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八
若是有人從你小的時候就喜歡給你講故事,那些也沒什麽情節,主要內容也大同小異,不過就是描述一個人吃了個果子。問題是那人把果子講的無比誘人鏡花水月世間難尋,如今,那故事裏的果子擺在你面前勾引你,少年你吃是不吃?
老太監說過淩因玄在辛卯年安王大捷的慶功宴那一天是做了些傻事的。所謂傻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不過就是上去小小的親了一下這個聽了許久的故事裏的主角,看看他會不會有先生說的那麽有趣的反應。
有人酒後失德,有人酒後亂性,也有人酒後把自己賣出去還呵呵笑的,喝了酒的小侍郎管不住嘴,開心的把自己的事情當話本子一樣講了出去,話中愣是離不開自己那個不靠譜的師父。比如說那個總喜歡談些情情愛愛其實卻根本不是情情愛愛的師父,比如說他被師父帶着看的那些話本子裏他記憶深刻的段子,比如說小的時候師父讓他講的那個神奇的條子,比如說,“你那幾本假賬是先生讓你做的麽?”
話說到這裏,小侍郎似乎是被自己驚到了,面上卻留着一副醉酒後的惬意與懵懂。
“不是假賬。”話說着說着又說到了安王的卧室,封逸傾擺出了王爺的架子,不由分說的把少年郎摁進了紅紗帳。
少年仍然懵懂着,眼神裏卻好像多了一份如釋重負,飄飄的幔帳讓燭光顯得更加昏黃,王爺為少年解開了外衫,動作溫柔地像是蝶翼拂過花瓣。
然後,王爺更溫柔的給強撐着醉眼的少年掖好了被角,又像是玩笑一樣親了親他的額角,之後自己搭了個薄毯在外側合衣睡了。燈光迷蒙中,有人睡的香甜,有人睡的燥熱,還有人睡不着,恨恨的只想要揉碎那燈光。
在之後,安王爺不知在禦前說了什麽,小侍郎就被調到吏部了。
再過一年發生了件大事,太後殁了,帝甚哀,至于染疾。
病好後,帝王立了太子,不是皇後生的太子,不是傅貴妃生的安王,卻是吳貴妃所生的八皇子,年方八歲。
随後,朝中的暗流就亂了。
問題是,小侍郎的心也亂了。慶功宴一晚之後,小侍郎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喜歡安王了,被無賴師父教出來的徒弟自然正經不到哪裏去,天天對安王變本加厲地死纏爛打,好幾次還找到機會把自己包裝好送進了安王的床帳。
話本子裏的君子都十分把持的住,風流的王爺卻不是這樣,王爺原本只是想吓一下這個胡攪蠻纏的師弟,假戲成了真不說,自己心裏還真生出了就這麽退出奪嫡一了百了的念頭。
這個念頭表現在朝堂上時,有人就坐不住了。
你看,支持安王的徐家會肯讓他走麽?本來,徐欣然出嫁只是徐家的示好,若是安王不争氣,她随時都是棄子,但嫡系的徐離塵的在安王出征歸來的交好卻是說明徐家把自己賭給了這個三皇子,既然賭上了身家,自然舍不得此時安王離開。
當然,如今的徐家在安王面前其實是不足為懼的。可惜最舍不得安王離開的,卻不是徐家,甚至也不是為他謀劃許久的愛寫男風話本子的老師。
而是帝王。
梅園那時還不叫“疏影”,帝王為表孝心曾給母親建過這麽個園子,那日百官宗室皆攜家眷祭拜,安王和這個淩侍郎卻鬧出了醜事。
事情起因就是徐氏送的茶,加了些助興的藥,帶着帝王和吳家的推波助瀾,像業火一樣灼燒到了安王的身上。
白日宣淫之事,若是平常帝王估計笑笑也就過去了,奈何碰在了祭拜太後的這日上。于是,明知是被人陷害,帝王還是當場罷了淩因玄的官位,只等祭日一過就把人押入天牢。
安王此時的本事,其實能保住他的,但最後他沒有,只是把這件事當成遺憾留在心裏。你看,最後醉了的人也不是他。
而在封逸傾稱帝後,他難得的閑暇全給了自己的胡思亂想:若是真有黃泉,那少年估計會一直等着他,直到他走來了,悔過了,就意氣昂揚的來一句——
小文人沒什麽本事,淨給天家添笑話,我不及你皮糙肉厚,膈應你一輩子,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