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母子”
“娘娘真乃妙人。”明凰朝已是淑妃的蕭娡一笑,不愧是楚辭的手下,如今進宮不過兩年,卻已是位居四妃之位了。
淑妃同樣彎了彎唇,眼角卻流露出些許難以言喻的苦澀,深宮中的日子又豈是好過的?但這條路她既踏上了,便再無回頭的餘地。
淑妃極輕地嘆息了一聲,搭上明凰的手背,口中道:“還多虧了你的提點。”
明凰則搖了搖頭,對她直言道:“娘娘,你在宮中如今的地位,除去齊王的幫扶,其餘全是你自己一手一腳拼來的,我不過是偶爾說句話罷了,真正将這些紙上談兵化為現實的,是靠得娘娘你自己的努力。”
她這番話讓淑妃垂下眼去,沉默了半晌,待她重新将頭擡起來時,眼眶泛着淡淡的濕意。
“……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她握着明凰的手,眸中的透明珠子搖搖欲墜,“謝謝你,明凰。”
淑妃的聲音有些許顫抖,明凰趕忙回握住她,心下也浮起一絲近乎悵惘的感概。
“對了,”她溫言開口,轉移了話題,“貴妃娘娘的事,陛下當真沒查出來?”
淑妃總算從方才的情緒中緩過了神,她搖了搖頭,蹙眉道:“我也不清楚,不過陛下既然如此堅持三皇子與此事無幹,想來也不是沒有線索,只不過,他看起來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
“哦?”
明凰挑眉,“娘娘莫不是已經知曉其中真相了吧?”
淑妃輕提唇角,一雙細長的美眸泛起盈盈波瀾,似是感慨又似是嘆息:“據王爺在宮裏的其他眼線查得的消息,此事的幕後主使,是皇後娘娘。”
“!”
饒是明凰,此時也不由得震驚,她一直以為此事或許是某位嫉妒貴妃懷孕的妃嫔所下的手,只不過恰好逢三皇子經過,貴妃又欲通過三皇子扯上皇後,便将這水攪得愈發渾了。
而如今淑妃卻說,貴妃落水之事乃皇後主謀,這——
她的腦中浮現起皇後那雙冷冽的鳳眸,以及舉手投足間透出的高貴和傲氣,皇後她……究竟為何會做出這樣的事?
Advertisement
貴妃腹中的胎兒就算以後生出來是名小皇子,也不可能對太子的地位産生任何動搖,這也是明凰為何一開始就沒往皇後身上想的原因。
可結果卻是,皇後當真做出了這樣的事……
明凰不由皺起眉,手指在石桌上無意識地輕敲起來,這是她陷入深思時的慣常動作。
既然皇後不是針對貴妃,那麽——
她的瞳孔驀然緊縮,半垂下的腦袋倏地擡起,一雙含着恍然大悟之色的墨眸直直看向對面的淑妃。
“是因為三皇子對麽?”她開口道,語氣篤定,“皇後是為了将此事推到三皇子頭上,才對貴妃下得手。”
淑妃微笑颔首,目帶贊賞之意:“的确如此,當時皇後派人隐身于附近,又故意讓三皇子前去尋貴妃交還釵子,皇後的人則趁二人獨處之時,伺機下手。貴妃被碎石擊中,落入水中,四周除三皇子外又無他人在場,她自是不甘心,便一口咬定了三皇子,試圖同皇後扯上關系,不料這卻正如皇後所願。”
淑妃将事情的始末徐徐道來,但待話音落下後,她自己卻先蹙了眉:“其實,就算得知真相,有一事我仍舊頗為不解——”
她頓了頓,放低聲音道,“皇後娘娘為何如此急于對三皇子出手?就算三皇子非她親子,加上皇帝偏寵,他的地位也遠遠無法同太子相較,倒是這次貿然出手,若是陛下知曉幕後黑手是她,惹出的問題怕是比她嫁禍三皇子大多了。”
明凰聞言也覺頗有道理,皇後為何如此忌憚三皇子?不惜做出這樣的事來陷害他?就因他不是自己所出,而是那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華懿貴妃的兒子?
“或許是陛下對三皇子的寵愛讓她感到了不安?”明凰猜測道,“陛下最近可有打算讓三皇子在朝中做事?”
淑妃一愣,抿唇沉吟了片刻,方肯定地點了點頭:“陛下不經意間對我提起過,想讓三皇子行冠禮後入主戶部……可是,”她仍舊不解,“太子在朝中經營多年,又有白家作後盾,皇後何以如此害怕?”
“如果陛下真的打算讓三皇子入主戶部……那情況就不是這麽簡單了,”明凰若有所思地道,“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其權勢在六部中恐怕僅次于吏部,吏部乃皇帝親信孔大人掌管,而太子勢力下的工部、禮部,其地位皆排在六部的末尾,就算加上白家的兵權——白家的軍隊駐紮于邊疆,且一舉一動都受制于兵符,若是朝中發生變故,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淑妃聽她這番分析,不由得驚道:“難不成,如今朝中局勢已偏向三皇子一方了?”
明凰搖了搖頭,安撫似地拍了拍她的手背:“三皇子真想有什麽動作,還早着呢,別忘了還有齊王暗中的勢力會牽制朝中局勢,不潛心經營個幾年,他是不可能有那個同太子叫板的實力的。”
明凰的語氣頗為輕松,而且也帶着些篤定的意味,在她眼裏,三皇子即便有野心,與太子相鬥還是太早了,皇後之所以想陷害他,除去對皇帝欲令三皇子統領戶部這個舉動的不滿,再有,便是想試探皇帝究竟可以包容他到什麽地步罷?而皇帝當時表現出的明顯的護犢子的反應,想必令皇後十分不快吧。
其實,明凰的思路已算觸到了核心,不過,她沒料想到的是,此時的三皇子楚離,已同深不可測的國師慕容夜結成同盟,慕容夜曾經在六年前趁楚辭不注意時對他下過手,并且還成功了,這樣的人物自是不可小觑。
“對了,比起這個,我倒是對另一個地方頗為不解——”明凰收回心思,朝淑妃投去的視線略帶疑惑,“你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當時我在皇後宮外的确撞見了三皇子,他手裏……似乎的确拿着個金釵,不過讓我困惑的是,三皇子與皇後的關系既已陷入如此僵持的地步,他又為何會聽從皇後的話乖乖将釵子送還給貴妃?他不應該沒想過這其中或許存在陷阱吧?”
明凰雖只見過三皇子兩面,但她足以肯定,對方雖看上去面色陰郁,脾氣也是同皇後不相上下的高傲與冷漠,只不過後者很好地将情緒隐于眼底,而三皇子卻是直率地表露無遺。最重要的是,三皇子雖陰沉傲慢,但他絕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傻子,對于皇後的吩咐,他就真沒産生一絲警戒之心?
不過,淑妃接下來的話十分到位地為她解了惑。
“三皇子對皇後的态度,向來比較奇特,”淑妃緩緩開口,“一開始我也覺得不解,畢竟柳妃的事三皇子也極有可能清楚,但即便如此,每當皇後吩咐他做什麽的時候,他就算再不情願,也還是都會依皇後的意思而行事。”
“?”
明凰忍不住挑眉,“這是為何?”
“……據說,三皇子幼時十分黏作為他明面上生母的皇後,柳妃因生三皇子時大出血而亡,又被皇帝刻意隐瞞,當時宮中除帝後二人外幾乎無他人知曉此事,所以三皇子也就真以為自己是皇後親子,便時常黏在皇後身邊……”
淑妃的話不由讓明凰想起了被她送到齊王府裏的明衍,明衍那小家夥見到她,總是興奮得呼啦啦地撲上來,在她懷裏放肆地撒嬌。
只要一對上明衍那張紅撲撲的小臉,她的心就已經軟了一半。
不過,三皇子的童年經歷恐怕同明衍截然相反,淑妃略帶悵然的語氣已經讓她猜到了接下來的發展。
果然,淑妃嘆息了一聲,口中道:“皇後出身白家,氣性向來高傲,能為了白家的利益忍受自己膝下平白無故地多出一個皇子便已是極限,又怎可能對三皇子有好臉色?三皇子自小便被皇後所厭棄,只有吃穿用度方面沒虧待過他,不過面對三皇子時,皇後怕是從沒有過什麽好臉色。三皇子在得知自己身世前,對自己不讨皇後喜歡一事自然十分不解,又常常目睹皇後對太子和二皇子溫言軟語,更是氣悶不已,于是,他便經常刻意做些事情來希求皇後的贊揚,以至于到了後來,他得知真相後,對于皇後除去恨意外,怕是還殘留着些極為複雜的感情。”
“……”
三皇子的經歷的确讓人感慨,明凰突然有些理解他為何會變成如今這樣陰鸷的性子了,自小被母親疏遠,卻不知緣故,母親又待其餘的哥哥極好,這樣的落差對一個孩子而言也未免太殘酷了些,三皇子會變成如今的樣子,同皇後有分不開的關系。
如若她當時待三皇子稍微好些,哪怕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三皇子也不會因為素未謀面的生母而選擇與她、與太子決裂罷?
是她自己的态度,将原本能夠站在太子一側的三皇子,一步一步地推到了對立面。
不知皇後眼見如今的境況,是否會後悔當日的狠心?
不,那個從白家走出來的、手腕鐵血的女人,這輩子怕是都不會後悔任何事罷。
她一開始就沒對尚身為稚童的三皇子心軟過,如今滿心想的,甚至借吊唁白香玉之名親自前來白府與長期駐守邊疆的兄長見面,為的便是能除掉三皇子,為太子鞏固地位罷。
“好了,”淑妃突然站起身,打斷了明凰的思緒,她攜了明凰的手,往涼亭外步去,唇角含笑道,“好不容易見面,咱們不說這些了,下邊的筵席看來要開始了,随我一道下去吧。”
明凰先是颔首,邁出幾步後,又有些遲疑:“你我若是相攜出現在其餘人面前……”
“無事,不用擔心,”淑妃掩住唇,輕言細語地安慰,“旁人只不過會當我欲同未來的齊王妃拉近關系,不會有更多的風言風語,最多就是往你腦袋上扣個巴結宮中寵妃的帽子,你可介意?”
明凰燦然一笑,彎起唇角:“能巴結上淑妃娘娘,可是我的榮幸。”
淑妃被她逗得咯咯地笑起來,一邊笑一邊道:“凰兒,你真是給根杆子就往上爬。”
這個親昵而熟悉的稱呼讓明凰面上閃過一絲不自然,她的腦中不由得浮現出眯着一雙桃花眼的楚辭含笑喚她名字的畫面——
“怎麽了,凰兒?”
淑妃疑惑地看向咬起下唇、面色不善的明凰。
“無事,”明凰沖她一笑,說話間卻仍舊有些咬牙切齒,“不過是想起了某個讨厭的人罷了。”
“?”
淑妃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