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間惡魔綁架犯(四)
近些年來E市政府致力于推廣垃圾分類, 先後在市內各地開啓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居民負責分類可燃不可燃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等, 政府負責安排垃圾運輸車到市內各個小區附近運送垃圾。
五月份開始,垃圾回收的工作從清晨5點開始。
然而市中心的老城區住着不少老人, 政府幾經推廣垃圾分類都收效甚微,後來恰逢市長換任,老城區的垃圾分類推廣工作就此擱置, 居民們依舊習慣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丢入小區樓下的垃圾桶, 再由物業将垃圾統一運送到垃圾站進行處理。
綁匪的抛屍地點完美與未推廣垃圾分類的小區重合。
綁匪昨夜開着一輛黑色保時捷, 于深夜1點以後在E市各處的鬧市居民區抛屍。這些居民區設備老舊, 安保措施松散,外人可以随意出入。即使有些小區有安裝監控攝像頭, 也存在一定範圍內的死角。
盡管如此, 警方将綁匪抛屍地點串聯起來之後, 很容易便在馬路街道的監控視頻中發現了一輛黑色保時捷。
這輛黑色保時捷從城東開始抛屍直到城西,并多次出現在E市交通主幹道的監控視頻中, 最後車子駛向城西郊外,通過國道301中間路段的一個監控探頭後便從監控視頻中消失了。
“周隊, 你看,這是我們從監控裏截下來的畫面。”
大屏幕上正顯示這從正面拍攝的這輛保時捷的信息。
只見車內駕駛位坐着一名頭戴黑色鴨舌帽、臉戴黑色口罩的男人, 根據畫面警方推測男人身高約有一米八零,男人的裝扮特征同快遞員描述的寄件人特征基本相符。
在多個監控視頻的對比之下警方發現,保時捷車身前後均未挂車牌。
周隊凝神,問技術刑警:“國道301再往西多遠還有監控攝像頭?”
“從這輛保時捷最後出現地點的監控探頭到下一個監控探頭中間大概有二十公裏。”
易潇摸了摸下巴, 分析道:“綁匪出城之前時速大約四十公裏,假設拐進山路後時速所有減緩,兩個小時也足夠他再次出現在監控裏了。”
易潇一怔,問技術警察:“兩個監控探頭之間全是山嗎?”
“是,都是深山老林,沒什麽人在。”
Advertisement
易潇眉頭緊鎖,看向周隊,周隊立刻會意,一揮手朝衆人命令道:“一班二班迅速出警,目的地國道301往西二十公裏以內,帶上警犬,全力尋找這輛黑色保時捷的下落!”
“……是!”
五月初的大雨之夜,警車長長的警笛聲在淩晨時分驚擾了沿路居民。
混合着警笛的雨聲,聽起來頗有種電影開場的既視感。
一條警車長龍的最前方,黃勉駕車,周隊坐在副駕駛位,易潇坐在後排。借着街邊橙黃的路燈,易潇盯着手中的草稿紙,牙齒咬着下唇久久沒有放開。
周隊一擡頭,視線自然而然落在後視鏡,看見易潇一副不解的模樣,問:
“易警官,怎麽了?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哪裏做得不到位?”
“沒有。”易潇擡起眼簾,看着後視鏡中周隊的目光說道,“只是綁匪行動不太符合常理,我有點想不明白。”
黃勉興沖沖地插話:“易警官我算是發現上頭為什麽要派你來隊裏了。”
易潇眨眨眼,期待地盯着黃勉的後背。
“我們周隊辦案講究的是先抓了人再說,你辦案講究的是先把犯人的動機想清楚。周隊是實務派,你是理論派。”
“小黃,不要瞎說。”周隊黑下臉。
易潇卻勾唇笑:“我本來是實務派。不過就是因為偵查方面有你們,我才能靜心下來琢磨綁匪的動機。”
周隊贊賞地點點頭。
黃勉卻說:“動機……等抓住綁匪一問不就行了?現在想也都只是猜測,感覺沒用。”
“小黃,你還是經驗不夠……”周隊插嘴,“你以為所有犯人都會老老實實交代前因後果?咱們也要主動出擊啊。”
黃勉吐了吐舌頭,剛要說什麽,前方道路即将九十度轉彎,他定神,降低車速,小心翼翼地轉過路口,末了才松了口氣:
“……綁匪哪條路不好走,為啥偏偏要走這條啊。這路這麽危險。”
在國道301往西的山路路段,如同這樣的急轉彎還有十多個。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深不見底的山溝溝,別說時速二十公裏,就算時速十公裏也走得人心惶惶。
周隊通過對講機命令跟在後面的車輛減速慢行,以人和車輛的安全為第一。
他說完這話不久,黃勉又駛過一個急轉彎路口,近光燈照亮前方路段。
“周、周隊,易警官,你們快看……!前面出車禍了!”
“什麽?!”
周隊視線一下捕捉到前方五十米左右的右側護欄被撞成兩截,路面上蔓延着急剎車的痕跡。
黃勉把警車停到路邊,車上三人先後跑下車子,冒着大雨往山底一看——
出現在視頻監控中的那輛黑色保時捷已經滑落山底,車身磕出了好幾處坑坑窪窪。
……
當晚,警方從保時捷中找到一具燒焦的男屍。
消防隊、公路交警來到案發現場,将破損的車身運回交警大隊等待查驗,男屍被警方帶回檢驗DNA。
事故現場的所有人,一夜未眠。
交警根據事故現場遺留下的痕跡初步判定駕駛人因雨天路滑,車速又過快,在彎道處行駛時車輛打滑,駕駛人無法控制車輛而沖出路邊防護欄,摔到山谷,繼而引發車身爆炸。
由于當夜雨勢較大,車身的火焰并未蔓延至森林,未引起森林火災。
車身爆炸導致的大火燒光了車上的各種紙質文件,警方找遍車子內外也找不到車架號牌,唯一能通過前擋風玻璃上的年檢标志得知這輛車曾經做過年檢。
現場的處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結束。公安局的警察們興致勃勃出警卻敗興而歸,回來後個個垂頭喪氣,一言不發,有的埋頭不知看着什麽文件,有的幹脆開始吃泡面。
辦公室裏一片沉默。
周隊眼睛腫脹,腦袋也疼。他已經連續四十八小時以上沒有合眼了。
……可眼下這個情景,就算合眼也睡不着啊。
唯一留有一絲希望的是保時捷內的屍體殘骸還未完全燒成灰。法醫這邊還沒做完鄧凱屍塊的檢查,那邊就又送來一具燒焦的屍體,幾個人加班加點,成功提取到燒焦屍體的DNA——
燒焦屍體的DNA與數據庫現有的DNA數據均不匹配。
屍體的身份徹底成了一個謎。
事情再一次回到了原點。
……
公安局內彌漫着一股消極的氛圍,周隊在工作中沒扛住睡了過去,醒來時發現周圍站滿了同事,自己卻躺在醫院裏。
“……周隊,你醒了?”
“這是……醫院?我怎麽會在這兒?案子呢?案子破了嗎?”
“周隊,醫生說你勞累過度,需要靜養幾天,案子的事你別操心,易警官正想辦法呢。”
“不行……不行,眼下正是需要調查的時候,我不能倒下。”
周隊說着雙腳沾地準備下床,還沒被同事攔下,自己卻率先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無奈又坐回床上。
“周隊,你至少先輸完液再說案子的事吧。”病床旁邊的刑警勸道,“你得把身子養好才能繼續帶着大家辦案子啊。”
周隊煩躁地擺擺手:“我坐不住,案子到底怎麽樣了?查到屍體是誰了嗎?”
對方嘆口氣:“屍體主人是誰還不知道,但是……”
周隊警覺地擡頭,問:“但是什麽?”
同事正要說話,他身旁的民警忽然抓了抓他的手臂。他蹙了蹙眉,咽下已經竄到嘴邊的話,“但是易警官一直帶着大家繼續查案,你別擔心了。”
兩名同僚走出病房後相互推推搡搡,一方指責對方不該口快,差點又惹得周隊擔心;另一方卻說周隊遲早要知道,早說晚說都一樣。
兩人争論沒多久,忽地目光交彙對視,各自嘆口氣,說:
“易警官一個人……真是難為她一個女孩了。”
“誰說不是呢。老周病倒了,這事兒按理來說要給副隊長帶頭做合适,誰知道局長點名易警官來查案……她雖然厲害,但是調查路線不太對勁,現在局裏沒人聽她的啊。”
“我就搞不懂了,平時大家不是挺喜歡易警官的嗎,怎麽這種時候不聽話了?”
同事擺手:“咱們隊裏的這些大老爺們啊,除了小黃那個愣瓜子,誰會聽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話啊,平時和她好也是看她長得漂亮性格也不錯,私下玩兒嘛當然關系好了。可這次涉及到命案調查,易警官的調查方案不服衆……”
他說着,忽然一頓,壓低聲音繼續道:“再說了,這事主要是副隊長挑唆……就他那樣子,周隊不在崗,他肯定以為他要接班,誰知道局長讓易警官來帶頭,副隊長鐵定生氣啊。”
“人命關天的事兒,查案為先,個人矛盾不應該帶到工作上!”
“……這話你和副隊長說去。”
同事轉念一想,又說:“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易警官雖然是上頭特派過來的,但是也沒聽她破過什麽大案子,網上更是查無此人,大家不信她也正常。我看啊接下來的調查就應該聽副隊長的,從那輛保時捷入手,只要能查到車主,車裏的屍體也就好确認了。”
旁邊的人搖頭;“那就是輛普通的保時捷,還不知道是不是外地牌照,更不知道在哪兒買的,查起來費時費力。我倒覺得易警官的大方向沒錯,就應該從鄧翠萍的仇家查起……不過話又說回來,副隊長分易警官三五個人去查鄧翠萍的仇家也不是啥難事啊,他為什麽不肯……”
“怕搶工呗。我看啊副隊長是鐵了心不打算站在易潇一方了。”
同事說完又苦笑一聲:
“……受害人被撕票了,綁匪也死了,隊裏內部還在鬧矛盾……這事哪一天能解決得了?”