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
沈卿和燕師傅坐定,錦紅安排小童子在門口守着,她去熱水房打水沏茶。
這時在屋子裏的燕師傅說:“石木和她女兒我安排在後巷的院子了,讓他們父女倆暫住東廂房的三間屋子。”
沈卿點點頭說:“我又找了個做團扇的師傅。”說着把手裏的盒子遞過去,燕師傅打開盒子把團扇拿出來,仔細的翻看半天說:“不得不說還是江南的師傅手藝好,這扇子做的真不錯。”
“是位年紀跟你差不多的女師傅,她有個兒子和還帶着兩個孫子輩的,在金陵東市開個鋪子靠賣這團扇勉強過日子,當時我讓寧遠跟她兒子談的,臨走的時候留了寧遠的名帖,如果不出意外肯定四個人都要過來,讓師傅住在正房的系間,兒子和孫女住在西廂房,回頭看看如果行安排她兒子去老大夫那邊幹活。”沈卿說完看着燕師傅。
燕師傅點點頭說:“大娘安排的不錯,那我就等消息,回頭看看安排人在後巷的東間教孩子們認字,不管将來幹什麽認字還是能有些前途的。”
沈卿笑着說:“這些燕師傅做主就行了,不過這團扇和梳篦不能随便賣,要限量比如一個月只定做一套,具體的款式找個會畫花樣子的人畫出來,供客人挑選再有常用的材質都要标注,這個梳篦方面的你先安排人進行,畫的時候帶上石木一起設計出來的他是否能做出來。”
這時錦紅端着茶進來,還有從家裏帶過來的小點心都擺放好,轉身出門跟小童守在院子的石桌上,即能守門不讓人打擾又聽不見屋子裏的人說話。
沈卿和燕師傅又把這兩項的細節商定,沈卿拿出她畫的款式遞給燕師傅,這些都是她在電腦裏找的前生存的款式,雖然不是很符合現在人的審美觀點,可賣的就是新奇獨有的款式,燕衣紡就是能做到獨一份的樣子。
鋪子裏的事都說完後兩人端着茶杯閑聊,錦紅從外面進來說:“大娘,邢娘從寧家回來在後巷等着您。”沈卿笑着放下茶杯起身說:“燕師傅,我就回去了有事派人去府裏找錦紅。”轉身往外走的時候錦紅把手裏拿的茶罐遞給燕師傅,快步的跟上沈卿往後門去。
鋪子裏就只有前後門,不像在府裏有各種功能的門,前面是做生意的沈卿每次獨自過來都是從後門出入。
沈卿帶着錦紅和邢娘回到家,路上錦紅跟邢娘說起燕回的事,後者聽完點點頭說:“你處理的對,出現這樣的征兆畢竟提前杜絕,不能發展到後面對大娘有影響,作為仆人不能為主子分憂這樣的人留着幹嘛,直接打發出去。”
錦紅聽完邢娘的話陷入沉思,也許她處理的方式過于溫和更淩厲一些為好,邢娘确覺得錦紅還年輕能能處理成這樣就非常不錯,她這麽大的時候還沒有這樣的手腕呢,這也得跟着謝家大娘多年摸爬滾打摸索出來的,果然環境造就人錦紅現在所處的環境比她當時好太多,她年輕的時候跟着謝家大娘天天在婆家後院掙紮,見的人、事都太少生活閱歷各方面都不行。
兩人各自懷揣着心事跟着回到沈家,沈卿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麽,當然知道也不會在意畢竟階層不同,她們想的事情對她來說不重要,目前最大的願望是多賺銀子,多買些店鋪将來做包租婆,将來不管事實如何變化都不如有銀子傍身。
到家馬上就要午時,錦紅趕緊安排人伺候沈卿洗漱,她也趕緊讓小丫鬟打水回房梳洗一下,燕春看着也趕緊派人去廚房拎午飯,跟着沈卿回到正房說:“大娘,夫人上午傳話過來,後天兩位郎君休沐一起去主家。”
沈卿想想說:“給堂伯母和兩位堂嫂的禮物,你跟錦紅下午抽空整理一下,還有給小侄子們的東西。”說到這小丫鬟們斷水進來,梳洗完沈卿回到內室換上家居的衣服,打算下午不再外出留在院子裏繡花,打算給堂祖母(寧老夫人)和舅祖母(王老夫人)各自設計件一把團扇,畢竟一路帶着她南下,路上也沒少給她買東西,她唯一能拿出手代表心意的就只有,燕衣紡做出來的東西,正好團扇師傅要過來設計好讓她先給兩位老婦人各做一把。
Advertisement
時間很快到沈聞兄弟倆休沐的日子,吃過早飯一家人上了牛車直奔祖宅而去,今天沈家兄弟倆沒有騎馬,一行三輛牛車停到二門外,早有人等在這裏迎接,一行人直接去後院的福壽堂給老夫人請安。
問安過後沈卿讓丫鬟們把禮物都端上來,分別送過禮物後寧老夫人說:“月寧,你帶着卿娘出去玩吧。”沈松的妻子徐櫻也起身說:“祖母,兒帶着陶依去院子說些事。”寧老夫人點點頭示意他們離開,這樣堂上的女眷只剩下寧老夫人和崔夫人兩位。
寧老夫人是想跟沈聞說一下沈卿的婚事,她跟自家大嫂都覺得沈卿跟王家小郎君非常相配,這次主要沈聞跟沈辰倆兄弟說一下,他們沒有意見基本這事就定下來了,畢竟家裏沒有長輩這個做長兄的就能定下來。
沈堯夫妻作為家主有很多事,兩夫妻也辭了老夫人去前面,寧老夫人只留下沈卿打發沈松和沈柏兄弟倆帶着沈辰先去前面。
看着小輩走後寧老夫人說:“聞小郎,這次去江南王家,他家的小郎君跟着一起來京城參加科考,老身跟寧侯家的王老夫人都覺得他跟咱們的卿娘很相配,按照家世江南王家比你們這一支高上很多,可是王家的崔老夫人也覺得卿娘非常好,而且王家二郎王梓你也是認識的,你最近有空也多接觸一下,王家二郎的娘子也跟着我們一起來的京城,一會他們兄弟過來,讓你娘子多聊天看看她們的人品,将來她肯定也留在京城,王家小郎君考核如果不差肯定也留在京城任職。”
沈聞聽完點點頭說:“多謝堂祖母操心,本來還發愁小妹的婚事,畢竟陶娘還年輕看人方面肯定不行,稍後跟她說一下。”既然老夫人幫忙看過,他已經考慮過實在沒合适的已經做了準備找寒門、庶子的準備,只要人品好又前途就行,畢竟阿耶阿娘早逝只有他這個哥哥,高門大戶回頭被欺負這個哥哥也無能為力,既然沈侯家老夫人出面還有寧侯家的老夫人,王家要欺負小妹也要不看僧面看佛面,要跟二弟說說要更努力升職,能做到京城的二品大員估計有人想欺負小妹也要掂量一下。
從老夫人這告辭出來直接去前院找大伯,沈堯昨天晚上就已經阿娘談過這件事,他也樂見其成跟王家做親戚,雖然王家老一輩的大娘做舅母,可後面的小輩沒有聯系,等舅母百年之後就跟王家沒甚關系,如今再有新的關系聯系起來,寧侯應該也會支持的。
沈堯見到他先客套一番,又詢問最近在衙門裏有沒有遇到困難,最後說到沈卿婚事的事:“王家小郎叫王柷,是嫡幼子打算明年參加篩選考核,過了之後應該會在京城在翰林任職,卿娘成婚後肯定跟着王梓在京城生活,不過王梓可能在京城熬夠資歷就回江南,到時卿娘就年紀大了不怕她對後宅的事處理不好,趁着這幾年讓你內人多教教她就行。”
沈堯的意思很簡單不能放棄這次和王家結親的機會,沈卿那邊還要多培養将來一定要在王家站穩腳跟,不是嫡長但是也占個嫡字,将來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沈聞聽完他說的話趕緊起身握拳行禮稱是,其實他想的是比王家小郎大十歲,只要肯努力在他離京之前在吏部有絕對權力,把王梓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兩人各懷想法可聊的內容确實殊途同歸,總體就是看好這樁婚事,沈堯看好王家,沈卿覺得王梓畢竟是世家嫡子在妹妹現在的情況是最好的選擇,沈家旁支喪母之女在=這個時代在婚事上非常吃虧,哪怕本人再好趕上挑剔的婆家也是不行的。
私下和沈辰也商量過這件事,除去他們兄弟誰都沒說過包括陶依在內,如今主家這邊的堂祖母幫忙說親,可能有看中他們兄弟前途,老夫人更看中的應該是小妹鞍前馬後的孝順,用老夫人的話說:卿娘比親孫女還孝順,一年四季的衣服總是按時孝順。當然不可能衣服都是沈卿做,可是應季的時候就會送過來或大或小的衣物,總有一樣是親手做的,自家小妹當時為的是老夫人能夠在沈堯面前提點兩句,才會這樣辛苦的做衣服主家這邊的女眷留個好印象。
兄妹三人這些年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每個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沈聞努力讀書逼迫自己做那些不喜歡的勾心鬥角,二弟起早貪黑練習武術研讀兵法,小妹從六歲開始琴棋書畫、繡花各種練習,不用人看着從天亮起床忙到天黑休息。
他當然希望小妹有個前途無限的婆家,如今這就是機會下午王家小郎君過來一定要好好看看。
王梓跟王柷兄弟倆在家在寧家吃過午飯,告辭出來往沈家行進,今天好不容易王梓休沐一天時間拜訪兩家,內人到的時候跟他轉述老夫人的話,主體意思就是沈家旁支的小娘子沈卿,她和阿耶、阿娘都非常喜歡(當然主要是老夫人喜歡),想給小弟說做娘子,這次去沈家其實早就通過王老夫人約定好的,讓男女雙方互相看看,再有互相兄長溝通深入了解一下。
王家的人到二門的時候沈堯這邊就接到消息,沈聞跟着沈松兄弟倆到門口接王梓、王柷二人,見面的時候王梓跟四位問好後給弟弟介紹四位兄長,六個人裏目前是沈松年紀最大,可職位是沈聞最高,畢竟沈松還沒有領實差就是個沈侯世子的身份。
幾人寒暄過後沈松領着大家到偏廳,王梓提出要先帶着弟弟去後院拜見老夫人,然後再去前院書房拜見沈侯,最後有沈柏帶着兄弟來往後院去了,沈松跟沈聞兄弟來直接去沈侯的書房,有關沈卿婚事的事沈家的嫡系子孫都是知道的,見面的時候都留意看了王柷,三人到書房說了各自的看法,沈侯沒有做出評判,只等一會王家小郎君過來他親自看看。
--------------------
努力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