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電擊惡魔女德班(五)
南北兩國還未發生戰争之前, 每年便有大量偷渡者越過邊境線從南國遷移到北國。
總體來看, 北國經濟實力和社會環境相較南國更優, 貧富差距略小。生活在南國邊境線附近的居民為謀求更好的生活,偷越邊境線, 來到北國工作生活,試圖擺脫在南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窮苦生活。
久而久之,南北邊境線上形成一套成熟的偷渡産業鏈。
南國境內有不少專門負責帶人偷渡的組織, 這些偷渡組織看準北國一部分邊境守衛力量薄弱的地方, 利用金錢買通一部分守衛士兵, 将南國的人送去北國。
偷渡的代價十分慘重。偷渡者不具備高技能, 就算偷渡過來也只能打零工。他們在北國沒有合法的身份信息,一旦遇到黑心雇主, 就會遭到無限的盤剝與壓榨, 收入甚至不夠養活自己。
胡警官從H市政府拿來一份打擊偷渡的專項行動報告, 說:
“近幾年從南國偷渡來的人已經少很多了。十幾年前那會兒偷渡才叫嚴重。咱們北國和南國人種一樣,語言一樣, 生活在邊境線上的老百姓甚至連口音都差不多。有時候你看着這個人就是咱們同胞,結果一查身份, 要麽拿的假-證-件,要麽幹脆沒有, 這時候才知道這人是偷渡來的。”
“後來上頭帶着開展專項打擊工作,大概是五六年前吧,咱們市聯合南國那邊的公安端掉了好些個偷渡組織,自從那以後有規模的偷渡的情況挺少了, 你看報告,最近咱們市平均每年能抓到八十個左右偷渡的,實際過來的人數大概在抓到人數的兩三倍左右。”
這份報告記錄着幾十年來從H市邊境線進入北國的偷渡者情報,他們出身南國哪裏,家中人口,偷渡原因,偷渡方式等相關記載十分詳細。
其中有一處村落,被稱為偷渡者的“天堂”。
易潇:“胡警官,這個百勞村位于什麽地方?”
胡警官在手機地圖上搜索定位指給易潇看:
“百勞村在咱們市西南角,百勞村背靠百勞山,面朝河流,土壤肥沃,生産的糧食供往全國,村民都挺富裕的。”
胡警官拿過報告看了看,接着說:“以前有偷渡組織買通士兵帶人偷渡的時候,他們走的是咱們市東南方向,那一塊地勢平坦,偷渡危險小。前幾年東南地區成了偷渡重災區,派去的士兵也多了。如果沒有偷渡組織,個人偷渡的情況的話,現在基本都選擇深夜翻百勞山這種方式,相對東南方向來說不容易被守衛的士兵發現。當然,危險也很大就是了,每年有挺多人都死在偷渡的路上了。”
易潇:“百勞村距離張揚住處近嗎?”
胡警官:“不算近也不算遠,步行要走大概半天時間。”
易潇:“……走,我們去百勞村看看。”
……
百勞村是H市周邊最富有的一個村子,一部分村民的年收入甚至令一些H市的城市人都相當羨慕。
車子開進百勞村,一幢象牙白的十層小高樓率先映入眼簾,這幢建築風格與H市古建築不同,更具有現代氣息。
胡警官:“這是村民自治會修的樓,怎麽樣,氣派吧。”
易潇彎着嘴角笑了笑。
從自治會大樓門口沿着一路寬闊的馬路前進,路的兩邊交相分布着各類飲食餐廳、酒店、商店等等,在商業街的背後則是一幢幢小洋房,鱗次栉比。從小洋房再往外,便是成片成片的農田了。
胡警官和易潇在村子裏逛了一圈,等快要繞回村民自治會大樓時,遠處一個工廠模樣的建築吸引了易潇的注意。
易潇指着遠處那塊和村子風格格格不入的工廠,疑惑道:“胡警官,百勞村不僅務農,還有工廠?”
“噢,你說那個呀,我有印象。那個工廠剛建成不到兩年,是專門造農業機械的,據說工廠規模還挺大,當時建成以後從市裏來了不少媒體采訪。”
易潇低頭想了想:“百勞村地理位置不太好,适合務農,做機械生産有挺多不便利,廠主為什麽要在這裏開廠子?”
胡警官聳聳肩:“誰知道呢。不過廠主老家就是百勞村的,當時媒體采訪他的時候,廠主說這是他的故鄉,他找算命的看過,說是在故鄉發展事業能發大財,就在這裏辦廠子了……小易,你還別說,這廠子生意不錯,廠主現在是村裏首富。”
車子逐漸拐過彎道,易潇的視線卻一直留在不遠處的工廠上。
……
兩人到村民自治會大樓找到村長,表明來意,村長一聽兩位警察調查的案件正是那一件聳人聽聞的人骨分屍案,吓得手中鋼筆都掉在了地上:
“胡警官,我們村和這個案子有關?”
“村長,你先不要緊張,是這樣的,我們懷疑這次案件的八名受害人是南國偷渡過來的人,所以想在村裏打聽打聽情況。”
村長稍稍舒了口氣:“受害人是那群老鼠啊……胡警官,我們村為了這些偷渡過來的老鼠可沒少花心思。我們村民的自治會會上,每次都要讨論怎麽解決這些偷渡的人,到現在都沒想出好法子。”
易潇眉間一蹙:“村長,這些偷渡的人做什麽了?”
村長又長長地嘆了口氣,端起加着枸杞的保溫水杯抿了一口,說:
“原來吧,這些老鼠翻過百勞山經過我們村直接往城裏頭跑,在城裏頭能找到更多工作,後來他們看我們村村民都挺有錢的,經過我們村的時候經常偷這偷那,村民苦不堪言……這些人身上沒什麽錢,有的甚至一毛錢不帶就偷渡過來,靠着偷錢拿到第一桶金。我們自治會正商量怎麽對付這些陰溝的老鼠呢。”
易潇眉頭皺得愈發深:“最近偷渡過來的人數量還挺多的嗎?”
村長:“我們粗略估計了下,光這一年大概就有兩三百個。這群老鼠偷完東西就跑,有時候在城裏混不下去了,還跑回我們村偷錢,你說這氣不氣人。”
胡警官:“村長,你怎麽知道有些偷渡的會再回來偷東西?有人抓到過他們嗎?”
村長:“抓到過幾次,又讓他們給跑了。”
村長抱怨了一通,後來答應帶着自治會成員到村裏挨家挨戶問問有沒有本案的相關線索。
從村民自治會大樓出來後夜幕已經降臨,胡警官和易潇留宿當地,村長安排了當地的酒店供兩人居住。
……
第二天早上,易潇醒來時前額燙得厲害,拿體溫計一量,燒到了三十八度。頂着脹痛的大腦,易潇穿好衣服戴上口罩,準備出門買點感冒藥。
剛打開房間的門,住在對面的胡警官正好也走出房間,一見易潇這副模樣,關心地問:
“小易,怎麽了?”
“有點發燒。”
“要不要緊?你回屋休息吧,我去給你買藥。”
“沒事,我去買。”
“發燒加重了怎麽辦?趕快回去躺着。”
“這點小病不算什麽。”
胡警官拗不過易潇的大腿,兩人于是一起出門,在商店街盡頭的藥店買了退燒藥,又返回酒店。
易潇眼睛腫得像核桃,眯成一道縫兒,快要睜不開了,鼻子更是堵得像積年累月沒有疏通的下水道。
她僅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前方的路上,想要快點走回酒店吃藥。這時,旁邊的胡警官的肚子忽然咕嚕咕嚕叫了兩聲。
易潇:“胡警官,還沒吃早飯?”
“沒呢。剛剛本來想出來買早點……沒事,我先送你回去。”
說到這兒,胡警官肚子又一通咕嚕咕嚕叫。
易潇噗嗤笑了一聲:“您這肚子是等不及了。”
胡警官羞赧地笑着,不好意思地撓着後腦勺:“平時不這樣的……主要是剛剛路過那家包子鋪太香了,沒忍住……”
“您去買吧。我等您。”
胡警官猶豫幾步,見易潇沒有提前回去的意思,便說:“成,我馬上去,馬上回來。”
胡警官一溜煙跑到包子鋪,易潇站在路邊靠着牆,大腦裏一片漿糊,稍微動動腦,便覺得頭部神經一陣疼。
等了幾分鐘,胡警官還沒回來,易潇追着來到包子鋪門口,卻見這家門面不大的店面裏擠滿了人,胡警官才剛剛排到隊伍中間。
胡警官抱歉地朝易潇比個手勢讓易潇先回去,他這裏還要排很長時間。
易潇點點頭,走回酒店,喝下退燒藥,躺在床上緩了緩,自我感覺身體稍微恢複了些。
不久,胡警官敲開她房間的門,将一包熱騰騰的包子和一杯豆漿遞給易潇:
“小易,我給你帶了一份包子回來。”一頓,胡警官接着說,“你發燒了,吃油膩的不太好,我就沒買肉餡,買的菜餡,你吃點填填肚子,之後就在房間裏休息吧。”
易潇謝過胡警官好意,視線不經意瞥到胡警官嘴角的油,看上去是剛吃完包子的樣子。
胡警官才發現易潇在看他吃完包子沒擦的嘴,尴尬地紅着臉。
易潇莞爾:“包子好吃嗎?”
“好吃!”胡警官大聲說,“我從沒吃過這麽好吃的包子!……不打擾你了,你趕快休息……!”
說着,胡警官自己從外頭硬生生關上門,把易潇關在房間裏。
易潇嘴角染着一絲似笑非笑,覺得胡警官倒也挺有趣。
她提着包子和豆漿轉身朝房間裏走去,卻驀地看見科長翹着二郎腿坐在沙發上,一副看好戲的樣子,手裏捏着一封信函。
易潇:“……”翻了個白眼,“科長,您不打招呼就進我房間是不是過分了?至少要敲個門。”
科長:“來得匆忙,空降錯地方了。”
易潇:“……”
她提着豆漿包子走到沙發旁邊的桌子前,一邊取出包子一邊問:
“有事嗎?”
“這個,給你的。”
科長将信函交給易潇,易潇打開一看,裏面寫着【恭喜晉升】四個大字,下面還有一堆密密麻麻的小字。
“局裏剛剛開會,給你升官兒了,假期增加一倍。”
“……這種事情等我回局裏再通知也來得及。”
“那是你的事。”
科長站起來:“我完成我的任務了。”
易潇:“您慢走,不送。”
科長向前邁了幾步又停下來,回頭說:“……小同志,當工作狂沒關系,但小心不要賠上自己。”
易潇:“?”
科長動了動唇:“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那個胡警官動機不純。”
“??所以呢?”
科長哽了一聲,話到嘴邊轉了個彎兒:“……包子挺香的。”
說着,科長神情一滞,似乎覺得空氣中蘊藏着一股奇怪的香氣。他又吸了吸鼻子,随着氣味來源走到桌子旁邊,視線落在了桌上這幾個菜包上。
易潇鼻間輕哼一聲,笑着問:
“您餓了?要不要嘗嘗胡警官買來的包子?”
科長沒說話,拿起桌上其中一個包子掰成兩半,又聞了聞菜餡兒。
幾秒後,他放下包子,幽幽地說:
“我不敢吃。”
一頓:“這包子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