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七
封逸傾和他父皇達成一致的事情,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有人知道了還不如不知道。第一種人大概是些一開始就在內殿侍奉的太監,第二種人則以只想削弱世家而不求根除的徐離塵為代表,第三種人只有一個——猜中了事情真相又不好好和人說的帝師。
帝師沒有說這件事,卻為大徒弟和徐離塵編了個纏綿悱恻的故事,一邊不敢給別人看,一邊卻忍不住找人欣賞,于是當時一雙大眼睛還很單純的淩因玄就首當其沖了。
所以淩因玄聽到的安王是另一番模樣,因為喜歡一個不喜歡男人的男人,先是娶了人家的妹妹以解相思,發現這樣也無濟于事之後,憤然前往沙場,一去十年,還暗中計劃拔除世家以徹底囚禁所愛之人。
後來,淩因玄發現,世間不僅是師父信誓旦旦說的那些情情愛愛,更多的是欺瞞,背叛和利用。問題那時淩小侍郎已經徹底抽不了身了。
若是淩因玄多一些對師父的好奇,至少想辦法看看師父的字寫什麽樣子,估計就不會那麽傻了。還記得淩小狀元曾在破客棧受到一張字特別醜的紙條,上面一句特別蠢的話——“你醉了,自己摔倒了。”
帝師的高人風範裝的太好,淩因玄實在沒往他身上想,若是知道這條子是自己先生留下的,淩因玄對它肯定會有一番深刻的想法。
帝師倒不是和這個徒弟共創了一套密語,但帝師若說你喝醉了肯定不止喝醉了這麽簡單。喝醉了是什麽狀态?帝師以大徒弟為主角小徒弟為唯一讀者的自寫話本子裏有這麽一段話:
情則如酒,酒不止情。
解酒消愁的人很多,借情消愁的人也很多。世人往往釀不出那麽醉人的情,于是總愛往裏加點其他東西。而喝酒的人呢,開始覺得自己醉了,不過微醺,還是能救回來的。知道醉了還要喝酒而把自己搞得頭破血流,說明你也成了釀酒的人了。
最初釀酒的人,如今成了品酒的人,釀酒的心思就會淡了。
你醉了,他沒醉,傷的是誰?
不過,這個條子也只是暗暗提醒淩因玄不要過于相信安王,畢竟是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帝師本以為安王品行不像表現出來的那樣好,至少也不會殘害同門。
可人若下定絕情的決心,喝一杯酒也就能把自己糊弄過去了。何況淩因玄還把事情做得那麽想讓人虐一虐,這一虐吧,就過頭了。
徐離塵把淩因玄腦袋砸破的一晚上,借着機會的淩小侍郎着實從安王的書房裏翻出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卻實在吓人,淩小侍郎看完之後,就直接開始捏造自己的自己的渎職了。
淩小侍郎看了什麽,無非是幾分戰報和幾本賬本。
戰報是秦關之戰的戰報,之前之所以有安王自請出征,就是因為馮将軍在秦關敗得太慘。過了秦關一路平原,秦關若失守,京城也将不保。
這份戰報并不是很正式的東西,明明沒幾個字卻把淩侍郎看的心驚膽寒。
“末将幸不辱命,秦關一戰,兵士多損傷,然此役大捷。”
淩因玄突然想起那時老師還在教他認字,有一天神神叨叨的讓他寫了一個條子,寫完後沒多久條子上的話就應驗了,現在看看卻另有文章。條子的內容倒是比那份簡報還簡單——“秦關一戰,必敗。”
賬本卻是有關兵部糧草的,糧草由吏部派送完之後未防克扣,兵部自己也會有賬目,這賬目自然是兵部尚書管的,平時這賬目真是可有可無,估計尚書也不會細看,但若要定個罪什麽的,卻不難拿這個做文章。
想起了老師寫的那個似真似假的話本子,裏面的主角情深的可以,這種話本子的看點雖然是一段接一段的纏綿,但奈何故事裏被描寫的情深情傷的,卻全是這個做假賬本的安王。這麽想想,淩小侍郎卻全沒了旖旎心思。
你醉了,他沒醉,傷的是誰?
“這孩子的狀元不是白做的,雖然他小的時候傻得很,差點被自己的姨娘推到枯井裏摔死。但這一跤到底沒摔成還讓他得了我這個師父不是?我教他那麽久他自然是不傻了,但現在想想還不如讓他摔死痛快些。那時他死了我看不過還能順手給他報個仇,現在呢……
“陛下啊,您瞧瞧現在吧。”帝師笑了笑,明明沒講完故事,卻擺擺手讓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