了迎春那裏,單獨住了一個小院子。不算太大,地方也有些偏僻。但有一個好處,方便出賈府,且清淨。王夫人自然是樂意她住的越偏遠越好,最好和寶玉沒有任何聯系。賈母卻是有些不滿的,黛玉離她愈發疏遠了。連她賞的丫鬟鹦哥也沒有收,實在是太不給她的面子。便想着遠着點也好,待黛玉受了委屈,自然會求道自己面前。誰知她倒是安然的很,一點也沒有求助的意向。
黛玉卻是沒有管賈母如何,這府上雖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好,但府裏的幾個姑娘卻是好的。若是好好引導,倒是可以為自己的後來做打算。便有意去結交了三個姑娘,可惜探春把握在看自己不順眼的王夫人手裏,自然不會與自己太親近。迎春,惜春卻是很好。迎春性子太軟,但下棋下的着實不錯,心裏也是有些溝壑的,便向謀士方面引導。惜春孤僻,一手好畫,且看事情看得通透,更是人才一個。探春雖敏,卻到底過剛易折,而且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她自然不會去費什麽心思。這世上很多女子遠比男子聰穎,只是受限于後宅,眼界不夠寬廣。那便從這裏隐隐約約引導,挑起對這不公平的世界的不滿。養成蘿莉什麽的,想想也是有些激動呢?論完全忽略自己也是個蘿莉怎麽辦?
至于寶玉,她一開始便沒有放在眼裏。先不說他是個男的,就他那個性,他那溺愛他的祖母、母親,也不被黛玉看中。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穿越者,她才不會将這內宅放在心裏。所以這才是賈母,王夫人老師屢屢受挫的原因嗎?不在同一個劇本,怎麽交流!因着不放在心上,表現得便很輕慢,當然外人看着便是孤傲。明明不是正牌的小姐,架子端的比誰都高,這也是探春不喜歡黛玉的原因。迎春本來便不在意這些,又與黛玉交好,清楚她的為人,更是淡定。而惜春本來便孤僻,又敬佩黛玉才能,這些俗事完全沒有放在心上。于是賈府已經悄然的分化成了兩部。寶玉探春偶爾來客居的湘雲,以及日後會到來的寶釵一隊。黛玉迎春惜春一隊。表面看起來是寶玉他們更占上風,畢竟有受寵的寶玉。但實際上他們完全被黛玉藐視過去了。這些他們當然不知,這裏也不多說。
便來說說養成事件的進行,惜春果然如黛玉所料是個人才。她年紀尚幼,半點未受這封建禮教污染。想法雖然有些尖銳,但完全跳出了這個時代的常規思維,簡直令黛玉驚喜。發表點自己的看法,說些可行性的小方法,便拐偏了小惜春。惜春的大丫環是個老實的姑娘,完全不知道黛玉的險惡用心,更不會告發或是到處亂說什麽的。司棋則是比她家姑娘要強硬得多,但一心護主,自己也不是什麽循規蹈矩的人,再加上眼界不高,沒有看清黛玉帶來的後果,也順其自然了。迎春本人,其實也是相當聰穎的人,因為知道自己不得寵,又是那樣的性子,便這麽平淡得呆了下去。如果沒有遇到黛玉,或許便一直這麽下去了。可再怎樣溫順的人,心中都會有壓抑的存在。于是溫順,壓抑得越厲害,那爆發便越發驚人。不過迎春倒是不屬于這類,她是真的本性溫順。但不滿是有的,黛玉需要做的是挑動這些不滿。為什麽同為賈家血脈,她便是毫無存在感?憑什麽自己便要被當作寵物逗趣一般留在賈母膝下?她真的不怨嗎?只是知道無能為力,認命罷了。可若是給她一個轉機呢?迎春變了,黛玉知道,惜春也知道,只是這賈府的人不知道。她仿佛仍是那個不喜不怒的二木頭,可是從認命變得通透,她的眼界早已超過這府上太多人,但不會有另外的人知道。誰會關心一個二木頭呢?
這日一場春雨過後,三人又在黛玉的屋裏說些話,做些事。迎春惜春不知道為什麽黛玉這裏仿佛永遠驚奇的東西是從何處來的,只以為是揚州的林姑父送來的,也不多問。黛玉很滿意兩人的行為,她常常帶一些看起來頗有些大膽的書藏在屋子裏。她的小院落被管得井井有條,一只蒼蠅也不能飛進。雪雁、春纖跟随她許久,自然知道自己姑娘的不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有些誇張,到底是有些道理的。黛玉想要她們明白的是書中傳達的理論思路,帶來的書或有些游記,或為大家之言,或為激進的學子所著。傳達出來的大多是不古板的,黛玉可不想教出一個老學究。
三人氣氛和諧的時候,寶玉又來到院外了,吵着要見她。黛玉有些無奈,她和這位鳳凰蛋沒怎麽交流好嗎?何必如此執着。但她得罪王夫人賈母的次數有些多了,很不必再得罪了他,雖然他自己不覺得得罪,也不在意。可誰知道那兩人怎麽想。沒有必要她是不想管這賈府的,但既然寄居,難免要将就一點。将屋子裏的書都藏好了,黛玉方與惜春迎春出去,“你又是來這裏幹嘛?”
“林妹妹,剛下了一場小雨,我院子裏的海棠開了,大家一起去賞花如何?老祖宗已經同意了。”寶玉徑自開心。
黛玉想了想,倒也不錯,輕松一下也好。問了迎春惜春的意見,兩人也不反應便答應了。三人打整了一下,便一齊随寶玉去了。
寶玉其實本來不用親自來,随便吩咐幾個丫環便可。但他這些天來對黛玉的性子有些了解,估計自己如果只是派人來,對方大約不會過來,便親自前來邀請。他可是很喜歡這個林妹妹的,雖然冷淡了一點,但從來不勸他讀什麽經史要義什麽的,又生得極好,看起來便親近。黛玉絕對未想到是這麽個原因。當然就是想到了,她也不會故意去做什麽的。這分驕傲已融進她骨子裏了。
黛玉幾人到時,探春已在那了。不遠處海棠花開得正盛。那是幾株白海棠,尚帶着雨珠,花朵已展開,微微卷曲,純然中帶一點嬌柔妩媚,風流無雙。果然是極美的。幹涸許久的大地,被無聲滋潤着,投之以最美麗的花朵。便是探春也暫時熄了那争強好勝的心,難得平和。
賞花之餘,自然是宴席。吃着精致的美食,看着美麗的花朵,姐妹共聚一堂,何等快意。尤其是對寶玉來說。黛玉拿着一杯溫水暖手,便看着姐妹歡顏,素來有些冷清的性子也覺得輕快了不少。她們仍是年幼,其實并不需要考慮那過于長遠的事情。因為年幼,以茶代酒,少有的肆意張揚。談談詩歌,吟詠一番,好不惬意。
于是少女少女共賞花期,于最美好的年華。以後年年歲歲,或許會有這樣的時候,或許沒有,誰能說得清呢?且看今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