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衆裏尋他千百度(一)
老早就聽別人提起唐朝的上元節是如何熱鬧,顧飛飛為此不免憧憬起來。雖說這個時候煙花還沒有發明,但聽聞上元節的燈輪[2]也是美輪美奂的。
為了這狂歡的節日,長安城難得不宵禁。想着自己終于能逛逛唐朝的“夜市”,顧飛飛也是萬分激動。因為無論平民百姓還是王孫貴族,平日晚上皆是不能輕易出坊門的。如今有機會能晚上出門,衆人皆像是久困于籠中的鳥獸,珍惜這難得的出門機會,紛紛出門上街觀燈去。
李成器自然也是要出去的,顧飛飛憑着自己和李成器匪淺的關系,央求李成器晚上帶她一塊兒出去,李成器也不忍心拒絕,答應了顧飛飛。
等到夜色降臨,李成器帶着自己的妻子元氏,還有自己的子女一起出去。據說這日觀燈的人會特別多,如果随行的車馬太多的話,會特別不方便。李成器只是讓自己的妻子還有子女坐車,連自己都沒有騎馬,更別說顧飛飛了。
不過,顧飛飛可一點兒都不稀罕坐那種震得骨頭都能散了架的車,她還是覺得走路好,能好好近距離地看看古代的“燈展”。
等到了路上,顧飛飛真心覺得李成器放棄騎馬,改為步行真的是一項英明的決定。這一日,大約長安城的老百姓都湧上了街頭,顧飛飛他們一行人擠在那人流中,能看到的只有人腦袋,只是偶爾瞥一眼路邊如金樹一般的燈輪。
因這古代的燈皆是內置蠟燭照明,它的亮度肯定不及現代的燈,可即便如此,整條街也是亮如白晝,也幸虧這上元節燈火通明,否則她就會被擠得和李成器走失。
顧飛飛夾在人流當中,只能被動地被人流推着往前走,還得時不時注意李成器在哪裏,否則一不小心他就出了自己的視線。這樣行人摩肩接踵的情形,和現代節假日的熱門旅游景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上元節只是夜裏觀燈,恐怕也引不來這麽些人。除了各種漂亮的燈之外,還有許多衣着華麗的女子在燈下唱歌表演。李成器家裏不缺這種歌舞,所以他們這一行人也沒有多少感興趣的。
但是,當看到有人當街爬杆雜耍時,李成器的小兒子便說什麽也不肯再往前走了,非要留下來看。李成器寵愛幼子,便讓衆人停下來。
李成器的這個決定,顧飛飛是打心眼裏支持的。她好奇地和小月擠到前面,見那人在杆上倒立翻騰,就像是在平地一般,這般極敏捷的身手,怕是連猴子都比不上他。顧飛飛多次鼓掌拍手,為這古代的雜技叫好。
等看完這人表演,顧飛飛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可回身找李成器時,才發現李成器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別說李成器了,就連和他們一起出去的人、車、馬都好像被魔術便得憑空消失了一般。
顧飛飛腦子一片空白,她急忙問自己身邊的小月,問她可否見到李成器。小月顯得比她還着急,搖頭之餘,忙反問顧飛飛可否認識回王府的路。
顧飛飛自來唐朝就沒怎麽出過門兒,現在她自己在哪個坊她都不清楚,更別提找回去的路了。找不到李成器一行人,心裏自是萬分着急,當即四下去胡亂尋找,看到和李成器身形差不多的,就擠過去看看是否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這樣找了許久,顧飛飛明白自己找到李成器估計是沒希望了,只能向人打聽回王府的路。畢竟自己都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又經歷了那麽多的事情,處理迷路這點小問題還是可以的。
問了自己身邊的一個人隆慶坊的大致位置,然後就朝着那人指的方向擠去。眼下路上行人甚多,顧飛飛和小月兩人偏偏逆着人流行走,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這周圍的人太多,即便有人指了方向,顧飛飛也只能在這人群中不辨方向地胡亂摸索着。
Advertisement
也不知走了多久,身邊的行人已經比剛剛少了不少,估計是因為燈少的緣故。顧飛飛此刻無心賞燈,只想着如何能找回回去的路,她出來時,身上分文未帶,如果找不到路,那就麻煩了。
這條街上因燈少,所以視物不比剛剛清楚。顧飛飛正打算再詢問一路人,卻看見一人身形甚高,與李成器極相似。顧飛飛來不及細想,急忙去找那人。等好不容易跑到那人面前,顧飛飛卻是相當震驚。
“太子殿下!”顧飛飛以為自己是做了一個夢,急忙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沒錯,眼前那個人的模樣,确确實實是自己從現代到唐朝都一直渴望見到的。
李隆基亦沒料到這裏竟能偶遇顧飛飛,見她出現在自己面前,心中似有驚喜之意,下意識地反問她道:“楊娘子?”
後見她身邊只有平日常随的侍女相伴,立刻心生疑惑,接着凝色問道:“為何上元節楊娘子只身一人來觀燈?不知大哥現在何處?”
顧飛飛正在喜悅之中,李隆基這麽一問,才想起自己與李成器走失之實,于是将實情告知李隆基。
李隆基平日對顧飛飛多有戒備,但想着她畢竟已經跟随了李成器,即便她真是太平公主那邊的人,此刻也威脅不到他了,于是放松了警惕。
聽顧飛飛說自己迷路之事,笑中帶怨地說道:“你也是糊塗,我大哥無暇照應你,你自當留心才是。這三日宵禁解除,長安城的百姓争相出來觀燈,街上人山人海,極是容易走失的。”
聽李隆基這麽說,顧飛飛嘆氣道:“可不是嘛,我亦後悔此事。幸好遇到殿下,還望殿下能帶玉娘找到宋王。”
李隆基聽顧飛飛讓他幫忙找自己的大哥,心裏竟有些不情願,于是說道:“大哥現在在哪裏,我也不清楚。不如你先同我一起觀燈,我再将你送回大哥那裏,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李隆基這個提議正合了顧飛飛的心意,顧飛飛忙道:“玉娘先謝過太子殿下!”說完之後,心想自己到底是謝李隆基送自己回李成器那裏,還是謝李隆基帶自己觀燈,也許兩者皆有吧。
跟随在李隆基身邊的高力士,聽李隆基說他要帶顧飛飛一起觀燈,不免擔心起來。趁着顧飛飛不注意,悄悄對李隆基說道:“殿下不是不知這楊玉娘身份存疑,為何還要攜其觀燈?”
李隆基看了一眼自己身後的兩人,對高力士說道:“我身邊有宜德還有毛仲[2]兩人保護,加之觀燈者甚衆,她一個弱女子能奈我何?”
覺得李隆基說的有道理,高力士便不再多言,而是囑咐李宜德與王毛仲倆人盯緊顧飛飛,以防她做出不利于李隆基的舉動。
對于李隆基的突然出現,小月感覺如有神助,她興奮地拉着顧飛飛說道:“這下好了,碰到太子殿下咱們不愁回不去了。”後來看見跟随李隆基的只有三人,悄悄地對顧飛飛說道:“太子也太随便了,怎麽就只領着三個人出來了?好歹也是未來大唐的國君啊。”
顧飛飛卻不想這些,她仍有那種如在夢中的感覺。她相信與他偶遇一定是老天的安排,老天一定不會讓她白白與他相見。即便如此肯定,她還是不知該與他說什麽,只是默默跟在他後面,見他時不時回頭看她一眼,估計是在擔心自己走失,心裏也是暖意融融的。
注釋:1.此章節的題目出自于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
2.燈輪:一種大型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