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打鹵面
陶然在影視城內左顧右盼地走着,她的左手邊是幾名穿着民國學生裝的姑娘,右手邊的大叔一身長袍行色匆匆,前方還停着一輛老式汽車。
顯然她是誤入了某處劇組的布景,陶然加快腳步往前走,別耽誤了人家拍戲。
總算走出了那處地界,陶然低頭看向手機上的導航,淦!
怎麽好像越走越遠了?她好像方向走反了!
早知道還不如直接雇個小三輪呢,陶然在心中嘆了一口氣,重新開始導航。
她看了眼手機上的時間,八點多了,等她找到那家早餐店,不會都關門不營業了吧。
這不是陶然第一次來到北城,但确實她第一次來到影視城這邊。
而這一次從京城來北城,是幫自己的父親跑腿做活。
昨天在一家店吃飯的時候聽見有人讨論說影視城裏邊有一家很好吃的早餐店,她頓時豎起了耳朵,只是當時光聽到了一個字,等到旁邊那桌的情侶都快走了,陶然勉強克服了自己的社恐,向他們搭讪詢問了這家店的名字。
洛家樓。
一家早餐店叫洛家樓,陶然在心裏也念叨了好幾遍。
只是洛家樓這個店名總是覺得熟悉極了,像是從哪聽到過的樣子。
套在脖子上的相機有些勒得慌,陶然也不知道自己是走了多久,但看着手機導航總算是越來越近了。
這繞了一圈過來,陶然身上都有些發汗,只是看着門前還有不少人排隊,她緊忙看了眼時間,八點五十,快九點了,自己應該吃得上的吧?
陶然默默走到隊伍的末尾排隊,聽着前邊人的說話聲。
“你也是看鹿鹿直播過來的?前幾天他們好幾撥人都過來了,我這是周五串休,特地起早過來了,連個懶覺都沒睡。”
Advertisement
“啊,我朋友推薦給我的,她是鹿鹿粉絲,然後直播第二天就過來吃了,回去就一直跟我說好吃。”
前邊排隊的人搭着話,陶然在心裏思索着。
聽他們的話是聽了誰直播過來的,這家店不會是最近砸了不少錢做營銷吧?
陶然探頭看了看前邊的隊伍數了數,她是第八個人,排隊倒是不算誇張,畢竟某些網紅店請人排隊那都一排幾十個,這家店排隊的人數倒是還在合理的範圍內。
只不過因着前邊兩人的話,她到底是心裏犯了合計,這要是不好吃的話,起早過來又走錯路可就浪費她上午的時間。
她默默聽着前邊的兩個人聊了起來。
“我看之前他們來過的人說,鹿鹿直播的那天這家店的早餐是肉龍,之後還有銀絲卷什麽的,每天都不一樣,你看到今天的早餐是什麽了嗎?”
“啊,你也沒看啊,我也直接過來排隊了。”
兩人頓時都笑了起來,陶然的耳朵悄悄支棱起來。
等等,這倆人說什麽的來着?
她昨天只問了那對情侶這家店的名字和地點,今天能夠一路找過來就不錯了。
他們說這家店每天的早餐都不一樣?
搞這麽花頭……陶然突然覺得有點不詳的預感。
她不會是真的猜中了網紅店的陷阱了吧?
隊伍在緩緩向前,店門口又出來了一波人,陶然挪動着腳步,小心翼翼地觀察着剛出門的食客們。
“有點撐,啊,老板娘這個打鹵面怎麽說,吃起來就是跟別人家不一樣呢?就是好吃。”
“以前沒覺得連一碗面的差別也能這麽大,自己在家也做過鹵子,但今早上一吃老板娘的打鹵面,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原來今天早上吃的是打鹵面,不過看着出來的這幾個人這麽好評,陶然的內心稍微安定一點。
又看了一眼時間,九點了,這也等了十分鐘了,應該快要輪到自己了吧。
剛想着,又有人掀開門簾走出來了,
“騰了三個座出來,你們進去吧。”
在陶然前邊說話的兩個人加上她正好是前三,總算是排到了!
陶然跟着前邊兩個人一起進門,他們都是第一次來,微微探頭觀察着店鋪。
她觀察了一下店內的裝修,有點古舊,看起來像是七八年前的老裝修風格了,跟現在那種INS風的網紅店一點邊都搭不上,十分的平易近人。
因為店裏的客人們都在捧個大碗悶頭吃面,店面狹小,八張方桌,一眼就看到了剩下的三個座位,很明顯,剛好是一張桌子的位置。
臨近門的時候,陶然也是看到了門口處小黑板上的菜單,就只寫了打鹵面,一份要二十元。
這打鹵面是什麽鹵子壓根沒說,陶然沒忍住在心裏嘀咕,打鹵面的鹵可多了去了,是京城鹵子,還是青椒鹵,西紅柿雞蛋鹵,亦或是茄子豆角鹵。
“您好,我要一份打鹵面。”
走在最前邊的小姐姐率先開口點餐,另個男孩與陶然也連忙跟着點,早餐都是打鹵面。
點完之後三個人就到了唯一的空桌上坐着,挨着牆已經有一位大叔在慢慢吃面,他們有些拘謹地坐下,小心地觀察四周。
盡管打鹵面還沒有上桌,陶然坐在這位大叔的身側,看了看周圍的客人們也有些放下心來。
一家美食店的客源和主要客人都是能夠看出來的,在陶然的眼中,這些食客們有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來打卡的,更多的則是本地人,還有人穿着戲服來吃飯呢。
一家本地名店的鮮明特征是什麽?
那就是本地人過來吃,而外人鮮少人知!這家早餐店看起來很符合這個條件。
“老張啊,小陳這兩天怎麽沒過來?”坐在陶然身後一桌的人似乎在和她身邊的大叔說話,吓了她一跳。
陶然身旁的大叔咽下去一口面再開口:“我讓小陳準備前景的考試去了,這兩天在家學習呢。”
“哦哦。那不錯,剛來就知道努力考前景了。”
陶然不太了解前景是什麽,但聽着應該是拍戲的一個崗位之類的。
這邊聽着大叔說話,那邊打鹵面已經出爐。
“新來的三位,面好了。”
陶然看着自己端回桌上的打鹵面眉頭微挑,她似乎,也許小看了這家早餐店,這打鹵面可不是平常早餐店能吃得到的。
陶然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她爺爺,父親都是知名的美食家,父親更是出了名的美食評論家。
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出生,陶然天生就有着一條無比靈敏的舌頭,她愛吃,好吃,對食物也極為挑剔。
像是眼前這碗打鹵面,光看賣相就是最為正宗的京城打鹵面,鹵子紅潤誘人,芡汁豐厚怡人,便是陶然每年過生日時候吃的打鹵面也抵不上眼前這一碗誘人。
于京城人而言,打鹵面具有特殊的象征意味。
打鹵面,乃是京城人的人生三面,出生時的洗三面,過生日時候的壽面,以及人死之後的接三面。
只不過洗三與接三的這碗面當事人都是吃不到的,是家人慶賀新生兒與祭奠之後來吃的。
陶然今年二十五歲,從她有記憶開始,每年的生日都少不了一碗打鹵壽面。
這一碗正宗的京城打鹵面可講究了,眼前的這一碗正是如此。
半碗面條半碗鹵,陶然用筷子尖把碗底的面條微微一挑,使得底層的面條瞬間裹上了豐厚的鹵汁。
打鹵面要趁熱吃,不能洩勁,鹵子要與面條緊緊地裹在一起,如果洩了變得稀裏咣當的那就不好吃了。
陶然早上什麽都沒吃,現在只覺得餓極了,挑了一大口打鹵面進嘴,唔,好香!
鹵汁濃厚,芡汁濃郁,但連着面條一塊進嘴,卻一點都不顯得油膩。
陶然覺得自己很興奮,更準确的說,她的舌頭十分的興奮。
從小跟着父親爺爺在各大名店吃到大,什麽樣的美食沒吃過,但那最初吃到某道極品的興奮以及許久沒有過了。
但現在,陶然似乎找到了那種感覺。
面條是手擀的,熟度恰到好處,吃起來軟且韌,嚼勁十足,麥香濃郁。
鹵汁與芡汁,陶然又挑了一大口咀嚼,就是這個味道!
口蘑,海米,五花肉,木耳,黃花兒,還有蛋花在舌尖上奏起一曲贊歌,和諧無比,鮮香十足。
清香獨特的口蘑,潮潤鮮香的海米,肥碩的木耳,香濃的五花肉……陶然幾乎能夠想得到每一樣絕美的食材。
這些都是打鹵面最傳統的食材,算不得什麽出奇。陶然突然想到在外邊排隊時候,剛吃完的食客出門時候嘴裏說這打鹵面吃着就是不一樣。
陶然現在想附和一句,當然不一樣,光是眼前的這份兒鹵,便是在京城的傳統面館也堪稱一絕!
正宗的京城打鹵面以五花肉的高湯做鹵勾芡,但五花肉肥碩,湯底也難免醇厚一些,加上配菜勾芡之後顯得格外的豐潤肥厚。
許多人喜歡吃這一口,但陶然吃起來只覺得油,油膩反倒失去了口蘑海米的鮮。
可眼前的這一碗打鹵面,為何堪稱一絕?
因為這芡汁鹵子毫無疑問是用五花肉高湯,可吃起來沒有半分的油膩濃厚,反倒是清透醇香,五花肉也帶了一份清淡出來。
這樣的口味可不就是老饕們尋求的絕佳美味?
這樣的一碗打鹵面,陶然只記得似乎在兒時吃過一次。
陶然的筷子突然一顫,她想起來了!
洛家樓,洛家樓,她就說這個名字怎麽這麽熟悉。
曾經的京城八大名樓之首,洛家樓,她兒時有一年的生日會就是在那裏辦的,當家人的老爺爺親自為她煮了一碗打鹵面,就是這個味道。
不,眼前的這一碗食材上或許比當初的要遜色,但不知是不是記憶消退,味道似乎更勝一籌!
陶然這麽多年一直在幫父親做食評,也從爺爺和父親的慨嘆中聽到過倒閉失傳的洛家樓。
可現在,陶然的手有些微微的顫抖,那竈間裏的主廚老板娘會是京城洛家樓的傳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