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追你。
而此時趙言殊腦海中——
追,在《說文解字》的辵部,《說文》對這個字的解釋為:“追,逐也”,這是她昨天讀到的。
而在《說文》中,逐字的解釋為:“逐,追也”。
......
看來借助古字典無法破解顧驀說的話。那麽現代漢語字典呢?“追”字在第六版新華字典裏有三個義項,其中第一個義項是“趕、緊跟着”——
思緒被打斷。
“言殊,這次我們慢慢來。”顧驀開口道。
“好不好?”
顧驀眼眸中帶着熾熱,期待着她的回答。
而此刻趙言殊腦子裏很亂,有他送她的那條項鏈,有自己的回禮。有顧驀砸她的雪球,也有她砸回去的那個。
似乎有什麽東西,是一開始就搞錯的。
因為她的不解風情,因為她的不通人意。
錯過的,已成蹉跎的,那些往事。
“我當初——”趙言殊想開口解釋,可又覺得僅僅是她未經深思熟慮的口頭之辭無法很好地說明當時她的思路。
也又覺得那些事應該已經被三年時間化解掉了。
Advertisement
于是她思考了一分鐘。
這一分鐘內,顧驀的心跳得很快。
一分鐘過去,顧驀聽到趙言殊的聲音:“師哥,應該......是有誤會吧。”
聽到“誤會”兩個字,顧驀心登時一涼,他不希望趙言殊這樣想他,忙開口道:“沒有誤會。”
可趙言殊想說的是,不是她對他有誤會,該是他對她有誤會。
“言殊,我今天所說并非誤會,我是認真的。”
沒有哪個時刻比現在還要認真了。
“今天謝謝你。”
如果沒有趙言殊邁出這一步,他也沒有勇氣在三年後向她提出,想要追求她。
說罷,顧驀将桌子上的醪糟一飲而盡,在趙言殊反應過來之前,他已經離開。
看着他匆忙離開的背影,趙言殊想起有一次她路過顧驀的課堂。
她在門外聽到了顧驀的聲音,聽到了某句她所知道的句子,于是駐足聽了一會兒。
門半開着,從外向內看過去,課堂基本座無虛席,而顧驀站在講臺上,神情認真,正在講劉勰的《文心雕龍》裏的詞句。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意思是說文學作品的變化與社會安定或動蕩相關,而文壇的盛衰與時代的動态緊密相關。
她記得他随機叫學號提問了一位同學,問的是他前一天布置的任務,而那位同學支支吾吾沒有回答上來。
明顯是沒有好好預習。
可顧驀沒有嚴厲地批評那位同學,而是引用了豐富的典故“勸學”,并表達希望以後同學們都能好好預習。
讓那位同學坐下後,他再提問預習相關內容,不再随機叫學號,而是讓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
後來她才知道,原來是他那天布置的任務有一定難度。先随機叫學號,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而後叫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是想知道同學們自我預習的水平。
又通過那段“勸學”,讓同學們重視預習。
這些都是顧驀的課堂安排,缜密有序。而站在講臺上的他,講課時像是運籌帷幄的軍師,那是腹有詩書的自信。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剛剛近乎“落荒而逃”,離開自己眼前。
趙言殊盯着自己碗裏的湯圓愣了很久,她想起了當年的事。
湯圓色白形圓,像雪球一樣。
而湯圓和雪球的不同之處,在于湯圓是熱的,雪球是冰的。
可湯圓和雪球的相同之處在于,制作它們的雙手,都是有溫度的。
一個雪球,這是顧驀對她最早的主動。
那是在S大校園裏。
三年前。
顧驀到S大交流學習三個月,課餘在學校的時候一直跟着歐立,而她身為歐立帶的研究生自然也是一直跟着歐立的。
顧驀人本就開朗幽默很好相處,再加上是學文學的,滿腹詩書十分健談,在相處時相比之下趙言殊就寡言少語許多。
在歐立和顧驀交談時,她做的最多的就是默默傾聽,小口喝茶。
在顧驀離開後,歐立總會問她“又學到多少?”她從來就沒有副被歐立看破的羞窘,只是半張臉藏在茶盞後,彎着眼睛抿口茶,目光閃爍着淡淡說句“不少”。
學到不少。
首都的冬天,雪通常留得也不久。
只是那一年,雪格外大。在顧驀到首都之後,收了好幾場首都的迎禮——暴雪。
就像他剛來的時候那樣。
那天歐立和她從圖書館出來,和她說,要她和他去接個人,是自己之前在X大任教時教的本科生,現在在讀博士,快畢業了。
趙言殊自然是跟着前往,手裏捧着本語言學方面的書,讀得津津有味。
從圖書館到機場不算近也不算遠,加上堵車的時間走了快一小時。到達目的地之後,歐立停好車,催着趙言殊收起書下車,臨下車還叮囑她要記得跟人打招呼。
當時的趙言殊就跟在歐立身後。
不是沒有跟歐立一起接過人,她陪歐立一起接過學術界泰鬥,也接過歐立的老師,還接過歐立的親人和家屬,畢竟歐立的親戚也算她半個親戚。
只是沒有像今天一樣感受到過來者在歐立心裏的位置。
這是她第一次和歐立一起接歐立以前的學生,也是第一次聽到歐立在她面前毫不吝啬地誇人,更是第一次見歐立在接人路上談及此人時頗有得意之情,一口一個“你顧師哥”。
該是位得意門生。
趙言殊就這麽跟在歐立身後,等着這位顧師哥出來。
她見到歐立揚了揚手道了聲“顧驀”,接着聽到行李箱滾輪和地面摩擦的聲音,時有小石子兒,也有雪碾入輪間。
緊接着,她探出頭,眼睛亂瞟,匆忙朝着顧驀道了聲:“顧師哥好”,才要回到歐立身後去,就被歐立拎到身旁。
這下,趙言殊站在顧驀對面。
“言殊你好,我叫顧驀,驀然回首的驀。”
“師哥好,我叫趙言殊,趙州橋的趙,殊言別語的言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