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劉季本着貨比三家的中國式原則,帶着蕭何、曹參把整個城西都轉了一圈,最後住進了一家名為“客來”的邸店。
這時才剛過午時,三人打算品嘗一番洛陽的佳肴,去了一家客人特別多的傳舍(飯館)。
一進門,就有一個少年人迎上來,他手裏捧着一個托盤,裏面放着幾塊牌子,劉季好奇一看,原來是寫着各國名字的木牌!
那少年笑着示意幾位客人選木牌。
劉季拿了寫着魏國的木牌,那少年就叫了一聲:“小午,來接待客人!三位客人,稍待。”說完朝他們點頭一笑,又去招待其他客人。
之後就是一個魏國官話說的十分順溜的少年來為他們介紹,劉季覺得出來吃飯就要吃個盡興,要了三個葷菜,二個素菜,要了一壺酒!
酒剛端上來,劉季就失望了,聞着都十分寡淡,還沒有他自己釀的醇香。
蕭何看他一臉大失所望,就想起當初劉季拉着他們去山上找果子說要釀酒的時候,那時候他并不相信劉季能釀出酒來,因為釀酒是用糧食來釀,怎麽能用山上的那些野果子?而且很多野果子連動物都不吃!
但三個月後,他們就喝上醇香無比的果子酒!
雖然這酒在中陽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但自出了中陽裏,就銷聲匿跡,看來鄉裏人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蕭何想着就微微一笑,劉季看見了還以為蕭何在笑他無腦亂花錢,頓時有些不好意思,連聲招呼:“你們快來嘗嘗這些菜,看起來還是很香的!”
一邊說一邊夾了一塊鴨肉放進嘴裏,咀嚼兩下,劉季覺得他要哭了,這都什麽味道!
完全沒有鴨肉的美味,只有姜的味道和一種難以形容的油味,幾乎沒有鹽味,而且嚼起來也如同木渣子一樣。
劉季直接吐了出來,一臉“好惡心!什麽鬼?”的表情。
蕭何一驚,連忙給他遞了水,劉季接過來,漱了口,才一副受到十萬點傷害的樣子,有氣無力地說:“你們自己嘗嘗吧!”
曹參見劉季這樣,對桌上這些食物也有了點懷疑。
他小心翼翼夾起一筷子芹菜,放入口中,咀嚼幾下,臉色微變,但還是咽了下去,然後評價到:“沒鹽,白水煮的,不知道加了什麽,有股怪味,難吃。”
蕭何也嘗了一盤賣相極佳的炒青菜,綠油油的,看着就很有食欲,蕭何十分放心地放入口中,然後他也吐了!
劉季看蕭何一臉的不可置信,畢竟這盤菜是桌上最養眼的了。
“怎會如此?”
曹參緊接着說:“連在鄉裏吃的都比這個好吃,更別說季弟做的了。”
三人面面相觑,劉季覺得這倒是正常的,東西好不好吃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有沒有鹽和其他調料品,二是食材新不新鮮。
中陽裏每五天就能見葷腥,而且鹽幾乎是随便吃,再加上劉季經常無償獻出一些菜譜,導致整個鄉裏的家庭主婦都有一手好廚藝。
但劉季也沒想到連洛陽這種大城邑的傳舍裏的菜都是這種味道!偏偏周圍的食客還吃得津津有味!
他們這邊的動靜已經引起了別人的關注,畢竟如此“美味”,竟連續有兩人吐了!簡直暴殄天物!
劉季渾不在意那些窺探的目光,他覺得這桌菜不能白白花錢!
他叫來了跑堂的夥計,問他能不能見一見做菜的廚師。
雖然這錢是不能退了,但必須讓這個廚師明白,他做的菜難以下咽!
那個夥計一看桌上原封不動幾道菜,以及蕭何、劉季吐在碟上的東西,還以為是食物出了問題,轉身跑去找來了一個中年人。
中年人蓄着胡須,微胖,看着就是一個和氣的人,他朝劉季幾人行了平禮,看了看桌上的情形,用魏國官話問:“三位客人有禮了,鄙人姓李,是這傳舍的掌櫃,不知幾位有什麽需要?”
劉季問他:“我們想見一見大師傅。”
李掌櫃的臉有一瞬間僵硬了,并且立刻沉下臉,不複溫和。
劉季正等着他回答,看見他變臉了,十分奇怪,這有什麽可生氣的?
“只是見一見,問問這些菜怎麽如此難吃罷了!”
曹參一眼就看出這掌櫃還以為他們是來挖人的,也不想想有沒有那個實力!
李掌櫃這回的臉色更不好了,竟然有人說這些菜不好吃!看來這幾個不是來挖人,而是來找茬的!
“幾位說話需得思量,我們‘源來’乃是洛陽最好的一家傳舍,每個菜都是我們的大師傅精心燒制,你們可別胡言亂語,妄加诽謗!”
李掌櫃聲音很大,整個傳舍的人都朝他們行注目禮。
幾個性急的客人還幫腔道:“不錯,這些菜如此美味,汝等亂說什麽?難道是不想付錢?”
這句話一出,似乎提點了正在發怒的李掌櫃,他立刻轉頭,示意幾個站在角落的壯漢上前來,并朝他們說:“三位,不如先把錢結了?”
曹參立刻就站起來,吓得李掌櫃後退一步。
蕭何也随着站起來,輕輕拍拍手,說:“好了,這些菜我們确實覺得不好吃,希望你能告訴你店裏的大師傅,讓他改進改進,多少錢?”
劉季也站起來,一副準備付錢就走,一刻也待不下去了的表情。
李掌櫃咬牙切齒吐出“一百布幣”,然後就盯着蕭何看,因為蕭何全身上下實在看不出帶了錢的樣子。
然後曹參就從懷裏拿出錢袋,“嘩啦啦”的布幣碰撞聲頓時把周圍人的視線給吸引過去,曹參數出十個大布幣,“啪”的一聲放在桌上,就直接走人。
劉季趕緊跟上去,非常想回頭看看那些人的表情,偏偏曹參一副“真男人永不回頭看”的勢頭直直出門。
蕭何也一臉平靜,搞得劉季也努力裝成霸氣的樣子。
出了門,劉季快走幾步到蕭何旁邊,小聲問他:“這樣是不是太招搖了?會不會被人盯上啊?”
蕭何腳步不停,淡淡回答:“沒事的,幸好住的屋子裏有廚房,你待會兒随便做點吃,下午還要去城北看看。”
劉季也是餓了,快速做了一個陶罐版的蛋炒飯,幾人吃完就直奔城北,劉季還記着那個打廣告的城北徐公呢!
遠遠就看見旌旗翻飛,人頭湧動,走近些就聽到人聲鼎沸,各種語言夾雜其中,砍價砍得臉紅脖子粗的人比比皆是,大路寬闊,兩邊都是商鋪,密密麻麻的,還有各種吆喝聲,光看着就覺得自己已經熱得出汗了。
劉季兩輩子第一次來這種熱鬧非凡的場所,左右張望不停。
蕭何見他如此孩子氣,搖搖頭不再管他,轉而和一些商販聊起來。
曹參則是很有目的性的張望,他期待能有适合自己的武器。
直到申時末,三人在路口彙合。
劉季已經失去了興趣,逛了幾個小時,滿身臭汗。
曹參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裏根本沒有買兵器的!
蕭何看他們兩個都意興闌珊,并且天将晚,這些商鋪也要關門了,就提議先回住處。
等吃了飯,洗了澡,三人才圍坐在一起交換信息。
劉季先開口,因為他覺得自己看得比較多、比較雜。
“我把整條街都看了一遍,秦國人幾乎都是賣酒的,生意很好。齊國人賣的東西挺雜的。趙國人賣的多是手藝品,價格低廉,生意很好。楚國人的皮毛賣的好,也有很多手藝品,不過價格貴了些。燕國人賣的幾乎都是吃食。韓國人賣的東西很雜,幾乎都有,但我看都比不上其他國的東西,生意也不好。”
劉季喝口水繼續說:“還有一些其他小國的,這些我不清楚,不過我發現好像沒有賣書的地方?還有那個城北徐公,根本沒找到!”
曹參立刻緊跟着說:“也沒有賣兵器的地方,一個都沒有!”
劉季聽這話就知道,曹參怕是只顧着找兵器了,幸好還有蕭何!
蕭何開口說起自己的見聞:“外面的都是一般貨物,真正好的東西在店鋪後面或者直接在邸店裏,而且我打聽到,每個月十五號都有一個大型交易會,不過得每人交上一個布幣才能參加”
十五號?“不就是明天嗎?”
“對,而且我還打聽到,這次會有好東西,洛陽城的大人物們都會去,連其他六國都派了人來,不然你們以為這裏怎麽會那麽多人?平時只有現在的一半人。”
劉季有些擔心錢不夠,問曹參:“咱們還有多少布幣?”
曹參朝他一笑:“管夠,放心!”
劉季覺得很慌:難道中陽裏還私鑄錢幣?!
蕭何非常無語地敲他腦袋:“你忘了雍齒給的那一袋子白銀了嗎?”
劉季小聲地“哦”了一聲,“那你記得給我們買票。”
“放心,我早已買好了,還加了十個布幣訂了二樓的包廂。”
劉季:哦!懂了,原來是古早“拍賣會”!
第二天,三人穿戴整齊,由蕭何帶路進了一個在城東街頭的大院子。
約有足球場那麽大,兩層建築,中間空着,一樓擺放着若幹椅子小幾,正對着一個高約一米的臺子。
二樓則是一間間屋子,用較為昂貴的細紗遮掩起來。
劉季覺得這不太能遮擋人臉,但古代也沒有現代制玻璃的技術,只能将就了。
辰時末,一個中年人走到臺子中央,拿起小鑼輕輕敲了一聲,十分悅耳,也能吸引人的注意,接着他朗聲說道:“諸位莅臨我王某人的交易會,真是蓬荜生輝!在下也不多說,直接上好物!”
話音剛落,一個膀大腰圓的壯漢就捧着一個小盒子就走上臺,把東西放下就靜靜站在一邊。
“這是秦國宣太後的遺寶,傳聞中,宣太後曾帶着這頂寶冠前往義渠會見當時的義渠王!”
劉季不明白怎麽這樣解釋?
詢問蕭何,蕭何無奈給他科普,民間傳聞,宣太後和義渠王有點不清楚。
劉季還不明白,蕭何低聲說:“男女關系還能如何不清楚?!”
劉季:......
原來古代人都這麽八卦嗎?這都多少年了還傳人家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