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糟饅頭
“滴滴,滴滴。”
手機鬧鐘在陶然的耳邊響個不停,她閉着眼睛摸索。
雖然每天都定了大早上的鬧鐘,但幾乎都是順手劃過,一覺睡到自然醒。
陶然的思緒蒙蒙的,困死了,睜不開眼睛啊,手裏總算是在床邊摸到了手機。
手指剛要習慣性地将鬧鐘關閉,陶然一個激靈睜開了眼睛。
将在耳邊炒的震耳欲聾的手機拿到眼前,今天是要去小店打工的日子。
今早上是第一天,她昨晚特地定下了六個鬧鐘,從早上四點四十開始每五分鐘響一次。
看着手機上時間,陶然眯了眯眼睛,好像繼續睡覺啊。
眼皮一耷拉一耷拉的,她通宵玩手機到過這個時間,可從來沒有在這個時候起過床。
可健康證也辦下來了,也跟老板娘說好了,總不能第一天就打退堂鼓吧?
陶然在心中哀嘆一聲,開着臺燈起床洗漱。
手上捧着涼水打在臉上,好涼!整個人瞬間清醒了幾分,等到陶然換好了衣服拉開窗簾,外邊天氣還沒有大亮呢。
看了眼時間,早上五點整。
呼,她這也是見過淩晨五點的北城的人了。
順着窗往下一看,街上似乎已經有人在行走。
又滑動看了一眼手機上的天際,早晚天氣涼,出門還得多加上一件衣服。
Advertisement
全副武裝完畢,陶然給自己老爸發了個消息就出門。
這個時候,估計她老爹睡得比她還死。
晨起的薄霧格外清新,只是清晨涼風格外刺骨,陶然雙手插兜。
在影視城呆了好幾天,現在她已經不需要在通過導航來找路。街上的不時有着自行車穿行而過,還有人在慢走,陶然估摸着應該是趕早戲的群演。
道邊的店鋪此時基本上都關着門,卷簾門拉着,配上仿古的建築,倒是有着詭異的交融之感。
等到了洛家樓的門口,陶然看了一眼時間,剛好早上五點十分。她敲了敲門,老板娘應該已經起來了吧?裏邊感覺亮着燈。
洛櫻這一趟街邊的店鋪,基本都是二層樓,內帶一小院,許多店家都是直接住在店裏的二樓上,此刻陶然敲門的動靜都不敢太響,怕是擾了周邊的鄰居們。
還好洛櫻耳聰目明,直接過來給她開了門。
陶然走進了店裏,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空無一人的小店。
店內的燈光明澈,沒有碗盤相撞的聲音,沒有唏哩呼嚕喝粥的聲響,沒有食客們小聲說話的動靜。
就像是此刻的小店,依然在沉睡之中。
三月末北城的暖氣還未停,陶然穿了件大衣配薄襯衫,剛呆了一會兒就有些熱了。
陶然按照洛櫻的指示,上了二樓挂號衣衫,下樓的功夫就見靠近竈間的桌子上擺好了早飯。
早上六點鐘營業,雖說是五點半開始工作,但也得先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幹活。
今兒個的早餐有兩種,炒饅頭與糟饅頭,配着小菜與白粥吃都是極好的。
還沒幹活就要先吃飯,陶然有點不好意思,洛櫻讓她洗手吃飯。
洛櫻本以為這姑娘起不來呢,沒想到真的過來了,看着手足無措的樣子也不像是幹過什麽活的,不知道能做上幾天。
炒饅頭算是家常的菜品,唔,究竟是算菜,還是算主食這也說不清楚。不同的家裏習慣性的做法也不同,但無外乎都是一個炒字。
将饅頭切成小塊了加蔥姜末幹炒,之後入雞蛋液挂糊,撒上些微的鹽便可以直接出鍋。
洛櫻做的分量不多,約莫了兩個人的食量做的。
她先動了筷子,陶然才跟着吃了起來。
陶然夾着一塊炒饅頭丁,平心而論,炒饅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剩飯”的産物。
家裏蒸的饅頭多了,吃的膩歪了,便想辦法把這饅頭弄出花樣來吃,切片油煎或者油炸,過了蛋液沾上煉乳,鹹口甜口的吃法各有不同。
又或者是午飯晚飯的饅頭做的多了,早上便把這剩下的饅頭切成塊入鍋一炒吃個不同的風味。
饅頭丁切得不大,一大口剛好能夠吃下,外層被蛋液裹着金燦燦的,外層酥酥脆脆的,內裏的饅頭又十分的喧軟。
與蔥末同炒,蛋液裹挾,嘴裏是濃郁的蔥香與蛋香,一丢丢的食鹽調味增加鹹香,這炒饅頭雖然是用油炒過的,但一點都沒有油膩的感覺。
比起主食,這炒饅頭吃起來倒更是像小吃了。
“我以前家裏晚上剩的饅頭,我爸也會這麽炒,再加點孜然。”
陶然咽下嘴裏的這口炒饅頭對着洛櫻說着。
老陶家炒饅頭的做法大差不差,別人家有放青椒西紅柿火腿腸的,但是她們家的炒饅頭也和洛櫻所做的一樣,只放蔥姜蛋液來炒,因為陶然喜歡孜然的那份香氣,還會往裏家孜然,吃起來有種類似于燒烤一般的獨特口感。
洛櫻聽聞點頭,加孜然也是不錯的調味,口感會更受年輕人的喜歡一些。
吃了一口炒饅頭,陶然的目光移動到不大的糟饅頭上,糟饅頭是切成了片的。
“糟饅頭”,這名字一聽就是和酒糟有關,陶然吃過酒糟饅頭,那是用酒糟加入面粉中來進行發酵的,但眼前的糟饅頭似乎有些不一樣?
她夾了一片饅頭片,這糟饅被油炸過,表面上帶了一層的金黃。
抿了口白粥,咬上一小口的糟饅頭,陶然的舌尖一滞。
油炸過的饅頭香混着酒香,不似飄飄浮在其上的感覺,那酒香與油香是完完全全滲透在了饅頭中的。
酒香醉人,油香十足。
這個口味的糟饅頭陶然還是第一次吃到。
從小到大愛吃的祖父與父親,做菜常用酒,因此對于酒味她向來是不讨厭的,甚至十分的喜歡。
陶然連吃了兩口,眼睛的亮了,淡淡酒香彌漫在口中,無酒而自醉!
“這糟饅頭好好吃!”
“喜歡就多吃些,這玩意也不費事。”洛櫻說着。
大清早不到五點起床過來打工,就算是自家老爸許諾給她了諸多好處,老板娘還說包兩餐,她今天早上起來還是有一點抗拒的。
實在是太早了,太早了啊。
但現在,眼前平平無奇的饅頭居然也被老板娘做出了花樣來,而且是別樣的好吃,原本陶然有些抗拒和小低落的情緒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看着陶然很是愛吃糟饅頭,洛櫻說起了這糟饅頭的做法。
“你家裏若是有酒糟,這糟饅頭做起來極容易。只不過饅頭必須要是細餡饅頭,用紗布包上,上下兩層把酒糟墊底覆蓋上,一夜的功夫就糟成了,切片油炸就行。”
洛櫻混不在意地給陶然講了做法,陶然張了張嘴巴。
就這麽随随便便的把糟饅頭的做法告訴她了?
在陶然看來,這酒糟饅頭有着獨特的風味,便是什麽面食店單獨賣這一種糟饅頭,喜歡這股子酒味道的客人定然會常買。
況且這般味道和做法的糟饅頭陶然也是第一次知道,不知道這是不是老板娘的秘方,就這麽直接的明示給她,也不怕她直接拿了這方子走人?
若是洛櫻知道陶然此刻的想法,只怕會笑笑。
糟饅頭不過是她随口說出來的制法,甚至在她看來沒什麽出奇的,只不過是以酒香動人罷了。在宮裏的時候都不算得什麽秘方,她更是混不在意了。
吃完早飯,陶然套上了洛櫻給她準備的圍裙與套袖麻利地上崗。
地上的瓷磚無比光潔,即便是看着有些老舊的木桌木椅也沒有什麽塵埃,顯然是老板娘已經打掃過了的。
陶然拿着幹淨的抹布又開始把桌面都擦一遍,檢查紙巾盒,桌子上的諸多調料是否都是齊全的。
從老板娘的手裏接過菜單去外邊張貼,陶然看了眼時間,居然已經馬上到六點鐘營業的時候了。
陶然往小黑板上貼着菜單,門口排隊的食客們也是一愣,今天咋不是老板娘出來貼菜單了?
“這姑娘我看你挺眼熟,你這是……今天提前開門進去了?”
卻見陶然搖搖頭:“我來當服務員了,老板娘做菜,我收銀。”
聽着陶然的話,食客們紛紛說了起來。
“這才幾天功夫,老板娘找人還挺快。”
“也是該找個人收銀了,不然一個人哪能忙得過來啊,也不是賣煎餅的小攤。”
陶然看着自己面前小排起來的隊伍,平時自己排隊沒感覺,現在換了個位置看隊伍,這人可真不少。
六點鐘開門迎客,陶然進了屋就直接站到了點餐的地方,身前是一張桌子,身後是老板娘出餐的地方。
今早的炒饅頭需要現做,糟饅頭是現成的,好在排隊的食客們都很有秩序,陶然勾完了一份點單就送到洛櫻手裏,有些不習慣敲計算器,畢竟這幾十以內的加減法還是心算比較快。
這個不要炒饅頭不要蔥,那個炒饅頭不要姜,加一份的小菜手裏還得遞一個盤子出去,口算心算手算,陶然覺得自己的大腦已經很久沒有這麽快速地運轉過了。
把早上第一波的客人都送上了餐,陶然剛松了一口氣,又有人來了。
七點,八點,九點……
點餐收錢,收盤子送洗碗機,時不時的再對一下賬,一波又一波的進人,根本無暇去想累不累的問題。
當一個人影出現在陶然面前,她下意識地詢問吃點什麽?
“閨女,累着了?”
陶典的手在陶然眼前晃了晃,她才反應過來這是她爹!
“爸,這幾點了你才來啊?你要吃什麽?”陶然看了眼手機上的時間,九點四十,她四點四十起床,她爸這九點四十才過來吃早飯。
陶典頓時有些無語,“我早就吃完了,還是你給我點的炒饅頭和糟饅頭。這都出去溜達了兩圈回來。”大閨女點餐的時候都兩眼發直,像個機器人似的。
“啊,是嗎?”陶然渾然不知自己老爸什麽時候過來的,她已經有點陷入了機械式的點餐循環。
這會臨近關門,已經沒有幾個人進來,洛櫻聽着父女倆的說話聲也探了頭出來。
“陶叔叔來了?小陶累着了吧,馬上就十點了。”洛櫻揉了揉手腕,她這一上午竈上炒饅頭就沒停過,因為陶然今天第一天上工,洛櫻也分了點心思關注在小陶的身上。
好在這一上午,小陶除了點錯一個單,把炒饅頭點成了糟饅頭沒犯什麽大錯,洛櫻聽着陶然現在的嗓子說話都有點啞了,這一上午忙着她怕是都沒有顧上喝水。
最後十幾分鐘沒有客人進來,陶然拉過椅子坐下,突然感覺腿麻了。
站了這麽久,她連腿麻都沒有感覺,現在反應過來連跺着腳。
“還行,呼,居然都十點了,感覺一直忙着忙着時間都過去了。”陶然揉了揉腿感慨着。
“以前來吃飯的時候知道人多,頂多是排隊一會,今天這才見識到店裏有多少客人。”
一忙起來就只顧着忙了,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甚至沉浸在這種狀态當中。
在沒有客人進門點單的空擋,陶然就去把吃完的餐具丢到洗碗機,洗完的拿出來消毒。趁着客人走擦一下桌子,再時不時的核對一下賬,連手機都沒碰。
陶然的工作時間是到十點半,她稍微歇了一會等腿好了就起來擦桌子。
陶典觀察了下陶然的狀态就準備離開,閨女還沒下班呢,他在這等着好似讓老板娘提前給下班一樣,不妥不妥。
卻聽老板娘直接叫住了他,“陶叔叔,我這包小陶的兩餐,一個人也是做,兩個人也是做,要是沒事就一起吃個晌飯?”
洛櫻手裏正沖了一杯雪梨湯遞給小陶,叫住了正要往外走的陶典。
她這幾天的功夫早就查到了陶家父女的來歷,雖然陶然在網上沒什麽照片,但是陶典這個知名的食評人,美食家,網絡上的照片還是不少的。
知名美食家的閨女跑到小店裏來做小時工,父女二人是為了什麽她多少能猜出來些,無非是因為‘洛家樓’三個字。
可彼此試探來去也着實浪費時間,不如她直接亮了本事,打開天窗說亮話。
吃這一頓亮出手藝的午飯,也好看看這父女倆究竟是什麽意思。
洛櫻手裏關于‘洛家菜’非遺傳人申請資料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唯獨差了一道傳承譜系的相關證明,需要至少兩位相關業界知名人士的認證。
其中一份證明,洛櫻已經請了當初在《食神記》劇組認識的那位景老爺子幫忙,這第二份就看眼前的這對父女能否讓她如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