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錦紅趕緊出去安排負責采買的人去購買,順便帶着小丫鬟去廚房拎午飯,再告訴竈上的婆子下午采買送來的鮮茶葉和大蝦是大娘要的,晚飯親自做的一道菜大蝦要去頭、去殼、剔蝦線準備好。
吃過午飯打發丫鬟們都下去,只留下輪值的燕回守在角落,沈卿拿着一本二哥送的游記接着看,六月初的天氣已經非常熱了,沈卿拿着書倚在大靠枕上慢慢的睡着了,這時守在旁邊的燕回趕緊拿一條涼被過來,哪怕是夏天也容易也怕萬一受涼,回頭被家主知道她們這些丫鬟們都跑不了一頓挂落。
就這樣沈卿歪在臨窗的坐榻上睡了差不多半個時辰,醒來的時候突然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覺,迷迷糊糊的起來時輪值的丫鬟已經換成錦紅,看見自家大娘模糊的小樣子,心裏軟的不行特想揉揉她的頭,可不管心裏多想都要管住手,那不是她可以随意摸的人。
想到這看見沈卿掀開被子打算穿鞋,趕緊上去幫着把鞋穿好,又幫着整理好衣服說:“大娘,重新梳一下頭發麽?”她點點頭說:“幫我編兩個辮子就行。”當然這會還不流行編麻花辮,這個發型還是沈卿教給錦紅的。
梳過頭發她起身打算去院子裏轉轉,錦紅安排人把中午洗好的水果從水井裏撈上來,擺放在大號的白瓷盤子裏端上來,直接放在院子花架下的桌子上。
跟水果一起端上來的有一把手掌大小的水果刀,一個二十厘米見方的木板,還有一個小號的白瓷碟,錦紅用小丫鬟端上來的水盆淨手,開始幫沈青切水果。
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嘆到:古貴族的生活真奢侈,她這麽一個人身邊最少有二十個人伺候,生活日常細節入微的伺候,細微到近乎到沒有隐私。
暗自嘆口就這樣吧,既來之則安之,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有的社會标準,如果打破就顯得特立獨行,很容易被社會所不容。
吃過水果沈卿起身站在花架下看寧珊在練功,這個姑娘拿到重力環就開始争分奪秒的練功,看見沈卿就收勢走過來問安,沈卿笑着說:“你怎麽在下午練功,這樣容易脫水中暑,如果實在想下午練可以找個陰涼的地方裏蹲馬步,早上起來練功就行。”
寧珊聽完想了想覺得非常有道理,尤其現在是在執行任務,看着沈卿說:“謝謝大娘子的建議。”看着真誠的臉沈卿又開始交淺言深了,說:“你可以早晚練習招式,白天用來蹲馬步并且蹲馬步的時候你可以在腿上和手臂上放沙袋。”
寧珊沒說話認真的聽她說好,沈卿無奈的說:“沒什麽了,你去梳洗換一身衣服吧。”實在是寧珊身上的練功服已經濕透大半。
看着她轉身離開錦紅小聲的說:“大娘,回屋裏去坐吧外面太熱了。”沈卿點點頭起身,回書房去打算下會棋到時間再去廚房做菜。
沈卿拿着一本棋譜下着棋,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都覺得圍棋是一種高智商游戲,學習了幾年也沒弄明白,只能拿着棋譜跟自己下下玩,每次跟哥哥們下棋都是輸,區別只是在于沈卿能在他們手下走多少步。
一個下午拿着棋譜看看下下,錦紅看着時間差不多吩咐小丫鬟打盆水過來,然後走到沈卿身邊小聲說:“大娘,時間差不多該去廚房了。”聽見錦紅的聲音把手裏的書放下起身離開坐榻。
小丫鬟端着木盆進來擺放好布巾和皂角,錦紅幫她把袖子挽起固定好,淨手的部分就不需要丫鬟幫忙,洗過手後錦紅拿來自制的潤膚霜,都整理好後主仆三人離開小院直奔廚房,當然仆還是錦紅和寧珊兩人,她們到廚房的時候早有人把蝦都弄好,只等她過來親自下廚。
Advertisement
沈卿帶過來的那個婆子趕緊迎上來,行福禮說:“給大娘請安。”沈卿點點頭說:“不必多禮,東西都準備好了麽?”
廚娘說:“回大娘,嫩茶葉是茶農清晨摘的,上午就送過來,鮮蝦也是安排人去城外的莊子現撈的,都已經處理好備用了。”
沈卿在旁邊按照今天下午背下來的菜譜,逐步的教給做菜的婆子也不怕別人旁聽,畢竟這個婆子跟在她身邊有四五年了,平時說些簡略的話也能理解,可換了別人不一定能聽懂甚至還可能理解錯誤,這不寧老夫人的婆子在旁邊豎着耳朵聽,結果看見沈家的婆子做出來的菜,一臉不可置信在她的理解這時一道帶湯的菜。
主菜做完沈卿轉身離開往住的院子走去,今天的晚飯要跟兩位老夫人一起吃,她回頭房間換了件外衣,好在頭發在進入廚房的時候用一塊布巾包住,不然一頭的油煙味也挺讨厭的。
收拾完帶着寧珊和燕來去正院吃晚飯,本來帶一個丫鬟就行可寧珊非要跟着,可她又做不來布菜等活計,只好帶着兩個人過去。
她們到的時候已經開始擺飯,寧老夫人看見她過來笑着說:“卿娘,聽說你今天下廚了?”沈卿:“今天看游記的時候忽然想起之前看過用茶葉做菜,就下廚試試回頭堂祖母和侯夫人一起嘗嘗。”
王老夫人在旁邊指着她笑着說:“你這個卿娘,跟薇娘(寧老夫人的全名叫寧薇)叫堂祖母,跟我叫侯夫人以後叫舅祖母。”
沈卿趕緊上前行福禮說:“卿娘錯了,給舅祖母請安。”寧老夫人跟着說:“既然改口了,嫂子不給個東西麽?”兩位老夫人說的開心,沈卿看着剛剛負責擺飯的丫鬟在門口閃過,就趕緊說:“堂祖母、舅祖母,先吃飯吧。”
寧老夫人起身說:“走去吃飯,一會回來再說別的。”王老夫人都要找丫鬟拿首飾盒子了,聽小姑這樣說就順勢起身,沈卿跟在兩位老夫人的身後往餐廳去。
今天的主菜就是沈卿做的那道龍井蝦仁,兩位嘗過之後贊不絕口,難得把一道主菜吃光盤,放下筷子有丫鬟端上溫水漱口洗手,王老夫人說:“咱們去花園轉轉消失吧。”都知道她是吃多了,寧老夫人笑呵呵的起身配合,管事婆子早有眼色,派兩個二等丫鬟先去花園收拾亭子,擺放用具去了。
寧老夫人說:“白玉,你去卿娘的院子找人把琴送到花園,一會我們聽琴煮茶。”丫鬟領命而去,沈卿沒有多餘的表情她知道錦紅在能把需要的東西都帶好,她為了彈琴手不痛早就找人用牛角磨了撥片,當然沒有膠布可以用棉布條代替,試了很久才确定甲片的長度,準确無誤的綁在手指上彈多久都不會手痛。
她們走到花園的時候沈卿感嘆的說:“江南這邊就是比京城的花多,好多都沒見過的。”寧老夫人說:“別說你小孩家家的,我這麽大年紀也很多都是第一次見。”聽到老夫人的話沈卿暗自感嘆個時代交通和資訊都不便捷,很多事不出門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
王老夫人笑着說:“你們這不是走出京城,這一路見過的、聽過的、吃過的比很多人都多,有的人一輩子都沒走出那個院子,永遠只見過頭頂的那一塊四方天地。”不愧是世家出來的娘子,不管說話為人處世比很多前世資訊發達年代人都強上很多。
繞了一圈看過花回到涼亭,亭子是四方木質的四面有紗簾遮擋,進入裏面發現還有滑道冬天可以挂木質折扇門。
亭內是木質的地板有丫鬟早就鋪好蒲團和兩張矮桌,一邊放古琴一邊放茶具,燒水的泥爐擺在涼亭外面,有小丫鬟看着燒水。
沈卿看着錦紅跟過來就說:“堂祖母、舅祖母今天請你們喝不一樣的茶湯。”兩位老夫人剛吃過不一樣的主菜,對她不一樣的茶湯非常有興致。
跟錦紅示意過後然後接着說:“讓錦紅給兩位祖母獻醜。”錦紅趕緊行動起來,這煮茶湯的事在沈卿去吃晚飯前跟錦紅說好的,如果有人過來取琴就帶着煮茶湯的用具。
錦紅打開随身拎過來的大食盒,從裏面拿出精巧的小泥爐、茶壺、茶具、茶葉、果幹等物什,吩咐小丫鬟從外面把燒開的大銅壺拿進來,把茶壺和茶具放在木質的大托盤上,先用熱水澆灌一遍小茶壺,然後用小茶壺裏的水澆灌茶杯,用自己大娘的話說這是用老消毒及暖杯。
都燙過之後把小茶壺灌滿水,又從一個類似大號手爐裏拿出一些銀絲炭放到小泥爐裏,把茶壺放了上去,用竹子做的小號夾子取茶和果幹放到茶壺裏,開始了煮茶的過程(具體流程參照功夫茶,煮茶是外行大家湊合看着)。
今天錦紅帶過來的是臨走的時候新做出來的桃幹,茶湯煮出來有一股甜甜的桃味,小小的杯子下面墊着竹制的杯墊,兩位老夫人拿起茶杯聞聞覺得味道非常香甜,鮮亮的黃綠色非常漂亮,淺淺的喝一口覺得味道也非常不錯,沒有想象中的香甜有些偏苦,回味又有些苦中帶甘非常适合夏天喝。
喝着茶湯配着沈卿談湊的曲調這樣的感覺太好了,王老夫人看着沈卿的手說:“卿娘,你別彈了過來喝茶。”回頭對管事婆子說:“去把家裏帶過來的樂伶叫過來彈琴。”
沈卿起身燕來趕緊走上前幫着把她手上的撥片查下來,又趕緊把琴收到琴合裏然後抱着交給外面候着的小丫鬟,交代她把東西送回院子交給燕回。
王老夫人看沈卿在遠處淨手,小聲的對寧老夫人說:“小姑,以後盡量少讓卿娘過來給你或者客人彈琴,世家大族的娘子會彈琴屬于怡情,只能彈給自己和自家相公,可不能總表演給其他人不然會讓人看不起,又不是樂伶。”
寧老夫人武将府出身直來直去的慣了,沒有想太多只覺得沈卿彈琴特別好聽,聽完嫂子的話也覺得有些魯莽,點點頭說:“是我做的欠考慮以後不會。”其實她內心深處還是覺得沈卿家是依附她兒子,還是沒有把沈卿放在世家嫡女的位置,嘴上好聽行動上多少有些沒顧及,可如今嫂嫂說的話她才覺得有些欠考慮。
--------------------
努力填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