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買臺脫毛機吧! 無人機飛遠,……
無人機飛遠, 直播間的鏡頭轉回。龍向梅抓起了一只鴨子,三兩下拔掉了鴨子咽喉處的毛,而後利索的一刀, 鴨血頓時飛濺而出。鴨子劇烈的掙紮,發出嘎嘎的慘叫。龍向梅雙手卻好似鐵鉗,牢牢的固定住它。鴨血順利的流進早預備好的飯碗裏。飯碗裏的薄鹽被鴨血沖開, 與鴨血融在了一起。
“血漿鴨,顧名思義, 是帶血漿的鴨子。”龍向梅一邊抖着咽氣的鴨子,一邊跟網友們說道, “鴨血落到碗裏會凝固,大家常吃的鴨血粉絲湯之類的小吃, 就是用的凝固的鴨血。但是血漿鴨得用液态的血,因此要在鴨血裏加适量的鹽, 再用筷子稍微攪拌,讓鴨血始終保持液态, 方便等下做菜時使用。”
直播間的網友們看的一愣一愣的,大城市裏的孩子,對雞鴨鵝的印象, 多半是白切、黃焖、燒臘狀态的。難得見只生的,還得在菜市場的肉攤上。反正這類現場殺雞鴨的過程, 确實沒怎麽見過。
所以,不意外的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麽不直接把腦袋剁下來呢?】
張意馳哭笑不得的回答:“雞鴨會動的啊,剁腦袋的話, 一個人怎麽操作?抹脖子操作上更簡單。而且,即使有兩個人動手,成功砍頭, 鴨血也能噴人一臉,不利于收集血液,重點是比較浪費洗衣粉。喜歡廚藝的朋友,還是好好練練抹脖子的技術吧!”
【不了不了,菜市場的雞很香,不必自己動手。】
【問題來了,即使我學會了殺雞,我上哪買活雞?狗頭!】
【身在農村,我能買到活雞。但我懷疑我打不過它……還是放着讓我媽來吧!】
【……】
龍向梅殺鴨子的技術相當熟練,網友們說話間,四碗鴨血已經齊齊整整的擺在了地上,旁邊是同樣齊整的鴨子。“666”的彈幕飛了滿屏。這時候電熱大湯鍋裏的水也燒好了,指示燈跳成了綠色,示意水開了。
打開水龍頭,開水汩汩而下,流進了不鏽鋼的大盆裏。灌滿大盆水要一定的時間,龍向梅轉回廚房,拿了姜蔥蒜出來,在露天的臺子上,放上快案板,快速的切了起來。
她刀工極好,落刀飛快。篤篤篤的切菜聲清脆間又帶着韻律,整齊的姜片成型,治愈了直播間裏大片的強迫症。須臾,開水接好。龍向梅又拿了個形狀像棒棒糖的金屬件出來。鏡頭有點遠,網友們看不清,紛紛問詢。
龍向梅拿着金屬件往滾水裏一戳,順便科普道:“鴨子脫毛得用80攝氏度的熱水,這個溫度既能成功脫毛;又避免了直接把鴨子燙熟,影響口感。但怎麽能保證水溫80攝氏度呢?以前老方法是估算,但衆所周知,估算的基本不準。不是鴨子燙過頭了,就是毛脫不掉。農村裏所謂巧媳婦和笨媳婦,區別就在于此。巧媳婦做什麽都快狠準,笨媳婦嘛……手忙腳亂的,事倍功半。但是!”
龍向梅舉起了手中的金屬件,用經典電視廣告的語氣道,“有了這款水溫反應釜電子工業測溫儀,阿婆娘再也不用擔心娶個笨媳婦了!精準測溫、數字雙顯,不要998,不要98,淘寶購買,只要38!快去下單吧!”
直播間的網友們【……】
推廣完溫度計,龍向梅又補了一刀:“當然,如果大家都喜歡血漿鴨,我每天要殺很多只鴨子的話,我肯定會買商用專業脫毛機。又快捷又衛生,所以控溫80度水什麽的,都是我沒把握騙你們吃血漿鴨時的權宜之計。所以,你們在支持我配齊脫毛機嗎?”
【我特麽下單買鴨子還不行嗎?】
【你有本事做廣告,有本事放鏈接啊!今天這四只鴨子,其中一只是我的了!】
【我的!】
【我的!】
30秒內,四只鴨子售罄。張意馳委屈巴巴的道:“梅梅說炒血漿鴨給我吃,說了幾個月了……今天好不容易炒鴨子,你們幹嘛跟我搶?”
【呸!你把梅梅都搶走了,我們只搶鴨子很厚道了好吧!】
【梅姐看我看我!我超愛你的!】
【對,我也超愛又會做飯又能打架的梅姐!】
【梅姐,我家有八套房五輛車,上過大學會做飯,還有兩只布偶貓。只要你性別別卡那麽死,我現在就帶着嫁妝嫁過來!】
張意馳???挖牆腳的都這麽理直氣壯的嗎?
鴨子說賣就賣了,龍向梅很意外。只得打了個電話給何麗琴,讓她再送一只過來。何麗琴也很驚訝,因為之前說好的,今天是做試驗,看看人工炒鴨子與炒菜機的區別。哪裏想到龍向梅剛殺完,鴨子已成別人家的了。
買了鴨子的那四個人也很有意思,紛紛要求鴨子分兩半,人工和機器的各一半。所謂什麽人吸引什麽粉,龍向梅孜孜不倦的吹捧工業化,她的粉絲自然很難迷信純手工。甚至還有網友提議,讓龍向梅用不同的袋子裝鴨子,但事先不告訴他們,哪一包是手工的,哪一包是炒菜機出品。等他們吃完了再投票,如此結論最客觀公正。
張意馳服了,賣個血漿鴨,居然整出了雙盲實驗,這屆網友真的有才!
直播人氣,靠的就是互動。龍向梅爽快的答應了網友們的要求,順便又殺了只鴨子,專門炒給家裏人吃。
山風徐徐吹過,不鏽鋼盆裏的熱氣漸漸消散。測溫儀再次測溫,剛好80度。5只鴨子扔到大盆裏,滿滿一盆的鴨子,頗有豐收的喜悅。
“這些呢,是何滿娘去年養的鴨子。”龍向梅一邊用鐵鉗夾着鴨子在熱水裏翻滾,一邊接着跟網友們閑聊,“血漿鴨講究勁道,所以不宜用仔鴨。仔鴨就是比較嫩的、沒養多久的鴨子。我們這邊管一些嫩的東西叫‘仔’,比如說‘仔姜’。”
“但是,炒鴨子用的姜,卻要用仔姜。辣椒呢,最好用本地種的,我不知道品種,但是它集香辣與一體,炒鴨子非常合适。以前只有在中秋前後,本地辣椒才成熟,所以血漿鴨是中秋佳品。現在麽……還記得剛剛操控無人機的老婆婆嗎?大棚辣椒,一年四季都有,你值得擁有!”
直播間裏又笑成了一片。龍向梅的直播間,之所以招人喜愛,正是因為她展現了與大家印象裏,截然相反的農村生活。盡管全國各處都或多或少的進入機械化農業時代,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一輪又一輪。但對于大衆而言,他們對農村的概念,要麽是詩書上的田園牧歌,要麽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而國內的文藝作品,也往往喜歡把農村與自然緊密聯系。很多美食紀錄片與自然風光紀錄片,拍到農村時,最喜歡用的鏡頭,不是清晨的老農趕着耕牛犁田,就是烈日下農民帶着草帽泡在田裏插秧。很美,也很辛勞。
龍向梅的直播間是不同的。農村的确依然落後,龍向梅在寒冬臘月裏,雙手浸泡在寒冷的溪水中洗菜的情景歷歷在目。但她同時又絕不在網友面前,隐瞞自己對現代化的追求。她總是坦坦蕩蕩的告訴所有人,她喜歡科技、迷信大工業。并且,她用實際行動,一點點的在自家填充工業化的設備。
當時空空蕩蕩,只有燈泡能窺見些許現代文明的木結構房子,在網友的見證下,有了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等等工業品,将來還要添置各種各樣新鮮好用的産品。大家看的是直播,感受的卻是養成游戲的快樂。期盼着龍向梅的生活越來越好,期盼着大圓村終有一天,真正融入工業化體系。
城市化進程,從來不是單指農民們進到城裏生活工作;而是科技推着農村向前,無限接近城市。當農村有了便利的交通,有了鋼筋混泥土的住宅,有了機械化大生産,那農村與城市,又有什麽區別呢?真到了那個時候,年輕人自然而然的會選擇回到農村,建設家鄉。
歸根到底,科技才是第一生産力。
田園牧歌是用來欣賞的,龍向梅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故事,才是大家由衷期盼的。
燙好鴨子,龍向梅把鴨子拎出來,坐在小凳子上拔鴨毛。5只鴨子,工作量巨大。龍向梅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張意馳帶了個口罩出鏡,拿出了他的小鑷子,在網友面前再次秀起了外科醫生的手速。
為了節目效果,一向能幹的龍向梅也拿着小鑷子,在旁邊拔鴨子的絨毛。所謂強弱,都是對比出來的。單看還不覺得張意馳手指的靈巧度有多逆天,跟龍向梅一對比,那簡直是降維打擊。等何麗琴加了進來,讓大家看到了正常版的拔毛速度後,徹底給張意馳跪了。
然而,即使有張意馳秀手速的節目效果,網友們也很快看的哈欠連天。清理鴨毛真的又瑣碎又無聊,直播間的人數陡降。幾個死忠粉在瘋狂發彈幕。
【我求求你們買個脫毛機吧!手工拔毛太虐了。】
【好慢啊!好慢啊!我知道馳寶已經盡力了,可是還是很無聊啊!】
【所以說家務活真的沒意義。】
用戶“美人墨”給你的直播間砸了個深水魚.雷。
用戶“美人墨”給你的直播間砸了個深水魚.雷。
用戶“美人墨”給你的直播間砸了個深水魚.雷。
……
美人墨【我搜了下,淘寶脫毛機780塊一臺,我給你刷800塊,你下單吧!】
【前面那個傻fufu的小姐姐,你刷雷平臺要扣一半的!梅梅的脫毛機還差400!】
【4只鴨子多少錢來着?】
【大概600左右吧。】
【可是她還要扣成本,所以能賺一兩百?】
【行了別廢話了,你們等着。】
用戶“方箋”給你的直播間砸了4個深水魚.雷【破平臺最高額度就特麽100,@管理員03 你是看不起誰呢?我真是受夠了!】
【哈哈哈,關于這一點,@午夜歌王 有話想說!】
等龍向梅擡頭看直播間後臺時,發現網友們已經豪氣的砸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雷了,頓時:“……”
“我現在沒那麽缺錢……”龍向梅哭笑不得,“脫毛機買得起,只是血漿鴨算地方特色食品,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吃得慣。銷售量上去了之後,肯定會買的。”
【沒事,你先買,虧了算我們的。】
【不會虧,萬一血漿鴨沒生意。脫毛機可以要滿姨拿去菜市場,去賣雞鴨的檔口開個攤子,專門給人脫毛。5塊錢一次,很快回本。我家三姑的小舅子家的大姨子就是幹這個的,一個月賺好幾千呢!】
于是龍向梅被網友們催的沒辦法,只能當場掏出手機,打開淘寶,下單付款一氣呵成。網友們終于滿意了。
鴨子成功脫毛,接下來是同樣繁瑣的內髒清洗。直把這幫大工業粉看的醉仙欲死,屏幕上全是讨論小型化內髒清洗設備批量生産的可行性問題。不知道的還以為走進了機械播主的直播間。
【我一想着等下還得看着梅梅把鴨子剁成丁,就累的不想說話了!】
【是啊,整整5只鴨子啊!麻麻!我想打瞌睡!】
【看,開始剁了。首先四肢和頭……啊,一只鴨子好大啊……】
哪知網友們的讨論還未結束,龍向梅默默的扛出來了一臺切丁機。鴨肉丢進去,機器嗡鳴中,一小塊一小塊的鴨肉從機器裏吐了出來。
網友們【……】
【是我梅的直播間沒錯了!】
【哈哈哈我終于爽了!不困了不困了,機械化賽高!】
就在此時,蘇秋葵老太太的無人機飛回。兩種機械的轟鳴再次交響,合成了一首動人心弦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