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遺帕有意随流水(四)
顧飛飛也不知目的地在何處,只是跟随而行,覺得越往前走帷幕便越密集,心裏明白原來李成器是為了安靜,故意選擇了偏僻之處,只不過沒料到還是遇上了熟人。
又見樹枝還有帷幕外的竹竿上挂着不少女子的外裙,那些将外裙脫下來的女子,就穿着襯裙在外行走。雖說穿着襯裙肯定不會走光,可唐朝女子一般在外都會穿外裙。她見她們這樣,覺得就和現代在大街上,看到穿內衣逛街的人一樣別扭。不過人家都沒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顧飛飛自己替人家不好意思,未免有瞎操心之嫌。只是心裏不清楚她們為什麽要這麽做?難不成是嫌熱,可三月份的長安根本就不熱嘛。
大約是到了地方,顧飛飛看到幾位富家公子哥一見李成器便躬身問安,說什麽“未料在此能與宋王偶遇,實乃三生有幸”之類的話。李成器雖然平時很低調,但人家畢竟是皇帝的大兒子,地位不是一般的尊貴,那幾人見了他自然是要行禮的。
一通客套話說過之後,那幫人便沿着曲江分出去的一條小支流而坐,那跟随李成器而來的小娘子們也站到李成器身後。
雖然沒有人解釋這“曲水流觞”是怎麽一回事,顧飛飛見他們所做之事,也就清楚了。所謂的“曲水流觞”不過是将酒杯放在一木盤上,然後随着水流動,若木盤被水底的石頭卡住,停在某人之前,那人便将杯中之酒飲盡,而後或是作詩或是彈曲,總之要才藝表演一番才算通過。
顧飛飛來唐朝之後,總覺得古人比現代人情趣更高雅一些,別的不說,現代人有幾個會如古人一般行令作詩的?當然,畢竟李成器他們這些人層次要高一些,可自己在金三娘那裏,就算是普通人,也是以能作得了詩為榮的。怪不得唐詩聞名遐迩、唐朝詩人輩出,這種尚詩的氛圍不無關系。
顧飛飛想着自己不過是個陪客,只要陪在李成器身邊看着他們玩“曲水流觞”便可,橫豎表演才藝這種事情是輪不到自己的。
又見其他王孫公子皆有諸多美人相伴,李成器只帶着自己一人,确實有些寒碜了些。随李成器來曲江邊的自然不止自己一人,平日他比較器重的歌姬樂女都差不多帶出來了,只是李成器離自家帷幕時,沒說讓別人陪同,她們也不敢妄動,除了自己這個“傻帽”下意識地跟着他來此。
因聚會的多是一些年輕富家公子,周圍又有不少小娘子圍過來觀看,因此顯得愈發熱鬧起來。李成器風姿為衆人之首,曲藝也是無人能望其項背。等木盤上的酒杯停在自己面前時,他便用随身玉笛吹了一曲,立刻引得周圍那些小娘子們一片喝彩之聲。
李成器這般出彩,有些人心裏便不服了,不過想要在詩詞曲藝上為難李成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估摸着難不住李成器,有人便在顧飛飛身上打主意。
等酒杯再停到李成器面前時,李成器将杯中之酒飲盡後,問衆人道:“不知諸位這回是想讓在下吹曲還是作詩?”
引李成器來此的那位貴公子,回道:“我早聽聞宋王府中歌姬樂女如雲,能得宋王厚愛者必有過人之處。想必宋王身邊這位佳人定然有非凡之才,不單單只是空有傾城之貌,不妨由她代宋王作此詩,也好讓我等欽佩一番。”
李成器知顧飛飛雖平日會作詩,但畢竟這種即興限韻的方式還是需要有一定功底才能完成,他曾命她作過兩首,覺得她還沒有此能力可一揮而就。
正要想辦法替顧飛飛開脫時,顧飛飛卻先回他道:“婢子不才,不堪為衆人所贊,既然諸位郎君有讓婢子作詩之意,婢子願一承陋才,且供諸位取笑吧。”
顧飛飛既然說這樣的話,自然是胸有成竹,她平日在詩詞上也多下功夫,這種即興作詩不會輕易将她難倒。更何況她也聽出那人有意是要為難李成器,心想若自己真拿不出點本事,還會令李成器顏面盡失,讓他們笑他是喜好外表的膚淺之人。
李成器害怕顧飛飛無法應付,于是幫她解圍道:“我這樂女平日擅長歌舞,至于詩詞方面卻少于專攻,諸位不妨讓其以歌代詩,才不至掃了諸位之興。”
那人聽李成器這麽說,料定顧飛飛是作不了詩的,便愈發不饒人地說道:“既然這位娘子自己應了要作詩,宋王還是不要奪了她顯才之機才是。”
顧飛飛笑道:“那就請諸位出韻字吧。”
見顧飛飛這樣“逞強”,李成器不禁替她捏了一把汗,小聲問她道:“此番可應付得了?”
顧飛飛低頭說道:“宋王放心便是,玉娘定不會丢宋王的顏面。”
李成器雖見她淡定,可終究還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對那人說道:“你既命她代我作詩,我自不好反駁,只是不可出太生僻之字,否則有故意難為之嫌。”
那人道:“自該如此,不知這‘芽’字可是生僻之字?”
“哪個芽?”
“草木初萌之芽。”那人解釋之後,別有用意地看了顧飛飛一眼。
顧飛飛聽那人用了“芽”字,心想這字雖算不上生僻,可是在詩中确實不是常用之字,其看似不難,實則不易。她見李成器看她似有擔心之色。為了表示自己有能力應付,顧飛飛朝他微微一點頭,回他了一個堅定的眼神。
這“芽”字是下平[1]六麻[2]當中的字,此韻部中的字常用之字并不多,顧飛飛略思考了一下,又看了看周圍的環境,便有了句子。因律詩首句有入韻、不入韻之分,這“芽”字是斷不會用到頭一句中。
等思慮妥當,顧飛飛便對那些人說道:“婢子詩已有,只是婢子着實才疏學淺,還望諸位貴人看在宋王之面上,莫要取笑太甚。”
說完,便将自己所作的《上巳節春游》一詩的前兩句先念了出來:“芳菲三月路遺花,楊柳初催顯嫩芽。”
說完又回頭看了看後面圍着的諸多美女,說出了後面兩句:“曲畔麗人争圍睹,恐疑衛玠[3]尚離家。”這兩句一說,身後諸多美女便不禁拍手稱贊。
詩的意思是:三月桃花芳菲,連花瓣都遺落在路上,楊柳被這春意催得才露了嫩芽。曲江邊上的美女們紛紛圍過去看什麽,恐怕疑是美男子衛玠剛剛離家而出。
顧飛飛将詩作完之後,那些富家公子們也紛紛稱贊。她略有些得意看向李成器,心想這下可不算給李成器丢面子了。果然,見李成器看她的眼神也增了幾分贊許。
李成器旁邊那人贊道:“這位娘子将宋王比作魏晉名士衛玠,想宋王品行比衛玠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成器擺手道:“鄙人愚鈍,怎能與魏晉名士相比?”
那為難顧飛飛之人卻仍心有不甘,見作詩沒有難倒顧飛飛,又想了一計,道:“娘子詩才果然不錯,只是宋王謙遜了。鄙人剛才聽宋王說娘子擅歌舞,想必娘子歌舞更出衆,此處地勢不平不便起舞,還請娘子歌一曲,讓我等開開眼界。”
這人沒完沒了地提要求,顧飛飛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心想他不就是不服嘛,那自己就讓他心服為止,唱歌雖說不是自己的強項,比不上李成器身邊的如玉,但也絕對能拿得出手。于是對他說道:“這位郎君有求,婢子自不敢拒,只是不知郎君要聽什麽曲?”
那人并不打算在曲的難度上難為顧飛飛,怕顧飛飛再難唱的曲也能唱來,于是道:“請娘子歌一曲《蒹葭》。”
顧飛飛來唐朝才發現,唐人給不少自己熟悉的課文都配了曲子,這《蒹葭》也不例外,當時心想若在現代能給這些古詩文配曲,或許背課文就沒那麽痛苦了。
正打算開唱,那人卻又提了要求道:“只是唱曲恐不能顯出娘子之才,鄙人有一要求,望娘子能應允。”
顧飛飛不知他還會提出什麽要求,疑惑地與李成器互望了一眼,對他說道:“郎君且說。”
那人道:“鄙人望娘子能将《蒹葭》之詞,改為娘子自創之詞。”
他這一說完,衆人包括圍觀的小娘子們,皆認為他這事太刁難了,即興作詞唱曲可比作詩難多了,不等李成器說,另外一人就先開口道:“這樣豈不是很為難這位娘子,即興作詞而歌能有幾人做到?”
那人笑道:“作詩講究格律、押韻,這改詞也沒那麽多要求,相信以這位娘子之才必能勝任。”說完又得意地看向顧飛飛道:“若娘子對自己沒信心,告訴我等便可。”
顧飛飛想着自己可不能讓他看扁了,又想這回若認慫,丢了李成器的臉面不說,自己恐怕以後在宋王府也不好混了。
于是說道:“郎君若不介意婢子出醜,那婢子唱便是。”說完腦子裏想了想《蒹葭》的原詞,然後對李成器說道:“麻煩宋王以笛伴奏。”
李成器開始略有擔憂,但見她并無慌張之色,又想到她作詩時的意外表現,估摸着她是有能力應付的,也就放下心來。
注釋:1.下平: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韻書中把平聲韻分為上平聲(現代發音一聲)、下平聲(現代發音二聲)。上平聲15韻: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聲15韻: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鹹。
2.六麻:平水韻韻部之一,韻部多為韻母為“a”之字。
3.衛玠: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衛玠之美曾有“看殺衛玠”傳說,這裏顧飛飛将李成器比作美男衛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