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驢拉着小車,車上放滿了貨物。車旁站着幾個同村的媳婦,挑着貨。看到梅蘭妮都像看到外星人似的,梅蘭妮心中奇怪,随後,想起自己剪了短發,心下倒也釋然了,低下了頭,作出害羞的樣子。聽到一婦人說,“梅娘子也來看貨物啊?”
梅蘭妮定眼看是趙阿大妻,便朝她腼腆地一笑,“趙嫂子。”
趙嫂拉過梅蘭妮就為她引見村裏的媳婦們,亂轟轟一圈,誰是誰,梅蘭妮也沒記住。只是微笑點頭,問好。衆人見她态度溫和,說話溫順,人又又标致,倒有些喜歡她了。
胡貨郎問梅蘭妮想要什麽。梅蘭妮早想好了,問了白絹的價,問了藍布的價,就講她要一匹白絹,一匹藍布,四斤白棉紗,一斤麻細線。一斤棉花,另加一些針線,刀,剪,尺,頂針箍等。
要白絹,梅蘭妮打算做內衣褲,而藍布做外衣褲。
梅蘭妮要的東西不多,卻是量大,胡貨郎拿起算盤,打了起來。白絹一匹是一兩二分,藍布一匹是六分,棉紗一斤是八十文,麻繩一斤二十五文。劈裏啪拉打出的數字是二千一百銅板,約二兩一分銀子。
胡貨郎告訴梅蘭妮,今天他沒有怎麽多的貨,十天後,他再來,到時再交銀取貨。
梅蘭妮當然只有說好。
梅蘭妮猶豫了一會,就問胡貨郎,能不能讓她做荷包,前世梅蘭妮是外婆的高徒,外婆可是刺繡研究所的高級技師。她剛才看了靜慧的繡品,比自己那可是差了一大截。
也許,美女總是有優惠待遇,盡管胡貨郎沒看到梅蘭妮的繡品,想了想,告訴她,“做一個荷包,二十銅板,繡樣自己選,你先做兩個,十天後交給我。”
梅蘭妮點頭,接過兩塊白布,看這布的紗很粗,心裏有了打算,向胡貨郎要了兩絞綠色棉線。
梅蘭妮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一旁看村裏的姑娘媳婦們挑選布料,她要領略一下這個時代的潮流。只見,一個媳婦,拿了一塊藍色面料,有拿了塊綠色的面料,對一個姑娘說,“三妹,藍色的衣服,綠色打邊,很不錯的。”
三妹把兩種面料放在一起,細細比較。
梅蘭妮看着這兩種顏色,心想,倒也別致。
趙嫂說,“這兩種顏色,很不錯,梅娘子,你說是不是?”
三妹看着梅蘭妮,等着她的意見。
梅蘭妮看看三妹,人長的算白,就點頭道,“兩個顏色,三妹能撐的起,綠色的做邊,藍色的做紐。”
那個媳婦說,“三妹,我的眼光不會錯的,看梅娘子從大地方來的,也同意呢。”
三妹就讓胡貨郎算,做一件衣服的尺頭,胡貨郎認真的算了,講給三妹等人聽,梅蘭妮心裏也在算,心想,胡貨郎為人倒是實誠,并沒有多算。
女人聊起衣服來,那就有許多話題,梅蘭妮聽了一會,看看天色不早了,便要回去了。
臨走前,梅蘭妮同村裏的媳婦們打招呼,村裏的媳婦們熱情的邀請梅蘭妮一起八卦,梅蘭妮找借口謝絕了。
她哪敢和人八卦,她連眼下是哪個年代都還未搞清楚。她現在的情形就象越劇<紅摟夢>裏,林妹妹唱的那樣“記住了,不可多走一步路,不可多說一句話。”
005 DIY
更新時間2013-10-14 1:11:36 字數:3422
十幾天的女傭做下來,梅蘭妮有些适應了,活也越幹越利落。每天午時,她也能休息上一,兩個時辰,她就利用這個時間做私活。她拿出荷包料,這種粗紗的面料,繡什麽蘇繡,閩繡的絕不會有什麽好效果,她用納紗法,單色繡簡單的幾何紋,看上去倒是別致,清雅。梅蘭妮知道,這種荷包的消費群就是底層的群衆。只有做的別致有趣,才可能吸引一些比較有錢的主。
荷包做好後,梅蘭妮用綠線織帶子,前世她去湖州度假時,村裏的女子手巧,能織出上百種的花樣帶子。梅蘭妮學會了幾種簡單的,她用竹子做了小梭子,上下穿引,綠帶子一寸寸織成了。荷包頸用綠線鎖出幾個小圓洞,上邊用綠線扣出荷葉邊。綠帶子穿上後,抽緊,打好結,一個精致的荷包出現了。
兩個荷包花了梅蘭妮四個午休完成了,接下來,梅蘭妮用竹梢做竹針和竹鈎針,并修理她房裏的織布機,和紡車。
等十天後胡貨郎的搖鈴響時,梅蘭妮覺的等他好久了。
知道靜慧會出去交做好的荷包,所以梅蘭妮等靜慧進了院門,才出去。
“梅娘子,你的貨物我替你辦齊了。你看看還滿意嗎?”胡貨郎笑着說。
梅蘭妮翻看着絹和布,滿意地微笑了。一邊把做好的荷包交給胡貨郎。
“咦,”旁邊的一個媳婦一把搶過荷包,仔細觀看,“這荷包做的好精致,這種繡法我第一次看到。”
“蘇繡裏這種繡法叫戳紗,北方人叫納紗,不用棚架,只要數紗數就成。”
“聽梅娘子的口音象蘇州人。”胡貨郎講,“如果你不開口,活脫像煞了一個人。”
“象啥個人啊?”旁邊的村婦們立刻八卦。
“象绡山周家媳婦。”胡貨郎答道。“梅蘭妮一聽,心就虛了,“绡山離此地遠嗎?”
“不算太遠,十幾裏路的樣子。”胡貨郎想說什麽,終于沒講出來。
梅蘭妮也怕胡貨郎再說出什麽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趕緊拿出銀子和他結算。胡貨郎應該找六百銅錢給梅蘭妮,在他數錢時,梅蘭妮先把東西搬進去,再出來,她并沒有馬上拿找頭,而是在貨車上翻看,看到有發粉,梅蘭妮知道這就是天然的小蘇打,是從酒窖裏産生的,說要六十銅錢一斤。再看,梅蘭妮有些吃驚,這年頭居然有純堿。看到這些東西,梅蘭妮心裏有了計較。
和胡貨郎讨價還價了一番,以那些才買下了一斤發粉,兩斤純堿,另加一個錐子,和一把小翹頭剪。
最後,胡貨郎給了梅蘭妮四十個銅板,是做荷包的手工費。這次梅蘭妮還是拿了兩個荷包料,但換成淡藍的棉線。
盡管梅蘭妮有許多私活要做,但她對她的工作還是很兢兢業業的。
每天早上天才蒙蒙亮,鄰家的公雞們此起彼伏的鳴了起來,梅蘭妮就起床了,略梳洗了番,燒了熱水,送到心安和靜慧的門前。接着就洗衣煮飯。先是洗米下鍋煮粥,在把面粉用水調好,加些鹽,蔥花醒在一旁。隔夜把草木灰用水泡着的衣服搓洗出來,這年代無肥皂,衣服就用草木灰水洗,北方人洗衣要用棒槌打,而南方洗衣用搓板。
搓好衣服用清水漂洗幹淨,擰幹了,再用稀米湯水浸泡。這就是‘漿洗‘,這樣方便下次洗衣。
早飯菜一般是兩個,羅蔔幹切細了,放蔥花抄。涼拌黃瓜。攤了幾張餅,庵裏是分食制,這點梅蘭妮非常欣賞,用了幾個小碟子,分了菜,靜慧的口味比心安的重,所以,她的那份多加了點辣椒。梅蘭妮把兩分早餐送進了飯廳,兩位尼姑的早課也結束了。早餐完後,梅蘭妮洗碗,清潔飯廳廚房,把水缸的水放滿,梅蘭妮是用竹子把水接進缸裏,這樣省了很多力氣和時間。清洗廁所,掃院子,夏天的蔬菜多,要把它們淹制起來,比方做醬瓜,做菜幹,這些可以留到冬天菜少時食用。過了午後,梅蘭妮要準備午餐,一般是兩菜一湯,并做些花卷饅頭之類的點心,小鍋裏煮綠豆百合湯,這年頭白糖金貴,所以都是尼姑們自己收藏着,等到吃時,再加糖。幹了的衣服要熨好,折好,放如藤筐裏,把筐放在過道裏,她們自己會拿回去。這年代主仆的等級是很森嚴的,即使在佛提倡衆生平等的庵堂裏,也不可能有平等的。除非特別的囑咐,梅蘭妮是不能進她們的房間的。這樣對梅蘭妮來講并非壞事,可以少掉很多事,她現在有空就抓緊時間做針線活。晚上沒有電燈,黃昏起就只能做些少用眼的事,如用織機織布等。一般大約八點左右睡覺。
到了晚上,屋外遠處稻田裏,一片蛙鳴,梅蘭妮聽這嘈雜聲,想到只身一人流落到了這裏,感到深深的孤寂。不僅淚流滿面。
日子在一天天的過,又到了胡貨郎到來的日子,梅蘭妮交了新做好的兩個荷包,又領了兩個荷包回來,這回她要的是兩絞紫色線。胡貨郎告訴她,她做的荷包很好賣,希望她能多做些,并将她的手工費上漲了五個銅板,梅蘭妮當然希望能多賺些錢,但目前,她還有大量的針線活要做。所以還是決定每十天做兩個。
梅蘭妮來到這個世界真所謂一窮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