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遺帕有意随流水(三)
飯吃到一半,小月悄悄把顧飛飛叫到一邊,說有東西交給她。她從懷裏掏出一條絲帕對她說道:“娘子讓我繡的花我已經繡好了,你快看看這是不是你想的那種花?”
“我什麽時候讓她繡帕子來着呢?”聽完小月的話顧飛飛不禁心裏納悶道。她努力回想,突然想到是“人日”那天,自己無意說的,只是沒料到小月還真的将它記在心裏了。自己的丫頭平日雖說有些調皮,但不得不承認她是實心實意地待自己。
感動之餘,顧飛飛想到另外一些事情,笑着對她說道:“我見你這幾日繡花,好幾次都想看看你繡了些什麽,你都不肯給我看,原來是給我繡帕子啊!”
“我那不是想給娘子你個意外之喜嘛。”小月眨眼道。
顧飛飛一邊将那帕子展開一邊說道:“我倒要看看你給我個什麽驚喜呢。”
帕子展開,一幅牡丹圖樣便映入眼簾。小月素來擅長刺繡,這牡丹自然也繡得相當細致。但仔細看下去,它又與一般牡丹不同,它的花瓣間有幾處留白,看上去就像是為白雪所覆。
見顧飛飛盯着手帕出神,小月便知自己的作品肯定合了自家娘子的心意,于是得意地問顧飛飛道:“你看這是不是你想的那種花。”
顧飛飛雖喜牡丹之形,但可惜它沒有梅花傲雪臨霜的骨氣,這“雪覆牡丹”恰恰結合了牡丹之态與梅花之氣。于是贊道:“我知你手巧,卻不知你心也這般靈,竟然能想到這個。”
“娘子之事,我自然要費心些。”小月剛說完,卻奪了顧飛飛手中的帕子,朝前走去。
顧飛飛因特別喜歡小月繡的手帕,見她突然收回,急着跟在她後面道:“你不是說好得要送我嗎?怎麽又反悔了。”
小月也不多解釋,邊走邊說道:“呆會兒你就知我用意了。”
顧飛飛只好滿腹狐疑地跟着小月,見她和人要了一個木盤之後,便朝江畔走去。
小月将手帕放在木盤當中,然後順手撿起旁邊的一根樹枝,用樹枝将木盤推得遠遠的。水流很急,瞬間就将盛着手帕的木盤漂遠了。
“你這是幹什麽?”顧飛飛見小月辛辛苦苦繡的手帕,卻被她這麽輕易順水漂去,又是心疼又是驚異地問道。
小月将手中的樹枝扔到水裏,一臉輕松地說道:“只希望那手帕能随水流到宮中,被太子殿下拾去,好遂了娘子的心願。”
小月之語令顧飛飛一愣,她沒想到小月竟對她的事情如此上心。之前她與小月多次因此事而争執,說到底還是因小月為她考慮之故,如今她已經知曉自己的心事,所以就想方設法地幫助自己,雖然這種方式是迷信的。
她自來到唐朝之後,對古人諸多迷信之舉都或多或少有些輕視,可這次小月所做之事,顧飛飛內心卻無半點瞧不起,反而有不少感動。
“你這般為我費心,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可惜你繡得那般費功夫。”顧飛飛轉過身來,握着小月的手說道。
小月的臉上卻有一絲不快,道:“娘子這是稱心不把我當自己人看嘛,我費這點功夫又算什麽呢?若能遂娘子心願,繡上它十條、百條也是使得的。”
見小月這樣,顧飛飛忙出言安慰道:“我怎麽會不把你當自己人呢,你這樣為我,我自然高興。”
說完兩人并肩回去繼續吃飯,李成器雖見她們離去片刻,倒也沒詢問她們的去向,想着只要回來便好。
吃過飯之後,李成器命人收拾好食案等物,自己則在樹蔭下獨自撫琴。李成器最喜歡的是龜茲樂,因節律明快,是不需用古琴這種樂器的,至少顧飛飛來這裏他身邊半年的時間裏,她都不曾見過他彈過古琴。事實證明,像李成器這種行家,沒有什麽樂器是他不會的,只是她沒有見過罷了。
古琴聲音沉靜悠遠,顧飛飛坐在李成器一側仔細聆聽其琴聲,覺得似有聲卻無音,似單調卻藏萬千變化。李成器一曲彈罷,顧飛飛便說道:“我曾讀過嵇康之《琴賦》,猶記其載曰:‘衆器之中,琴德最優’,當時讀此句時頗為不解,以為不過是因嵇康愛琴至甚,才對七弦琴[1]有此高評,想其絕響《廣陵散》亦是七弦琴所奏。如今聽宋王彈七弦琴,方覺得嵇康《琴賦》中對七弦琴所評果然不錯。”
李成器聽顧飛飛此言,遂雙手按琴弦,笑問她道:“怎個不錯法兒?”
顧飛飛回道:“七弦琴,音色幽而不沉,靜而不空,似君子為人含蓄低調,沉靜而不木讷,亦如面前曲江之水,看似波瀾無漾卻暗流湧動。”
李成器聽後,啓腕按弦,一邊彈琴一邊說道:“昔伯牙有鐘子期,知其高山流水之音,今我有玉娘你這般紅顏知己,卻不知你可知我心意?”
顧飛飛當然明白李成器的用意,但她心裏有旁人,只好紅了臉低下頭,不敢回應李成器。
見顧飛飛如此沉默,李成器心有失落,但仍專注撫琴。李成器的琴聲引來不少圍觀的人,其中不少小娘子,見撫琴之人雖身形偏弱,但別有風流之态,也是多為其傾倒。一曲彈罷,叫好之聲不絕。
顧飛飛不留意間,就見自帷幕之前多出了不少衣着鮮豔的年輕女子,她們那看李成器的眼神,和現代追星族看自己所追明星十分相似,幸好有宋王府仆人拉住了她們,不然顧飛飛真懷疑她們會沖進來。唐朝的女子感情可比後世封建社會的女子要外放多了,顧飛飛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可能的。
這時,有一個仆人過來,俯身在李成器身邊耳語幾句。李成器聽後,臉上似乎不太喜悅,對那仆人說道:“你且請他過來吧。”
顧飛飛正要問李成器是何人要來,李成器自己倒先說了出來:“今日是上巳節,我本該在杏園侍宴,陪陛下宴請那些新科進士。但我不喜那些應酬,正好陛下聖體有恙,命太子代之,我便和三弟表明,要自己一人出游自在些,本以為終于可逃掉,哪知還是碰上了熟人,難得清靜。”
聽他說李旦生病,顧飛飛不禁好奇問道:“陛下聖體有恙?可要緊些?”
李成器搖頭道:“無甚要緊,不過陛下也不喜應酬,正好借自己聖體不便,将此事推脫了。”
顧飛飛聽罷,心想這父子兩人果然很相像,都是那種淡泊之人。可雖說是血親,但李隆基和他們卻不同得很,覺得他應該更像自己的女皇祖母吧。顧飛飛後又覺得,其實他和自己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也很像,若是他沒有遇到楊貴妃,大概在歷史上也會算得上是一位偉大君主吧。
想到這些,顧飛飛長嘆一聲,心想這李隆基到底是有多好色啊,搶了自己的兒媳婦成了後世人的笑柄不說,還因此将自己的英名盡毀。可說他好色,也覺得不對勁,想想他在宋王府夜宿那回,他見自己如見猛虎避之不及的樣子,就很尴尬,好歹自己在唐人眼裏還算是大美女,也沒見他對自己多有興趣。大約人是會變的,可人既然會變又為什麽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說。
見顧飛飛嘆氣,李成器問道:“你可是也厭惡此事?”
顧飛飛聽李成器問話,忙收回思緒。她當然也不太喜應酬這種事情,于是點頭道:“我是不喜,可宋王礙于熟人之面總還是得去,不是嗎?”
李成器點頭道:“确實如此。”
李成器領着顧飛飛出了自家帷幕,去會那位熟人。那人見了顧飛飛愣一愣,顧飛飛還以為他之前認識自己,仔細打量一下,卻沒有半點印象。
不過,他也沒過來詢問自己,而是和李成器寒暄了半天,說要他參加什麽“曲水流觞”。顧飛飛不懂這些人到底是要幹什麽,只是跟着李成器朝前走去。
那些來看李成器的小娘子們,見李成器離開,也紛紛跟着李成器前去,邊走邊說什麽“原來這就是宋王啊”、“宋王這般好看連女子也自愧不如”……顧飛飛見這鬧哄哄陣勢,心想這都快和現代明星出行有得比了。
注釋:1.七弦琴:古琴有七弦,故稱“七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