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本薄薄的小冊, 總共二十來首詩, 就是這一年中瓊花詩社社員的新人詩冊。
因着瓊花詩社的名聲和口碑在, 新出的詩冊許多人會買來看看, 有時會發現其中亮眼的幾篇, 連帶盧景程的老師也誇贊過, 當面說蘇子岑詩遠不及人矣。
蘇子岑向來心寬,不如何惱恨介意, 尚且笑嘻嘻道:“先生可饒了我,詩詞賦向來是我的弱點,比不得那些鐘靈俊秀的姑娘, 我也沒辦法啊。”
旁邊一人做無奈狀道:“知道是弱點怎生還不好好抓緊,會試可沒有多少日子了。”
蘇子岑揚揚手中的冊子,“可不是正在學嗎, 這些姑娘當真蕙質蘭心。”
他們這些個君子士人, 一般來說越走得遠的, 越是要各個方面兼修。
詩詞好的人在外交流會友更容易揚名,特別是在學術氣息濃郁的江南一帶, 文峰鼎盛,最喜好弄出個才子的名頭。
是以對瓊花詩社腹有詩書文筆斐然的女子頗為贊賞推崇。
時下風氣如此, 這也是瓊花詩社能發展好的另一個因素。
且越是經濟繁榮昌盛的地方, 世家大族, 越注重女子的培養。而大多數普通人家,依舊宣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三從四德那一套, 封建地遵循着所謂的古禮,要求女子一舉一動都不能出格。
每一階層的人有每一階層的人的狀态,這大概是由經濟條件決定。抛開一些社會因素,肚子尚且吃不飽,衣尚且不能避體的情況下,何談其他,在這方面不論男或女。
倉禀實而知禮節,衣食足方知榮辱,這話說得再正确不過。
由此,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兩方一想加,造就了女子當年大體的生存狀态。
所以姜彤對瓊花詩社有興趣,是因為真切看到了它的可取之處。
盧景程粗粗閱過詩冊,很快就知道他們說的是哪一首,的确寫得不錯,流暢自然,樸實歸真,似有股真摯的感情融入其中,用詞押韻都不錯。
無怪乎蘇子岑特地拿來說。
Advertisement
盧景程指頭一下下點在桌面上,不知是想起了什麽事,眯起了眼睛。
不過也是一晃神的功夫,等有人叫他一聲,便又讨論起別的事來了。
有一位青年學子說道:“日前我也買了一套集思試題集來看,發現那試卷是真的不錯,很有可取之處,遺憾的是沒有會試試卷的資料,不然我等也可以買來練練。”
另一位聽了搖搖頭,“說的輕巧,到了我們這一步,哪裏是幾套試卷有用的,莫過于埋頭苦學強。”這人顯然是沒經歷過刷題實戰,并不知道其中好處在哪裏。
蘇子岑哼了哼,道:“你懂什麽。”
什麽東西都給歸納整理總結,若有這種資料書或試卷,對他們照樣有非常大的好處。
別好像打眼一看好像都是簡單的東西,但是一旦你大量練習,很容易查漏補缺。
殊不知大部分人想查找點東西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有些人整天埋頭苦學,其實效率并不很高。若是不善于整理,學的東西很散,就會有種自己好像什麽都會,又覺得什麽都不會的感覺。
這就是一些不太會學習的人,因為不會整理腦中的框架。
畢竟世上沒有那麽多學霸,沒那麽多天生會學習的人,所以其實試卷真題對這些人是有用的。
蘇子岑堅信。
盧景程大概是那類讓一般人羨慕嫉妒的,善于學習的人,不過他倒也認同蘇子岑的說法。
***
姜彤拿到詩集,認真将別人的都看了一遍,看下程度,好讓自己心中有個數。
她知道每年的五月份,京城的瓊花詩社會舉辦一次隆重的詩會,中等社員以上都能參加,自行報名,大約是一個比拼類的比賽,具體有什麽樣的獎懲姜彤還太不清楚。
只是心中不免想,明年開春他們一家肯定是要上京的,也不知能不能去見識一下。
據說京城的瓊花詩社比地方的要厲害得多。
日常就是工作帶孩子。
孩子小時候精力總是很旺盛的。姜彤人翠玉再一次慶幸,家裏照顧孩子的人多,替她省了許多事,不然她一個人真磨不來。
八月從會說話起,姜彤就沒有刻意拘束過他。
家裏有人進出,盧景程也經常出門,八月眼睛就學會了住外望,等再大一點,他就知道往外走了。
他要出去喜兒和慧兒會跟着照顧,有時盧景程也會陪他出去玩。
這附近都玩遍了,熟得很,不過自從上次看見荷塘有人乘舟在荷塘裏撈蓮蓬,八月就就一直記得。
心裏惦記,今天又拉着姜彤的衣裙角,說要去摘蓮蓬。
姜彤有些無奈。
那湖雖然大,但卻是別人家的,有主的。
從別人內宅沿伸出來許多面積,在和風齋能極近地看到裏頭景致,那日她就是抱着八月教他認蓮蓬荷葉,指着他看,正巧那主人家,有人坐在一艘精美的小畫船上邊游玩邊撈蓮蓬。
八月看得興奮,非常想去玩,惦記至今,總是今天忘了明天又記起來了。
只要不違背原則,姜彤在一些小事上都會滿足八月。
這次她也不再跟一個小孩子強調那湖不是他們家的,反而直接答應下來。
慧兒帶八月去換了身衣服,又給他戴了一定遮陽帽,八月末,秋老虎,溫度依舊曬人,小孩子皮膚嬌嫩,自然還是要注意。
帽子是按姜彤的想法做出來的,一頂漂亮的草編帽,考慮到孩童的喜好,還特地給染了彩色,抓人眼球得很。
從側門出去,姜彤牽着八月走。
這裏看不到湖,八月只知道從他家的樓上可以一眼睛看見。
于是就仰着腦袋,問:“娘,大湖在哪裏?”
姜彤道:“在別人家裏。”
八月小臉皺起來,似乎很苦惱,想着在自己家看的大湖怎麽跑到別人家去了。
“娘,那我們怎麽去坐船船?”
八月很知道別人家和自己的概念,因為姜彤帶他出過門,每次都要告訴他一句,在別人家不能亂碰東西不能哭鬧等等。
所以現在聽說大湖在別人家,他就有些不樂意。
姜彤回說:“我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兩人走了約莫一刻鐘,到了蓮花湖主人的家。
姜彤特意沒帶丫鬟出來,讓八月站在自己邊,然後然後自己去敲了門。
來開門的是一個吊稍眼的婆子,眼球渾濁,面色不善,暗黃的臉皮耷拉着。
哐當一下開了門,那人探出半個身體來,尖利的眼神把姜彤從上到下打量了一遍,才語氣沉沉問:“你找誰?”
姜彤微抿着唇,這才向人解釋了來意,問是否可以租賃她家的小船在她們家湖中撈些蓮蓬,表明會對她付銀錢。
誰只那婆子聽後,嗤地一聲笑了,開口嘲諷道:“我還道是什麽事,卻原來又個不要臉的騷蹄子,我看你是想男人想得發瘋了,來我家大爺跟前自薦枕席,真以為自個有兩分姿色就能上天了,呸!個不要臉的爛貨!誰缺你那幾個錢!”
這兇神惡煞的語氣和面容将八月給吓住抖了抖,扒着姜彤大腿躲,但他意識到自己娘親可能被欺負了,所以很生氣,揚起小拳頭往那婆子腿上砸去。
嘴裏喊:“壞人!”
小孩打幾下打不疼人家,反而一下把那壯碩的婆子給激怒了,大罵:“沒規律的小雜種!”剛準備擡腳踹去,姜彤就及時把孩子抱了起來。
随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抽了那人兩巴掌,素淨的臉上有冷冷之色,“這兩巴掌是教訓你嘴巴不幹淨,望你日後能長些教訓,以後莫要這般狗仗人勢!”
說完抱着八月快步離開。
那婆子反應過來,就在後面咒罵。
姜彤搖搖頭,見八月臉埋在她的肩膀上沒起來,疑心小孩是不是吓哭了。
緩緩拍着他的背,道:“不用怕。”
過了一會兒,八月才扭着身體,擡起臉來。
姜彤仔細看了看,沒有哭,也沒有被驚吓到的樣子,只是情緒有些低落,蔫蔫兒的。
姜彤斂眉,看着他,“怎麽了。”
八月這才癟了癟嘴道:“娘娘,我不要摘蓮蓬了。”
“不摘了?為什麽不摘?”姜彤笑容輕輕,故意這樣問。
八月想了想,道:“蓮蓬不是我們家的,大湖也不是我們家的,別人壞!”這個別人肯定是特指剛才那個婆子。
姜彤笑笑再沒說話。
有時候教孩子就是要讓他自己親身感受才好。
說過兩遍的話他沒記住,再說也沒用,那就直接帶着他去看。
這大概是八月第一次朦胧知道求人是一件不那麽好的事。
回到家的時候,姜彤額頭上出了許多汗。
喜兒把八月接過來,給他拿帕子擦臉,看他一臉不高興的模樣就知道是沒劃成船摘蓮蓬,把人交給慧兒讓哄睡覺
便對姜彤小聲道:“小姐一早知道那一家人是什麽德行,怎麽還要帶小少爺過去。”
姜彤挑眉:“要教他知道,就讓他自己去看,這樣他才能懂道理。不妨事的,不過聽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要說那家人真是奇葩,之前喜兒去問,哪知道裏頭的人嘴把就不幹不淨,張嘴罵人,壓根不像個正經人家,好懸沒把她氣個半死!
只今天八月又要摘蓮蓬,姜彤卻一口答應下來。
喜兒當時還奇怪呢,攔着不讓,只姜彤說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