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婆孫夜話
說起林敏的外公陳氏也是滿腹辛酸。
當初林二郎去世,陳氏和吳老秀才趕來奔喪,結果吳氏跟他們大鬧一場,場面很是難看,吳老秀才一氣之下連夜離開,并放言再也不會管她一點事情。
“哪曉得這竟然是最後一面。”陳氏語氣低沉,“你外公後悔得很,這五年來不該真的不聞不問,完全不曉得她竟然自己搬到山腳來住,她的脾氣也太硬了。”
說着她嘆了口氣:“這次你娘去了,我們根本沒想到。你外公這一向身體不好,接到信差點昏死過去,稍緩過來就帶着我們一家人趕來了。看到你娘真就這麽走了,心裏那個難受啊,一直說他竟然也會白發人送黑發人。唉,天下間的父母怎麽可能不疼自己的孩子!回去的路上受了涼就更不好,到家起不來床,躺在床上天天後悔,不該和你娘較勁。這段時間虧得我照顧精心,才熬了過來。精神才剛好點,就催着我來看看你們,怕你們四個小的有啥要幫忙,我們隔那麽遠照顧不到。”
林敏也默然,吳氏當初若不是固執已見地要搬到這裏來,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樣。
“我曉得你娘不喜歡我,可我又能怎麽辦喃,該做的我都做了,怎麽也讨不了她的好,總說我沒安好心,我又不是歹心腸的人,幹嘛要一門心思地害她啊。”
這個林敏聽吳氏說過,陳氏削好了水果切成片遞到吳氏手上,吳氏懷疑這是爛了不要的才給她,她病了陳氏把飯端到床面前,她會疑心飯是馊的或者是她吃剩的,“她怎麽會好心對我,不曉得放了什麽在裏面。”吳氏就是這麽認為,在她心裏陳氏就是個惡毒的後娘。
“連着幾次心就寒了,只敢離她遠遠的,說起來,我真又錯了什麽,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三媒六聘正經進的門。”陳氏說着越發委屈起來,聲音中帶了點哽咽:“我曉得她娘是個仙女般的人物,可又不是我害死她的,她何至于就這麽恨我。”
林敏知道,吳氏恨陳氏占了她娘的位置,在她的心裏娘親任何人都不能取代,如果和陳氏交好,就是對娘親的背叛!
何況一直對她娘不冷不熱的吳秀才竟然和陳氏恩恩愛愛,卿卿我我,這更讓她不能忍受。
吳氏最恨陳氏的則是沒有把她嫁給城裏的讀書人家,這是娘親的希望,也是吳氏一直的夢想,她覺得是陳氏在裏面使壞。可是她也不想想,她爹不過是偏遠鄉下的一個窮秀才,怎麽能跟城裏人搭得上話,至于鄉下的童生秀才又很少,年紀外貌也跟她不合适。
“你們村有姑娘嫁到我們那裏,你爹爹跟着來送嫁,一眼就看上了你娘,讓家裏人來提親,怕我們不同意,花了很多心思讨好你娘,我們看他人長得好性子也好,家裏人也厚道。所以就同意了這門親事,誰知道最後會是這樣……”
早知道是這樣,怎麽也不會同意這門親事,就近找一家,也能時時看着。哪怕會找她麻煩,也好過人不在了,陳氏心裏很難過。雖然不敢說待她如親生,可畢竟從7歲到看着她出嫁,怎麽可能沒有感情。
由于晚上聊得有點晚,第二天早上就起來遲了。
跟林敏吐了苦水說了心中的委屈,陳氏的心情明顯看着輕松了許多。
小文已經靜悄悄地準備好子早飯,就等兩人起來開吃,因為陳氏在,他做得很豐富,一鍋白米紅薯粥,一人一個煮雞蛋,一碟鹹菜,一碟涼拌泡菜,還學着林敏的樣子攤了兩個玉米餅子。
Advertisement
陳氏連連嘆道:“小文真是不得了,竟然也會弄吃的,比你舅舅們都強,他們只會張着嘴巴等,你娘還真會教孩子,一個個又有禮又能幹。”
這幾個孩子,來個人誇一次,吳氏的教育真是沒說的,她雖然沒有教過男孩們下廚,可是懂事的他們已經學會了主動分擔家務。
陳氏的連聲誇贊讓小文紅了臉,他不好意思地說:“是小偉幫着我做的。”
叫來在屋裏讀書的小偉,五人開始吃早飯,飯桌上陳氏提出飯後休息一下就回去,林敏姐弟連忙挽留,那麽遠來一趟怎麽也得多住幾天。
陳氏連連擺手:“我也想歇歇,可你外公身體還沒有完全好,我還要趕着回去照顧他,家裏也有一攤事,不回去不行,下次吧,下次有時間和你外公一起過來多住幾天。”又對着林敏欲言又止。
林敏看她這副神情也不好多說什麽,昨天晚上陳氏還和她聊了聊她家裏的事,那真是一團亂麻。
她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前兩年大兒子娶了媳婦,脾氣倒也溫和賢惠,能幫着做事讓她輕松不少,今年開春二兒子也娶了媳婦,家裏就不太平了。
“我想着你二舅舅太老實,嘴巴又笨,給他娶個能幹會說的,也免得日後被人欺負,哪想曉得能幹過了頭,特別會算計,一點虧也不能吃,不曉得哪裏來的那麽多心眼,聽她叨叨我就腦殼痛,和你大舅娘更是處不好,天天鬥得跟烏眼雞似的,就沒個安生的時候,你大舅娘以前脾氣還算不錯,現在也變得尖酸刻薄,斤斤計較。我在家還能彈壓得住,現在走了這幾天還不曉得會鬧成啥樣。”陳氏的語氣裏滿是無奈,“看來我再娶媳婦,不只要算小兩口的八字合不合,還得算算和妯娌的八字合不合!”
林敏很想問她,既然相處得如此艱難,為什麽不分家另過呢。正所謂“遠香近臭”,說不定離遠了,沒有利益的牽絆,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不過她還是忍住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們不分家可能也有自己的苦衷和打算。再說陳氏也就是訴訴苦發發牢騷,并不指望她真的能出主意想辦法。
現在陳氏堅決要走,林敏不再挽留,那讓她帶點啥東西回去好喃,總不能大老遠的跑一趟,空着手就回去了吧?
林敏把家裏的東西過了一遍,除了煮幾個雞蛋煎幾個餅子帶着路上吃,還真沒有啥可帶的,手裏又沒有錢,想買點啥都不行,只有裝上點辣椒醬,讓她嘗嘗鮮。
她把家裏密封稍好的調味罐理了一個出來,把裏面的調料倒在碗裏,洗淨晾幹後把辣椒裝了半罐:“路上小心點應該不會灑出來吧。”
陳氏聞到香味就是一喜,探頭往罐子望:“這是啥,聞着就好吃。”
林敏舀了一勺讓她嘗嘗,她直點頭:“不錯,對我的味口,這是怎麽做的。麻煩不?”
林敏把做法講了一遍,吳氏拿着罐子晃悠着看:“還不算麻煩,就是太費油。”
“反正豆油又不太貴,一次多做點,只要保存得好,可以放很長的時間。平時沒菜了舀一勺就可以下飯。現在嫩姜便宜,買了切成片腌在裏面更好吃,還可以當調料拿來做菜,用處可是不少。”
吳氏表示認可:“現在辣椒便宜,我回家就做起來。”又謝謝林敏相信她,肯把法子教給她,并且承諾一定保密,不會讓法子外洩。林敏倒覺得沒啥,他們離得遠,應該不會影響這邊劉氏做生意。
吳氏在林家歇息了一會,看到小偉抱着書不受外界影響地苦讀對林敏直贊嘆:“你外公要是看到小偉這個樣子,不曉得多高興。他一直想家裏能再出個讀書的,可惜你三個舅舅全随了我,看到書就發暈。我跟你說,一定要讓小偉繼續讀書,他定能有大出息,我回去告訴你外公,他肯定睡着了都要笑醒。”還找小偉要了幾張寫的字,說是要給吳老秀才看:“一高興說不定病就全好了!”
她雖然不太懂讀書,可是跟着吳秀才這麽些年,也不是一竅不通,看看小偉寫的字和讀書的神情,她就覺得沒看錯人。
林敏聽了她的話心裏也不住的得意:“天才少年是我弟!”
陳氏坐了沒一會,劉氏就過來了,她已經聯系好去鎮上的牛車,到了鎮上陳氏就能搭上回家的馬車。
這次陳氏回去,她沒有啥拿得出手的,只能在村口的雜貨店裏買了一包點心讓陳氏帶上,好在陳氏不是個計較的人,也了解她家情況。
送走陳氏後,林敏帶着弟妹們回到堂屋,小文忽然看到案幾有個小荷包,他跑過去拿起來,确定這不是家裏的東西,連忙舉着給林敏看:“姐,是不是外婆的荷包忘拿了。”
林敏狐疑地接過來,荷包已經半舊,上面繡的花也粗針大腳,确實不是家裏人的手筆,荷包裏硬硬的,她打開一看,裏面是一個銀角子,估計有7,8錢重。
林敏明白了,這是陳氏留下的,怕他們不肯要,所以悄悄放在這裏。撫着這冰冷的銀角子,她的心裏暖暖的,又替吳氏難過,這麽善良直率的繼母怎麽就不能接受,如果她願意敞開心扉,多些理解包容,兩人的生活都會幸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