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二)
顧飛飛推開門看到這處處張燈結彩的王府,一派喜樂氛圍,自己難免受其感染,遂将諸多煩心的事情放在一邊。考慮着晚間要表演胡旋舞,便又開始回屋練習去了。
剛睡起午覺不久,小月提起下午有“驅傩”讓顧飛飛快些去門口觀看。顧飛飛原先不懂驅傩是什麽,後來聽了小月的描述,明白這“驅傩”其實就是跳大神。
知道這是跳大神之後,顧飛飛就有點提不起興趣來,可小月死拉活拽地非要讓她去看,還說什麽一年只有這一次,她也只能陪着她去了。
為了出行方便,宋王府的外門開在了坊牆上, 顧飛飛出了正門,來到烏頭門[1]外,見王府裏的不少侍女男仆皆站在外面。平日裏他們這些王府的下人,是絕對不能随便出王府的,但李成器特別囑咐,除夕這日府中之人是可以到外門看驅傩表演的,只要不借機逃走就好。
顧飛飛到了門外,擠到前面,除了街道也沒看見什麽,只是隐隐聽到遠處有鑼鼓聲傳來。周圍之人多踮起腳,朝那聲音傳來之處望去。顧飛飛也踮腳去望,見确實是有一隊人朝這邊緩緩走來。
等走近了,顧飛飛才看到這驅傩的隊伍是個什麽樣子。只見走在隊伍前面的是分別帶着老頭、老太太面具的兩個人,顧飛飛問了小月,知道那是傩翁和傩母。後見幾十個身着素衣紅裳帶着面具的人,從其身形來看,應該是十幾歲的小孩子扮的,又問了小月,知道他們叫“侲(zhen)子”。
又見到幾個帶着青面獠牙、披頭散發面具的人,這回不用問小月,她也知道肯定是“鬼”了。那幾個鬼又蹦又跳,時不時在圍觀者面前張牙舞爪吓唬人。大約是看不慣這些“鬼怪禍害衆生”,幾個帶着兇神惡煞面具,穿着熊裘的人突然提盾蹿了出來。
小月一見那些帶着面具提盾的人,便興奮地扯着顧飛飛說道:“娘子快看,是方相[2]!”
顧飛飛并不知方相是誰,估摸者是個打鬼的神仙,和鐘馗差不多。見“方相”們提劍朝“鬼怪”砍去,那些“鬼怪”在地上打了個滾,紛紛抱頭鼠竄,“方相”們又拿起冒煙的火把去熏那些“鬼怪”,那些“鬼怪”紛紛倒地,周圍群衆紛紛叫好,甚至有人還叫着“殺了它”。
見“方相”除了“鬼”,小月高興地拍手說道:“這下就禍害不了人了。”
顧飛飛卻不以為意,心想古人可真迷信,歷來只有人能禍害人,哪有鬼禍害人一說。後又看了看那些站在驅傩隊伍一邊的鼓手、笛手們,見他們精神抖擻,甚是歡快。
她又仔細聽到這些人驅傩的人好像在唱着什麽:“甲作食歹兇,月弗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名共食磔(zhe)死寄生,委随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是十二神追兇惡,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肝腸,女不急去,後者為糧![3]”
這些神神叨叨的詞,顧飛飛也不知他們在說些什麽。等過了這撥驅傩的隊伍,顧飛飛也就随着一些王府的人回去了。小月還想看驅傩,顧飛飛就随她留在那裏。
回去的路上,一個平日和她關系還算不錯的樂女對她說道:“若說驅傩,還是宮裏的氣派,可惜咱們沒那機會随宋王去宮中。長安城的百姓都可以去宮裏看驅傩,唯獨咱們這些下人不行。”說完,滿是遺憾地長嘆一口氣。
顧飛飛聽後心想,不就是個跳大神嘛,有什麽好看的。只是沒想到唐朝皇帝竟然如此親民,竟允許普通百姓進大明宮看驅傩。
那個樂女又說道:“我聽人說,楊娘子晚上要跳胡旋舞,我之前只見過胡姬跳此舞,沒想到楊娘子也會跳。楊娘子如此能歌善舞,難怪宋王喜歡你呢。”
Advertisement
顧飛飛知道自己因李成器偏愛的緣故,王府上上下下對自己很是客氣,聽她如此稱贊,便也客氣地回道:“只是幸運罷了,我之前所在的地方,有幾個胡姬,我這胡旋舞就是和她們學的,也不是多大的能耐。更何況,我也不是很擅長此舞,到時不定會出什麽差池呢。”
那樂女聽顧飛飛如此謙遜,也忙回道:“楊娘子客氣了。”
兩人說着說着就到了各自的住處,互相道別之後,顧飛飛依舊忙碌練舞。她剛剛說的是實話,她雖會胡旋舞,但卻不擅長,此刻抓緊練習一下,也免得晚上出了什麽差池。
等到了晚上,諸多人皆聚到一起熱鬧,大家一邊大吃大喝一邊吹拉彈唱,甚是歡快。顧飛飛原先因過節思念現代的親友而有些傷感,此刻已經完全融入其中,沒那麽傷感了。
大家皆拿出平日所長,除了唱歌跳舞之外,還有表演雜技、魔術、口技的,顧飛飛沒想到宋王府的能人這麽多,想自己沒多大本領卻能得到李成器的重視,也是老天多有照顧的。
等輪到顧飛飛表演時,顧飛飛因這裏多是平日打交道的王府下人,沒什麽身份顯赫之人參與,也就不是特別緊張,遂将這胡旋舞順利地完成了。
等回到自己座位之後,顧飛飛聽到周圍對自己稱贊有加,連小月都說,今晚是她跳得最好的一回。顧飛飛聽了自然高興,心想自己總算沒有給李成器丢臉。
所有的節目表演完之後,衆人又去了庭院中。顧飛飛聽別人說,這是打算要“燃庭燎”、“燒爆竹”。去年因為要處理許柔安的喪事,顧飛飛也不知這唐朝人是怎麽過春節的,如今聽說這兩件事情,頭一件完全不知是什麽,第二件她倒不陌生,只是為何是“燒”爆竹而不是“放”爆竹,顧飛飛也是有些納悶。
等衆人将柴火堆在庭院,準備點燃時,顧飛飛便明白這“燃庭燎”其實就是老家除夕點旺火的習俗嘛。
柴火點燃之後,院子裏自然是一片亮堂,顧飛飛和其他人圍在那柴火旁,感覺暖烘烘的。這柴火燒了一會兒之後,身後傳來一個聲音:“諸位往旁邊挪挪,我要往火中扔爆竹了。”
顧飛飛聽後唬了一大跳,心想這裏這麽多人,往裏面随便扔炮仗豈不是太危險了!
眼見旁邊的人并沒有離開的意思,顧飛飛正想着要不要勸周圍的人注意安全,往後退退,卻見一人從後走到前面,抱着一捆東西,往裏面一扔。
顧飛飛見此,下意識地捂住了耳朵,朝後面跑去,卻被身旁的小月拉住:“娘子你這是怎麽了?”
顧飛飛将雙手從耳邊放下,并沒有聽到多麽震耳的聲音。回頭一看,見那火中燒着不少竹枝,竹枝遇了火就會發出“噼啪”的聲音,原來這就是唐朝的“爆竹”,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爆竹”。
顧飛飛為自己剛剛的表現感到尴尬,見小月詢問,也只能胡亂解釋道:“我怕那火星子迸出來,把這新新的衣服燒出個洞,就得不償失了。”
小月“啊”了一聲,指了指那些竹枝,說道:“這爆竹哪有那麽恐怖?娘子未免也太大驚小怪了。”
顧飛飛小聲埋怨道:“我哪裏知道這唐朝的爆竹真是竹子做的!”
顧飛飛聽着這“噼啪”的聲音,覺得大過節的還有有些響動比較好。隐約記起火藥這種東西在唐朝還沒有普及,所以她料想自己肯定是見不到煙火了,不免感覺到有些遺憾。
眼見着柴還有爆竹即将燃盡,有人不知從哪裏找來一桶香油,朝着那柴火澆去,火焰一下子蹿得有一房高,衆人見此皆驚呼起來。後又往火中加了幾塊香木,那香木燒着後,滿院的香氣,顧飛飛也是陶醉其中。
因除夕這日要“守歲”,“燃庭燎”結束之後,顧飛飛并沒有回去休息,而是和幾個平日關系不錯的樂女玩起了雙陸棋[4],小月則和其他人去玩“藏鈎[5]”游戲。
好不容易捱到了時辰,小月便嚷嚷着困,要回去睡覺,顧飛飛想着若自己熬這麽一晚上,明日肯定是吃不消的,于是也随小月回去。
回到自己屋中,小月鋪床倒頭就睡。顧飛飛覺得屋中有些冷,撥弄了一會兒火盆裏的炭火,又燒了一壺熱水,洗掉了自己臉上的脂粉,才鋪床就寝。
被子裏還是涼意陣陣,顧飛飛将衣服覆在被上,自己縮作一團,等用自己的體溫将被子捂過來。想起這唐朝的除夕,其實也蠻有趣的,回想起自己在現代過的春節,也不見得比這熱鬧。想到這裏,她心裏默默念道:“爸媽,今年不能回去過年了,我在唐朝還算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回去的!”
注釋:1.烏頭門:一種開在宅院外牆的門,因其門柱頭被塗成黑色,故稱之為“烏頭門”。
2.方相:方相氏,舊時漢族民間普遍信仰,驅疫避邪的神。
3.這段驅傩詞出自《後漢書禮儀志》。驅傩詞介紹了甲作、月弗、雄伯等方相率領的十二神,對應所食的鬼怪,後面則述說,若鬼怪不去會有怎樣的結果。“女”為“汝”的通假字。
4.雙陸棋:唐朝流行的一種骰子游戲。
5.藏鈎:根據“鈎弋夫人”的故事發明的一種游戲。一人手握玉鈎,衆人猜測玉鈎在何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