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番外三 美食不光可以改善生活,還可以……
※時間線為靈芝軒開業一年左右。
最近靈芝軒的生意非常不錯, 各個分店也陸續開了起來,網店的粽子以及元宵一上架就被銷售一空。
蘇億負責財務管理團隊,張熬負責服務人員團隊, 桂師傅負責廚師團隊。
所有人各司其職,每一項工作都有專門的人來完成。
到了此時,花荼終于有時間騰出手來,可以搞一些新的菜品研發。
管理雖然重要,新的菜品卻是一家店鋪的靈魂, 食客都是喜新厭舊的,沒有新菜,再好的餐廳也會逐漸走向沒落。
最近一段時間, 花荼經常會帶着桂師傅的徒弟鄧樂康一起在工作室那邊,他們列出一些想要攻克的新菜,反複地調整着原材料和配方。
除了要開發樓下的菜品,還需要升級樓上的菜品。
三樓的客人們經常會有宴席的需求, 對食材的新鮮以及菜品的獨特性都要求頗高。
之前靈芝軒有雲南宴,孔府宴,宮廷宴, 這些宴席都頗受歡迎。
但是客人們來得次數多了, 也會吃膩了, 需要不斷地推出新的主題宴席,才能夠滿足客人們的要求。
于是到了下半年, 花荼就開始專注開發紅樓宴。
所謂的紅樓宴,就是複制在《紅樓夢》一書中出現的各式美食。
《紅樓夢》整套書中,出現了一百八十餘道各色菜品。其中很多美食都有一些描述,其中很多就連小孩子都耳熟能詳。
為了複刻好紅樓宴,花荼買了好多的參考書, 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把紅樓夢又溫習着看了一遍。
然後他開始一樣一樣把其中的美食都歸攏摘抄出來。
Advertisement
一百多道菜,自然需要有所取舍。
花荼決定先從自己喜歡的來進行開發。
第一道要攻克的就是茄鲞。
這道菜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吃到的菜,書中借着鳳姐的話講述過制作方式,是紅樓夢之中描述最為詳盡的一道菜品。
這道菜太關鍵了,人們來吃紅樓宴,一定要嘗嘗這一道茄子。
如果味道做得不好吃,不符合人們心中的想法,那這紅樓宴就算是垮了,後續的菜品再好吃,也引不起人們的興趣。
花荼仔細研究了,認為這其實是一道鹵菜,也可作為涼菜。
茄子本身沒有什麽味道,水份又多,于是就用雞油借味,用雞油替代掉茄子裏的水份。
吃的時候既有茄子的口感和味道,又有雞肉的香味。
《紅樓夢》書中描述,茄子炸過以後,配料用雞湯炖煮收幹,随後用糟油拌過,再用油封存在罐子裏。
這方法看似詳盡,其實卻沒有說清楚究竟要怎麽用料,怎麽成盤,更沒說清楚需要什麽配料,怎麽配比,比如蘑菇是哪種蘑菇,糟油又是哪種口味,都需要廚師來發揮。
花荼只能去查閱各種的資料,觀看各種影像,為了符合現代人的口味,還要進行一些改良。
這一道茄子他們反複折騰了快要一個月,到最後花荼終于滿意。
除了這一道菜,花荼還下力氣開發了寶玉挨打以後喝的小蓮蓬小荷葉湯。
這其實是一道面疙瘩湯,湯底要清涼,雞湯為主,濾去油脂,面點配色要翠綠好看,味道也要好吃,才能夠讓人念念不忘。
《紅樓夢》之中所寫,這道菜用的是銀子做的模具,現在各色磨具很多,更好壓制脫模。
這道菜開發起來沒有太大的難度,很快就複制出來。
花荼精益求精,他在面疙瘩和湯的調味上下了功夫,做了各種的改良。
到最後這道湯變成了一道神仙湯,喝下去一口,就能夠感覺到滿滿的安慰感。
就這麽一道菜一道菜開發着,花荼一共選擇了二十來樣有代表性的紅樓菜品。
葷素搭配,食材豐富。
到了九月底,他終于和慕頌之商量着,可以開始請人試菜了。
慕頌之看着花荼忙活了這麽久,早就對着紅樓宴非常有興趣。
他幫着約了江九寧他們幾個過來試菜。
江九寧本來正在外地度假,一聽說花荼這裏開發了紅樓宴,不用多說什麽,直接就從外地飛了回來。
彭一航和華嚴株也來了,幾個人好久沒聚,都等着開宴。
今天,花荼把紅樓宴開在了靈芝軒三樓上最大的一間包間裏。
裏面還做了一些布置,書架上擺了各式的古書,裏屋的桌子上有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桌上擺着各式的插花。
最為好看的是一面牆,挂滿了工筆圖,江九寧走過去啊了一聲:“這畫的是金陵十二釵!”
那面牆上正挂了十二張畫,黛玉葬花,寶釵撲蝶,元春省親,史湘雲醉眠芍藥裀,一張張美人圖栩栩如生,仿佛把衆人引入了紅樓夢中。
衆人看了一會,直到開始上菜了才坐下來。
每位客人的面前都擺好了杏仁茶和一份菜單。
花荼把這紅樓宴做得十分考究,菜單直接是一本小冊子,上面附着紅樓夢裏的原文,下面配着美食的配料說明。
這菜單翻看起來,一種書卷氣就撲面而來。
首先上來的是幾道涼菜:糟鴨掌鴨信,棗泥山藥糕,松子鴨油卷,炸鹌鹑。
這些菜裏道道都有故事,擺盤古意十足,十分精美。
處處都透露了兩個字:講究。
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茄鲞,每位面前上了一個小碟。
裏面的茄子腌到金黃色,配着雞丁,堆起來像是一座小山。
江九寧顧不得吃別的,直接就奔着茄子去了:“我過去看書,就饞這道菜很久了。”
慕頌之也好奇花荼的開發成果,他夾起來吃了一塊,茄子是軟的,入口還有着茄子的清香味道。
其他的調料雖然多,但是并沒有喧賓奪主,蘑菇碎和筍子的味道還可以嘗出來一些,像是腌制後的蘑菇醬。
再品嘗下去,茄子不鹹,但卻味道豐富,最濃郁的,是雞的味道。
由于腌制過許久,各種味道融入了一起。那香味在舌尖上,經久不散。
花荼等着衆人的反應,慕頌之點頭道:“這道菜不錯,比我看書時想象得還要好吃。”
花荼這才松了一口氣,看着文字,人們往往會在腦中進行美化。
複刻菜最怕的就是低于人們的預期。
比想象得好吃,這就算是很高的評價了。
江九寧直接白口吃了一碟:“小花真是了不起,你還真把茄子倒騰出了雞的味道。”
茄鲞大獲成功,這紅樓宴就成功了一半。
吃着紅樓宴,就像是打開了關于童年的回憶。
那些書中的典故給衆人提供了話題,一時間,大家讨論着看過的不同版本的紅樓劇,回憶着其中喜歡的人物和情節。
涼菜之後就是熱菜,配合着,還有服務員給客人們溫了一些酒。
主菜有幾道大肉,第一道上來的是火腿炖肘子,這道菜又叫“金銀蹄”。
肘子被分出了花刀,非常好夾取,肉被炖到了酥軟,入口即化。
火腿特殊的香味融到了肘子裏,兩相一遇,就會形成反應,合出特殊的味道,這道理一如腌篤鮮。
大菜裏還有牛奶蒸羔羊,這道菜用的是牛乳代湯,小羔羊肉炖到酥爛,完全不膻,十分大補。
下面一道是烤鹿肉,養殖的梅花鹿被烤到外焦裏嫩,大塊的滋滋冒着油,別有一番風味。
到最後,每人一只剛剛上市的菊花蟹。
這些菜品正是幾次詩社的重頭菜。
品嘗着,大家都有點詩興大發了,江九寧道:“把我的筆墨拿上來。”
慕頌之笑他:“我認識你這麽多年,就沒見你做過詩。”
花荼遞給他一疊調查表:“詩就不用了,回頭把表填下就可以了。”
江九寧拍着胸脯:“放心吧,今天附贈八百字小作文。”
最後是幾道素菜,雞髓筍,油鹽枸杞芽,蒿子稈,一道道都特別精致。
素菜之後是湯品和主食,随後就是小蓮蓬小荷葉湯。
彭一航喝了一口小蓮蓬小荷葉湯,湯是清亮的,雞湯打底,透着一種鮮香暖意,裏面的小蓮蓬和小荷葉綠油油的,顏色鮮亮,精致極了。
他一邊喝着湯,一邊感慨:“感覺自己不挨上一頓打,都不好意思喝這個湯了。”
華嚴株在一旁開玩笑道:“這麽合情合理的要求,一會出去哥幾個滿足你?”
飯菜的主食是茶泡飯,最後的點心是螃蟹小餃。一上來餃子就被分了一空,這道菜雖然賈母嫌棄,食客們可是一點都不嫌棄。
這一頓紅樓宴酒足飯飽,所有客人幫着填寫了調查表,花荼收攏了所有的資料,準備回頭再進行改良。
等到正式推出估計要到十月,那時候螃蟹更為肥美,天氣也更冷一些。
到時候在屋子裏溫上酒,品着美味的菜,聊着紅樓,放着《枉凝眉》,就會讓客人感覺,好像是穿越到了書中的世界。
新菜品開發完成,花荼終于是輕松了下來。
慕頌之拉着他,倆個人去了家附近的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
等着電影落幕,月明星稀。
慕頌之帶着花荼,兩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們一邊回味着電影中的動人情節,一邊回味着晚上吃的各色美味。
慕頌之道:“今天的這一宴挺成功的,我覺得這會成為靈芝軒的一桌特色宴,一定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花荼說:“我想要開發紅樓宴,是覺得這席菜特別有意思,每一道菜都有後面的故事,吃起來的時候,就會想到那些事。”
吃的是美味,品的卻是後面的文化,背後的故事,人生的酸甜苦辣。
紅樓的故事被太多人喜歡,裏面的人物被人們記住,看着書中的美食變成現實,借着回憶起當年看書時候的自己。
吃上這麽一餐飯,對多少人來說,有着不同的意義。
花荼覺得,他們的生活也是如此,每天和誰在一起,吃了怎樣的美食,就是多年以後,都會記憶猶新。
他想了想總結說:“有時候,美食不光可以改善生活,還可以标記生活。”
“那今晚的标記,就是一餐紅樓宴。”慕頌之說完側頭看向花荼。
他喜歡在路燈下看着他。
橙黃色的路燈和瑩白的月光交彙,投影下來,映在花荼的臉上,睫毛投下一片陰影,嘴唇看上去也是軟軟的,柔嫩的,比這世界上的一切美味佳肴更加誘人。
慕頌之伸出手拉住花荼,輕輕落下一吻:“今晚,我會讓你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