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一)
雖說自己已經和李隆基表明了心意,但李成器還是有諸多不放心,又将自己的其他三個弟弟皆邀至府中,打算逐一安頓一番。
李成義、李隆範、李隆業以為大哥将他們邀至府中,不過是如往常一般的兄弟間聚會。哪知見了李成器之後,李成器便将太平公主來此處拉攏他的原委,皆一一告知了衆兄弟。
李成器說完之後,李成義兄弟不禁互相看了一眼,姑母拉攏大哥,他們心中皆隐隐有預感,大哥回絕了姑母的要求也不覺得意外,只是沒料到自己的大哥竟然會親自去東宮,将此事告知太子。如此行徑,不是擺明了要與姑姑太平公主為敵嗎?他們姑姑是個什麽樣的人,他們兄弟最是清楚不過了,李成器這麽做,他們難免為其憂心起來。
李隆業率先道出自己的心裏話:“大哥為何要去東宮告知太子?現在太子連我們兄弟都不讓輕易去他那裏,說是姑姑的人盯他盯得厲害,大哥去東宮一旦被姑姑知道,那不定給大哥帶來多少麻煩呢!”
李成器點頭道:“我自然明白這麽做的後果。此刻我在姑母眼中還有些利用價值,她一時半刻也不會拿我怎麽樣。”
說完,又來回看了看自己的幾個弟弟道:“此番我叫諸弟來此,就是想告知各位,如今太子地位不穩,我等兄弟皆應齊心力保太子。保太子,就是保諸弟的富貴平安。且不論三弟隆基與我們兄弟是何等關系匪淺,姑母太平公主強勢喜權,難保她沒有祖母那樣的野心,若有朝一日她君臨天下,我們兄弟定然沒有好結果。”
李成器剛說完,李隆業便道:“大哥放心好了,我們兄弟絕對不會受姑母蠱惑,與太子為敵。”
李隆範也道:“五弟說得對,這其中的利害我們豈能不明白?”
見李成義沒有表态,李成器便問他道:“二弟,你的意思呢?”
李成義不說話并不代表他不同意,只是他向來少言寡語,不善言辭罷了。聽大哥問自己,他忙道:“大哥你都能站在太子這邊,我們就更不例外了。”
李成器見自己的幾個兄弟都領會了自己的意思,也就放心下來了。
過年之後,天氣雖日漸轉暖,但屋裏還是陰冷。太平公主正為李成器之事憤怒,半點冷感都沒有,反倒命下人将屋中的火盆撤了幾個。
李成器這裏受挫,太平公主并不會就此罷休,雖然李成器不肯與她合作,但李成器這個不問朝堂,閑雲野鶴般的王爺對她也夠不成什麽威脅,無非不就是少了一個籌碼。接下來還是該按部就班地謀劃,拉攏大臣支持廢掉李隆基。
正想着自己該怎樣獲得大臣的支持,有人過來通禀,太蔔署的術士觀測到天有異象。太平公主估計此異象對自己有利,不然那術士也不會專門來見自己,興奮之餘讓人趕快将那術士邀進來。
那術士一進門,太平公主便迫不及待地問他道:“蔔正[1],可是天有異象不利于陛下?”
那術士回答道:“并未有什麽大兇之象,只是觀測到紫微星[2]弱,而天府[3]、七殺[4]……”
Advertisement
“既然無大兇,為何來見我?”太平公主可沒功夫聽那術士解釋天象。
那術士恭敬回道:“雖無大兇,但也不是平和之象。太蔔令[5]觀測七殺漸強,疑有兵戈之禍,遂讓我等留心觀測。”
說到這裏,太平公主便大悟道:“原來如此,你來此就是請示我該怎麽解釋這天象吧。”
那術士笑道:“公主聰慧,太蔔令正是此意。”
太平朗聲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回去告知太蔔令,讓他趕快進宮,将此天象告知陛下,說數日之內有大兵入宮。”
那術士詫異道:“難道不提東宮?”
太平公主搖了搖頭:“不必,我兄長對太子還是心有忌憚的,不用你們提點。萬一東宮無異動,陛下懷疑到你們挑撥他們父子關系,反倒不好。”
那術士忙磕頭道:“多謝公主顧慮周全,我等皆願為公主效力。”
太平公主命那術士回去,自己思慮起這件事情,真是喜從天降。想到剛剛還為如何謀劃而犯愁,如今卻變被動為主動,可見人算不如天算,若有天助,逆勢亦能瞬間變為順勢。
李旦一聽太蔔令說“五日之內,當有急兵入宮[6]”,當即吓得冷汗直流。雖然太蔔令沒有指名道姓說是太子李隆基,但李旦也能猜到是他,畢竟自己這個兒子有政變的經驗與膽量。
李旦急忙将自己身邊的近臣叫過來,将天象之事告知他們,讓他們小心提防李隆基,若他有異動,一定要先發制人。
張說見李旦不過是聽了術士之言,就輕易懷疑自己的兒子有異心,自然要替李隆基說上幾句。更何況他了解李隆基,知道他雖有謀略,但絕不至于做那種不孝大逆之事,此事肯定和太平公主有關,于是對李旦說道:“此定有讒言離間東宮,陛下不要輕信。”
張說這邊剛說完,窦懷貞便反駁道:“張公此言未免有些輕率!萬一陛下有什麽意外,你該當何罪?”
姚元之見此,也替李隆基說道:“陛下不妨讓禁軍嚴防東宮五日,若五日之後平安無事,則不必再疑心。”
姚元之這話很合李旦心意,他道:“就按姚公的意思去辦吧。”
張說接着道:“若五日之後,便無所謂的‘急兵入宮’,還望陛下能命太子監國,那些不利于東宮的流言便自會破解。太子乃國本,若國本不穩,終還是不利于大唐。”
李旦嘆了一口氣,道:“張公所言甚是。”
窦懷貞還欲說些什麽,卻被身邊的蕭至忠使眼色制止住了。
從李旦那裏出來之後,窦懷貞便埋怨蕭至忠道:“蕭公為何制止我?難不成你被李隆基收買了,要與太平公主為敵?”
蕭至忠惱道:“公主有大恩與我,我豈是那忘恩負義之人?只是太平公主這招實在不高明啊!”
窦懷貞冷笑道:“公主不高明,蕭公你就高明了?”
蕭至忠急道:“你以為陛下就因為聽了那術士之言,就會廢掉太子嗎?陛下之所以能重登帝位,太子功不可沒,若東宮無大差池,陛下為了不使天下人寒心,絕對不會輕易廢儲。”
覺得蕭至忠說的有道理,窦懷貞這回沒有反駁。蕭至忠接着道:“太平公主讓陛下疑心太子沒錯,可是太子也不是愚笨之人,斷然不會做出不利陛下之事。我聽說東宮多有公主之人,可就算這樣也沒找出太子的什麽不是,由此可見咱們的這位太子可比想象中的厲害多了。我希望窦公你能和我一同共去勸勸公主,勸公主萬不可急功冒進。”
窦懷貞急忙擺手道:“罷了,我還是不冒那個險了。萬一被那個崔湜進了什麽讒言,你我裏外都不是人。”
蕭至忠見窦懷貞不同意,自己也就放棄了。
太平公主得知李旦的安排之後,便知自己這一次又失敗了,因為李隆基絕對不會傻到起兵逼宮的地步,畢竟他沒那個必要。
五日之後,李旦見大明宮內一片平靜,李隆基也是兢兢業業,昏定晨省,終心有不忍。他知妹妹和三子不和,這諸多流言風波與她脫不了幹系,但他念在親情和她莫大的功勞上,不願多追究,但這次她竟借天象誣陷太子,着實令他反感。
注釋:1.蔔正:太常寺太蔔署的官職名之一,從九品下。
2.紫薇星:北極星,古代将北極星視為帝王星。
3.天府:天府星,古代星象學中南鬥之主,表示偏安一隅的世襲王爺。
4.七殺:七殺星,南鬥第六星,為将星,象征威勇。
5.太蔔令:太蔔署長官,從七品下。
6.此句原句出自于《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