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是想用這副刺繡,從那些人手裏裏換一個好點的位置。西人的打算向來是很精刮的。”
“油畫?”梅蘭妮想了想,看着楚濂,“這個不難,但繡油畫是天價,一臺縫紉機是不夠的。”
邊峰說,“那些舊家具裏,有壞了的搖襪機,有鋼琴,這個鋼琴就象是《名利場》裏的那種。”
梅朵貪心地,“還要換些植物和種子回來。”
這一天,大家都很興奮,來到這個時空,奮鬥了幾個月,終于有了自己的窩了,盡管是名副其實的草窩。
到了晚上,梅蘭妮鋪床,讓大家安寝,細密的浒關席平整的鋪在木炕上,梅蘭妮拿出三條縫好的薄棉被。
梅朵在一旁看着,“嬢嬢,你是不是漏掉了什麽?”
梅蘭妮左右看了看,反問道,“漏掉了什麽?”
“枕頭,沒有枕頭。”
“哦,”梅蘭妮笑道,“枕頭會有的,但必須要男孩子們努力。”
秦煉他們奇怪了,“我們又不會做枕頭。”
齊逸說,“莫非你想要瓷枕?”
梅蘭妮搖頭,“你們誰睡的慣瓷枕。”
楚源問,“那我們怎麽做?”
梅蘭妮拿了張紙,鋪在床板上,用鵝毛筆在上面畫着,所有的小腦袋都聚攏了看。
梅蘭妮邊劃邊說,“這條街是蘇州的中軸線,是一條官道,叫做卧龍街,從南到北,幾乎貫穿了整個蘇州。這條河叫幹将河,就是我們北面的那條河,我們西邊的這條河叫錦帆泾。在錦帆泾上靠近幹将河那裏的那座橋叫竹隔橋,靠南邊的那座橋叫夏侯橋。而我們出門的這座橋叫金姆橋,早先的時候,金姆橋是通向子城的西大門。從這橋往西到對面,就是通阛坊,通過通阛坊就到了樂橋鬧市區了。樂橋是幹将河上的一座橋,兩頭在卧龍街上,那個地方是餐飲業集中的地方,你們每天就到那裏去撿雞鴨鵝毛,拿回來,我們處理一下,是枕頭,靠墊等最好的填充物。”
楚濂撓撓頭,“你說了半天,就是要我們去撿雞毛啊!”
梅蘭妮點頭,“是啊。”
邊峰忙說,“這個主意好,羽絨枕墊是很舒服。這事交給我們了,保證完成任務。”
邊峰又對大家說,“現在有了自己的空間了,我們不能象過去那樣懶散了,每天早上都要定是早鍛煉。要知道身體健康,才是今後努力的保證。我和大哥商量了,明天大家跟他學打太極拳。從今天起,早睡早起,晚上沒事,二更就睡,早上卯時起床。”
第二天,梅蘭妮帶着邊峰,梅朵(她是沖着蔬菜植物去的),齊逸(這個是喜歡觀察時代細節)。拿着點心,進行睦鄰友好訪問了。
到金家,就是正常的鄰居交往,因為在裝修房屋時已和他們打過交道,所以就順便表示了感謝之情。梅朵對他們的菜很感興趣,問了些菜地的事,金婆見小女孩知道稼軒之事,很是贊揚了一番。
到教堂,就不一樣了,梅蘭妮是懷有目的去的。喬制開了竹門讓進了梅蘭妮仨。
安托尼神父是一個中等個的中年人,梅蘭妮打量着大約是四十朝上,五十差點。他的頭發是黑色的。眼睛的顏色也是黑色的。中文雖然不是很流利,但也能說,他的口音帶着廣東,和蘇州地方音。
梅蘭妮不覺奇怪,因為,他在印度支那就開始學中文了,那裏人自然是講廣東話,到了蘇州,方才發現,他的中文全沒用處,講的話沒人能理解。好在他極聰明,立刻又學蘇州話,學了一陣子,就有了新的體會,這兩種土語有很多發音是很相象的,這下他的中文突飛猛進了。能和別人流利的交流了。
見到梅蘭妮,他很高興,畢竟在蘇州,躲他的人要比和他接近的人多。早先的傳教工作是很艱難的。
梅蘭妮講了來意,安托尼很高興,意大利人和中國人一樣是喜歡和鄰裏交往的。他摸着邊峰的頭,“這個小子是你的兒子,他來過好幾次了。小孩子愛幹淨,很好。”邊峰借口要上廁所,到教堂偵察,晃悠。和喬制,安托尼和林永青混了個臉兒熟。
梅蘭妮表示客氣,“小兒多有打擾,真是對不起了。”
“哪裏,哪裏,我們很歡迎他來。他很有趣的。這也是你的兒子?很可愛的小孩。”他看見梅朵,“這是你的女兒?”
“不是,是我的侄女,”考慮到外國人的理解,“是我弟弟的女兒。她的父母去世了。”
“哦,上帝寬恕我們。”他摸摸梅朵的頭,“多美麗的小女孩啊。來請到那邊樹下坐一會。”大樹下放着幾把藤椅,梅蘭妮幾個人大方的走了過去。
梅朵來是有目的的,她站正了,朝安托尼鞠躬,用西班牙語對他說,“謝謝神父。早安。”這個年代天主教的神父們都要學習拉丁文的。
安托尼一臉驚訝,“你會講拉丁語!”
梅蘭妮趕緊解惑,“我們從京城裏來,在京城裏,我們住在王府井,和郎士寧大人做鄰居。朗大人空餘時教了這丫頭幾句,不想她倒記住了,說錯了請神父不要見笑。”
“不笑,不笑,她說的很好,如果想學,我也能教的。”
梅朵立刻認真的福了一福。“我先謝了。”
安托尼又問梅蘭妮,“郎大人也是神父?”
昨晚,三胞胎給她惡補過了。郎世寧是以傳教士的身份來華。梅蘭妮胸有成竹地,“郎大人的中國名字叫郎世寧,是意大利米蘭人,康熙五十四年,來到京城。一直住在王府井天主堂,但是他畫畫很好,被皇帝招進宮裏,成了宮廷畫家。”
安托尼慈愛地摸着齊逸的小腦袋瓜子,“我也是耶稣會的,我是雍正七年來到蘇州的。會畫畫真好。”
梅朵裝萌,“會種東西好,畫上的花不會動,這裏的花花草草都是活的。我去看花花了。”拖着邊峰去看那些植物了。
把安托尼笑得滿臉的折子。
梅蘭妮借機問,“聽說,神父有一幅畫像想請人繡?”
安托尼的神情暗淡了,“是的,可是這裏沒人會繡。”
梅蘭妮說,“能不能讓我看看那幅畫?”
安托尼兩眼發亮了,“華家娘子,你會繡?喬制,去把那幅畫像拿來。”
029 繡像
更新時間2013-11-8 1:53:39 字數:3556
梅蘭妮帶着畫像和縫紉機回到家裏,她和安托尼講好,除了縫紉機外,還要那一房間的舊家具。經過多次失望後,安托尼這回是大喜過望,自然是滿口答應了。梅朵也趁機提出要作他的學生,他自然也同意了。
肖像畫并不大,長一尺五寸,寬約一尺。畫中是年輕的女子頭像。
楚源細看了片刻,說,“這畫中的女人,應該是瑪利亞。特裏莎,她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員。”
梅蘭妮問,“哈布斯堡家族很有名嗎?”
齊逸等笑了,“十八世紀前,歐洲很多國家的王族便是哈布斯堡。”
楚濂指着畫的右下角,那裏有一簽名“Giambattista”,說,“GiovanniBattistaTiepolo是意大利著名畫家,生于1696年,死于1770年。出身貧寒。早年在裝飾畫家拉劄裏尼(GregorioLazzarini)畫室中學習,19歲時已成名,1717年,離開拉劄裏尼畫市,1719年結婚,并成為獨立畫家。他的畫有水彩畫的透明感,而且裝飾性強。這幅畫應該就是近幾年的作品。”
梅蘭妮問,“那這個瑪利亞。特裏莎是何人呢?”
楚濂講,“1711年,查利六世繼承了奧地利和羅馬帝國的王位。瑪利亞。特裏莎生于1717年,是查利六世的長女,死于1780年,是奧地利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後。不過,她是1736年才和弗朗茨。斯蒂芬結婚的,她父親死于1740年,她依照”1713年國事诏書“,理所當然的成為奧地利女大公。歐洲諸侯對此不買帳,發起了‘奧地利王位戰争‘.1742年,德國諸諸侯立了查利七世為羅馬國王,瑪利亞。特裏莎依靠奧地利皇室的力量,打敗了諸侯,1745年,支持她的丈夫弗朗茨。斯蒂芬成為羅馬皇帝。此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她保持對歐洲的影響力。她的丈夫于1765年去世。直到她去世,她和她兒子約瑟夫二世成了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她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女強人。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小女兒,嫁給了法國的路易十六,就是瑪麗·安托瓦內特。”
梅蘭妮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