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省會3 一專多能
新兵集訓到最後的時候, 他們果然都摸到了槍,真是只是摸了摸,沒子彈, 每個人拿到手裏橫豎看看,再掂一掂, 就傳給下一個。
據說其他連隊的人之後會進行專門訓練, 文藝兵要等以後拉練, 也許還有機會拿槍。
沈嬌寧對這個沒什麽興趣, 只是想到一個人,就對手裏的槍也多了幾分好奇,看得格外仔細。
排長見了又覺得遺憾, 看看,對槍都這麽感興趣,這不就是成為神槍手的第一步嗎?女槍手多麽稀有呀, 偏偏是個文藝兵!
三個月的新兵集訓終于結束了。
九月底開始有小半個月都陰雨連綿的, 大家淋雨集訓,十月中旬之後, 太陽就沒那麽可怕了。
沈嬌寧的臉靠那兩截蘆荟好了不少,後來顧之晏還給她送了一回草藥, 是那個研制藥膏的中醫調的,非常有用,治好了曬傷。就是曬黑了一些,她覺得等冬天養一養就能白回來。
十一月下旬的時候, 她已經從季老師那裏得知, 國家新設立了一個藝術類獎項,分為兩塊,一是針對時長八分鐘以內的藝術作品, 再細分成歌曲類、舞蹈類和器樂類;另一個就是舞臺劇,包括傳統戲曲、話劇,以及舞劇,分別評選出最佳導演、主演、編劇等。
沈嬌寧不知道領導們開會的時候是怎麽讨論的,最後這個獎定下的名字,竟然就是她說的那一個,繁花杯。
今年是首屆,暫時只針對舞臺劇進行評選和頒獎,明年開始正式對兩類藝術作品都進行頒獎。
這個消息刊登在全國日報上,鼓勵廣大人民積極參與藝術創作。
到沈嬌寧正式結束新兵集訓,評獎結果已經出來了,《女兒》獲得這一年的最佳舞劇獎,沈嬌寧本人被評為最佳女舞者、最佳編舞以及最佳創意獎,電影版《女兒》的導演高文康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這次他們可以說是滿載而歸,再過一段時間,幾大軍區文工團的人就要去綿安學習這部舞劇了!
沈嬌寧還沒跟部隊文工團開始正式訓練,已經沒有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和其他新兵一起從新兵連回來的時候,老兵們的眼神幾乎都黏在她身上。
從來沒有一個新兵是帶着這樣閃閃發光的履歷進來的,一般的新兵都是基本功還不錯,但還需要訓練,比起老兵總得差一截才正常。
不然他們當老兵的,憑什麽覺得自己資歷比人家高呢?
部隊文工團的編制與綿安市不同,這裏不分芭蕾組和古典舞組,只有一隊和二隊。一隊是芭蕾演員,這裏的人沈嬌寧過年演出時都已經認識了,二隊是跳古典舞的,她今天第一次見。
除了兩支舞蹈隊,這裏還有歌隊樂隊等,這些和綿安那邊相差不大。
這天文工團所有人站在一起,一位教員正在發表講話,就是那天沈嬌寧去參加部隊考試,讓她來揮鞭轉的男老師,叫孟良吉:“……在這次新兵集訓中,沈嬌寧同志表現突出,被評為今年的優秀新兵……”
這是她在新兵連已經被表揚過、拿到了證書的。
優秀新兵的名額總共只有十個,一般能拿到這個獎的人都是進入特種兵的預備役,會被部隊各級領導格外關注,文藝兵歷來都與這一榮譽無緣,文工團的領導們也沒指望文藝兵去争取這個名額。
這回沈嬌寧突然争得了一席,他們開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确定沒錯之後,不由在心裏感慨,果然優秀的人幹什麽都優秀,好在她的舞劇是連大領導都誇獎過的,特種部隊總不能來跟他們搶人。
不過到底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以後誰再說文藝兵弱不禁風,這就是最好的反證。因此在文工團的內部講話中,又被孟老師拿出來專門表揚了一次。
孟老師中間講了些別的,然後又誇到了沈嬌寧身上,就是那一部舞劇的事。
大家的目光又情不自禁地移到了她身上,沈嬌寧心想,可別再誇了,要是眼神能化為實質,她現在一定被看得千瘡百孔了。
好在孟良吉見好就收:“以後大家在練功和演出之餘,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争取明年繁花杯的獎項,為我們文工團争光!我們要發揮作為軍人的優良作風,看到優秀的同志應該想着向她學習,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大家都知道這位“優秀的同志”是指誰,默默收回目光,心裏隐隐的酸意少了些。
孟老師說得對,他們還有下一屆可以争取呢!他們是老兵,絕對不能在新兵面前丢了臉!
最後他專門對新兵說了關于部隊文工團的一些事。
這裏有一個特殊規定,要求芭蕾演員也學習古典舞基本功,早上兩隊分開排練之前,要先一起練毯子功。
另外為了響應文工團成員“一專多能”的號召,舞蹈演員在專攻舞蹈的同時,要求學一門樂器或者學唱歌。
沈嬌寧宿舍的四個人和一個男兵是芭蕾演員,同一批的另外兩個女兵和兩個男兵是古典舞演員。孟老師說完這些規定後,讓他們回去考慮考慮,接下來除了舞蹈還要學一項什麽技能。
古典舞演員也就罷了,黃盼香和溫慧月從小學的就是芭蕾,現在都十七八歲了,讓她們跟着古典舞一起練功,都感到有些排斥。
元靜竹和沈嬌寧對毯子功的接受度還好,元靜竹小時候是芭蕾和古典舞一起學的,沈嬌寧是因為原主從小學的就是古典舞,身體的記憶就在那裏。可是她們倆想不出要學什麽樂器。
四個人在宿舍裏讨論着這幾件事,氣氛有些低落。
“難怪那麽多人都寧可待在地方團,新兵集訓脫了一層皮不說,還要一專多能!”黃盼香抱怨道,“我真不會翻跟鬥。”她說着都快哭了。
黃盼香是北方人,可是和元靜竹站在一起,別人保準覺得元靜竹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
元靜竹安慰道:“已經進來了,說這些也沒用。毯子功是沒得選的,只能接受,到時候我跟小寧可以幫你們,也不算難。主要是樂器大家準備怎麽選?還是學唱歌?”
黃盼香和溫慧月都說唱歌,元靜竹猶豫了一下:“那我也學唱歌好了,小寧,你呢?”
沈嬌寧揪着頭發:“我想知道都有哪些樂器可以學?孟老師也沒說啊。”
“樂隊有的應該都能學,傳統樂器、西洋樂器都有,看你想學什麽。”
沈嬌寧苦惱地抓着辮子,她對自己有數,樂感好,可是并不喜歡唱歌,學樂器更是一件需要花費時間的事情。
汪部長說讓她一年內再排出一部舞劇來,她當時覺得時間充裕,結果現在三個月過去了,她才剛剛結束新兵集訓,新舞劇還毫無進展,跳舞、編舞之餘再學好一件樂器,她實在不敢這麽高估自己。
她覺得與其專門學一樣樂器,不如花時間去了解各種樂器的不同音色,未來再排舞劇時可以對音樂這塊更了解。
沈嬌寧嘆了氣:“不知道這裏能不能學快板兒啊?這應該算樂器吧?”
溫慧月等人齊齊無言了一下,快板兒?這算哪門子樂器,虧她想得出來!
“小寧,你現在好歹也是我們宿舍的集體偶像,不能這麽偷懶吧?”黃盼香說,“要不你跟我們一起學唱歌吧。”
“我對唱歌實在沒興趣,孟老師也沒說樂器範圍,我就選快板兒了,不能學再說吧。”沈嬌寧做了決定,心裏松快了些,“我想了一下,感覺就這個最好學,你們要是覺得唱歌浪費時間,不如跟我一起學快板兒?”
大家有些動搖,學快板兒明顯比學唱歌容易,可是她們又覺得,這算什麽樂器呀,太跌份兒了,元靜竹第一個說:“我還是唱歌吧。”
後面溫慧月和黃盼香也緊跟着說她們也唱歌。
大家做好決定,就去彙報給老師。
一隊的負責老師是季老師,她們就去找了季老師。
季玉蘭一一記下每個人的志願,輪到沈嬌寧的時候想着優秀的人向來自我要求會很高,擔心她報太多,準備最多讓她報三項,再多就要勸一勸了。
結果沈嬌寧來了句:“老師,我學快板兒。”表情淡定,眼神無辜。
季玉蘭手裏的筆頓了頓:“學什麽?”
“快板兒。”
季玉蘭好一會兒沒反應過來,最後才後知後覺,什麽報太多,人家壓根不想學!
她跟沈嬌寧也很熟了,直說:“快板兒不算,那個是人人都會的,學兩下子就上手了,你學點別的,以後說出去也多個閃光點啊。”
沈嬌寧又嘆了口氣,這還非得一專多能了:“我學舞美行嗎?”
舞美是個大類,包括舞臺設計、燈光、道具,人物的服裝、化妝也屬于舞美。她想着,要是系統地學一學舞美,下次對舞劇的整體舞臺呈現更有把握。
學這個總該算是絕對的“多能”了吧。
季玉蘭也嘆氣:“就這麽不喜歡唱歌樂器啊?團裏有專門的舞美隊,你跟着學也行,但是樂器還得報,你要是不報顯得你思想不上進。你自己想不出來我就替你填了,你就學個……小提琴吧。”
季玉蘭沒給她反悔的機會,直接在她的表格上填了小提琴,然後寫了服化道燈光舞臺等舞美技術。
“對了,小提琴和琴弦、松香你都要自備,《女兒》這回得獎了,上面還要發獎金,團裏也給發,夠你買這些的。”季玉蘭說。
沈嬌寧撫額,她開始想木頭要怎麽鋸得好聽一點,才能讓別人不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