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陽春三月,大地複蘇,春暖乍寒。那佳順利跳槽到一家外彙公司。這天她正在工作時,手機提示來了一條微信,她打開一看,是孫潋滟發來的信息,就是曾經和那佳合租,買一雙500元的拖鞋來跟那佳炫耀的女孩,孫潋滟問能不能借給她1萬塊錢,她說信用卡到期了,着急還款,下個月工資一發了就還她。
那佳很詫異,她怎麽會找到我來借錢?說實話,當時兩個人在一起合租,相處并不算愉快。孫潋滟過着典型的精致窮的生活——在外面穿潮牌、奢侈品,打扮精致,但住的地方卻亂的像豬窩,縱使偶爾收拾出來一片淨地兒,那肯定是為了拍照,拍照結束,又産生一片新的狼藉。同在一個屋檐下,那佳在私底下是很節儉的,而這份隐藏于外人的樸素,作為合租人孫潋滟卻是可以看得見的。孫潋滟看到那佳私底下如此窮酸,心裏忍不住一陣鄙夷,繼而很得意,因為這下自己的私服也有了炫耀的對象。于是自己只要買了新衣服、鞋子等,都會裝作若無其事地敲那佳房間的門,找那佳聊會天,順便展示一下自己的新衣。但是那佳也不是吃素的,長此以往,也練出來了見招拆招的本領。
一次,那佳下班後剛到家,打開門,看見孫潋滟從客廳沙發上笑盈盈地站起來,婀娜多姿地走過來,腳上那雙有10CM高的墨綠色細高跟鞋煞是惹眼,看來是特意等那佳來炫耀來着。
“下班啦?”孫潋滟溫柔地說。
“嗯”那佳面無表情,從喉嚨裏發聲。心裏在盤算着如何應對這個戲精。
“我也是剛回來,今天主要是逛街淘鞋子了,終于買到心儀已久的這雙鞋子了,2000塊錢呢,為了這雙鞋,可把我這雙老腿累壞了。”說着,孫潋滟不忘挺直腰背,輕輕半揚起胳膊,優雅地轉個圈圈,360度無死角展示新鞋子。
那佳無視她,繼續脫下腳上的鞋子,換拖鞋。那佳腳上的鞋子是銀行櫃員常穿的經典款,粗跟,圓頭,走路輕便不累腳,今天它陪伴那佳走了至少有5公裏路,經過一天的奔波洗禮,早已是灰頭土臉。
“哎呦,那佳,你腳上的這雙鞋子穿的有些日子了吧,什麽牌子的?多少錢買的?”孫潋滟故作驚訝,似乎發現新大陸一般。
“卓詩尼的,打折時200塊錢買的。”那佳說。
孫潋滟立刻洋洋得意,心滿意足,覺得在價格上把那佳PK掉了。
那麽她就要繼續問了:“為什麽你的鞋子那麽便宜,我的鞋子不是大牌子我不要的,出去見人什麽的,沒有一千塊錢以上,我穿不出去的。”
那佳的回答是:“因為我經常要出去見客戶,客戶哪兒的都有,少不了要走很多的路,這種鞋子的設計穿着很舒服,輕巧,穩當,比如我今天見的客戶,公司場地在六環外,我零零總總走了10裏地,都不帶累的。不像那種奢侈品鞋子,中看不中用,公司同事總誇我身材好,問我有什麽秘訣,我說走路走的,沒辦法,身體好。”
孫潋滟講:“我們出門可以打車,但是穿鞋子一定要體面。”
那佳說:“需要時打車是必須的,但是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畢竟穿鞋子走路是主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然後,她倆炫耀完畢,各自回房。孫潋滟炫耀了她的鞋子貴,那佳也不甘示弱地回擊,炫耀了自己的身體好。
次數多了,孫潋滟這種行為使那佳不勝煩惱。她白天在外面不得不打起精神,裝飾自己,和同事、客戶周旋,到了下班時間,本該放松一下自己,卻還要來應付孫潋滟這個戲精。更有甚者,那佳養在陽臺上的花,也得不到孫潋滟的疼惜。孫潋滟認為陽臺上養花太占地方,無用,不如騰出來地方放雜物。那佳據理力争,方為這些花兒們留下方寸之地。孫潋滟曬衣服時,總是不擰幹,水滴滴答答地落在花盆上,那佳看到後很心疼,尤其是花兒含苞待放的時候,滴滴髒水捶打着待放的花蕾,那佳看到後心疼不已。
孫潋滟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前臺,月工資撐死5000元,可她過的生活,給人的感覺至少是月收入過萬的,這剩下的差額,全靠花呗、信用卡等等借貸平臺來填補,過着拆東牆、補西牆的生活。
這筆錢那佳是打定主意不借的,但措辭還是要斟酌一下。那佳說最近自己租房子,房租一下漲很多,壓力很大,還有剛換了份工作,還在實習期,工資少很多。孫潋滟不死心,把借錢的标準降到6000元,降到4000元,降到2000元,那佳捂緊口袋,沒松口。畢竟,聊半天孫潋滟也沒說出一個正當的借錢理由,只是說信用卡到期了,那麽給那佳的感覺,默認的還是為了維持高消費的生活呗,而這些正是那佳打心底看不慣的。
日子依然平平常常地過着。一星期後,那佳早晨起床刷新聞,看到一條新聞:“年輕女孩因為精致窮燒炭自殺”,那佳點開新聞,文章寫道:北京一位女孩生前為了追求精致有儀式感的生活,什麽都買最好的,名牌包包,名牌服飾,高檔化妝品……這些高額消費讓她成為一個“信用卡奴”,至少申請了14張信用卡,最終因為無力償還而自盡。
看到事發地點離自己和孫潋滟原來的住處不遠,那佳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她抓緊撥打孫潋滟的電話,已無人接聽,她又發微信,沒有回複。當天,有警察找到那佳來了解有關孫潋滟的情況。關于一周前兩人微信聯系,以及前段時間兩人合租的情況,那佳如實告訴了警察。
那佳的心情無比沉重,一會兒後悔無比,心想假如那天自己假如借錢給孫潋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一會兒又寬慰自己,她欠下的外債多達百萬,即使當時自己借錢給她,也只是杯水車薪,于事無補。這樣過山車一般的心情,擾的那佳無法正常工作。她在“天涯知己”群裏找我們開始傾訴:
“有人在嗎?我很郁悶,我之前合租的一個女孩自殺了。你們看到新聞了嗎?”
我回複:“就是今天早上這條新聞嗎?“年輕女孩因為精致窮燒炭自殺”。”
“是”那佳似乎弱弱無力:“她一周前找我借錢,我沒有借給她。哎……”
“天呀,沒想到發生在我們身邊,最近這種因為錢自殺的太多了,校園貸、裸貸,好多這樣的事兒。”田子雖人在日本,但很關心國內新聞,時政大事。
“你是因為沒有借錢給她而感到自責,對嗎?”我問那佳。
“哎,警察找過我了,我也把情況如實跟警察說了,但內心隐隐不安,她說要問我借一萬,我沒答應,她降到6000,降到4000,最後降到2000,我一直不贊成她這種超前消費的方式,就狠心沒借給她。”
群裏暫時沉默,其實這件悲劇的發生肯定和那佳沒有關系,但是出于對死者的尊重,不忍過于苛責。一下子沒有找到合适的措辭來安慰那佳。
那佳對錢財是不吝啬的,這從她早年談一個男朋友就借出去一筆錢就可以證明。這次孫潋滟的事,只因消費價值觀的不同。
“逼迫她走到這一步的是錢,是她的消費欲望,如果她不擺正心态,正确面對自己的欲望,将遲早會落入深淵。”皓書回複。
那佳心裏稍安。繼而發出靈魂追問:“錢是什麽?為什麽有的人為了它會不擇手段,不惜粉身碎骨。”
皓書回複:“蘇格拉底把人分為三種基本類型,第一種是哲學家或愛智慧之人,第二種是争強好勝之人,第三種是貪圖利益之人。這三種人分別對應着三種快樂。第一種人以學習為樂,第二種人以得到別人的敬重為樂,第三種人以獲得財富或者貪圖享樂為樂。如果你逐一向這三種人提問,哪種生活是最快樂的,他們都會說是自己的這一種。”
那佳說:“确實是。可悲的是,生活中第三種人太多了。”
“是啊,現代社會物欲橫流,人們精神上太匮乏了,該怎麽辦呢?”田子@皓書。
皓書回複:“其實這也不是不可改變的。蘇格拉底說人的心靈由三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理性、意志或激情、以及欲望。當不同的部分起掌控作用時,就對應地構成了上面說的三種人。一個被理性控制心靈的人,就是第一種愛智慧之人;一個被意志或激情控制心靈的人,就是争強好勝之人;而一個被欲望控制心靈的人,就是貪圖利益之人。
如果一個人完全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那麽他就會陷入混亂甚至瘋狂。所以說,解決的辦法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抛去不必要的欲望,僅留下必要的欲望,比如衣食住行,讓理性來掌控自己的心靈,使自己的心靈處于一種健康的理智的狀态,這樣,你就會獲得精神上的真正的愉悅,獲得一種真正的心靈的自由。”
“是啊,錢這東西,未必是越多越好。有的人,一輩子都在努力賺錢,被錢束縛,被錢捆綁,錢越多,賺錢的欲望越大,最終因錢而死。而有的人,對金錢和物質的欲望很低,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後,就去散錢,捐款,喜歡做公益,把錢給到最需要的手裏,從這裏面得到一種精神上的快樂。”那佳感慨。
“就是要管住自己呗”田子說出自己的理解。
“對,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心,不被物欲牽着走,讓它回歸到理性上來,你會得到一種克制的美,擁有高尚的道德。”皓書接話。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物欲、食欲,還有那方面……怎麽能說控制就控制得了呢?”田子是我們中間唯一一位已婚人士,談起來那方面不再遮掩。我和那佳躲在手機屏幕後面,有些不好意思卻也好奇地盯着屏幕,看看皓書會給出什麽樣的答案。
良久,皓書的回複發送過來:“可以觀想給水流改道一樣,把心靈從被欲望控制中改到由理性控制,這是我目前的一點理解,我也在探索中。”
那佳忙說:“太深奧了,看不懂,我要去看書,各位最近在看什麽書?有什麽好書推薦一下?”
“我都多久沒看書了,最近度假剛回來,又換個房子,忙着搬家布置,有點空餘時間吧,趙亞生又要去看畫展,感覺很久都沒有自己的空餘時間了。”新婚燕爾的田子還保留着蜜月期的興奮和激動。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燭,良辰美景,就是你的書,看來你讀的津津有味。”皓書打趣她。
田子發出一個害羞的表情,後面接一連串開心的笑。
那佳發出羨慕的表情。
“你想看什麽類型的書呢”我@那佳。
“想看一些關于人生美好的吧,最近感覺經歷人生慘淡的事情有點多,需要看一些人生美好的來提振一下。”
“想看一些美好的,推薦你看沈複的《浮生六記》和沈從文的《邊城》,這些都是描繪人生美好的,文美意境美。”作為資深編輯,推薦書我責無旁貸,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我唯一擅長的事了。
那佳回複:“好的。”繼而轉問皓書:“邵博士有什麽推薦的嗎?”
“等你想看哲學類的書的時候,我再給你推薦。”皓書賣關子。
那佳發出幾個撇嘴的表情。
“你讀過的書和你走過的路,遲早不會辜負你。”皓書叮囑道。
我深表同意,跟着回複:“同意+1”
那佳發出點贊表情。聊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