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心不由己為君愁(五)
顧飛飛偷偷溜進去看李隆基之事,高力士和王毛仲兩人皆知。
顧飛飛執燭而入時,高力士便已察覺,後見她坐到李隆基床邊,更是心提到嗓子眼兒,手已經摸向枕邊的匕首,心想若顧飛飛對李隆基有何不軌之舉,自己定會趕在她下手之前,要了她的命。見此刻她沒有弄出動靜,害怕只是一場誤會,反倒驚了睡夢中的李隆基。
他觀察顧飛飛在李隆基身邊呆坐了一會兒,後慢慢将手伸了出去,他不禁為此一慌,身子已經起了一半兒,見顧飛飛手又收回,他才松了一口氣,悄悄躺回床上。
等顧飛飛離開之後,高力士身上緊繃的弦兒才松了下來。他回想起顧飛飛這番離奇的舉動,不禁心中自言道:難不成楊娘子對殿下真的有意?那日她在東宮偷窺殿下,也是因此緣故?難道真是我與殿下将這人心想得太複雜了?
高力士連着反問了自己幾回,可他一想,就算他們真的有可能冤枉了顧飛飛,但在這波谲雲詭的宮廷鬥争中,他們對待此事必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否則稍一疏忽,定然萬劫不複。不過,今晚顧飛飛這番舉動,着實打消了不少他對她的顧慮。
顧飛飛剛進來那會兒,王毛仲亦有所察覺,只不過他一見是一個女子執燭而來,便放下警惕,心想斷沒有刺客到拿着蠟燭去刺殺一個人的道理。又瞧見顧飛飛的諸多舉動,也就明白了這個小娘子其實是對他們郎君有意思。王毛仲想,自家郎君相貌堂堂,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貌美小娘子對自家郎君心生愛慕,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于是,繼續合眼睡覺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李隆基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醒來,似乎已經看到外面天光已亮,便打算起身。怎料四肢皆不能動彈,張口呼人,卻似被人扼住了喉嚨,一個字都喊不出來。李隆基心裏一慌,不知自己是碰上了“鬼壓床”,幾番掙紮皆不能動分毫。
正當自己為此焦慮時,聽到好像有人進了屋子,然後說道:“李隆基在哪裏?快把他給我找出來。”
李隆基聽出這聲音是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心裏不免更加惶恐,又聽見太平公主道:“玉娘,我給你一把匕首,你把他的心剜出來給我。”
“公主放心,玉娘定不辱使命。”這聲音分明是顧飛飛的無疑。
後見一人緩緩朝自己走來,他沒有看到那來人的樣子,但見她的裙裾分明屬顧飛飛所着之服。他不想坐以待斃,怎奈動不了,也喊不出來。
掙紮無用之後,李隆基長嘆一口氣,心想今日便栽在太平公主的邪術,大限将至。索性順其自然,眼睛一閉,也就無所謂了。
等再次清醒,驚喜地發現自己的手腳皆能活動,于是下意識摸了一下胸口,覺得無異,方才明白過來,剛剛是自己做噩夢了。只是夢裏那動都動不了,喊都喊不出的情形,仍令他心有餘悸。
顧飛飛因興奮昨晚沒怎麽睡好,第二天起來得卻比平日要早些。等梳洗好之後,出來時正與李隆基打了個照面。顧飛飛心裏驚喜,打算問安,卻不知李隆基因夢魇之事,對她下意識地警覺。見他慌慌張張地從她身邊走過,速度明顯刻意加快。
顧飛飛納悶極了,心想自己有不是老虎妖怪,他有必要這麽避之不及嗎?
李隆基和李成器匆匆打了一個招呼就回東宮去了,李成器知他事情多,也就沒有挽留。
Advertisement
高力士誤以為王毛仲不知昨夜顧飛飛闖入,自己反而睡得舒服,心裏相當不滿。回東宮的路上,高力士調侃他道:“我見你早起神采奕奕,想必昨晚睡得十分踏實吧。”
王毛仲是個聰明人,自然聽出高力士話裏的含義,于是笑道:“是睡得十分踏實,有個極美的小娘子過來,我豈能睡不踏實。”
王毛仲這麽一說,高力士心裏便明白了,昨夜顧飛飛偷窺李隆基之事,他也是知曉的,說明他并沒有失職,自己也沒有在追究的道理。
李隆基騎走在前面,聽到身後兩人說話,不禁返回頭問他們道:“你們倆人在說什麽呢?”
無論高力士還是王毛仲,皆沒有将昨夜發生之事告知李隆基的打算,王毛仲見李隆基詢問,便回到:“我昨夜夢到了一極美的小娘子來找我,哪知醒來卻只是南柯一夢,不免有些惋惜。”
聽王毛仲提起做夢一事,李隆基又想起昨夜夢魇,不悅道:“既然是空歡喜一場,也沒什麽好提的。”說完回身繼續騎馬前行。
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太平公主離長安一事,是相當的磨蹭。李旦因為自己下旨将妹妹遷出長安,自感有愧于她,也不十分催促。等太平公主離開那日,李旦還親自去送她。
李旦去送太平公主,李隆基心裏雖不樂意,但也不得不跟随自己的父親,去送自己的姑母。
李隆基見拉着太平公主家當的馬車隊,頭不見尾,每輛馬車都是載滿東西,好像她這次一去蒲州便不再回長安的樣子。可他知道,姑母的東西多得去了,這些她帶着去蒲州的,不過是她全部家當的九牛一毛。
太平公主拉着李旦,紅着眼道:“兄長,我這一去蒲州,不知何時才能再回長安,你身體最近多有不适,自己還要多保重才是。”
太平公主的這番話,說得李旦心裏萬分難過,他對妹妹說道:“太平,此去蒲州難免車馬勞累,你才應該多保重才是。”又問她是否還有什麽安頓的。
太平公主道:“我這一去是奉天子之意,無可埋怨,只是我不放心崇行、崇簡他們幾個兄弟,還望兄長仁慈,多多照拂你幾個外甥。”
李旦道:“此事你放心便是,我定不會虧待了他們。”說完,又命李隆基将太平公主送至車旁。
李隆基見太平公主如此,心裏認定她是在做戲,十分反感,後聽父親命自己送她至車旁,雖然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遵從父意。
見離李旦已遠,太平公主便對李隆基說道:“這下你可高興了,我一離長安,你便可興風作浪了。”
這話李隆基雖聽得十分氣憤,但也只能和聲道:“姑母言重了,隆基哪能興風作浪,這不是将隆基比成韋庶人了嗎?”
太平公主也不惱,看着李隆基道:“姑姑臨別有一言要贈予你:咱們來日方長!”
李隆基亦笑道:“姑母,來日方長。”
太平公主輕蔑地看了一眼他,後扶着侍女的手,進了車。心裏仍不免忿然道:“李隆基,我們走着瞧!”
見太平公主的馬車已經遠去,李旦這才回去,李隆基也打算回東宮,卻被一人攔住,道:“表兄,好久不見。”
李隆基見是來同送太平公主的薛崇簡,心裏十分高興,想着自己那會兒就有意要與表弟交談,只是礙着太平公主,不敢貿然上去與表弟搭讪,免得給薛崇簡惹麻煩。
話還沒與薛崇簡說,便聽到薛崇簡身後的武崇行道:“沒想到你武隆基也來送我母親了。”
李隆基因父親曾被祖母改姓“武”,自己也不得已随之改了姓。這段不堪過往,如今被人提起,豈有不氣的道理。正要與武崇行理論,卻聽見薛崇簡呵斥自己的弟弟道:“你說什麽胡話,當今是李家的天下!”後又對李隆基說道:“我弟弟年幼,出言多有不遜,還望表兄不要介意。”
李隆基雖然心中有氣,但礙于薛崇簡也不好發作,于是說道:“我知崇行表弟是因姑母離開長安一事惱我,可此事确實與我關系不大,那兩位慫恿陛下之臣,皆被貶到異地,還望崇行表弟你不要怨錯了人。”
說完又邀那二人去東宮,武崇行卻以哥哥武崇敏生病在家為由,拒絕不去,這正合了李隆基之意。等武崇行離開之後,李隆基問道:“為何不見崇訓表兄來送姑母,畢竟是姑母長子,難不成也是生病了?”
薛崇簡搖頭笑道:“他身體好着呢,不過是不想見你‘得勝’的樣子。”
“我看他是不想見我‘小人得志’的模樣吧。”李隆基笑道。
薛崇簡指着李隆基笑道:“你自己承認自己是‘小人得志’了?哎呦,堂堂大唐太子竟然自認‘小人’,這還了得。”
李隆基捶了他一拳道:“說話還是這麽不着邊兒,這毛病什麽時候能改。”
薛崇簡捶了回去道:“我就不打算改,在別人面前改也不會在你面前改。再說,這回不是你先說話不着邊的嗎?”
李隆基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但心裏卻是無比地惬意暢快,又怕薛崇簡誤會是自己使的主意,令太平公主遷出長安,于是說道:“姑母離長安一事,我還真得和表弟你說明一下,此事确實不是我的主意,是姚、宋兩位大臣之意……”
薛崇簡将手臂橫在李隆基面前,打斷了他的話,道:“此事你別和我解釋了,母親離開長安,我其實是願意的,因為這樣就不用見你們二人相争了。”
李隆基聽表弟這麽一說,深感他處境為難,為此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