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節
芽糖的場景,羅袖很可恥的饞了,想吃甜甜的東西。
跟蒼生,她說的是先弄點糖賺錢錢,她需要的東西多了去,總不能都要自己做吧。
蒼生理解主人,實在是祂之前也沒想到羅家窮的連大醬都吃不起,晚上給主人預報了第二天的天氣,就定上鬧鐘。
前天羅家人切好的土豆塊兒都已經發芽,今天一大早,羅父羅母和兩個兒子搬了一板車的土豆準備去種植。
聽到羅袖要做麥芽糖,羅母差點給她一巴掌,“誰家的大姑娘跟你一樣,天天就知道吃?”
羅袖:聽到我要做麥芽糖卻沒有驚喜,難道麥芽糖現在的農家人都會做?
想想也是,麥芽糖的做法并不算多麻煩,制作方式在農家普及也沒什麽好稀奇的,而且許多麥子做不出來多少糖,怪不得老母親這麽生氣呢。
羅袖忙道:“是這樣的,我準備用豆子做一樣新鮮吃食,這種食品搭配着糖最好吃。”
羅母狐疑地看她一眼,想到閨女身後有個神仙,道:“行吧,只能用兩瓢。”
兩瓢麥子夠幹什麽?
羅袖乖巧點頭,轉身就去了後院,他們家在後院有個地窖,地面是個草棚子,下面是個幾十平大小的地窖,裝着一家人全年的口糧。
下到地窖之後,羅袖才發現這裏面還有好幾筐子的幹菜,想來都是去年秋天曬的。
麥子用麻布袋裝着,只有兩袋半,羅袖抓起一把看了看,碾的不算太幹淨,麥子裏摻着小石子兒麥殼兒的,怪不得之前大嫂做面餅要先簸麥子呢。
羅袖直接扛了半袋麥子出來,自己拿着簸箕沒簸一會兒,季三兒就出來了。
兩人替着簸,還是到太陽高升才簸出來小半缸幹幹淨淨的麥子。
這時候家裏的小孩子們都起來了,院子裏母雞咯咯噠豬兒哼哼唧,開啓了一天的序幕。
Advertisement
羅袖要做麥芽糖,平旦他們也不舍得出去了,一直前前後後跟着她說話,要給她幫忙的。
将麥子泡好,羅袖便舀出來一盆已經泡的膨脹舒展的黃豆,端着走去後院兒。
羅二嫂正在掃地,見此好奇道:“小姑,要做什麽,我去給你幫忙?”
羅袖回頭道:“我想把這些豆子磨出來,二嫂如果沒事,過來給我加豆子吧。”
羅家後院就有一個石磨,自家磨面很方便。
但從來沒有磨過豆子。
羅大嫂已經燒上了早飯,聽到小姑要磨豆子,也很好奇,“咱們都是吃豆飯,那磨出來還能怎麽吃?”
羅老太太坐在竈前燒火,便道:“那你也去看看,餅子待會兒做。”
羅大嫂哎一聲,笑着出去了,大約一刻鐘後,仍舊帶着疑惑回來,對老太太道:“小姑說要用石膏搭配做來,那石膏不是藥嗎?”
此前她娘病了好些天不見好,去鎮裏瞧大夫,大夫給配出來的藥就有石膏。
羅老太太笑道:“那誰知道。咱家沒有石膏,你桃大娘家應該有,我去借一點。”
桃大娘就是村長大娘,他家幼子自小體弱,十天半個月就要去鎮裏拿藥,早些年村長那幾個兒子都沒成家還好說,現在這小叔子經常吃藥,幾個嫂子天天摔摔打打。
如果是別人去借石膏,這桃大娘肯定不會給好臉色,說不定還要罵一頓,但羅老太太是長一輩的,過去說想借一點石膏使使,桃大娘二話沒說給包了一點,還問家裏是誰不得勁了。
羅老太太笑道:“都好着呢。我們家秀兒,說是在哪兒聽說過,用這石膏能做出來一種新鮮吃食,我就厚着臉過來借一些。待會兒做好了,讓平旦給你們送些來嘗嘗。”
桃大娘一聽說這,心裏有些不舒服,我家的藥你們借去做吃的,也真好意思?但還是着道:“送什麽呀,你們一大家子怕還不夠吃呢。”
老太太笑了笑,拿着小紙包出了門。
這時,一個瘦弱的年輕男子扶着門框出來,問道:“娘,你覺得老葉伯家的秀兒姐怎麽樣?”
桃大娘直接擺手,“沒可能。別的都不說,就咱們同姓,你倆就不可能。”
033 桃大娘
羅衡臉有些紅,道:“娘,我并不是心慕她,只是我病怏怏的不好娶,她如今不好嫁,不如湊一對。且我們兩家,雖然同姓卻不是同族,結親也無礙。”
“我不同意”,桃大娘轉身蹲下來繼續搓洗衣服,道:“你是咱們村兒唯一讀書識字的,怎麽就不好娶了?”
羅衡這個讀書,也就是十五歲之前跟着縣裏的一個老先生念過幾本書,他這樣的身體,再加上這樣的出身,根本不可能有人薦舉他做官。
他又是個病秧子,做不來農活兒,誰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過日子呢。
聽着母親一點點說他的優點,羅衡越發覺得對不住父母。
在村長家,因為有個吃藥的,桃大娘是不下地做活兒的,相比村裏其他人家,他們的兒媳婦很覺日子艱難,一日日積累着不滿,現在三個媳婦都站穩了腳跟,時不常的就故意摔打喝罵。
這天也是,羅衡大嫂甩着兩個沾滿露水的褲腳,背着一簍子草回來,到屋裏換衣服的時候,一模小兒子尿了床,抓起還睡的孩子就罵起來。
“你都多大了,還需得人看管着?你爹娘手裏一分錢沒有,尿濕了衣服哪來新的給你換?”
罵着就啪啪甩在還迷瞪的小孩子屁股上幾巴掌。
羅霄還沒睡醒呢,被這麽一打,頓時吓着了,哇哇哭個不停。
桃大娘惱怒兒媳婦這般拐彎的罵小兒子,一開始根本不想管,但過了會兒聽孩子的哭聲不對勁兒,趕緊甩甩手上的水跑去屋裏。
劈手把小孫子奪過來,一邊輕拍後背哄着,一邊對大兒媳道:“成子媳婦,把孩子吓出個什麽好歹,有你後悔的。”
見兒子哭的直打嗝,小身子還一顫一顫的,羅成媳婦也害怕了,低着頭不敢說話。
桃大娘哄了會兒小孫子,才給他穿上衣服抱到外面,一出來看到小兒子正在洗那盆裏的衣服,頓時心疼的眼睛酸澀,喊道:“衡子,你來帶着霄兒。”
現在天還冷,小兒子這身體怎麽受得了寒涼。
桃大娘又氣又恨,真想不管不顧地把大兒媳趕回娘家去,但她又怎麽能忍心讓大兒子好好的家散了。
難的她一邊擰幹衣服一邊掉淚珠子。
羅衡哄了會兒小侄子,卻見他呆怔怔地不說話,立刻喊道:“娘,你看看,霄兒怎麽不對勁兒。”
桃大娘一看小孫子的神情,也不顧不上手裏還拿着衣服了,手在身上一抹,就把孩子接過來輕聲哄輕聲喊他的名字。
但平日裏機靈搗蛋的小孫子,這時候任她怎麽叫都不應聲,桃大娘抱着孩子立即跑去屋裏,坐在床邊摸着小孫子的額頭,一遍遍喊着:“霄兒,羅霄,回來了,回家了。”
羅成媳婦正在罵咧咧收拾床褥,看到這情景,頓時腿一軟撲到地上,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大哭道:“咋了,娘,這是咋了,我沒舍得用力打啊。”
“你給我住口”,桃大娘低聲喝罵,抱緊了一點兒點兒打着顫的孩子,“孩子睡的好好的,你揪起來就打,能不吓着嗎?再嚎,給孩子吓破了魂兒你就給我滾。”
羅成媳婦趕緊捂住嘴,看着呆怔怔的兒子,心裏一陣陣都是恐懼,同時又埋怨起婆婆來,如果她把孩子照顧得好好的,她會那麽生氣嗎?
摸到孩子後脖子都是汗,桃大娘再也坐不住了,裹上一件衣服給孩子包起來就抱着去找村尾的梅花娘給孩子叫魂。
羅衡道:“娘,你別再抱着霄兒出門了,別再驚着他,我去喊梅花娘來。”
桃大娘這才道:“好好,那你快去。”
“衡子叔”,羅衡剛出門,就碰到抱着一個小木盆的平旦,小孩子虎頭虎腦的,揭開木盆上面蓋着的麻布,笑嘻嘻道:“這是我姑姑用豆子還有石膏做的豆腐腦,我奶奶舀了一大盆,讓我送來給你們嘗嘗的。”
羅衡心裏着急,說了聲多謝就快步走。
平旦擠擠眉毛,衡子叔怎麽一點兒都不驚奇,當他喝着姑姑特地給他們盛出來的豆汁兒,看着那鍋裏的許多豆汁兒一點點凝固時,差點都把碗咬下來一塊呢。
姑姑還說,等以後做了豌豆面兒的酸脂粉,再點豆腐時就不用石膏了,他們想什麽時候吃豆腐都行。
平旦抱着半盆豆腐腦兒送進去,同樣沒有得到桃大奶奶的驚嘆,他不禁覺得村長爺爺家果然都是見多識廣的,但還是提醒道:“大奶奶,我姑姑說這個豆腐腦配着糖最好吃了。”
桃大娘摸着孫兒的額頭,心裏焦灼的不行,随便地點點頭,道:“知道了。”
平旦瞅瞅比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