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采采流水 你生不為道家……
少女找了個竹筐子歡歡喜喜的去了。
道姑見兩老妪發呆,問:“你們還有事?”老妪這才回過神,尴尬的神色,忙點頭哈腰:“老身告辭。”
走出觀門,腦中還是那袅娜的身影,精致無比的面龐。
一個道:“都說咱們南國出美人,我老婆子年輕時也算得如花似玉,活這麽個歲數見過的美人不在少數,可竟不知道還有這等标致的,天上掉下來的似,這是誰家的女兒呀?姑子們不是不能成親嗎?難道私生女?”
另一個解釋道:“你才給她們磨精米幾日,不知根源,這孩子可不是什麽私生女,人家是正經八百的千金官小姐,家中就是那淮南節度使慕容家,因為自小身子孱弱,聽聞妙雲師太醫術超絕才送到這兒來調養的,不算出家,只當半個修行弟子。”
“哎呀呀,有家世,又有如此美貌,這凡夫俗子是肖想不起了,我方才還想着說親給我那讀秀才的外甥兒呢,我外甥兒也算長得清秀,家裏有田有房,現在一看,實實高攀不起了。”
“你心思動的倒快,我知曉這孩子身世卻還有個緣故,前些年初見這孩子時還小,不到十歲的樣子,可已經出落的水靈剔透,我也只當是哪個姑子不小心生的。”
婆家侄兒在縣衙供着份主簿的差事,吃着皇糧,家裏有兩處二進的宅子,還有騾車,也算闊綽富足,媳婦進門一年就難産去了,孩兒也沒保住,侄兒難過的險些跟着尋了短,一蹶不振,還說要終身當鳏夫不娶,說了十幾回媒都把人家攆走了。遠親近鄰得罪了個幹淨,家裏急等着傳宗接代,火燒眉毛一般。
“我瞧見這姑娘第一眼便喜愛的緊,想着定親給我侄兒,過幾年及了笄迎娶為繼妻,得這麽個美人,不怕忘不了前面的,我侄兒耿直,一聽這個還罵了我一通,說害他當禽獸,我再三描摹這姑娘的美貌,侄兒被纏的不耐煩了,只答應來祭祀悄悄看一眼,那姑娘那日在裏院踢毽子,我侄兒一瞧見就沒了魂兒了,被妙清那姑子看見誤會了,當成登徒子扇了兩下耳刮子,把後槽牙打掉兩顆,吐出不少血,驚動了妙雲師太,我這才知道那姑娘的出身。”
“妙......妙清這麽厲害?”
“可不是厲害嗎,厲害極了,這妙真觀建在野地裏,又都是女冠,十裏八鄉的痞子卻無人敢來招惹,就是因為懼怕妙清。”
“那樣幹淨利索的人,原該厲害些的,我一見她就怵得緊。”
“我聽山下的前輩說,妙雲、妙霜二人出身氏族,妙清家裏也是經商的,妙雲家中還有人在京州做着大官,不知何原因出了家,來到這野地。
妙真觀初立世那年,鎮子上的地頭蛇看上了妙霜,要納了做妾室,帶了一大幫子來搶親,妙清拿了把鐮刀把那地頭蛇的鼻子生生削下來了,當場喂了野狗。
那流氓那肯依啊,第二日帶了更多的人來踏平道觀,妙清更牛,打開大門,燒了三大鍋滾油,和了鹽巴和胡椒粉,守在門口,誰來潑誰,那手法又快又準,那夥子沒有一個不挂彩的,丢盔棄甲,哭爹叫娘。
地頭蛇懷恨在心,串通裏長害人,兩個地保來征稅,被妙清操起扁擔打了個鼻青臉腫,第二日又派了更多的來,妙清直接拿出了家傳的大刀,磨得程光瓦亮的,竟像變戲法似的,把地保們的衣裳伐了個稀碎,一個個吓得屁滾尿流,光着膀子跑了。”
Advertisement
“啊......妙清師太會法術?”
“我聽妙霜說倒也不是道法禁術,只是精通打架的訣竅,且她俗家時是頂尖的繡娘,摩挲布料幾十年,通經識緯,成了精,手又極其的利落,會掌握力道,才砍得那些人衣服碎成渣人沒傷到分毫,可笑那夥子還真以為遇到個神仙,從此再沒來生事,地頭蛇也吓老實了。”
“真是巾帼英雄啊!”
“可憐我那侄兒,回去竟害了相思病,好一陣子茶飯不思,徹底不肯續娶了,說天下的女人都不是女人,啧啧,才那麽點子的姑娘就能叫男人失魂落魄,如今見了我還問,那姑娘長多高了,是不是更美了,我都不知該怎說。”
“唉,這般仙人兒,只怕一般的男子消受不起。”
兩人一路說着,沿着田埂漸行漸遠了。
觀裏,妙清在廚房熱火朝天忙着,炊煙袅袅。
少女也系着圍裙,把火膛裏未燒完的柴澆滅,盛出香濃奶白的魚湯澆在面線上,灑上小蔥花,伸鼻一嗅,只覺滿足至極。
另幾個菜一起放進一個卷草紋的方形托盤,蓋上紗罩,端着走進裏院,那兒有一棵百年的紫藤蘿樹,正值吐豔芳華,開着淡紫色的花蕾,葳蕤遮天蔽日,院落圍搭着竹木花架,藤莖蔓繞遮蔽了大半個院子,花穗碩碩垂下,如流瀑如煙霞,甚是陰涼舒适,空氣裏滿是那馥芳沁脾,樹下安着青石桌和石墩。
擺好了飯菜,走進堂屋,靜适的氣息撲面而來,只見正堂梁下懸着一個“天人合一”的匾額,屋中擺設簡單而莊重,八卦熏籠焚着百和香。
一個盤髻蓮花冠的道姑坐在藤椅上讀道經,約四五十歲的模樣,膚白淨潔,眉目秀雅從容,自有修行人的淡然超脫之氣。
少女身輕,衣裳下擺婆娑着木制地板,含笑悄聲走過去,捂住了道姑的雙目,道姑嗔笑一聲,溫聲道:“哪裏來的促狹兒,快快現形。”
少女嘻哈一笑,拿開手,笑靥甜甜,米白的牙光潔如新。“師傅,用飯罷。”
道姑轉頭向她,眼神溫藹如水。“茜兒,為師正要與你說,你母親來信了,問你近況,身體如何,看樣子要接你回去了。”
少女面色立變,眸中甚至蒙上了驚恐,悶聲好半天才嚅嗫道:“師傅,徒兒不想去那地方。”
道姑拉住她的小手,諄諄道:“不可任性,明年你便及笄了,當初衍行大師來信,也說了待及笄之年務必将你放回,說你生不為道家所依,有天降之責,自經歷一番塵世愛恨嗔癡,不可強留。況你雖為修行弟子,亦不曾洗禮,仍是俗家之身,這人生之事,亦從父母之命為天,為師做不得主。”
修道以游逍遙之虛,凡正式受戒入虛者,須空腹戒食三日,以三清之水沐身,即無根未沾塵埃的雨水、雪水,與草木露水,汲日月星辰之氣澤,草木之精華,洗去俗世鉛華,而後身着嶄新道服,祭叩太亘天尊、三清天尊、太乙天尊,以及先師一貞師太,此後萬化歸元,摒愛棄恨,終身保留純璞之身。
少女十歲那年便央求師傅為她受戒沐洗,并立誓終身為妙真聖女,卻被妙雲斷然拒絕。
少女咬唇噙了淚,妙清從外頭進來,見到這番模樣不由心疼的厲害:“師姐,那凡塵俗世的人一肚子腥臭,我們茜兒冰清玉潔,堪為我妙真聖物,豈容那起混賬們糟踐,要我說,您就與他們回信,說茜兒出方了,與世絕緣,誠然回不得那花柳繁華地。”
妙雲眉心一蹙,對她責備道:“不可渾說!你我如此,乃命數造化,終不可逆,這孩兒還小,心念未成,自小關在鄉間野地未領略大千,天地廣闊,人生尚有旖旎韶華不可負,萬不該将她拘于此,同吾等清心寡欲殘生,實是誤她。方才那話,以後不許再對她耳提面命。”
少女淚水打濕了絹子,妙清還想辯駁,又向來不敢違逆師姐,只好作罷,出去叫了妙霜和另幾個散修的姑子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