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貞寶二年
九月裏,金桂飄香,雖然西宮裏沒有桂樹,但從西花園裏傳來的陣陣香味,還是浸透了整個宮闱。
看到常貴領着一群人過來,站在飛霞殿外等候的紅玉笑着迎了上去。
“常公公,您老人家可來了,娘娘一早就打發奴婢出來候着您呢,您要再不過來,奴婢可就要像書上說的一樣,望眼欲穿了!”
“不敢,不敢,老奴該死,竟讓娘娘差姑娘候老奴,都叫這幾個不聽話的小崽子們鬧的,要知道姑娘在這兒候着,老奴怎麽也得一早趕來啊!”常貴彎腰颔首,低眉順目,一臉恭敬,“只是選幾個奴才,也不曾想娘娘竟這般看重,還特特打發了姑娘來候着,到是委屈姑娘了。”
紅玉臉上笑得越發歡了,“常公公這是哪兒的話,哪有什麽委屈不委屈的,這都是我們做奴婢的本分。況且常公公您是宮裏的老人,如今皇上初登大寶,我們随娘娘遷入宮中,凡事不懂規矩,還要靠公公您多照應着呢,奴婢在這兒候着您老人家也是應該的。”
她頓了頓,又說道:“此次是皇上登位以來內宮初次選侍,娘娘體恤我們下人,一心想選幾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好為奴婢們添幾個幫手,也省得以後再來的新人調|教起來麻煩,所以到愈發慎重起來。只怕公公您見慣了場面的,還要見笑呢!”
“死罪,死罪,老奴豈敢笑話娘娘,蕭主子向來寬厚仁愛,體恤下人,這是連先皇都稱贊過的,姑娘們跟在娘娘身邊,也是有福之人!”常貴的态度越發恭順,從紅玉眼中看去,竟只能看到他低首處的白眉毛。
老狐貍!
紅玉心裏咕哝着,雖然才入宮不久,但常跟在蕭主子身邊,宮闱之人她也算見得多,聽得多了。難怪娘娘曾言,內宮當差的人,越老越成精,尤其是那幾個身歷幾代的老太監,內宮的嫔妃哪個都別想從他們身上讨着好。
對于後宮的紛争,那幾個人精子向來是無事靠邊,不攪混水,因着他們在面兒上從來不偏向哪個嫔妃,所以幾任帝王反到愈發信任這些個老人。
還是娘娘英明,知道一次兩次是打動不了這些個老太監的,紅玉邊領着常貴走進飛霞殿,邊在心裏琢磨着主子先前說過的話。快進內殿時,她對常貴說道:“常公公,您老先在這兒等候片刻,奴婢進去通報聲便來。”
常貴低首稱諾,紅玉便轉身進了內殿,不一會兒工夫,便見紅玉與另一個年紀大些的宮女走了出來,那個宮女向常貴施了個禮,然後便與紅玉一路笑着将常貴領入了飛霞殿內殿。
殿內雖然也是雕梁畫棟,但擺設卻并不很華麗,兩側香爐內的縷縷檀香,讓整個內殿都顯得格外莊重沉靜。此時在殿內正前方坐着的,不僅有蕭貴妃,還有蕭貴妃之子——五皇子聞牧。
“老奴常貴給貴妃娘娘、五皇子請安!”常貴連忙跪拜,他身後的一群人也跟着跪拜下來。
“起來吧,還勞煩公公親自領人過來,這些便是今次充宮的人了吧?”看到常貴身後一群半大不小的宮人,大的不過十二三歲,小的最多也不過七八歲,蕭貴妃問得甚是平和。
Advertisement
“回娘娘,這些正是此次選出來的內侍,男女各八人,最大的十四歲,最小的七歲,”側頭看了看身後跟随的一幫孩子,常貴繼續說道:“這些都是老奴份內的事,不敢稱勞煩二字,此次選出來的孩子都還算的上伶俐,娘娘看可還稱意?”
蕭貴妃沒有答話,反是問道:“其他主子那兒,人可都送過去了?”
“這個老奴到不是很清楚,老奴只負責皇後娘娘和蕭娘娘這邊的人,不過,想來各宮的人現在應該差不多都送到了。”
聽到常貴說只負責皇後和飛霞殿這邊的人,蕭貴妃的嘴角不禁微微揚了揚,站在她身邊侍侯的一個嬷嬷見了,便笑道:“常公公過謙了,公公是司禮監的總管,這管人方面的事還有誰能比公公清楚,公公親送過來的肯定都是伶俐的孩子,我們娘娘哪有信不過的道理,肯定都是稱意的。”
“姑姑謬贊了,能得娘娘的喜歡,便是我們做奴婢的福氣!”常貴低着眉,卻面上帶笑。
蕭貴妃撫了撫坐在他身邊的聞牧,突然嘆了口氣,道:“常公公,說句實在話,其實本宮也不在乎多這麽幾個人服侍,身邊有幾個常跟的人侍侯着也就夠了,這宮裏人多了反而見着眼亂心煩。那些個下人,只要他們心裏有個主子,能盡心稱職也就罷了,伶俐不伶俐,聰明不聰明的到在其次,只是……”
常貴在下靜靜立着,并不多話,只等着蕭貴妃把話說完。
蕭貴妃似是無奈地看了一眼坐在她身旁的五皇子,接着又說道:“公公也是知道的,本宮這孩兒,天性頑劣,以前便沒少得他父皇的罵,只是當初皇上未登大寶,牧兒即便頑劣,便也只比尋常百姓家多得他父皇幾句教訓。可現如今,咱們身在宮中,規矩不比以前在親王府的時候,本宮也不求這孩子以後能有多大的宏功偉志,只求他能平平安安的外封個親王也就夠了。只是,這孩子若是性子不改,長此玩鬧下去,只怕連這個都是要人操心的。”
見自己說了一番話,下方的老太監仍只是垂頭拱手,蕭貴妃用手帕輕按了按鼻尖,繼續道:“此次充選宮人,與其說是為我,到不如說是為着五皇子,我只望能挑個機靈一點兒的孩子放在牧兒身邊做近侍。也不要他能怎麽規勸着牧兒,只想能有個機靈的人,多變些法子讓牧兒少做些惹他父皇生氣的事兒。聽說這次充選的孩子都是經過公公手裏親自調|教過的,想來公公對此再是熟悉不過,還望公公能幫着挑個适當的人,也當是幫我這個做母親的一個大忙了。”
“娘娘這是哪兒的話,真是折煞老奴了,娘娘的吩咐老奴敢不從命?”
蕭貴妃雖語氣平和,但話中卻不乏威儀,那最後幾句話更是用平常母子的親情動人,讓即使是在這宮中老到成精的司禮監大太監常貴也難有拒絕之理。
常貴轉身對身後那群小太監中個頭最高的一個說了幾句話,便見那個小太監行了個禮,慢慢退出內殿,然後便轉身一路小跑着出了殿門。
“回娘娘的話,其實這班小子們大體都差不了多少,不過,娘娘既是為了五皇子選近侍,那少不得要找個拔尖的。老奴那到是有個孩子,名喚常秀,原也不見得比旁人聰明多少,許是因為在宮外讀過幾年書,行為應對上到也進退有度。他雖不是這班小子中年紀最大的,不過卻是最沉穩的一個,安排在五皇子身邊應該也還恰當。”
常貴低眉順目,繼續說着那個小太監的由來:“老奴本想把那孩子收在身邊,調|教幾年,等年歲大了,懂了規矩,開了眼,留給皇上用着,不過,娘娘既是開了口,又是為着五皇子,皇上向來最是重視皇子們的教養,撥個奴才過來,還是使得的。只是因着配到各處的宮人人數都是定額,若娘娘多要了個人,怕是犯皇上忌諱,壞了宮中規矩,皇上那兒若是知道了,老奴這裏也不好交差。所以這次的小太監只能給娘娘先換着,卻是無法多給了,趕明兒等這次充宮完了,老奴再找個機會給娘娘把人補上,娘娘看可還成?”
聽到這小太監是常貴原打算調|教好了給皇上用的,蕭貴妃目光微閃,随即便笑着颔首道:“就照着公公的意思辦吧,公公向來是個貼心的,你的主意總不會錯的。看來這個孩子甚得公公歡心,竟是随了公公的姓。”
正說着,先前那個跑出去的小太監又跑回了殿裏,只是,身後卻并無人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