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
沈柏帶着王家兄弟來到後院,這時沈侯夫人崔氏坐在寧老夫人下手,正在說晚宴的事雖然招待小輩,可是王家的人也不能馬虎,尤其王家老夫人還是她遠房表姑。
這邊王家兄弟和王家二媳婦寧筱桐一起拜見老夫人,早有仆人把禮單送上,寧老夫人簡單的翻看一下說:“你們小輩過來就行,不用這麽客氣。”簡單的客套之後王家兄弟辭了寧老夫人和崔夫人,跟着沈柏去前院書房,寧筱桐留下跟兩位老夫人聊天。
寧筱桐跟寧老夫人碰巧同姓,前者是世家大族出來的女孩,後者是朝代更替時的新興貴族,寧老夫人的祖上是武将跟着□□打天下的人。
寧老夫人笑着吩咐身邊的丫鬟:“你去把她們幾個年輕的叫過來,陪着桐娘聊天。”丫鬟們分兩路分別去徐櫻和李月寧的院子找人,其實那邊早都收拾好等消息,只有沈卿不知道詳情,三位嫂嫂早就知道今天是給她相看的日子,他們兩個小的回京的路上都見過,這次主要是家裏人相互的看看。
收到傳話分別帶着丫鬟婆子們趕往福壽堂,一行人進來問安後,崔夫人給她們介紹寧筱桐,李月寧提議去花園轉轉,大家紛紛起身跟老夫人告辭,崔夫人也跟着一起出門忘正院去,廚房的管事早就等在哪裏請示晚上的菜單。
往花園去的路上李月寧主導她帶着陶依陪着,徐櫻則落在後面沈卿默默的走到她身邊,這樣前面三個人有說有笑,後面兩個人小聲的聊天,沈卿多數的時候都是在聽,都是徐櫻在說兩三歲的孩子如何可愛。
盛夏的午後太陽很大,李月寧帶着大家直奔湖邊的涼亭,那邊早在她們去福壽堂的時候就安排人過來布置。
臨水的亭子微風吹過,這還是李月寧剛嫁過來的時候,沈卿給出的主意,在湖邊建了一個冷暖兩用的亭子,冬天裝上門板亭子下面建了地暖,夏天把門板拆下裝上紗幔。
大家入座後有丫鬟們開始上茶果,游園活動直接變成茶話會,互相都帶着家裏的囑咐來的,寧筱桐聊天的時不時拉着陶依把話題拐到沈卿身上,李月寧和徐櫻也拐彎抹角打聽王家和王柷的情況,沈卿在剛坐下沒多久被寧老夫人派人叫回去。
四位年輕的已婚婦人聊天沒有了沈卿這個小娘,大家的話題就沒有那麽隐晦,直來直往的放開話題,徐櫻只是按照家裏祖母的要求做完,至于沈卿嫁給誰對她沒有什麽影響。
李月寧跟寧筱桐非常聊的來,不過李月寧可不想直接把她喜歡的小妹這樣随便給外人,打定主意有空去王家看看,好好觀察一下這個叫王柷的小子,可不能因為家世把小妹一輩子的幸福搭進去。在坐的陶依跟李月寧的想法出奇一致,兩人分別坐在寧筱桐兩邊,一句頂一句的問話讓對方來不及多思考,很多話就脫口而出。
聊了将近一個時辰後大家都口幹舌燥,紛紛拿起茶杯和水果解渴潤喉,徐櫻身邊的婆子過來小聲的說:“大娘,小郎醒了在找您。”陶依聽完點點頭跟其他人告罪,起身帶着丫鬟仆婦們離開。
就只有李月寧這個主人,她提議一起去轉花園,讓江南來的人看看京城的風光。
她熱情的介紹花園的每一處景致,寧筱桐非常認真的聽偶爾還有提問,陶依跟在她們後面默默的聽着,偶爾參與一下話題。
沈卿這邊回到福壽堂陪着堂祖母聊天,寧老夫人很隐晦的和她說起,這個年紀到了該看親事的時候,家裏最近正在給她想看,有沒有遇到喜歡的人。
Advertisement
聽完老夫人的話她有些懵,這才十二歲放在前世也才剛剛上初中的年級,這還不小要到定親的時候,說實在的沈卿從內心有些抗拒結婚的事,前世被渣男傷的不輕。
可這個時代的人都要結婚,年齡超過十八歲還未婚家裏要繳納高額的稅費,真的很難有人不結婚,和離或守寡作為單身的女性就不在繳費範圍。
沈卿暗自嘆口氣想:還是努力賺錢吧,結婚遇到個大豬蹄子類的就各過各的,将來不管如何只要手裏有銀錢一切都不是事,過的不幸福就帶着銀錢去莊園獨自過日子。
思維發散的時候寧老夫人看着她,一臉慈愛的笑容看着沈卿,實在是這個小丫頭的反應實在跟家裏其他小娘的不一樣,這一臉各種表情閃現不知道在想什麽。
好半天沈卿從思緒裏出來,又挂上常用的微笑說:“堂祖母,只要您和堂伯母覺得可以,大哥同意我都行。”寧老夫人只當她在害羞,沈卿的內心是沒有人能理解,來着未來社會大齡剩女的想法。
再說沈家兄弟帶着王家兩兄弟聊天,以沈家大伯為首的考教王柷的學問,沈聞又時不時突然問一句無關的話打亂他的思緒,沈辰在旁邊仔細盯着他的一舉一動,從各種細微的處觀察人品,相比他來說哥哥王梓就輕松多了,有沈松和沈柏陪着閑聊。
太陽西移主母崔蓮派人去前院,晚飯擺在福壽堂的正廳,大家都到齊的時候珍珠進來請老夫人,當值的丫鬟趕緊上前扶老夫人起身,幫着整理好衣服,沈卿也走上前趕在身後,寧老夫人笑着向她伸出手,牽着沈卿往外走,這個時候在王家人面前一定要表現沈侯家非常重視沈卿,這樣才能為沈卿加籌碼推動婚事。
看着寧老夫人牽着沈卿出來,已經入座的各位心思各有不同,把老夫人送到座位上,才往自己的位置上走去。分餐制的用餐方式每個人之間都一定的距離,看着沈卿走到位置上,老夫人拿起筷子夾一道菜算是開飯,其他人紛紛開始拿起筷子。
今天的主菜是炙小豚,八道配菜分別是切魚脍、燴羊肉、香煎蝦仁、紅燒雞塊、醬螺肉、白灼青菜、山楂蓮藕、涼拌三絲。
這頓宴席已經算是招待晚輩最高規格,一頓宴席吃下來賓主盡歡,天色漸晚王梓帶着妻子和弟弟告辭離開沈家,回去的路上王梓跟妻子閑聊,寧筱桐說:“沈家真的很重視沈卿,沈家這麽多旁系的女孩寧老夫人偏偏帶她去江南,今天招待咱們的情況來說,還有老夫人牽着她才後堂出來,親孫女也就這樣沒有可能再好了。”
王梓聽完好半天才說:“不管表面上如何,老夫人能帶着她去江南,并且咱家姑祖母對沈卿的贊不絕口,确實能體現她這個人能力不錯,将來三弟分家開門過日子,也能當得起主母的責任,不過人品麽還要靠你多打聽,她的兩位哥哥人确實不錯,可是從小失去阿耶和阿娘,還是要多看看人後的樣子,你看看抽時間去拜訪一下沈聞的妻子。”
寧筱桐聽完丈夫的話陷入深思,确實有些小娘在人前賢良的不行,可在私下的時候虐待仆婦,陰狠的讓人看了都可怕。
想到這感覺有些發冷又說:“沈家小娘應該不是那樣的人,我們來京城的時候一路都在一艘船上,十多天的時間沒聽見類似的聲音。”
王梓看看妻子拉起她的手說:“你抽空去沈家看看,如果有什麽總會發現的,回頭讓你的丫鬟也跟着沈小娘的丫鬟多接觸下。”
寧筱桐說:“你為了三弟真是用心。”
“将來有可能只有我們兄弟在京城,如果三弟過的不好咱們能袖手看着麽,到時受累的還不是你。”說着王梓無奈的伸出手捏捏妻子的耳垂。
夫妻倆的話題就開始歪樓,牛車搖晃着回到王家在京城的院子,這個院子三路五進的大院子,當初王家老祖在京城做一品大員時的宅子,他們兄弟過來住在西路的院子,
到二門下了牛車王梓把弟弟叫着直奔前院書房,兄弟啦在書房說起今天跟沈家人聊的內容,說起明年科考的情況,讓小弟每天來他書房看邸報,多接觸時事回頭考試的時候這一科目希望能夠拔得頭籌,回頭進入翰林院的時候名次能夠靠前一些。
說完學業的事又說起王柷的婚事,王梓:“小弟,你來之前阿娘跟你說婚事的事了麽?”
王柷點點頭說:“祖母和阿娘都跟我說了,她們看好沈家小娘,讓我上京的路上對和沈小娘相處。”
王梓:“嗯,那你覺得怎樣呢?”
“人挺好的,學問方面很博學只要我說起的話題她都能應和,而且聽說祖母最近喜歡喝的茶湯,也都是她發現的,女紅也很不錯,祖母和母親都有她親手做的暖帽。”
王梓聽着小弟話看着他的表情,感覺到了喜歡只好說:“行,已經跟你二嫂打過招呼,讓她有空多去沈家走動,如果你二嫂覺得也沒問題,明年你考上翰林院就給你們定親。”
王柷:“哥哥,我會努力的一切只等明年。”
沈家那邊在王家人離開後,沈聞也帶着家人告辭回到自家大宅,各自回院子去。
沈卿這邊早有丫鬟準備好水,進門後錦紅伺候她梳洗換衣服,邊說着今天院子裏發生的事,最後錦紅說:“大娘,今天寧遠郎君派人過來送了一封信,奴婢放到書房的桌子上了。”
沈卿聽了回頭看看她說:“去拿過來。”
錦紅轉身去了書房,沈卿則起身坐到梳妝臺邊,吩咐小丫頭剪一下燭火。
這時錦紅把信拿過來,沈卿接過來打開看看說:“團扇師傅那邊已經有消息過來,五天前已經到達洛陽,他安排人把一家子送來京城,回頭寧遠接人的時候你跟着一起,把人送到燕衣紡後街的那個宅子,然後帶着師傅一個人去見燕師傅。”
錦紅曲身稱諾,沈卿又接着說:“最近大嫂很忙,沒什麽事院子裏的人不要外出,你要約束好院子裏的人,有空多帶帶燕春,再看看院子裏的小丫鬟如果沒合适的,可以去雜事院找王婆子,再選幾個有培養可能的。”
雜事院都是新進宅子的小丫頭,學完規矩都在那邊做灑掃一類的雜事,各個院子裏選丫鬟都去那邊挑,個別是家裏世仆家裏的孩子直接進院子,比如當初錦紅就是學完規矩直接來沈卿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