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0 從嘲笑到羨慕妒忌
王洛生也是往青雲縣方向去的, 但是卻怎麽也趕不上沈臨的步速,被沈臨甩了一大截。
早上幾個看見沈臨去賣冰糖葫蘆的,自是要逢人就說沈臨去賣冰糖葫蘆了。
于是乎, 這一日,田間地頭,谷場上面, 都在議論沈臨去賣冰糖葫蘆這事情。
“沈臨這些時日花錢大手大腳,又是請楊家吃飯, 又是雇牛車,又是吃好的, 這不是把錢花完了嗎,居然去賣冰糖葫蘆。”
“沈老二原先把日子過得多紅火, 到了它兒子手上,卻潦倒到要賣冰糖葫蘆了。”
士農工商, 村裏人都看不起做小生意的,賣冰糖葫蘆這樣的小生意更是被看不起。
村裏面人還議論, 這從做冰糖葫蘆的作坊裏買冰糖葫蘆也不便宜,要賣出去的話也掙不了幾個錢,但是冰糖葫蘆哪那麽好賣都能賣出去, 這搞不好,還會賠了呢。
大家夥都道, 就是就是,哪有那麽多人願意花三文錢買冰糖葫蘆,沈臨十有八九是要賠的。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這賣冰糖葫蘆能掙多少能賠多少, 總之,說沈臨會賠便會讓他們心裏和舒坦。
大家一起感嘆這沈臨的不成器。
一個上午,沈臨再一次跌到了這個村裏裏鄙視鏈的底端。
沈老頭和沈婆子更是長籲短嘆, 嘆沈臨把沈家的臉都丢完了,以後沈家沒有沈臨這樣的不孝子孫。
沈臨去了青雲縣,在街市上面先走了一圈,叫賣冰糖葫蘆三文錢一個,用蘇晚的方法做出來的冰糖葫蘆味道并不比山楂的差,所以賣三文并不為過。
果然,沈臨的生意就如同別的賣冰糖葫蘆的一般,叫賣了一個上午,只有寥寥落落的幾個人買,一炷香的時間,只賣出去五串,兩個紮子上面還有滿滿當當的冰糖葫蘆。
其實張二狗早上就遠遠地尾随沈臨來了縣城,為的就是看看沈臨當街叫賣冰糖葫蘆的落魄樣子,看到沈臨賣了很久只賣出去幾串,張二狗心裏舒坦極了,便去青雲縣的別處溜達了。快到中午的時候,張二狗在青雲縣吃了熱騰騰的一碗面,然後便打道回府,回到青石村的谷場上面。
正是中午,青石村的村民都在谷場上面吃飯唠嗑,張二狗帶回來的沈臨賣冰糖葫蘆賣不出去的情況自然是熱門話題。
Advertisement
好事的村民們紛紛嘲笑起了沈臨,這沈臨,居然去賣冰糖葫蘆,這就已經很丢人了。
去賣還賣不出去,那兩大紮冰糖葫蘆,賣不出去放到第二天可就賣不出去了,這怎麽也得賠個一百來文錢吧。
今年的收成還沒有下來,沈臨就已經賠了出去,當真是敗家又無能。
沈老頭和沈婆子還盤算,沈臨定然是要帶着沒有賣完的冰糖葫蘆回來的,到時候,便把沈臨賣剩下的要過來,她們老兩口放下慢慢吃,冰糖葫蘆也是很好的零嘴,雖然放的久了便不好,不過也比沒有強。
大家夥正議論在興頭上的時候,卻見沈臨也來到了谷場。
多嘴多舌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的調笑沈臨。
“沈臨,你那冰糖葫蘆賣出去沒有啊。”
“沈臨,你那冰糖葫蘆賣不出去就給大家夥分了吧,大家夥也都能記你個好。”
“沈臨,你不會是打算靠着做冰糖葫蘆發大財吧,我說你這個人,就死不踏實,還是好好種地吧。”
村民們指指點點的聲音傳了過來,沈臨知道這是張二狗帶回來的消息,上午沈臨就已經發現了尾随他的張二狗,也知道張二狗觀察了一陣見他買不出去之後就去別處溜達了,張二狗也在谷場上,正在人群中間,無疑是張二狗把當時的情形對村民們說了。
倒是也有幾家人家不參與話題,只老老實實的吃着自己的飯,也不多言語,楊家兄弟自然也沒有參與。
楊五還過來關切的問沈臨,說冰糖葫蘆的生意不好做也正常,以後他可以帶沈臨幹個別的掙錢的活計。
沈臨卻讓楊五放心,他有空再詳細告訴楊五。
沈臨把昨日給蘇晚撿野山果的那幾家的孩子都叫了過來,雇他們一個下午把沈臨的玉米都搓完,原本這些玉米,沈臨一個人還要搓個三四天,這七八個孩子搓的快,一個下午便能搓完。
這幾個孩子自然是高興,沈臨也是先給了他們兩個銅板,等到晚上回來,他們若是都幹完就再給三個銅板,如果沒有幹完便只能得兩個。
這些孩子和孩子的父母都很高興,有這樣賺錢的活計,誰不願意呢。
楊五見沈臨有錢雇傭孩子們搓玉米,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像是張二狗說的那樣,沈臨一定是掙了錢,他定然是還想再去掙這個錢,才着急雇這幾個孩子把這些活計做完。
若是沒有掙錢,誰舍得雇人呢。
沈臨就是賣冰糖葫蘆掙到了錢。
沈臨一個早上賣冰糖葫蘆買的是三文,只不過是先奠定一個價格基礎,叫賣了一陣,都聽到了,但是也沒怎麽過心,畢竟冰糖葫蘆就是三文錢,沒有什麽特別。
張二狗走了之後,沈臨便開始吆喝,冰糖葫蘆兩文錢一個,三文錢兩個,有之前冰糖葫蘆三文錢一個的對比,這兩文錢一個就已經便宜了不少,三文錢兩個就更是便宜了,平日裏舍不得給孩子買三文錢一個冰糖葫蘆的人都掏了三文錢給自家的孩子買了兩個。
大家夥兒都一窩蜂地圍了上來,很快,沈臨帶來的一百五十枝冰糖葫蘆就一售而空。
沈臨是跟在張二狗後面回來的,不過張二狗并沒有發現沈臨。
沈臨回來之後便徑直回了家,把賣冰糖葫蘆的錢交給了蘇晚。
一百五十枝冰糖葫蘆,有八只賣的是三文錢,共計二十四文,剩下的一百四十二枝,都是按照三文錢兩只的錢賣出去的,賣了二百一十三文,所有的加起來,一共是賣了二百三十七文。
每個糖葫蘆的成本是竹簽和糖稀,野山果不要錢,不過雇傭孩子們和牛車一共花了一百多文,這一百多文就是四十筐野山果花去的所有成本了。
沈臨做今日的一百五十只冰糖葫蘆,只用了少半筐,這樣一平均,每個冰糖葫蘆的成本是半文錢,一百五十枝的成本一共是七十五文,便是賺了一百六十二文錢。
沈臨把賣來的二百三十七文全部給了蘇晚,蘇晚卻數出了一百三十文給沈臨,這賣冰糖葫蘆的方法,還是沈臨想出來的,沈臨分析了怎樣賣才能更快,才能讓人民更想買冰糖葫蘆,沈臨想的法子果然是有用,所以一個上午就能賣完。
蘇晚對沈臨說,做冰糖葫蘆的活和賣冰糖葫蘆的活都太重,她一個人也做不來,索性以後就都由沈臨來做,所有的竹簽和糖也由沈臨買,她出去果子澀味的方法,沈臨出成本出力出賣冰糖葫蘆的方法,這樣賣了錢,一人一半,也是她占了沈臨的便宜了。
沈臨收了蘇晚給的一百三十文,不過确是想着也只收這一次了,以後賣來的錢,他打算都給蘇晚。
他要用這次的錢雇孩子們把玉米搓完,趁着大家夥兒都好奇這三文錢兩個的冰糖葫蘆,他得多做一些早點兒賣,免得耽誤三四天以後不如現在好賣。
沈臨帶着錢回到谷場雇人,就聽到了大家在議論他賣不出去,沈臨也不往心裏放,這也沒有什麽好解釋的,解釋也沒有什麽好處,只會招來眼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村民們見沈臨居然又雇傭孩子們幹活,不僅感嘆沈臨真是越來越敗家和好吃懶做了,這完全就像不想自己幹活了啊。
沈臨只和楊五簡單說了,對其他人的話充耳不聞,下午沈臨沒有出去,而是又紮了兩只紮冰糖葫蘆的草紮子,一下午處理野山果,又是泡又是煮,熬糖稀,太陽落山的時候去了趟谷場,見孩子們已經把玉米都搓完了,沈臨把玉米都裝進袋子裏面背了回去,然後便繼續做冰糖葫蘆。
中間沈老頭和沈婆子過來,沈臨讓家裏的狗一直叫,說是家裏狗開了在發瘋,自己控制不住,現在不能讓祖父祖母進來,免得祖父祖母被狗咬,沈臨說着,還吃痛喊了一聲,假裝自己被狗咬了。
沈臨不想讓沈老頭和沈婆子知道他做冰糖葫蘆的事情,所以便想辦法不讓她們進來了。
果然,沈婆子和沈老頭怕自己被狗咬,讪讪的走了。臨走前還讓沈臨記得把賣剩下的冰糖葫蘆給她們送過去。
直做到半夜,又做好了三百枝冰糖葫蘆。
第二日一大早沈臨又扛着三百只冰糖葫蘆出去了,又有路過的村民看見,便以為沈臨昨天的冰糖葫蘆還沒有賣完,又新從作坊買了兩大紮。
又是在谷場和其他人一起笑話沈臨了,看來沈臨這是打算把他的磚瓦房也往掉敗了。
而沈臨在青雲縣,賣了一整個上午,就把三百枝冰糖葫蘆都賣了出去。
三文錢兩支,這冰糖葫蘆實在是便宜了不少,好多人一買就是十幾二十枝,也好買回去讓一大家子人都嘗嘗,平時舍不得買這樣的零嘴,現在這麽便宜,自然是不能錯過機會。
不過就算是買的多也是三文錢兩只,其他原本打算散着買的人便都覺得三文錢兩支已經是最低的價格了,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多買幾只。
今日沈臨共賣了四百五十文,成本是一百五十文,賺了三百文,沈臨購置了新的簽子和糖,然後便把剩下的連本錢帶賺的都給了蘇晚。
蘇晚知道沈臨是不想掙她的錢,打算白白幫忙了,蘇晚也暫時什麽都沒有說,還是等到都賣完再一并給沈臨吧。
沈臨又賣了□□日,每天都一個上午便都賣完了,而庫房裏面的野山果還有一半。
好事村民也從開始的嘲笑,到疑惑,然後才恍然大悟,沈臨這是掙了銀子才天天出去賣冰糖葫蘆啊。
大家都對原本看不起的賣冰糖葫蘆的這個活計躍躍欲試。張二狗更是直接去青雲縣裏做冰糖葫蘆的作坊進了一百多枝冰糖葫蘆,那作坊見有人來進貨,很是激動,還每支給張二狗便宜了一分。
張二狗覺得自己要是買冰糖葫蘆,肯定比沈臨那個呆子要強,誰知道,根本沒有人買他三文錢一個的冰糖葫蘆,他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沈臨賣的是三文錢兩個,若是他也賣三文錢兩個,別說掙錢了,他還是賠錢的。
但是冰糖葫蘆到了第二天可就賣不出去了,沒有辦法,張二狗只好忍着劇痛三文錢兩個賣了起來,誰知道賣了一會兒,就有人找了回來,說是張二狗這三文錢兩個的沒有總是賣三文錢兩個的那個人買的好吃,無疑,那個人就是沈臨了。
被這人一鬧,周圍人一叫嚷,張二狗的冰糖葫蘆就都砸在手裏了,張二狗賠了好幾十文。
還有幾個好事村民也有和張二狗一樣的遭遇。
受了這樣的挫折,大家夥才聯想到,沈臨的冰糖葫蘆原來是拿野山果做的,怪不得可以賣那麽便宜。
張二狗還去街市上揭穿了沈臨一回,結果買冰糖葫蘆的人根本不在意,東西好吃就行了,管它是什麽做的,張二狗就像是跳梁小醜一樣被街市上的人嘲笑了一番。
與此同時,村子裏面的好些人都争着搶着去摘野山果了,後山的野山果最多,不過都早已被蘇晚都摘完了,蘇晚那個時候可是雇着人摘的,一天之內便摘完了。
那些眼紅沈臨賣冰糖葫蘆掙錢的村民又開始摘自己村子和別的村子的,別的村子的人根本不讓他們摘,有幾個執意要摘的還挨了打,至于在村子裏摘的,大家更是搶來搶去,原本在一起齊心協力嘲笑過沈臨賣冰糖葫蘆、蘇晚靠野山果過日子的人,為搶野山果去做冰糖葫蘆打的頭破血流,完全沒了往日一起東家長西家短時候的默契。
有一直嘲笑沈臨嘲笑的最厲害的陳家,還有沈老大家,搶了最多的野山果,他們興致勃勃的把野山果制成冰糖葫蘆,一嘗,卻難吃的要命,還浪費了不少糖稀,沒掙到錢,還有了一大筆損失。
蘇晚這些時日倒是過的輕松愉快,谷場的活計都已經幹完了,沈臨把玉米收在庫房裏面,等着賣完糖葫蘆再把玉米賣出去。
賣糖葫蘆的活計也都是沈臨幹着的,沈臨每日上午出去賣冰糖葫蘆,賣完之後再從縣城買了第二日要用的糖和竹簽,回到家裏面來繼續做冰糖葫蘆。
做冰糖葫蘆的所有步奏,包括給野山果去核,清洗,清洗之前的打水,蒸煮,晾涼,熬糖稀,裹糖稀,全都由沈臨一人完成,蘇晚不擔不用出力,甚至不用操半分的心,沈臨把所有的事情都幹了。
書中的沈臨就是這樣的性子,他把所有都扛下來,只讓自己親近的人過着輕松快樂的日子。
做糖葫蘆的量大,活計也并不輕松,但是沈臨從來對蘇晚說的都是,不過是一點兒小活計罷了,我一個人做便好。除了買糖和竹簽的錢,沈臨把賣回來的錢都給蘇晚,蘇晚要給他分上一些,但是沈臨硬是不要,蘇晚便也先自己收着着了,打算等到最後再一并給他。
蘇晚便每日也樂得清閑,不插手冰糖葫蘆的事情,只管着收錢了。
蘇晚每日的活計就是做沈臨一家人的飯菜,賣冰糖葫蘆掙了錢,蘇晚也在吃喝上面不吝啬,總是會買些好菜好肉來做給沈家人吃。
沈臨這回吃蘇晚買來的肉和菜倒是自在了很多,畢竟在冰糖葫蘆的事情上面,沈臨也是幫了蘇晚的忙的。
沈老頭和沈婆子見沈臨家吃好的,自然是又尋上門來,但是蘇晚每每都會說這些食材飯菜都是自己買的自己做的,不是沈臨的,還由不得沈臨做主,沈婆子和沈老頭自然是沒有理由白吃白喝蘇晚的,只能是眼饞卻吃不到。
沈老頭和沈婆子讓沈臨把賣冰糖葫蘆得來的錢孝敬他們,沈臨說這些冰糖葫蘆也都是蘇晚的,自己不過是幫蘇晚賣罷了,這錢沈臨自然也是做不了主的。
沈老頭和沈婆子說不讓沈臨幫蘇晚賣冰糖葫蘆,沈臨道蘇晚幫了自己家這麽多,給自己家裏吃好的買日常的物件兒,自己也給不起她錢,只能用幫着賣冰糖葫蘆的方法報答了,祖父祖母若是不讓他幫着蘇晚賣冰糖葫蘆,便是逼着他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了。
沈老頭和沈婆子的念想又落了空,只能等着沈臨把玉米賣了再去問沈臨要孝敬銀子,以往,沈臨一收完玉米便去把玉米賣了,偏偏今年,沈臨收完了玉米好久,還沒有去賣玉米。沈老頭和沈婆子只好每日都在沈臨家跟前巡視好機會,免得沈臨偷偷去把玉米賣了他們不知道。
另外,還有一個人也經常在沈臨家大門附近轉悠,這個人就是王洛生,那日裏他來找蘇晚,可是有沈臨在場,他也不好說是找蘇晚來要錢的,他一直尋找和蘇晚單獨在一起的機會。
偏偏白日裏他要去上學,等到他下了學再去沈臨家附近轉悠,卻怎麽也等不到蘇晚出來。
敲沈臨家的大門,門內的人更本不開,門口有一只大狗,一聞到來人是陌生人的味道或者聽到是魔神人的聲音并汪汪大叫,仿佛下一秒就要鑽出來把人撕碎似的。
王洛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自然是怵那大狗,便也不敢貿然上前敲門。
不單是王洛生見不着蘇晚,就連王氏和王洛雪去找蘇晚,那門口的大狗也厲害的很,王氏和王洛雪想等在後院等着蘇晚出現在沈家的後院,誰知道蘇晚根本就不去後院,沈家的後院也是一個菜園子,每日裏來後院拔菜的都是沈丫丫。
王氏和王洛雪讓沈丫丫給蘇晚帶話出來見她們,沈丫丫說蘇晚姐姐身體虛弱,不能出來。
所以,雖然王家和沈家只有一牆之隔,但是王家人卻是怎麽都見不到蘇晚。
蘇晚這些時日也是故意不露面的,沈老頭一家和王洛生一家都對她別有所圖,又見她冰糖葫蘆賣的這麽好,定然是想從她身上搜刮一些,她嫌這些人胡攪蠻纏的麻煩,索性在屋子裏面躲清閑,沈家的活計少,不過就是個做飯洗碗,沈家的屋子是每個人都會收拾一把的,是不用蘇晚特意收拾的,蘇晚除了做飯,便是自己看一些書,或者是給沈丫丫和沈氏講話本子,再或者就是教沈丫丫認字。
王家人和沈老頭他們都見不上蘇晚,急的幹瞪眼,每日都要在沈家附近轉悠幾圈。
王家更是窘迫了,這些日子王家一直都雇了婆子,到了這個月底,王家就要給婆子結賬了,并且,結了賬之後,王家就用不起婆子了,畢竟,王家還欠着成衣鋪子和首飾鋪子的錢,眼下成衣鋪子和首飾鋪子倒是沒有要錢要上門來,不過年底之前,是怎麽都要還錢的,王家就那麽幾兩的家底兒,若是沒拿到蘇晚的錢,是不能再雇婆子了,所以,王家人愈發迫切的想要見蘇晚,可也起了怪,沈家就像是固若金湯的城堡似的,讓王家人連蘇晚的跟前都去不了。
雖然還是秋天,但是天氣已經有些冷了,蘇晚讓沈臨賣冰糖葫蘆回來的時候還買了些炭火,蘇晚在沈氏屋子裏生起了炭火,覺得冷的時候,便和沈丫丫一起去沈氏屋子裏面烤番薯吃。
沈臨在外面掙錢,蘇晚與沈氏、沈丫丫舒舒服服的呆在家裏,也是歲月靜好了。
一日,賠了錢的張二狗和沈三把沈臨截在沈臨賣冰糖葫蘆的路上,想要問沈臨野山果冰糖葫蘆的做法,兩個人手裏都領着一只棒子,一看便知道沈臨若是不答應,二人便是要來硬的了。
沈臨遠遠的就瞧見了二人,若是打起來,這兩個人也不是沈臨的對手,但是沈臨現在心裏只有賺錢,和他們打上一架,雖然是能贏,但是免不了要浪費一些時間,另外,這兩個潑皮無賴是狗皮膏藥,還會纏着他,于是,沈臨一看到二人,立馬掉了頭,換了另一條路,沈三和張二狗反應過來,已經追不上沈臨了。
等沈臨回了村,二人便不能拎着棒子尋釁滋事了,這麽雙眼睛盯着,這逼着問要人家做冰糖葫蘆的方子的做法,到底也是不光彩,沈三和張二狗若是做出這樣的事情,也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罵的。
沈三和張二狗倒是想爬在沈臨家的清透上看看沈臨是如何把這又苦又澀的野山果做成和山楂無意的冰糖葫蘆的,但是很快就想到這法子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沈臨家的房子高牆也高,這一則是爬不上去,二則是沈臨家的狗實在是太兇,這第三就是,就算是爬上去了狗也沒發現,這沈臨也是在廚房裏做冰糖葫蘆兒不是在院子裏面做,還是得不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