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佳選擇進入外彙行業不是沒有經過考量的。股票市場有交易時間限制,而外彙投入更少,時間更靈活,這種模式更适合她目前這種兼職做交易的狀态。
至于是兼職做外彙還是全職去做外彙,那佳也經過了深思熟慮。她查閱了關于投資的書籍、期刊,聽了一些投資大牛的講座,了解到,要想長期做下去,有一個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外彙市場交易沒有時間限制,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換個角度來講,它也可以占用你的全部時間。如果你全職做交易,你投入了精力和財力,就會時時被行情所牽動,就會患得患失,這樣每天就是以交易為中心,生活都沒有了。而這種兼職的狀态,可以強制把她從外彙市場的磁場中抽出來,換換空氣,更加理智。所以兼職的狀态更适合她。
那佳一開始在模拟盤上培養手感,等模拟盤熟練了才開始進行實盤交易。那佳結合自己的性格和目前的資産狀态,對自己進行了評估,定性為風險厭惡型,投資以穩健為主。下單之前她會明确清楚損位,并在第一時間設置好,不給自己任何借口。在資産配置裏面,她分給外彙投資5%的比重,交易工作做到位,但不可控部分生死由天。在這樣一種思想的指導下,那佳只經歷過一次爆倉。
确切來說,造成那次爆倉的因素中,黑心平臺難辭其咎。當時那佳做港盤做的還挺順手,手動5個交易日翻倉8倍,這對于一個剛開始做外彙的新手來說已經算不錯了,可是平臺卻找各種理由不給出金,連本金都不給,當時把那佳給氣的,心态也崩了,直接又把另一個賬戶給做爆倉了。事後那佳反思自己,一定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态,心态不好,好事也會變壞事。
正當那佳在交易市場越來越得心應手之時,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她生活的節奏。這位不速之客就是那佳的生父,當時對于一個7歲的小女孩來說,已經依稀有了些記憶,包括她的生父。那佳問他怎麽找到她的聯系方式的,她生父說,是當時送她的那個舅舅給問到的,還為剛剛知道她養母去世了、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而抱歉。那佳嘴角不由上翹,輕輕一哂,現在才來道歉,你早幹嘛去了?這句質問到了嘴邊,又生生咽下去了。那佳換了句話,仍然沒好氣地問:“還有事嗎?沒事兒的話我挂了。”她生父在那頭諾諾不安,語不成句,那佳挂斷了電話。
挂完電話,那佳嚎啕大哭,無論賺多少錢,無論生活給了她多少體面,童年的陰影永遠是不可觸碰的傷。無論她在人生的路上跑了多遠,童年的陰影永遠都甩不掉。她無力,她懊惱,她恨,她想發洩,可是她僅有的一絲理智告訴她,她不能。多少年來練就的雲淡風輕、舉重若輕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在面對童年的傷時,如此不堪一擊,它像波濤洶湧的江水從過去滾滾湧來,幾乎将她淹沒……
這幾天她停止了外彙交易,去保險公司上班也是例行打個卡,也沒有去約見客戶。她在努力想辦法調整好自己的狀态。
她一個人去逛街,去吃呷哺呷哺火鍋,這是北京很流行的姐妹逛吃方式。呷哺呷哺的火鍋臺設置的高高的,圍着中心的服務臺繞成一個U型,。那佳混在男男女女中間,根本看不出是不是一個人來吃的,那佳點了一份最辣湯鍋,一小份牛肉,一份素菜拼盤,一份面。這裏的特色是芝麻醬,免費的,也是那佳的最愛。每次你吃完後可以喊服務員再加一份芝麻醬,那佳一共點了三份,當然是陸續加的,最後一份沒打開,裝包裏帶回家了。這頓火鍋吃的很過瘾,辣的那佳面紅耳赤。這裏反正沒人認識,那佳邊吃邊拿面巾擤鼻子,最終竟然發現面巾塞了整整一抽屜,那佳看到後感到很得意很開心——她想用這些惡作劇式的卻無傷大雅的小動作來發洩自己。
第二天,那佳去游泳。她獨自一人游了一會,泡在水裏,感受周圍涼涼的水浸透全身,希望清水能沖走所有煩惱。
第三天,在太陽升起以前,那佳又去跑步,跑到氣喘籲籲,大汗淋漓。
但是這些運動,只釋放了身,卻釋放不了心。如何才能解開童年的心結?以前她以為是因為太窮了,所以她拼命賺錢,這些年通過在社會上打拼,自己的資産,包括在老家買的房子、現金、外彙,還有少許的其他投資等,資産少說也有50萬了,50萬,在北京這個大城市算不了什麽,但是對從農村家庭出來的她來說,也是不小的數目了,特別是她還獲得了賺取更大財富的能力,每每想到此她就會有些小激動、小驕傲。可是這些錢為什麽治愈不了童年的傷呢?夜裏夢回,自己依然是那個孤單地坐在火車上的小姑娘,命運之車将載着她開往何方?她不知道,她在無助地、惶恐地哭泣……不知多少次她在夜裏哭醒,碩大的淚珠顆顆滴下,濕透枕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