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幂籬胡服相結游
每日清晨,顧飛飛都是在長安城一波波的更鼓聲中醒過來,忙忙碌碌一白天地學習,等到晚上就和小月作伴玩耍或者是溫習白天學過的東西。如此日子過得倒也算充實,思鄉之情也不似以前那麽強烈了。
日複一日,秋去冬來,轉眼顧飛飛來唐朝已經多半年,總算是勉強适應了古代的生活,學會了古人的說話方式,在這裏學習的技藝也慢慢娴熟了。
見顧飛飛成了氣候,金三娘便讓她跟着這裏的其他娘子一起演奏伴舞,只是不許她行令[1]作詩,說是怕出了差錯,惹了麻煩。
顧飛飛自知自己作詩水平比古人還差着呢,金三娘不讓她作詩,她也樂意聽從,只不過有時技癢胡亂寫幾首罷了。
由于常在衆人面前露面,顧飛飛慢慢地也混出了點名聲。當然,這完全歸功于她那在唐朝人看來驚為天人的外表。顧飛飛原擔心自己出了名,搞不好被幾個不知好歹的人非禮了,但這種想象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當她把這種顧慮告訴小月之後,小月卻不以為然,說她既然是簽字為樂伎,是絕對不敢有人對她胡來的。顧飛飛聽了之後,頓覺得古人也還算講法。
長安城的冬季和自己的老家西安差不多冷,畢竟西安就是現在的長安。這是她後來想起來的,剛穿來那會兒情況太複雜,她并沒有記起來。
沒想到自己穿越一回,落的地點卻是沒有變化,她甚至推測自己現代的卧室是不是就是她在唐朝醒來的那個地方。
但古代沒有暖氣,冬天對于顧飛飛來說是相當難捱的,就連這裏的生意,也因為日短天寒不及夏天紅火。
一天,許都知讓丫鬟過來找顧飛飛,也沒說找她什麽事情只是讓顧飛飛過去。進了許都知的屋子,丫鬟讓她坐在榻上的坐墊略等片刻。
顧飛飛一邊烤着火一邊等待,正疑惑許都知叫她過來所為何事,卻看到一個身着窄袖緊身翻領長袍的胡人,突然從屏風後面鑽出來。
她不防備有這麽個人出現,一下子從榻上站起來,指着那個着胡服的人問道:“來者何人?為何闖女子閨房?”
“沒想到我換上了胡服,楊娘子倒認不出來了。”
顧飛飛仔細一看,見那人眉清目秀,身材在那緊身胡服的包裹下,顯得更加玲珑嬌俏,不是許柔安又是誰?
“都知娘子這身裝扮,我還真以為是哪個胡人闖進來呢。”顧飛飛忙笑着解釋。
“哪裏有我這般纖弱的胡人?”許柔安笑着搖頭說道。
Advertisement
“此番找楊娘子過來,不知楊娘子是否有興致和我一起去西市,好添置些物什?”許柔安這才将找顧飛飛的目的說了出來。
聽許柔安邀她逛街,顧飛飛正求之不得,畢竟來唐朝之後,她還沒有逛過街呢。不是顧飛飛不想去看看大唐的街市是何模樣,而是金三娘一般不讓她們随便出去,要是出去的話,得先交一貫錢的定金方可出去游玩一日。
顧飛飛剛剛“出道”,哪裏有那麽多錢,之前“賣”掉自己的錢根本沒有多少,金三娘不和自己要夥食住宿費就不錯了。
“都知娘子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手頭不寬裕,怕是不能同都知娘子一同前往了。”顧飛飛不無可惜地說道。
“這個無妨,押金我替楊娘子出便是,只是娘子不要借此溜走就好。”許柔安笑着說。
聽說許柔安替自己出押金,顧飛飛自是求之不得,趕忙向許都知道謝,并發誓自己絕對不會逃跑。見顧飛飛如此信誓旦旦,許都知只能解釋自己是和她開玩笑。
兩人商量好了之後,顧飛飛去換衣服,許柔安則讓丫鬟到金三娘那裏交押金。
顧飛飛要出去,小月自然得跟随。她不知從哪裏找了頂幂籬給顧飛飛,說是要出去的話,最好帶上這個。
顧飛飛看着這個“幂籬”,實際上就是頂寬檐竹笠,外面綴了一圈紗的東西。戴在頭上,整個人就被那皂紗圍了起來。顧飛飛覺得很新鮮,頂在頭上感覺自己就像是武林某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手,又像是恐被別人瞧去傾城相貌的絕代佳人。
幻想了一會兒,才覺得幂籬這玩意兒還是有弊端的,至少視線是不太好的,雖然綴的那圈皂紗已經很輕薄了,但她還是不喜歡自己眼前多層紗,看什麽都朦胧的感覺。
研究了一番,終于将紗的兩邊緣撩到鬥笠左右兩側,眼前便無遮擋,清楚了許多。弄好之後,她領着小月去找許柔安。
當顧飛飛戴着幂籬出現在許都知面前時,許都知也如顧飛飛見她穿胡服的時很意外的樣子,順便還問顧飛飛是否偏愛古風,顧飛飛也算是個古風愛好者,也就據實回答了。
想着自己出去,或許會坐轎子或許會坐馬車,再不濟也能坐剛來唐朝坐過的牛車,但沒想到出行的方式竟是騎馬!當馬夫牽着一匹馬來到顧飛飛的面前,示意她上馬時,她只能慚愧地告訴馬夫,自己不會騎馬。
“小娘子,騎馬有何難?若從前未曾騎過,讓丫鬟扶小娘子你上了馬,抓好馬鞍,我在前面牽着走就行。”馬夫不以為然地說道。
眼下的情況也只能如此,不過對于顧飛飛來說,騎馬這件事情還是很新鮮的,自己也樂意嘗試。
小月又是拉又是托,好不容易才幫顧飛飛坐到馬上。顧飛飛上了馬之後,生怕重心不穩栽了下來,于是緊緊抓着馬鞍。
上了馬,回頭看見身着胡服的許柔安,翻身上馬的動作很是娴熟,估計平時也多騎馬出行。禁不住感嘆唐朝的女子就是這麽彪悍,連許柔安那樣外表柔弱的女子也會騎馬。
其實也沒想的那麽困難,至少顧飛飛感覺坐在馬上的滋味比她剛來坐牛車的滋味好多了。馬夫牽着馬和許柔安的馬一并行走,這樣便于和許柔安說話。
許柔安見顧飛飛上馬的動作很是笨拙,于是問她:“楊娘子以前甚少騎馬出行嗎?”
“實不相瞞,我從來都沒騎過。”顧飛飛牢牢抓着馬鞍回答道。
許柔安卻是十分不解,心想着顧飛飛若是大家女子出身又怎麽不會騎馬?畢竟馬是唐朝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連普通人家的女孩兒也是會騎的。
又見顧飛飛帶着幂籬這種當下已經很少見的東西,便猜測顧飛飛極好古風,有意模仿古代淑女的樣子,故意不騎馬。這麽一想,覺得顧飛飛着實有趣,也更加喜歡她了。
出了金三娘那裏所在的平康坊沒多久,顧飛飛眼前便出現了一條極寬闊平坦的大街,當然這肯定不是柏油馬路。只不過在古代見如此寬闊的土路,也是相當意外,禁不住贊嘆了一聲:“好寬的路啊!”
“那可不是!這朱雀大街有三裏多寬呢!”小月邊走邊說。
顧飛飛知道古代的一裏是現代的五十米,這麽一算朱雀街竟然有一百五十米寬!心裏不由得啧啧贊嘆,贊嘆大唐不愧為當時世界最繁華之地,連條大街都這麽氣派!
正心中贊嘆着,卻看到不遠處浩浩蕩蕩幾十人騎馬向北而行,揚起的塵土都模糊了視線。馬夫們見此趕忙勒住缰繩,停下來等那些人馬過去。
顧飛飛怕灰塵嗆,急忙将紗弄下來,等那大隊的人馬過去之後,才把紗撩上去。見那些人馬過去,馬夫才牽馬穿過這條寬三裏的朱雀街。
“你可知剛才過去的是何人?”穿過朱雀街之後,許柔安問顧飛飛。
“我孤陋寡聞,還請都知告知。”覺得自己胯下的動物好像很溫順,顧飛飛抓馬鞍才敢略松些。
“過去的那位是臨淄郡王[2],乃是安國相王之子,當今聖上之侄。我前幾日聽人說,聖上因祭天大典之故,召回外地宗親,想必臨淄郡王就是為此而來的吧。”許柔安說道。
顧飛飛這個理科生,現代上學時腦子裏塞的都是各種公式,加上來唐朝之後,又甚少和交流有困難的古人說話,能知道什麽臨淄郡王、安國相王?許柔安的回答在她看來和沒回答一樣。
剛說完,許柔安低頭一笑說:“既然臨淄郡王已經回長安了,那麽我的一位舊相識想必也回來了。”
“哦,不知是都知娘子的哪位相識?”聽許柔安這麽說,顧飛飛不禁好奇地問道。
許柔安笑着說:“你沒見過他,等他來找我,我便領你與他認識。”
許柔安這麽一說倒真的讓顧飛飛有一絲好奇,好奇這許柔安的舊相識是個什麽樣的,說是“舊相識”其實她也明白就是相好的。
讓顧飛飛覺得很坑爹的是:西市得等到中午才開市,當然東市也這樣。在等開市之前,顧飛飛和許柔安只能先去了別的坊吃午飯。
進了唐朝的飯館,自然也是見不到高桌子的。許柔安和顧飛飛坐一桌,小月和許柔安的丫鬟們坐一桌。
顧飛飛剛坐下,便吆喝一聲:“小二!”
說完,還想着出游的押金是許柔安替交的,自己說什麽也得請一次客,現在自己雖然窮,但請客吃飯的錢還是有的,遂做出主動之态。
不料自己喊了兩聲“小二”,除了周圍人投來那種她熟悉的古怪眼神之外,并沒有見到小二過來。
正疑惑着,是否自己又犯了哪些未知的歷史錯誤時,只見許柔安的一個丫鬟叫了一聲:“博士!”一個年輕的男子便立刻跑過來詢問她們要什麽。
原來唐朝的飯店服務員叫“博士”!這個在現代高學歷的稱呼,到這裏竟然成了“小二”的代名詞。
心裏又将不知道罵了多少回的穿越小說和電視劇,再罵了一遍,然後面紅耳赤地坐在那裏,不敢亂說話了,生怕再出什麽笑話。
許柔安卻是不知道其中的緣故,她見顧飛飛連呼“小二”以為她在這裏原是有熟人,後又見她默然無聲地坐在那裏,估計這熟人不在,正傷心着。
怕她繼續難過,遂指着飯店的一面牆說道:“楊娘子且看,那牆上有不少文人雅客留下的詩句,娘子不妨也效仿賦詩一首,如何?”
顧飛飛正愁自己該怎麽破解這窘況,聽許柔安這麽一說,果然見牆上寫着密密麻麻的字,很是奇怪。心想唐朝人就算愛詩,也不能到人家牆上随便亂題亂寫吧。
後腦子裏想起了《水浒傳》裏“宋江提反詩”的情節,立刻也就不以為異了。
她對許柔安說道:“詩自然是要寫的,不過我才疏學淺,恐怕這詩得等吃過飯才能出來呢。”
許柔安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于是乎,顧飛飛在吃飯過程中也在思考,這詩該怎麽寫,怎麽才能寫好。一開始是毫無頭緒,但慢慢思路就清晰了。
吃飯完畢,沒等許柔安提醒,自己就讓博士拿來筆,端來墨,走到牆前寫詩。由于常有文人留詩,店家自然筆墨俱全,而且樂見有人留詩于牆。若是來個詩詞名家,那留下的詩作可是無價之寶,也能吸引不少來客。
顧飛飛拿筆蘸了一下墨汁,想想剛才苦思冥想出的詩句,提筆在牆上寫下《問寒》:
初冬葉落寒風日,見爾仍着夏彩絲。
三問緣何無畏冷,郎君未解妾深詞。
【這首詩的意思是:現在已經初冬葉落之日,我看見你仍然穿着夏時的彩色絲衣。我多次問你,你為什麽不害怕寒冷,你卻對我說,郎君你不理解我的答詞中的深意。(這是顧飛飛無意寫出的藏頭詩,在此暗示與李隆基李三郎初次見面。至于詩中“妾深詞”是何意,可理解為“要風度不要溫度”,也可以理解為“請你別忘我年輕時美麗的容顏”。)】
寫完之後,許柔安站在一旁稱贊道:“楊娘子詩詞益進了,不得多日定自成一派。”
顧飛飛知道這不過是許柔安的客套話,于是說道:“許娘子謬贊了。‘益進’是有的,‘自成一派’可不敢妄想。”
許柔安笑而不語,自付了飯錢之後,和顧飛飛去了西市。顧飛飛因鬧出了笑話,也不敢輕舉妄動,本來想着自己請客,怕又出了什麽差錯,反而弄巧成拙,得罪了許柔安。
等到了西市,市鼓已經敲過,西市各店鋪均開始營業。顧飛飛記得自己剛來唐朝時,是落在了東市,也見過這大唐的“中央商務區”。但那時自己是坐在牛車裏,和今天專門來此地心境還是不同的。
西市和東市也差不多,都是店鋪林立的樣子。不過西市的胡商更多,随處都可以見到和許柔安差不多打扮的胡人。見此情形,顧飛飛似乎明白了為何許柔安來西市穿一身胡服,敢情是“入鄉随俗”啊。
見街市上人來人往,顧飛飛不禁在馬上感嘆了一句:“真熱鬧!”
“這也是因入冬轉寒,若在天暖時節,行人如織,更才是熱鬧非凡。”許柔安笑着說道。
顧飛飛和許柔安去了幾家首飾店,許柔安挑了幾件首飾,顧飛飛也選了一支簪子。又去了賣脂粉的地方,買了胭脂、眉筆[3]、眉硯[4],最後來到一家書肆買了幾卷書。
見天色漸暗,許柔安對顧飛飛說:“時日不早,咱們需早些回去,方才能趕在坊門關閉之前回去。”
顧飛飛點了點頭,唐朝宵禁[5]這事兒她已知曉。兩人便讓丫鬟提着買好的東西往回走,快到坊門那裏,許柔安對顧飛飛說:“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咱們買點煎餅團子也好作夜宵。”
顧飛飛自來唐朝還是頭一次聽說唐朝有煎餅賣,許柔安這麽一說,顧飛飛自然同意,畢竟能見到現代熟悉的食物。不過,等她拿到唐朝“煎餅”之後就失望了,唐朝的“煎餅”其實就是油炸團子。
顧飛飛讓小月提着弄好的油炸團子,和許柔安騎着馬走出了西市。剛走出沒多久,便聽到西市鑼聲敲響,這是閉市的提醒。顧飛飛回頭一看,見許多人匆匆從坊門而出。
回去的路上,夕陽滿路,天雖不暖但還沒到了天寒地凍的地步。顧飛飛坐着馬,看着長安城的日落之景,心情大好,不禁哼唱起了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
“ ……
菊花臺倒映明月,
誰知吾愛心中寒。
醉在君王懷,
夢回大唐愛。”
注釋:1.行令:酒席上的一種助興游戲,行令時推舉一人
為令官,其他人根據令官的要求說出詩詞、對聯等。
2.臨淄郡王:這裏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曾被封為楚王,後父親李旦被祖母武則天降為皇嗣,自己也被降為郡王。
3.眉筆:和現代的眉筆不同,古代的眉筆類似毛筆,蘸上由石黛磨出的墨汁畫在眉上。
4.眉硯:專門用來研磨畫眉墨汁的硯臺,比普通硯臺要小。
5.宵禁:唐朝有嚴格的夜禁制度,也就是禁止夜間在大街游蕩,并由金吾衛在街上巡邏,處死違犯者也不用擔責,有“特別通行證”的當然可以夜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