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落葉
神仙谷,日暮西斜,紅日半落。
一名看上去已過而立之年的灰白色發色的男子負手立于山中木屋前的枯樹下。
男子左右間上各歇着片黃色落葉,由此可知,此人應是已站立在那一動不動的有一段時間了。
這時男子身後的木屋吱呀一聲門被打開,從屋內走出一名十二歲左右的清秀少年。
少年手上拿着件披風,看樣子是擔心那樹下男子這才出來送披肩的。可待他走到男子近前,他卻又停住了。猶豫再三之後,他輕聲開口詢問:“師父,日落了,這天馬上要轉寒了,您要不要先進屋去?”
“再等等吧,要知道這落日将要落盡之前的光景最是好看,”男子忽而嘆息一聲,“只可惜——”
少年徒弟見他師父又要傷悲,臨時打斷道,“師父喜歡看,那便多看會就是。只是徒兒擔心師父的身子,是以拿了件披風過來,師父可要徒兒為你披上?”
男子聞言回過頭,看到下他手上的披風,遂伸過手,“給我吧。”
少年将之遞出,男子接過後,将披風抖了抖這才披上,系上領口,而先前那兩片落葉亦随着男子的動作從肩上落下,慢慢旋了幾個圈後,落于地上。
男子将領口整理好後,注意到少年的呆愣,遂順着他的視線看了過去。
他本以為能讓平日裏守禮、進退有度的弟子失态的定是什麽稀罕物事,待看清,才發現那只是些尋常的落葉。
落葉,早來便有一葉而知秋的說法,然而更多的卻是某種莫名的難以言說的無根飄零之感。男子想到這,忽地想起了少年身為孤兒的身世來。
有些擔心是這落葉引發了小徒弟的傷心事,是以男子不由得走到少年身前拍了拍他的肩,關懷的問,“安然可是想起了什麽不好的事,才這般出神?”
少年聽到近距離的聲音驚覺回神,忙搖搖頭,“沒有的,弟子并沒有想起什麽。只是,”少年說着再度看了那落葉一眼,“只是方才看着這落葉從師父的肩上落下的那一幕,确實是心裏起了些莫名的感觸。就因這莫名的感覺,徒兒這才進入了之前的發呆的狀态。可現在,若要徒兒說說那具體的是何感覺,卻是不能了。”
“好,好好,好啊。”男子聽完少年的話,突然大笑着連贊了幾聲好。
少年不明所以的看着男子,等待他的解釋。
“安然可是不明白為師為何大笑?”
少年點了點頭。
“這個啊,要從這天和地說起。”男子邊說邊朝枯樹旁的石桌那邊走去。
少年緊随其後。
待在墊着暖暖的絨墊的石椅上坐定後,男子面朝着馬上要落下的夕陽,對着身旁的少年道:“自古,人們都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溝通天地。小然,你知道人們為何那麽癡迷那般嗎?”
少年搖搖頭。
“你方才進入那種發呆時後的情狀,你還記得幾分?那時心情是喜歡還是讨厭?”
少年努力回想了下,“算不上喜歡或是讨厭,就是一種給人感覺特別平靜,特別安寧的感覺。”
男子笑着點點頭,“錯不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入定之感。”
“入定?”少年睜大眼,“師父,那不是那些神仙志怪的野史裏面的修仙的道長們才會有的說法嗎?”
“錯了,”男子搖搖頭,“這入定是一種知禮聞道的代換說法。文以載道,朝聞道而夕可死矣,都是由此引申而來。”
“可是,”少年有些迷糊的看着自家師父,“您說的這些,不是要活很久,至少五十而知天命的時候,才能領略一二的嗎?”
男子搖搖頭,“智慧,與人的年齡無礙。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所以寺廟裏的得道高僧,往往會收一些有慧根的幼子繼承自己的衣缽。”
“可是弟子——”少年還要再說什麽,男子卻伸手阻斷了他的話。
“要弄清小然你是否有慧根,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
“方法?”
“恩,只需小然你回答為師一個問題便好。這個問題就是,”男子說到這,将視線從落日上收回,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小徒弟,“若有朝一日,為師先你而去,留你一人在這山上,你會如何?”
少年微愣,“師父為何這般說辭?可是——”
“不,我的身體并未有恙,你無需顧慮太多,只管直言你心中最真實的感覺便好。”
少年見男子執意要他給出一個回答,無奈,便只好閉上眼想象了下男子說的畫面——
半晌,少年張開眼。
“如何?”
“師父,徒兒,徒兒的情緒似乎——”
“一派平和是不是?”男子笑着看他。
少年遲疑的點點頭,“是的。很平靜,和之前看到那片落葉從師父的肩上落下時一樣。可這是為何,師父?弟子,弟子明明是很喜歡師傅的!”
“傻孩子,”男子伸手撫了撫少年的頭頂,“這就是天生慧根,愛花愛草,愛這天地萬物,卻不以物喜而喜,不以物悲而悲。”
“弟子不明白,”少年搖搖頭,“若您逝去我都不會悲傷的話,弟子不就是個無情之人嗎?”
男子沉吟了下,這才答道,“你還小,不能懂這‘大愛無私’的話語的含義。等你以後長大,見多了,聽多了,便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了。”
少年見男子無意再說,便懂事的點了點頭,“師父這是要進去去了嗎?”
男子點點頭,“是啊,時辰不早了,我的醫術才寫到一小半,要加緊才行。進屋去吧。”說完男子錯開身,率先朝屋前走去。
“師,師父——”少年突地顫抖着聲音叫了聲。
男子聽得他聲音裏的驚懼,以為他遇到了危險,迅速回頭——
卻只感覺到一股溫熱的微風,夾雜着淡淡的桃花香氣,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