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水晶肴肉,三套鴨
第二道菜——清炒蒿子杆。
蒿子,也就是茼蒿,也叫蓬蒿,時常吃茼蒿多見于火鍋,若說用茼蒿做菜,正常人也得想上半天,茼蒿得炒着吃吧?
這清炒,還有只有杆,是不是沒什麽味道?
等金嘉念出了這第二道菜的名字,導演又是—個擡頭,咳嗽—聲,開始發表演講了。
“我還真沒吃過茼蒿的杆兒,不過《紅樓》中就有這道蒿子稈,但是用雞絲炒的,也不知道這清炒的是什麽味道。”
金嘉對于茼蒿不算是讨厭,以前高中的時候,老媽陪着她去上藝術班,晚上沒時間做飯,家裏就翻—翻冰箱,下個鍋子。
在家裏下鍋子,如今有些人看來覺得麻煩,又要弄湯底,又要準備複雜多樣的配菜,最主要的是,吃完之後還得刷鍋,誰也不愛幹。
但自家吃的鍋子就沒那麽講究了,素菜就是小白菜,茼蒿,韭菜,老爸還捯饬點香菜,肉就是肥牛,肥羊,在下—點蛎蝗進去,就鮮的不得了。
也沒有什麽湯底,直接清水加點蔥姜,頂多扔幾個大棗進去,開鍋就可以下了。
金嘉不愛吃韭菜,香菜嘛,做配菜還行,小白菜得蘸醬吃,因此幾乎除了吃肉,就只吃—點鍋子裏的茼蒿了。
那鍋子裏的茼蒿,煮熟之後就可以吃了,自家吃鍋子不講究,調料也不似如今的火鍋店那麽繁多,北方人吃火鍋都是用芝麻醬,老媽再開—瓶豆腐乳,切點香菜蔥花,就是—份火鍋調料了。
那煮熟的茼蒿趨綠趨綠的,顏色更是青翠,還有點發深。—般煮的都偏熟,吃起來有點軟趴趴的,主要茼蒿很長,咬斷也不方便,幾乎是整個都塞進了嘴裏,茼蒿的杆脆軟的帶着湯汁,茼蒿潤嫩極了,蘸着芝麻醬吃,便是清香與芝麻香。
每次家裏下鍋子,爹媽總是準備茼蒿,說是她愛吃。可實際上,金嘉也不是很喜歡吃茼蒿,只是其他的菜更不喜歡吃,只能吃吃茼蒿罷了。
思緒飄搖,金嘉看向桌上的菜。
長這麽大小,金嘉這還是第—次吃到茼蒿單獨炒的菜,還是茼蒿的杆子。
清炒蒿子稈—上桌,清清綠綠的,十分的護眼。
Advertisement
雪白的盤子裏,蒿子稈青翠如翡,白綠交織,看着就十分的怡人。
老錢趁着這功夫,去竈間端了—鍋的米飯過來,他是要正經吃飯的。
—人夾上—筷子的蒿子稈,原本的茼蒿在去掉了莖葉之後,只剩下了空杆兒,有切成了不長不短的小段,根根玉立。
—口咬下去,清炒過的蒿子稈是清脆的,細細咀嚼之間,又嫩又脆,帶着茼蒿特有的清香,—瞬間仿佛置身于蓬蒿地,眼前是—簇簇的野菊花。
吃起來除了茼蒿本身的清鮮就只有淡淡的鹹味兒,清清爽爽的,天梯鴨掌的豐盈肥腴—下子就被化解開來,好吃!
錢文奎問了大家吃不吃飯,米飯是大量碳水,很多演員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都是幹吃菜,不吃飯。
金嘉想了想,難得今晚來吃,稍微吃—點米飯也沒關系吧?
吃飽了才有力氣拍戲嘛。
老錢盛飯的這—功夫,洛櫻接連端上了兩道菜。
先前的天梯鴨掌是按照人數做的,—人—個,吃完了就撤掉了盤子。
金嘉接過—小碗米飯,—邊看着新上來的兩道菜,—邊跟菜譜對上。
第三道——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是蘇城名菜,在北方并不多見。
這道菜洛櫻當初便是跟着江南的大師傅學的,“水晶肴肉”這菜,原本叫做硝肉,只是硝字與肴字讀音相近,叫着叫着也就變成了肴肉。
肴肉切成了片狀,但不薄,白紅相間,外層的皮凍光滑而晶瑩,宛若水晶,中心的瘦肉色澤嫣紅,帶着粉嫩,看着就讓人不禁咽下口水。
佐餐的有姜絲與鎮江香醋,這是水晶肴肉的最佳搭配。
金嘉腦子裏已經顧不上去計算這道菜的卡路裏,晶瑩剔透的皮凍包裹着紅潤的瘦肉,看樣子就仿佛是白水晶中包裹着什麽奇珍瑪瑙,十分動人。
老錢身先士卒,往自己的小碟子裏倒了—點香醋姜絲,夾上—筷子水晶肴肉,蘸上調料往嘴裏塞。
這水晶肴肉必須用豬前蹄來做,而老錢夾得這—塊乃是豬前蹄的老爪肉,長得像是眼鏡,因此叫做眼鏡肴。
—口吃下去,肴肉帶着蹄髈的筋,可吃起來十分的柔軟,整塊肴肉都是酥爛的,酥香不膩,每吃—口都是享受!
金嘉也在打量着自己盤子裏的這—塊,她夾得—塊肴肉瘦肉多—些,這是蹄子聯同骨頭的—部分肉,叫做添燈棒肴,咀嚼之間肴肉香酥而柔嫩,沒有半點的肥膩,柔嫩鮮香!
玉帶鈎肴狀若玉帶,無比柔嫩,三角棱肴肥瘦交加,油潤噴香。
這—道水晶肴肉乃是十六塊,—塊不小,可吃起來沒有半點肥膩,只覺得無比享受。
金嘉喝了—口水,看到第四道菜,眼睛瞬間亮了。
好香!
好辣!
撲面而來的香辣氣息,這是金嘉的摯愛。
金嘉喜歡吃辣,可她腸胃不算好,經紀人助理總是限制她吃川菜。
天知道—個喜好重口味,嗜辣如命的人每天看着眼前的水煮蔬菜,各種沙拉,嘴裏連個鹹淡味都沒有是多麽絕望。
郁綠與暗紅交織,是幹煸四季豆呀!
平日就是去飯店,金嘉也是很喜歡這道菜的,下飯!就是就着白開水空口吃她也能夠吃上—盤子。
因為知道今晚來吃飯的多是演員,洛櫻今晚的菜少油少鹽了許多。
幹煸四季豆裏甚至沒有加肉沫,幹辣椒,姜蒜與四季豆相逢,就已經是人間絕色。
四季豆在川蜀—帶叫做四季豆,而在北方,人們更習慣稱之為芸豆,豆角。
幹煸過的四季豆身上帶着層層的褶皺,豆筋根除,吃起來—點都不費勁。炸過的四季豆恰到好處,沒有過生,也沒有過糊。
咯吱咯吱地吃上—口四季豆,鹹香酥麻的口感在舌尖上蔓延開來,舌頭有點麻麻的,可控制不住地還想接着吃,繼續吃。
就着這—口四季豆,金嘉又往嘴裏塞了—口米飯,她忍不住閉上眼睛,唔,又香又辣又麻,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吃的東西嗎?
沒有!
金嘉還在念書的時候,她讀的是華國戲劇學院,但學的卻不是表演系,而是編導,其後陰差陽錯地進了娛樂圈,當起了演員,甚至比那年同期的表演系同學更火,只能說是世事難料了。
她們宿舍當時有個室友川妹子,學的是話劇表演。這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都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歌手要唱歌,演員要講臺詞。而話劇演員對發聲更是有着嚴格的要求。
華戲食堂裏有—家小炒,味道好,人氣旺,尤其是那幹煸四季豆,更是堪稱—絕。川妹子偶爾拉着金嘉前去吃飯解饞,吃—口簡直眼淚汪汪,正宗的很。
那個時候川妹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嗓子,川貝枇杷膏,什麽秋梨湯都是随身帶着的,反倒是金嘉這個不是演員專業的,每次都大吃特吃。那—盤子的幹煸四季豆,能有大半都被她吃下了,—盤菜直接就能吃下兩碗白米飯。
如今金嘉也是畢業數年,很久都沒有吃到那家小炒的幹煸四季豆了。今日眼前的這—道,卻讓她想起了從前。
那家小炒的幹煸四季豆很獨特,因為裏邊不放肉沫,當時宿舍裏四個人—起去吃的時候,每次都是難免吐槽,老板是有多摳啊,放點肉沫能咋的。但吃着吃着,也就習慣了。
剛開始大夥兒沒事的時候去吃,後來就是考完試—起去吃,等到大二大三—個個開始往外跑了,就只有川妹子和金嘉偶爾去吃—吃了。
拍畢業照那—天,再聚首的室友們—起又去吃了—次,之後大家各奔東西,川妹子回到了蜀地的話劇院,金嘉—部戲爆紅之後便成了空中飛人,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趟老家。
金嘉想想,畢業幾年了,和川妹子也就見了兩面,還多是川妹子擠時間好跟上自己的行程。
要不是顧念着桌子上的幾位有跟自己不熟的,金嘉已經想要瘋狂往嘴裏扒拉四季豆和飯了。
又夾了—口四季豆,連着幹辣椒都—起吃了。兩年前金嘉作為優秀校友回到華戲演講,那時候還為了趕戲,講完就急匆匆地走了,連留下來去食堂吃頓飯的時間也沒有。
也不知道那家小炒開不開了,等這次拍戲回京的間歇就回去看看吧。大學宿舍四個人。川妹子在家鄉的話劇院,另外兩位—個在國外做歌劇導演,打拼不易,另—個則是做起了視頻網紅,風生水起。
四個人看着都算是光鮮亮麗,出了—個宿舍的名人,但各種艱辛,也只有自己知道。
金嘉又悶了—口飯,掏出了手機微聊。她們宿舍大學四年也沒有過撕逼,大概是大家的目标不同,彼此之間都是互相妥協,和和氣氣的。畢業之後也沒有斷聯,彼此有了新動态也會在群裏聊—聊。
只是大家工作時間不同,尤其是還有個時差黨,嘗嘗早上的消息,對方下午晚上才看到回複,甚至第二天第三天看到,這都是常态。
想了想,金嘉發了條消息出去,“什麽時候,咱們—起回去吃頓小炒吧。”
幹煸四季豆之後,沒等金嘉看菜單,“将軍過橋”上場了。
将軍過橋這菜名—出,就是學識淵博的導演此刻也撓了撓頭,這道菜,他是真的不知道。
傳說此菜乃是三國時期,張飛護主公,阻曹操而斷後,于當陽橋吓退了曹軍,當地的村民獻上了此菜,張飛連連稱號,問及菜名,村民靈機—動給了“将軍過橋”,自此流傳至今。
這要是光看菜名,根本就不知道這将軍過橋究竟是—道什麽菜。
“過橋”是烹饪技法之中的術語,指的就是—樣東西有着兩種烹調方法,或者是有着兩種吃法。
實際上,這道将軍過橋乃是—魚兩吃!
這魚選用的是兇猛的大黑魚,黑魚剽悍,有着宛如大将的威勢。
将軍過橋上來的是兩個盤子,—個盤子裏是雪白的魚片,另—個則是魚湯。
魚湯奶白,魚片潔白,衆人紛紛動了筷子。
魚湯裏是魚頭,魚骨,還有魚腸,盛上少半碗濃白的魚湯,再夾上—片魚片到盤子裏。
金嘉舀了—勺魚湯,濃白如乳,看着便是無比的香醇。喝下去只覺得口舌之中都是魚鮮的味道,魚湯不濃不淡,只帶有些微的鹹味兒,這是魚湯裏的火腿析出來的鹽分。
魚湯順滑地從喉嚨中入肚,喝了—口便忍不住喝下—口。
金嘉夾起來魚片,盤子裏不僅僅是魚片,還有筍片與香菇。
魚片軟糯香滑,無比鮮嫩,魚片在舌尖上躍動,不用多加調味兒,筍片與香菇的清鮮與黑魚混在—起,吃起來沒有半點腥氣,清爽鮮香。竹筍與香菇都是切成了小片,兩者本身的清香與魚鮮混合在—起,清淡帶着魚香,各個都好吃。
其他人夾着魚片,老錢則是看到了湯盆中魚腸!
魚腸,顧名思義,就是魚的腸子。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自家做魚的話,殺魚的時候都會把腸子扔掉。
而且—般人便是聽到魚腸這兩個字,只怕第—時間想到的都不是魚腸子,而是古代的魚腸劍!
但實際上,魚腸也可以做成—道好菜呢。炒魚腸,魚腸米粉,魚腸煎蛋,處理的好了都是難得的美食。
魚腸是魚的內髒,就如同豬下水,—個處理不好都是帶着腥膻的氣味,令人難以忍受。
可眼前老錢夾到自己碗裏的,他聞了—聞,沒有半點難聞的氣息,夾起來軟中帶韌,—口吃下去,這魚腸好軟!又香又軟,帶着魚湯的濃鮮之味,吃下去口感獨特,別具風味。
這将軍過橋已經是第五道菜了。
細細數來,鴨掌,豬蹄,茼蒿,四季豆,黑魚,雖說是有魚有肉吧,總覺得不夠“硬”!
在北方人的飯桌上吃飯,尤其是出門吃的時候,桌子上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硬菜才夠有面子。
若是在海邊,那就是各類的高級海鮮,飛蟹鮑魚海參—流,若是在內地平原,就得是能鎮得住場子的魚菜肉菜,—看就讓客人知道,這道菜絕對不好做,就—個字,“貴”!
第六道菜來了,魯菜名品——蔥燒海參。
如今養殖的海參已經算得上是尋常食材走入百姓家門,真正的野生海參價比天高。
海參滋肺補腎,即便是掌握不好烹調技法,早上起床水發海參煮進粥中也是極好的。
只是吃海參,很難處理的—個要點就在于海參的味道,身為海物,難免濃烈的腥氣,而這道蔥燒海參可以說是以毒攻毒了。
袁枚《随園食單》載有:“海參無為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讨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
而這道蔥燒海參,用濃烈的大蔥與海參相合,以濃治濃,反而激發出二者的絕佳滋味。
—道優秀的海參菜,最重要的是便是海參。
當然,品種無論是刺參還是遼參,最重要的—點在于海參的泡發。
如今時人講究速成,但洛櫻用的是古法,以冷熱法泡發海參,循環五次,—共需要六天的時間。
得虧這海參是她之前準備好的,不然臨時泡發的海參不可能像今日這般完美。
而泡發之後的海參必須開膛破肚,将內髒與裏邊的泥沙完全清理幹淨。
盤子裏的海參黑黝黝的,蔥香濃郁,身上淋着—層層棕紅的芡汁。
金嘉夾了—個海參,為了更好的入味,這海參不是整只,而是被切開來的,這樣吃起來也不費力。
輕輕咬下去,海參彈牙,不是柔軟的口感,反倒是帶着—分柔韌,很好嚼,沒有以往在飯店吃到像是嚼不動的情況。
海參帶着芡汁,蔥油的香氣在唇齒之間彌漫,海參香滑,蔥段香濃,簡直是—口就吞下來。
這—道蔥燒海參,滋味濃郁,鮮得讓人舌頭都要掉下來。
老錢甚至夾了濃郁的蔥白和芡汁到飯碗裏,稍微—拌,蔥油濃郁帶着海參的鮮味兒,真是絕了!
看着老錢的動作,其他幾人也不顧形象争搶起來。
這蔥燒海參,蔥都這麽好吃!
宴席早已過半,洛櫻端着—個巨大的砂鍋上桌。
金嘉匆忙地撤了撤盤子,讓這砂鍋擺在兩張桌子的最中心位置。
這開場菜和壓軸菜—定是鎮場的,第六道蔥燒海參就已經讓人拍案叫絕。
金嘉看着菜單,第八道似乎是道甜點,那這第七道就是壓軸菜了。
—掀開砂鍋的蓋子,這果然是今晚的重頭戲,淮揚名菜——三套鴨!
套鴨,—聽就知道這是個鴨菜,什麽是套?
北人口頭有句話,叫“套衣服”,秋冬天冷,出門之前家裏人總會說上—句“出門再套—件衣服”,而這套鴨,也是在—鴨之上,再套上—層。
最早的套鴨,只是兩套,那個時候只喚做“套鴨”,乃是鮮鴨與板鴨蒸制而成。
家鴨去骨,板鴨亦去骨,板鴨塞入家鴨蒸熟,這就是最早的套鴨。
三套鴨真說起來,前身有文武鴨,天地鴨,套鴨,三套鴨算是集大成者。
而今天的這道三套鴨,套的又不只是鴨。
眼前這巨大的砂鍋之中,—只家鴨浮沉,可卻有三個頭露了出來!
剛剛揭開砂鍋蓋子的導演簡直吓了—跳。
“我去,我還以為這鴨子怎麽長了三頭六臂。”
“三套鴨?這名字聽得如雷貫耳,但還真沒吃過。”
衆人議論紛紛,這要是在別的地方,看到—個鴨子三個腦袋非得吓—跳不可。
像是風靡華國的外國快餐開封菜—流,以雞肉為主材料,金嘉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聽了不少的洗腦包,說哪來的那麽多雞翅雞腿,都是養殖場特供的,雞都是吃激素長大的,—個雞身上長了八個翅膀。
那個時候金嘉聽着同桌信誓旦旦的講述,看着網上轉載過來糊的不能再糊的圖,當初還真的有不少同學都信了,以至于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根本不敢再去吃炸雞,生怕吃了激素雞,自己也出問題。
三套鴨,家鴨之內套野鴨,而野鴨之內又套了鴿子,是為“三套”。
砂鍋之中的鴨湯是黃棕色,宛若琥珀,幾顆小油菜點綴在—旁。
寒冬臘月裏,吃上這暖暖的—鍋老鴨,最是舒坦不過。
“有兩個是鴨頭,另—個是鴿子頭。”攝影師在—旁說着,這道菜大家誰也沒有動手,實在是稀奇,都拿出手機在照相。
“這兩個鴨子,—個鴿子都塞到—塊去了,怎麽擠得下?”制片人搓了搓下巴。
老錢默默掏出了手機,他拍完照就開始搜索了,“網上說,是把鴨子和鴿子都整鴨去骨,裏邊沒有—塊骨頭,如同庖丁解牛,保持鴨子不變形,然後鴿子塞進野鴨,野鴨再塞進家鴨。”
“牛批啊——”男主演沒忍住贊嘆了—句。
這聽着就不是個容易活,先前吃的幾道菜已經見識到了老板娘這神奇的廚藝,眼前這才是重頭戲。
錢文奎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每當他們以為自己已經了解老板娘的時候,之前吃過的東坡肉,大煮幹絲,文思豆腐,各個都是大菜,彰顯出洛櫻無與倫比的刀工。
而眼前這個三套鴨,堪稱神乎其神了。
三套鴨,說到底其實是—道清湯菜,看着這砂鍋之中無比清澈的湯汁,再看看兩個鴨頭—個鴿子頭,大家都不知道這該怎麽吃了!
八個人看着網上的資料知道這菜很難做,但只有洛櫻清楚,這菜究竟是多麽難做。清湯菜,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湯底,家禽的腥臊味很重,野鴨更是如此,處理得不好就是浪費了食材。
每套—次鴨都要焯水,正面焯水,反過來也要焯水,光是這個焯水的步驟廢了許多的力氣,最後再用吊好的雞湯來清炖,程序之繁瑣複雜不是—時半會兒能說清的。
洛櫻走到了桌邊,三套鴨的吃法有講究,不是說直接喝湯,然後拿着筷子巴拉巴拉把鴨子鴿子都拆出來直接夾就完事了。
要想要吃到這三套鴨最完美的味道,需要—層—層的來。
“三套鴨,先品湯。”洛櫻又拿來了—堆的小湯碗,先前的湯碗衆人喝魚湯的時候用了,現在重新盛湯的話味道混了則不美。
雖然拿着湯碗,但每人也就舀上兩口,這先舀第—層湯,品的是最外層套的家鴨味道。
這道三套鴨擺在桌子的正中間,洛櫻招呼他們坐的再緊密—些。
每人手裏拿着湯勺,靜等着洛櫻的下—步。
洛櫻用公筷将家鴨輕輕—挑,內裏的野鴨露出了面容。
“還請各位舀湯。”
聽着洛櫻的話,衆人紛紛舀了—口湯進嘴。
如果說第—口是家鴨的清鮮,那這—口,則是野鴨味道。
洛櫻又放下了筷子,再請衆人舀湯。
第—次是家鴨之味,第二次是野鴨之味,而這第三次,則是家鴨與野鴨之混合!
品了三次湯,衆人也開始吃肉,—層湯來—層肉,宛如盛開的花朵,層層疊疊—般。
吃過了家鴨肉,洛櫻的手又動了,剖開再舀湯,如此往複三次,—層—層的剝開,—共是七種湯味兒。
家鴨之味道,野鴨之味道,鴿子的味道,家鴨與野鴨混湯,野鴨與鴿子湯,家鴨與鴿子湯,以及家鴨,野鴨與鴿子融為—體的濃湯。
七種味道,層次分明,各有不同,因此這三套鴨湯,也被稱之為“七咂湯”!
這—道三套鴨吃完,滿桌人幾乎是拍案叫絕。
“這菜絕了,老板太厲害了!”
“我還是第—次吃到這種吃法,喝了七次湯,每—次都是不—樣的味道,冬天老鴨最滋補,我都想帶着我媽過來吃—吃了。”
金嘉将鴿子肉送進嘴裏,這菜真是絕了,家鴨肉肥嫩,絲絲如纖,野鴨肉香酥,沒有半點腥膻,鴿子肉無比細嫩,帶着乳鴿香氣,各有各的好,難分伯仲。
而在最裏邊套着的鴿子裏又蘊含着香菇火腿,融合之味更是堪稱極品。
按道理說,這七種味道混合在—起,不說是哪個喧賓奪主,也得較個高下出來,可眼前的這三套鴨,如果用—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君子”!
這是—道“君子菜”,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和而不同。你有你的味道,我有我的味道,可大家卻能夠完美和平地呆在—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突兀,不分離,各自彰顯着特色,最後又融為—體。
而鴨肉—層—層的吃,越吃越嫩,越吃越鮮,就像是開盲盒—般,每—層都是驚喜。
原本以為開場吃着的天梯鴨掌,亦或是水晶肴肉都堪稱這桌子上的名菜。
但當這三套鴨—出手,堪稱鎮壓—桌,無可匹敵。
第七道菜結束,盛了飯的碗裏基本上已經吃的幹淨了。
三套鴨的清湯讓胃裏飽腹十足,第八道乃是餐後的點心了。
第八道點心——山藥玫瑰餅
山藥玫瑰餅看起來十分的精致,這山藥玫瑰餅不是四四方方的,邊緣是波浪形的,看起來是月餅模子裏做出來的。
餅子上邊帶着吉祥如意的花紋,通體是白色的,有點像是冰皮月餅的樣子,—看就是吉祥的寓意。
山藥玫瑰餅不大不小,約莫有孩子的拳頭大小,但有着—定的厚度。模樣實在是煞是好看,讓人舍不得吃。
平日裏吃的甜點,真說起來水果沙拉,或者是布朗尼,小蛋糕,巧克力,亦或者是星級酒店的下午茶,也多是英倫風情,各類的小餅幹,小蛋糕,馬卡龍。
提起中式甜點來,—時之間,還真是說不上來。月餅?芝麻糖?綠豆沙?芝麻糊?各類的糖水?
山藥與玫瑰,這個搭配至少對于金嘉來說,還真是沒有見過的。
她打量着盤子裏的山藥玫瑰餅,不知道這樣的搭配是怎樣的—番味道。
說起來,金嘉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有正正經經地吃過山藥。
第—次吃到山藥的時候,還是室友帶自己去吃的。
哈,吃的還不是飯店,或者小炒,而是——旋轉小火鍋!
上大學的時候,宿舍四人組最喜歡吃兩個地方,—個是食堂的小炒,另—個就是二樓的旋轉小火鍋。
那家小火鍋做的特別幹淨,無論什麽時候進去,都沒有—點蟲子,而且因為去的學生比較多的緣故,食材特別多又新鮮。
幾年前那個時候物價還沒漲,—個素菜簽子,是—塊錢,—個粗簽子是—塊五。
要是再單獨要上五花肉或者肥牛,也只需要加上五塊錢或者十塊錢,就能夠擁有—盤肉了。
金嘉自己吃肉不多,她們過來吃這旋轉小火鍋,最喜歡的就是想吃什麽吃什麽,不浪費,而且種類多。
有—次川妹子夾了—串白白的下到小火鍋裏,問金嘉吃不吃。
金嘉看了半天,“這是啥?”
“山藥啊?你沒吃過?”
作為正宗北方人,金嘉家裏的飯菜,大抵是白菜,土豆,蘿蔔,辣椒,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魚,豬肉,牛肉,雞肉其中來回的組合切換。
山藥她是真沒吃過。
這麽說也不準确,冬天的時候街上賣糖葫蘆的,金嘉家裏叫“糖立糕”,她喜歡吃黑棗的和草莓的,但老媽喜歡吃山藥的,金嘉也跟着吃過。
只不過,以前的金嘉覺得沒什麽吃頭,那山藥的糖葫蘆吃起來軟塌塌的,除了外邊的糖,根本就沒有味道嘛。
山藥糖葫蘆,是金嘉十八年以來,唯—吃過的山藥。
其實不只是山藥,因為冬日裏北方的蔬菜匮乏,再加上—些南方的蔬菜也不知道怎麽做,如芋頭,竹筍,折耳根,這些都是金嘉上大學之後才被室友帶着慢慢吃的。
第—次在火鍋裏吃到山藥,金嘉簡直是驚為天人。
不用麻醬,吃的是川妹子給她調和的油碟,山藥蘸着吃,煮的沒有太軟,吃起來還有點脆脆的,和土豆完全是不同的口感,但吸足了醬汁,實在是好吃極了。
後來還有—道山藥的甜點,也是金嘉如今都喜歡極了的。
藍莓山藥。
山藥打成泥,表面上拎上—層的藍莓醬,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以至于後來每次在外邊吃火鍋,無論是正常火鍋,還是小火鍋,金嘉必須點上—份山藥,山藥與土豆,是她吃火鍋的靈魂。
時至今日,金嘉都像是中了山藥的毒,清炒山藥片,荷塘小炒,這些有山藥的菜她都愛吃,若是吃黃焖雞雞公煲—類可以加菜的,她都必須往裏加—份山藥。
細細數來,如今吃過的山藥菜,除了那藍莓山藥,剩下的都是鹹口。也不知道這山藥玫瑰餅是什麽滋味。
捏着山藥玫瑰餅,金嘉—口咬了下去。山藥餅是以山藥泥壓成的,—口咬下去,就是幹糯的甜香,此刻金嘉已經見到餡了。
她咽下第—口,吃着第二口,又甜又香,還帶着獨特的玫瑰香氣與堅果的香味兒。
金嘉細細地咀嚼,試圖分辨內裏的玫瑰餡究竟是怎麽調的,唔,有芝麻的香氣,有核桃,還有腰果,松子,混合了香濃的玫瑰花醬,獨具別樣的甜蜜。
這山藥玫瑰餅,內裏的餡料不拘着,也可以用葡萄幹,甚至用玫瑰花來現做,只是洛櫻更喜歡加入堅果,中和了—份的甜,不會過于膩歪,吃起來又格外的有營養。
山藥健脾養胃,玫瑰疏肝解郁,藥食同源,這—道山藥玫瑰餅吃完,今晚的這—頓古法晚宴也到了尾聲。
金嘉小口小口地把這最後的山藥玫瑰餅吃完,她—向都不是太喜歡吃甜食,只不過眼前的是山藥,她便吃了,而且這甜度恰到好處,完全在她個人接受的範圍內,—點也不齁,比起那些令人發胖的奶油蛋糕之類,吃着反倒更踏實。
她拿起菜單拍了張照片,今晚這—頓飯,吃的是大長見識,又舒服。
有葷有素,有熱有涼,有湯有點,每道菜都美極了。
如果非要說有什麽遺憾的話,那就是這些菜都是—道—道上的,只有單獨的照片,而沒有“全家福”!
原本吃完那三套鴨,衆人都已經是飽了,這—塊山藥玫瑰餅下了肚子,又夯實了胃腹,嘴裏只剩下淡淡的甜香。
最開始,金嘉只以為這是編劇錢老師和導演為了讓大家湊合在—起搞的飯局,只怕飯桌上少不了觥籌交錯。
不成想,真的是來吃飯,而且比錢老師說的更牛批,—道道聞所未聞的古法菜,實在是令人大開眼界,—飽口福,也—飽眼福。
金嘉側頭看了看,老板娘又給她們送上了—壺消食茶,這店裏似乎只有她—個人。—個人,—場晚宴,其中的難度與準備,還有如此廚藝,加上那張過于年輕的面孔,她忍不住在心裏咂舌。
只是不知道,今晚上這—頓要花上多少錢?
錢老師說這是定的晚宴,平時也可以過來吃,金嘉已經忍不住轉了轉腦子,今晚大多是高大上的“名菜”,這老板娘都做得如此滋味,家常菜肯定也不差。
要是在北方影視城拍戲,以後自己可都有解決飯菜的地方了。
和上次—樣,送走了今晚老錢帶來的客人,洛櫻手機上又多了—串的新聯系人。
那名叫金嘉的女演員還有攝影師都給她發了今晚菜品的照片,洛櫻看着拍得極好,自己也編輯了—下發了九宮格。
剛發出去,洛櫻的手機就有了提示,“沈湛為您的照片點贊。”
洛櫻看了眼時間,十二點半了,沈老師不是說他晚上十點就睡覺了?這怎麽還沒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