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1 青州府
青石村裏面好些村民最開始是笑話沈臨出去賣冰糖葫蘆丢人, 聽張二狗說沈臨賣不出的時候,更是極盡嘲笑,後來知道沈臨每天都能賣出去很多冰糖葫蘆的時候又開始眼紅沈臨的財路。
村裏的人又是也學着去賣冰糖葫蘆也學着去做野山果, 但是都失敗了,便開始變着法兒向沈臨打聽冰糖葫蘆的做法,都也失敗了之後, 便又開始說沈臨的不是。
什麽有了賺錢的法子也不想着和大家夥兒分享一下啊,什麽這賣冰糖葫蘆說到底都是低賤活計, 掙不了幾個錢。
還有村民每天都勸沈臨,不要幹這些不着邊際的活計, 只有好好種地才是正道。
沈臨以前也是認為只有讀書和種地才是正道,但是這些時日沈臨出去賣冰糖葫蘆, 每天賣三四百個,便能賺三四百文, 已經讓沈臨徹底的改變了想法。
辛辛苦苦種上一年的地,到末了, 最多只能收兩千文,也就是二兩銀子,但是沈臨這才賣了七八日, 出去成本,便已經賺了二兩銀子。
偏偏那些村民還以一副過來人的樣子自居, 說沈臨去賣冰糖葫蘆不過是不務正業,沈臨和蘇晚心裏清楚賣野山果做成的冰糖葫蘆有利可圖,自然是把那些人“好心”的建議撇在一邊了。
沈臨換着法子, 換着地方賣這些冰糖葫蘆,不僅僅在青雲縣,沈臨還去了臨近的幾個縣城賣這冰糖葫蘆, 使得這些冰糖葫蘆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薄利多銷都賣出去了。
只用了二十日,沈臨便把蘇晚摘來的四十筐野山果都做成冰糖葫蘆并且都賣出去了。算下賬來,這些冰糖葫蘆,除去成本,一共賺了一萬二千文,就是十二兩銀子。
賣完了冰糖葫蘆,沈臨這才騰出空來,找了一個半夜去把秋天收回來的玉米都拿去賣了,共計賣了二兩銀子,往年沈臨的玉米賣不上二兩,這一年因為他還去了別的縣城裏賣玉米,知道附近的周縣的玉米價錢最高,沈臨早把這消息告訴了楊五,楊家幾個兄弟的玉米就是去周縣賣的,也賣了一個好價錢,比往年高出一些,楊家幾個兄弟都很是感謝沈臨,告訴沈臨以後若是有了需要幫忙的盡管找他們。
沈老頭每天都在關注這沈臨是不是出去賣玉米了,但是怎麽都沒瞧着,因為,沈臨是半夜雇了車把玉米拉到周縣賣的。
蘇晚自然是知道沈臨把玉米去賣了的,蘇晚打趣沈臨:“沈大哥,你這把玉米也賣了,怎麽還不去孝敬沈爺爺沈奶奶啊。”
沈臨知道蘇晚是在和他開玩笑,不過還是正經回答道:“我打聽過了,大伯家賣了玉米之後,非但沒有給爺爺奶奶家拿孝敬銀子,還從爺爺奶奶家抱了幾只雞慶祝收秋收完了,我說過,大伯家怎麽孝敬,我便怎麽孝敬。”
蘇晚點了點頭,這沈臨學聰明了,不做冤大頭了。
蘇晚拿出了沈臨做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掙來的十二兩,執意要給沈臨八兩,畢竟,這出力出主意的都是沈臨,蘇晚從始至終,都沒怎麽操心過,坐在那裏就把錢賺了。
但是沈臨執意不要,說自己的玉米賣了錢,不用蘇晚的錢,蘇晚執意要給,說是沈臨若是不要,她以後都不好意思找沈臨幫忙了,沈臨這才勉強收了二兩。
Advertisement
沈臨說,以往忙活大半年才能收一兩多銀子,現在只忙了二十天,就能賺二兩銀子,已經是很大的一筆了。
不過沈臨還有別的擔憂,就是說不準到了明年,還會有人琢磨出來野山果去澀味的法子,到時候,賺冰糖葫蘆的錢就沒有這麽容易了。
蘇晚說,一開始她就知道賣野山果冰糖葫蘆賺的是快錢,難以長久,不說從現在到明年野山果成熟的一年裏面有人會研究出來野山果去澀味的方法,到了明年,就沒有這樣不要錢的野山果了,大家都知道也山果能做冰糖葫蘆,所以定然一窩蜂上去搶野山果。
大家都去搶,每個人也搶不了多少,搶到野山果的不會做的,便要把它賣出去,這樣野山果便不是不花錢就能得到的了。
這就決定了,大家都沒有辦法囤積太多的野山果,而野山果冰糖葫蘆本就是走的薄利多銷的路線,如此一來,既沒有辦法薄利,又沒有辦法多銷,便只是一樁很普通的生意了,和其他的小攤小販一樣,并掙不了多少錢。
沈臨點了點頭,道:“看樣子,是要找新的賺錢的法子了,今年的活計都已經幹完了,帶上我收玉米的銀子,還有你給我賣冰糖葫蘆的二兩,我也有了四兩銀子,我想用這四兩銀子,帶着母親去青州府,找個名醫,瞧瞧病。”
蘇晚正也需要去青州府,這些時日沈臨出去賣冰糖葫蘆的時候,蘇晚自己研究了一下後世的珍珠奶茶、蛋糕等的做法,這兩樣食物蘇晚倒是一直都會做,不過蘇晚想的是去青州府,找個大酒樓把這方子賣出去,掙上一筆快錢。
蘇晚之所以沒有子啊青雲縣賣奶茶,是因為按照蘇晚的實際情況,只能是支一個小攤賣奶茶,在小攤上賣,注定也賣不了高價,若是想走薄利多銷的路子也是不大行得通,奶茶的做法到底簡單,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研究出來,到時候有了競争對手,便實現不了多銷。
若是去了青州府,問上兩家大酒樓,兩家為了不讓對方搶占了先機,且也為了争搶這個第一個推出的名頭,大概率還是會争上一争。
蛋糕也是這個道理。
這賣方子的買賣要是做好了,可比蘇晚走街串巷叫賣輕松的多也掙的多。
于是,沈臨和蘇晚就決定。今日晚上就出去雇一輛馬車,連夜帶着沈氏和沈丫丫去青州府。
前幾日,沈臨又從鄰村買了一條狗,兩條狗都散養在院子裏面,蘇晚更是給兩條狗都備了十幾日的狗食,院子中間擺了四只大木盆,給狗用來喝水,這些水和食物,夠兩只狗半個月的吃食。
沈臨去了一趟楊五家,給楊五留了鑰匙,若是半個月後沈臨還沒有回來,楊五就打開門進去幫沈臨喂狗。
王家人這些時日,怎麽着都見不着蘇晚的面,雖然是盡在眼前的距離,但王家人卻感覺蘇晚遠在天邊。
王洛生這些天不知怎麽了,腦子裏面屢屢想起蘇晚,甚至因為總是想蘇晚,見楊雲嫣也不及之前那麽頻繁,也沒有那麽熱情了。
這日,王氏終于是撐不住了,家裏的婆子已經走了幾日,王家又變成了一團亂麻的樣子,王氏下了狠心,讓王洛生給蘇晚說說好話,告訴蘇晚她還是王家的未來媳婦。
未來媳婦是未來媳婦,是妻是妾可就說不好了。
王洛生特意請了一日的假,特地為了見蘇晚,王洛生先生在自家後院等了一個上午,等待蘇晚出現在沈家後院,一個上午,別說是沒有看見蘇晚的人影,他就連沈丫丫的人影也沒有看見。
于是王洛生打算去敲了沈臨家的門,去到沈臨家大門口,見沈臨家門上面纏了幾道大鐵鏈,鎖的死死的。
王洛生叫了門,裏面也沒有聲音。王洛生猜想蘇晚是有事出去了。如此看來,自己在後院等着的時候,蘇晚便從前門出去了。
早知道就該在前門等了。
王洛生很是懊惱,随手又拍了一下沈家的們,門內立刻傳來了兇惡的狗叫聲。
王洛生只好在自家門口附近等,蘇晚既然是出去了,定然是要回來的,要是回來肯定是要從正門進來的,在門口附近等,肯定是錯不了。
但是,王洛生直等到太陽落山月亮出來,也沒有看到蘇晚回來,甚至沒有看到沈臨和沈丫丫,沈臨家的大門一直都鎖的死死的。沈家的煙囪也一直都沒有冒出來炊煙,也沒有一絲光亮,這起碼便可以說明,沈臨、沈丫丫和蘇晚都不在。
王洛生百思不得其解,中途進去吃了一頓飯,進去吃飯的時候王洛生還讓王氏出來看着,免得正好和蘇晚錯過了。
王洛生吃飯的時候王氏餓沒有看到蘇晚回來。然後王洛生又出來,一直等到深夜。王洛生這才覺出了不對勁,王洛生想上前再敲門,可是沈臨家的夠實在是太厲害,光是那聲音讓王洛生也不敢再敲一遍門了。
夜裏涼的厲害,王洛生打了一個噴嚏,只的回去了。
沈臨蘇晚帶着沈氏和沈丫丫,半夜就乘着租來的馬車啓了程,中間只吃飯的時候停歇了一會兒,便馬不停蹄的趕車朝着青州府的方向走去。
沈丫丫原本還感覺青州府很遠很遠,待到了之後,發現其實也不遠,只不過是幹一天活的時間罷了。
且從青雲縣到青州府的官道十分寬闊平整,比青石村道青雲縣的好走多了,沈丫丫只覺得這趟青州府來的太容易了。
沈臨和蘇晚幾個人來到了青州府,沈臨把幾人安置在了一個普通但是還幹淨的客棧。
幾個人吃了飯,沈臨便出去打聽,青州府哪裏有看疑難雜症的名醫,順便為蘇晚打聽青州府最大的酒樓有哪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