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節
,我們是到阊門。下了船,我們會在岸上等你。”
邊峰說,“娘,別擔心,我會準時和你們會合的。”
商量好後,梅蘭妮等回到了船上,晚飯時,瞞着船家,讓秦煉悄悄地送裏一碗飯菜,一套新衣褲,一雙草鞋和一串銅錢給邊峰。錢是讓他以防萬一。
齊逸悄悄的把這消息告訴了楚氏兄弟,他們聽了也是非常興奮。一晚上,幾個人興奮的小聲交談。
秦煉補充說,“邊峰是杭州人。父親是遠洋輪的船長,他在江蘇地區服役。已經十多年了。”
梅朵很高興,“難怪他的口音帶些杭州味。”
這一夜,大家有了新話題,猜測,邊峰在哪裏過夜,明天,怎樣追上船。等等。
第二日的清早,梅蘭妮多買了一些燒餅,包了幾個燒餅和一竹筒冷開水,讓秦煉給邊峰送去。
想來這浒墅關裏蘇州不過十二公裏,半天怎麽也能到了。梅蘭妮他們有些期待和興奮了。
024 驚豔了
更新時間2013-11-3 1:14:16 字數:3063
從浒墅關到蘇州,十幾裏路,可是梅蘭妮他們的船整整走了一天。
這一天真讓他們開了眼。過去只在歷史教科書上,讀到運河的繁忙,等他們看到運河時,只是旅游的項目了,他們的運河談不上什麽繁忙,為了搞旅游,有些運河段挂上紅燈籠,弄了些新式古典建築,看上去不象是運河,倒象是秦淮河。
眼前的這條運河,那就象是個苦力,負重緩緩而行。
這段運河并不寬,可是船來船往的擁擠不堪,他們的船和其他船只,簡直就是擦邊而行,遠遠的聽到了鑼聲,他們還要趕緊的找河邊空處停下,等那敲鑼的大船過後,方才能行。即使梅蘭妮這個歷史小白,看那大船的架式,也知道那是艘官船。看見有漕幫記號的船,他們的船也得讓,這樣停停行行,到了中午時分,方才到了楓橋。中國語文教科書上,都選有著名的<楓橋夜泊>。齊逸他們把小腦袋伸出,看那楓橋的景色。
其實,楓橋并不在運河上,而在運河的支流上,這大名鼎鼎的楓橋并不起眼,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單孔石拱橋。跨徑約10米。開始時,楓橋叫作封橋,因為漕運時,這橋要封起,保證漕運。
自從,唐朝詩人張繼那首‘楓橋夜泊‘後,此橋名聲大起,封橋也從此更名楓橋。加上離楓橋百步之遙的寒山寺,更使此地成為了名勝古跡。
清朝的時候,這裏是全國最大的糧食市場,井市上有句話“楓橋塘上聽米價”。楓橋市肆已聞名遐迩,蘇州才子唐伯虎有詩雲:“金阊門外楓橋路,萬家燈火迷煙霧。”
梅蘭妮他們是見過現代繁華的人,可是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他們對古代的繁華,只局限于電視劇裏的描述。身臨其境,方知,電視劇裏的顯示,不及現實的百分之一。光是運河這段,就比清明上河圖都繁忙數十倍。
梅蘭妮盡管是歷史小白,但對蘇州的歷史掌故和風土人情,是相當了解的。梅蘭妮就是半個蘇州人,她小時候幾乎節假日都在蘇州度過。梅家的習俗有梅母定的,自然是照蘇州的來。梅蘭妮随着船行,把沿途風光一一,指給他們看,那裏是虎丘,這邊是寒山寺。天平山在那個方向。阊門外的山塘街,上塘街,金橋路這一帶全是商業中心。
梅蘭妮對他們輕聲說自己的打算,“聽說蘇州城裏的房價很高,如果,蘇州城內的房子不好找,我們就在城外找地安家,也一樣。”
梅朵說,“最好是那種帶小院的,房前屋後可以種瓜種菜,袁婆說,這樣可以省很多錢,我覺的她講得極有道理。”
楚源看着兩岸繁華,店肆林立,“只怕是,獨立房都很難得,別說什麽獨立小院了。”
齊逸點頭,“就是,就是,看這架式,就是上海的古代版,此地寸土寸金,能有我等的立足之處嗎?”
梅蘭妮說,“這是商業區,自然難以插足。蘇州城外大的很,靠木渎那邊,也有落鄉的地方。”
齊逸說,“還是要優先考慮出門方便,這年頭交通工具太差,今後出入是件大事,如果日後我們要靠缂絲,刺繡為生,那更要買絲買線,賣作品。如果真的落鄉了。倒是不方便了。”
秦煉表态,“我覺的齊逸說的對。再說,鄉下的人對來來往往的人的來歷喜歡刨根問底,難以藏身。城裏人與人之間要淡漠得多。”
楚濂說,“大哥說的對,中隐隐與市嘛。”
梅朵低聲笑道,“把我們講得好像是聊齋裏的狐貍家族似地,還需隐市隐朝的。”
齊逸反駁道,“在別人眼裏我們只怕比那狐族還妖魔鬼怪。”
梅蘭妮低聲斥道,“越說越不像樣。當心給人聽去。”
梅朵和齊逸一齊伸了伸舌頭。
梅蘭妮一見他們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心裏忖道,是不是,成年人居住在孩童身型裏,也會做出許多兒童狀?
看着這許多的船只來來往往,梅蘭妮心裏暗暗擔心,不知邊峰能不能找到他們。
到了傍晚,船到了蘇州,停靠在阊門外,梅蘭妮和張二嫂清算了船資,歸齊了行李,托兒帶女的上了岸。
回頭看去,已有人在和張二哥定船。可見這段的運河生意十分的好。
梅蘭妮正躊躇,不知邊峰如何與他們會合,只見船上下來了一個漢子,穿着青色紡綢長衫,手裏拿着一個包袱,細細的辮子盤在頭上,身高約有一米七五左右,按現代标準屬于中等個,古代的标準,算是高個吧,人顯消瘦,面帶病容,膚色偏黑。梅蘭妮他們知道這就是同船的鄰居常二爺了。梅蘭妮選擇無視,畢竟她的寡婦身份能讓她不和外男交接的。
可是,常二爺卻站定在幾尺外,定定的看着梅蘭妮。
梅蘭妮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別過臉。用眼睛看着齊逸,象是在問,這難道也是你論文中的人物之一?
齊逸慫慫肩,攤攤手,表示不知道。
梅蘭妮轉過頭,盯了常二一眼。
常二方才驚醒了般,恭恭敬敬地道,“梅娘子,船上多有得罪,請梅娘子見諒。”
這時梅蘭妮不得不回答了,“船上的争吵,我也急躁了,還請常二爺不要同婦人一般見識。”
“哪裏的話,我的命都是梅娘子所救,梅娘子的恩德,我銘記在心。”
“常二爺言差了,這一路盡心盡力照顧你的是張二哥夫婦。我實在沒做什麽,不敢居功。常二爺,你不必在意,你身體不好,請先行吧。”
“敢問梅娘子,你們有了去處嗎?”
梅蘭妮猶豫了一下,“還沒有。”
“我大哥在離這裏不遠處,開了一家客棧,不如,你們和我一同去他那裏落腳,總好過,你拖兒帶女四處亂投。”
梅蘭妮躊躇不定,只覺的衣角被人拉了一下,她低頭向後一看,邊峰隐在秦煉和她的背後,做了個OK的手勢,只見邊峰已剃了個和秦煉一樣的頭,穿着一樣款式的衣服,看上去就是他們的兄弟,梅蘭妮心裏一松,但還是用眼還是朝停船處瞄了過去,見那張二嫂夫婦正忙着安置新客,并沒注意他們。
梅蘭妮說,“我這許多兒女,怕是要給常大爺添麻煩了。”
常二痛快的回答,“他本就是開客棧的,招待四方來客,這只是順水人情罷了。”
梅朵笑着小聲道,“又有一個志願兵前來報道。”
沿着河岸,走了沒多遠,常二帶着他們轉進了一條巷子,走過幾個門面,便到了常記客棧。
常大見到常二,自然非常高興,從櫃臺後面迎了出來,可看到後面跟随的梅蘭妮一家人,臉上卻有些疑惑。
常二便向他說了,他在常州生病,梅蘭妮同意他搭船回蘇州,并在他病重,醫生不肯用藥之際,如何用螞蝗救了他。把梅蘭妮說的大恩大德的。随後,讓常大給梅蘭妮安排一個小院住下。
常大聽了,也對梅蘭妮感激萬分,叫了店小二,帶梅蘭妮去小院住下。
梅蘭妮才要離開,只聽的常二叫道,“梅娘子。”
梅蘭妮站下,只聽的常二有些疑惑的問,“你不是有五個孩兒嗎?”
梅蘭妮心一緊,慢慢轉過身來,面帶微笑,“常二爺,我是有五個孩兒,這女孩兒并不是我的女兒,是我親戚的孩兒。”
常二恍然。
安置梅蘭妮他們的小院,小的有點袖珍了,兩間正房,一明一暗,外間是個客房,有些桌椅板凳,牆上也有些字畫。裏間是睡房了,裏面并沒床,一側是一個木炕,上面放的席枕被褥雖然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