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五)
剛追封了自己兩位妃子不久,李旦便突然在朝堂上下制:命太子李隆基監國,六品以下官員的任命皆由太子一人定奪,他不再過問。并将太平公主遷往蒲州,免去岐、薛二王左右羽林将軍之位,命他們二人擔任守衛東宮禁軍之長官,并自此不許親王擔任羽林将軍。
姚元之得知自己的多半建議已被采納,意外之餘,也頗替太子李隆基高興。雖然李旦并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将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遷離長安,只要太平公主離開長安,那麽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便再無威脅。
窦懷貞等太平公主的黨羽還以為李旦會與衆臣商議此事,怎料未經讨論李旦便下了旨,這下連争取的機會都沒有。蕭至忠欲勸李旦收回成命,怎奈李旦卻根本不給商量的餘地,極不耐煩地退了朝。
窦懷貞、蕭至忠、崔湜三人一時都還沒反應過來怎麽一回事,等清楚之後,周圍的大臣都已離開宣政殿。他們三人眼下只能匆匆一起趕往太平公主府,将此消息告知太平公主之後,再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太平公主得知李旦未和衆臣商議便下旨令她遷往蒲州,當即就懵了,等明白過來之後,感覺肺都要氣爆了。随即大罵李隆基心懷不軌,姚元之與宋璟“助纣為虐”。
崔湜見太平公主此怒非比尋常,忙上去勸她道:“公主莫要生氣,氣壞了自己反倒助了那幫小人。”
太平公主喘氣點頭道:“也罷,此時還沒功夫與他們計較這些,我先入宮一趟,看是否能勸陛下收回此制,你們先在我府中等候。”說完便風風火火地領着侍從出去了。
太平公主離開之後,崔湜一人在屋裏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走來走去。
窦懷貞見此,不禁說道:“你這樣走來走去能有什麽用?反倒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晃得我頭暈。”
崔湜看了一眼窦懷貞,道:“你怪我走來走去,那你鎮定自若,倒是出個主意啊!”
窦懷貞道:“公主不是去找陛下了嘛,一切等公主從宮中回來再商議,咱們在這裏着急也沒用。”
崔湜見蕭至忠坐在那裏一言不發,又問他道:“蕭公平日最是有主意之人,心裏可有何妙計能解公主之圍?”
蕭至忠凝色道:“恐怕公主此去徒勞無功。”
窦懷貞急道:“為何?陛下難道不念手足之情,真的忍心将自己的胞妹驅逐出長安?”
崔湜也不信道:“呆會兒公主回來,若她勸回陛下,我可要将你這話告知公主。”
蕭至忠卻是無畏。他想太平公主為了廢太子,做了諸多出格之事,恐怕早就讓李旦厭煩了。李旦明擺着并沒有廢儲的打算,當初為了平息流言,還專門下過召,可惜太平公主過于自信,沒有仔細揣摩李旦的心思,也不将李旦下召之事放在心上,依舊處處為難李隆基,才會有今日結果。
Advertisement
他看着窦、蕭二人說道:“陛下突然下制,未與我等商量,擺明此事他主意已定,不容人再議,得罪公主已在陛下預料之中,故公主進宮也是徒勞。”
蕭至忠此言一出,崔湜頓足嘆道:“若公主離了長安,我等該如何是好啊!”
蕭至忠搖頭道:“公主雖離長安并不代表就此失勢,既然有離去之日,自然還有返回之時。陛下向來重情,若公主離長安,我等只要在陛下面前多為公主說情,不愁公主無回長安之日。”
蕭至忠言罷,崔湜冷笑一聲道:“你說得輕巧,你以為李隆基傻啊,他好不容易将自己姑姑趕出長安,難道他還能放任陛下再将公主召回。”
蕭至忠嘆氣道:“眼下能做之事只有如此了。”說完,心中着實後悔當初自己沒有竭力阻攔太平公主,早知會有今日之結果,那他就算被太平公主責罵也要阻止。
李旦料定這制一下,太平公主定會來找他。他不願見她,囑咐宮人,若太平公主求見,就推說自己身體不适不便相見。
太平公主入大明宮撲了個空,也漸漸明白過來自己兄長是下定主意要她離開長安城,心中雖怒氣沖天,但面對眼前情況也束手無策,只得回自己府中。
窦懷貞等人見太平公主從宮中回來後的臉色并不好看,心裏便知太平公主此去無功而返。果然,太平公主一進屋坐在榻上沉着臉,說道:“我竟沒料到陛下竟如此絕情,連我的面兒都不見。”後又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窦、蕭、崔三人道:“你們倒是幫我出個主意,如今這局面我該如何是好?”
三人互相看了看,皆不知所措,最後還是蕭至忠先說道:“依眼下情況來看,恐怕公主不得不奉制離開長安了。”
“什麽?!”太平公主聽蕭至忠說出“離開長安”,一激動從榻上站了起來,“難道沒有什麽好主意能讓我留在長安?”
蕭至忠垂首道:“君無戲言,陛下制書已下,絕不可能再收回。”
太平公主瞪着蕭至忠道:“難道就這麽讓李隆基那小子看我的笑話嗎?”
蕭至忠回道:“公主,且聽我一言。陛下既然讓公主離開長安,那我等盡力讓陛下再将公主召回便是。”
太平公主冷笑一聲道:“你說得倒輕巧。”又看了一眼窦、崔二人,問道:“你們可還有更好的主意?”
窦懷貞、崔湜兩人心想,太平公主親自去找李旦都沒有結果,可見這事情是板上釘釘改不了了,于是皆低頭不語。
太平公主氣道:“你們三人皆不中用!罷了,此事也不勞各位費心了。”
他們三人知太平公主正在氣頭上,誰都不敢多語。太平公主掃視了三人一眼道:“既然諸公想不出什麽好辦法,那再呆在我這裏也沒必要了!”
三人聽出太平公主有逐客之意,便都小心翼翼地離開了。
太平公主沒想到自己千方百計要廢掉李隆基,最後不光沒有廢了他,反倒自己被逐出長安。她越想越氣,總覺得就這麽聽之任之,未免太便宜了他李隆基了。一怒之下,領着人氣勢洶洶地朝東宮走去。
李隆基雖為父親做出這樣的決定而喜出望外,但心中還是隐隐有些擔憂,畢竟依自己姑姑那性格,突然接到自己被遷出長安的旨意,她絕對不會輕易罷休的。
正想着,卻看到太平公主領着一幫人怒氣沖沖地殺到東宮來。往日有人來東宮總要事先通禀,李隆基得知之後再決定見或是不見。如今太平公主突然出現,顯然是不顧阻攔闖進來的,李隆基見此自感不妙。
太平公主一進屋,李隆基雖有不安,但仍如平日一般下跪行禮。哪知太平公主見到李隆基,便指着他罵道:“好你個李隆基,李三郎!幾日不見,心思竟變得如此歹毒!”
李隆基跪在地上,聽見姑母責罵自己“歹毒”,少不得直起上身為自己辯解道:“姑母何出此言?隆基到底做了何事竟讓姑母說我歹毒?”
太平公主大笑了一聲道:“你別給我揣着明白裝糊塗!難道不是你指使姚元之、宋璟進言給陛下讓我離開長安?可笑衆人稱贊你如何仁孝,如今看來竟最是不容人之人!先把溫王遷出去,現在看我礙眼,就也讓我離開長安!”
姚元之、宋璟這樣的要臣并非李隆基輕易能指使,他若知姚元之上谏令太平公主離開長安,他定然會阻止,畢竟這種看似一勞永逸的辦法,絕對會招來太平公主的嚴厲報複。
于是說道:“姑母且聽隆基解釋,姚、宋二公上谏一事,隆基完全不知情,隆基怎會是不容人之人?隆基巴不得衆位至親皆和睦相處。”
太平公主“哼”了一聲,嘲笑李隆基道:“你倒是真會撇清自己,你說你不知姚、宋二人上谏之事,那你就去陛下面前告他們個‘離間骨肉親情’之罪。否則,別怪我在陛下面前說你圖謀不軌,讓我這個‘阻礙’離去,你好逼宮讓陛下退位!”
李隆基聽太平公主說“逼宮”二字,不禁氣道:“姑母,你平白無故為何要誣陷我?”
“誣陷?”太平公主冷笑道:“李三郎你可別忘了,當初你瞞着陛下誅殺韋庶人,陛下至今對此心懷芥蒂,說你逼宮,恐怕陛下多半會相信吧。”
李隆基當初擔憂自己父親被牽連故才瞞着他,怎料此事卻成了父子兩人的心病。
太平公主見跪在地上的李隆基一時無話,便得意道:“如你不告姚、宋二人,我便說你心懷不軌,你自己看着辦吧。”說完領着自己的侍從拂袖離去。心想,就算自己迫不得已離開長安,那也得讓李隆基在朝中折損了姚元之與宋璟,方才覺得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