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将來沈卿需要找世家門當戶對的人家,經常給客人彈琴助興肯定會被看輕,好在這次和嫂嫂一起還是第一次帶其他人,想到這有些後怕真要是有影響,沈聞和沈辰現在肯定不會說什麽,将來就不好說萬一離心将來她的兩個不成器的孫子靠誰去。
她兒子沈侯爺早就說過,沈聞和沈辰兩兄弟一文一武将來肯定有大出息,沈家也許靠着他們能更進一步,她才喜歡沒事就帶着沈卿一起,可不能因為一些細節問題影響好不容易建立的練習。
這時沈卿淨完手坐到寧老夫人身邊,廚房那邊也送過來下午剛摘過來的新鮮瓜果,随着一起過來的還有家裏養着的樂伶,王老夫人讓她彈兩首畢竟清遠的曲子,天色漸晚王老夫人說:“改天安排人跟小丫頭學煮茶湯。”說着指着錦紅看沈卿,後者趕緊說:“這丫頭叫錦紅,是我貼身的丫鬟。”
王老夫人點點頭接着說:“小姑你那邊也出個丫鬟,跟着一起學以後就有口福。卿娘明天吃過早飯再過來,換上外出的衣服咱們去王家祖宅串門。”沈卿起身稱諾一行人各自回院子,錦紅也收拾好茶具放到食盒裏提着跟着一起回去。
第二天一早寧遠找到錦紅,把昨天用來煮茶湯的用具借出去,照着樣子做幾套回頭給自己老夫人和老姑奶奶也煮茶用,說是讓丫鬟跟着學習沒工具也學不了,昨天王老夫人身邊的婆子親自找到寧遠說這件事,當然這些也不用王老夫人吩咐,身邊的人早早把這些都想好安排下去。
不說寧遠那邊怎麽做茶具,沈卿這邊吃過早飯換上外出的衣服,有丫鬟準備一個提盒裏面裝着替換衣服和薄披風,一行主仆四人往主院去了。
沈卿到的時候兩位老夫人剛吃過早飯,在花廳裏坐着喝茶湯,看見她進來就笑着讓坐在一邊,王老夫人笑着說:“這茶湯沒有昨天晚上那個喝着清爽,歲數大的人還是适合清淡點的。”然後示意丫鬟把東西拿過來。
大丫鬟從內室拿出來一個一尺見方半尺高的紫檀盒子,王老夫人朝沈卿招招手示意她過去,她打開盒子對沈卿說:“這套首飾是我年輕的時候,阿耶送我的一套首飾,是一整塊玉雕制而成如今送給你,不枉你叫我一聲舅祖母。”
沈卿趕緊起身推辭,這時寧老夫人說:“卿娘,長者賜不可辭你趕緊拿着。”她只好行福禮表示感謝,王老夫人把盒子蓋上交給沈卿,這時燕來趕緊上前把盒子接過去,轉身離開把東西親自送回去,可不敢讓拎衣服的小丫頭送,萬一不小心摔了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回到院子把東西和錦紅交接,後者也知道這套東西的重要性,趕緊收了後進大娘子的房間把東西鎖到大箱子裏面,沈卿帶過來值錢的東西都用一個小箱子裝着,這套東西明顯放不下只好放到娘子睡的羅漢床的暗格裏,等回頭娘子回來再說放哪裏,今天看來正房不能離人,當然是她們從家裏帶過來的人,別院裏原來的下人可不敢讓守屋子。
燕來交接好東西趕緊往前院去,不能耽誤主子們一會出行的事,她走到前院時就看見三位主子從正房出來,她趕緊悄悄過去走到寧珊身邊,跟着一起到二門外上牛車一路慢慢悠悠的往王家去。
如今王家的當家老夫人是王老夫人的親大嫂,昨天就拍寧遠過去送過帖子,一般這樣要串門的時候都要投個帖子,關系比較近的人可以提前一天投帖子,一般不太熟悉的人都要提前很久就送帖子,得到主家允許才能上門,不打招呼就來的人主家完全可以把人拒之門外。
王老夫人她們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派人送消息了,昨天寧遠上門的時候王家祖宅的崔老夫人,直接讓寧遠帶話讓她們今天就過去。
她們到時候早有王家老夫人的貼身大嬷嬷在二門內等着,看見王老夫人下牛車的時候趕緊迎上來,早就收到信說在京城被老姑奶奶照顧,這會當家夫人張氏也打發貼身管事嬷嬷一起,兩人趕緊上前給王老夫人問安說:“給姑太太問安,老太太早上起來就盼着您,早早打發奴婢在門口迎您。”
王老夫人笑笑說:“這時沈侯府老夫人,這邊是沈侯府的大娘。”兩人趕緊上前行福禮,才起身引着三人往後院去。
Advertisement
到萬福堂的時候老夫人崔氏在門口張望,看着小姑過來趕緊迎上前抓着王老夫人的手說:“可把你盼來了上次見你還是十五年前,你小侄子出生的時候你跟老侯爺來江南,一眨眼你小侄子都要去京城科考了。”
貼身的婆子趕緊上前說:“老夫人,姑太太一路辛苦趕緊先進去坐着歇會。”崔老夫人趕緊說:“對、對、對,咱們進去說。”
進門後王老夫人把小姑寧氏和沈卿介紹給大嫂崔氏,當然平輩見面都這麽大歲數了,只有客人送禮主家不需要再給還禮,可沈卿是小輩肯定要給見面禮,早就知道跟過來這麽個小丫頭,她的情況早就打聽清楚準備的禮物肯定不會失禮,送出的是一對碧玉镯子。
沈卿這邊收了镯子交給燕來,又從她手裏拿過來親做的披帛,行福禮說:“謝謝老夫人賞賜,這是我親手做的披帛,希望老夫人不要嫌棄。”沈卿的繡工可以說非常好,畢竟她閑來無事在空間裏也沒少練習,在世家小姐裏面幾乎沒有超過的,哪怕拿到江南以刺繡聞名的地方。
崔老夫人從丫鬟手裏接過披帛,來回翻看一下說:“這手工非常不錯,想當初我和小姑年輕的時候也沒這樣的繡功。”王老夫人也接過話題說:“卿娘的手藝可不止這些,文能琴棋書畫,武能管家下廚。”說完哈哈笑起來,崔老夫人和寧老夫人也跟着笑起來,崔老夫人指着小姑笑罵道:“文治武功是你這樣說的麽。”
這時有丫鬟回禀說夫人和大少夫人及兩位姑娘過來了,崔老夫人點頭就有室內的丫鬟跟了出去迎人,這時崔老夫人小聲的對小姑說:“家裏的姑娘都是庶出,大郎媳婦沒有親生的女兒,少夫人就是賢郎的媳婦。”這時一行人已經進來,沈卿趕緊起身畢竟小輩必須起身相迎。
一行四位女眷分別給三位老夫人問安,才有崔老夫人說:“這是沈侯府家的卿娘,這是你大伯母,大表嫂和兩位表姐。”沈卿趕緊上前行禮。
王老夫人和寧老夫人把提前準備好的東西給四位晚輩,也收到小輩們的回禮,輪到沈卿這邊當家夫人張氏給的一只壓裙角的玉佩,玉質非常好在沈卿收到的禮物裏能排的上前十,沈卿的回禮準備的也是披帛,只是和老夫人的顏色和繡花不同。
大表嫂趙氏給的是一串雕刻纏枝花紋的金絲細手镯,金質手镯很常見可是做工和款式非常新穎,一串镯子十二只每只有米粒粗細,沈卿看着镯子笑了,這是她鋪子裏賣的镯子啊,限量款只出了十套這樣的,每套賣紋銀一百兩,看來這位表嫂也是大方的人,趕緊表示感謝把手裏的荷包遞過去。
兩位表姐送她的也是針線的禮物,一般未婚平輩都是互相交換針線的東西,只有長輩或者已婚的人才會送貴重禮物。
閑聊一會就到午飯時間,張氏早就安排好菜單,有丫鬟過來請示就示意開飯,午飯在老夫人這邊的正廳吃的,包括王家大老爺和在家的四位郎君在內都出席,本來張氏安排用屏風隔檔一下,崔老夫人笑着做:“都是在家人不用那些東西,敞開吃也痛快。”張氏把沈卿的位置安排在兒媳婦趙氏旁邊,讓她多照顧一下這個小姑娘。
上午的時候王家大老爺在前院見了寧遠,看了寧侯爺的信了解一下京城的時局,又問問王家二郎在京城的情況,午飯吃的也很放松心情非常好。
用過午飯王老夫人打發晚輩們自去玩,張氏不好讓庶女帶着沈卿只好讓長媳趙氏繼續帶着她,王老夫人看了眼說:“讓卿娘留下陪我們三個老太太吧。”
趙氏就獨自回懋園,她的兩個孩子是龍鳳胎如今才兩歲大,去正院的時候帶着兩個小的,可也不會說什麽只收了兩位老夫人和沈卿的禮物,就被奶娘抱着回來。
張氏本來是好意想着小姑娘跟着三位老夫人肯定沒有意思,可她沒想到的讓小姑娘跟着年輕媳婦也不太好,兩位庶女教養也很好也可以待客,可是王老夫人舍不得她去,還想着把沈卿說給自己小侄孫做媳婦,留她下來給大嫂一個好印象回頭她也好張嘴,她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姑娘,可惜自家沒有适齡的男兒。
三位老夫人在花廳坐着喝茶閑聊,沈卿乖巧的坐在旁邊聽着,聽她們說各個世家的關系及後院的一些秘辛,這個時候她記得只出耳朵和腦袋,嘴巴只當忘在家裏沒帶出來。
終于說到一個段落寧老夫人覺得時間不早要回去了,才意猶未盡的結束話談會,三人相遇後天一早去靈隐寺禮佛,順便在那邊吃齋菜住一晚看日出。
王老夫人和寧老夫人帶着沈卿告辭,崔老夫人親自送她們到二門外上車,回到家梳洗完畢各自在院子裏獨自用晚餐。
吃過晚飯錦紅把王老夫人給的那套首飾拿出來,沈卿看着紫檀木匣子裏,就是兩對白玉釵,一對手镯、一對于佩、一只金項圈帶玉墜。
又把今天崔老夫人給的一對玉镯、大夫人趙氏給的玉玦、大少夫人給的金镯子,都擺放在一起讓錦紅登記造冊,看見镯子的時候錦紅小聲的說:“大娘,這不是咱家鋪子的東西麽?”沈卿點點頭确實自己的東西,目前在京城裏高定鋪子絕對是自家的燕衣紡,高定包括衣服及首飾都是高級定制,所有的款式都是限量發售十件。
錦紅登記好都用絨布包好,放到沈卿随身的那支檀木箱子裏,來的時候只裝了三分之一的東西,一路買過來再把今天收到的東西放進去已經快滿了。
想想這次的收獲還挺豐厚的,不過這一切都是拜王老夫人和寧老夫人兩位老人家給的機會,回去後看看有什麽好東西适合送老人家的,一人送一份過去表達謝意。
--------------------
前面兩章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